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对上海地区服务业的影响
目 录
1 引言 1
2 自贸区建立前上海地区服务业的发展情况 1
2.1 上海自贸区建立的背景 1
2.2 上海地区服务业的基本介绍 1
2.3 上海地区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3
3 上海自贸区对上海地区服务业的影响 3
3.1 金融服务 3
3.2 航运服务 4
3.3 商贸服务 6
3.4 专业服务 6
3.5 文化服务 7
3.6 社会服务 9
4 上海服务业改革面对的困境 9
4.1 服务业改革体制和机制存在弊端 9
4.2 传统的发展观念阻碍了服务业的发展 10
4.3 政策落实点不平衡,着力点有待纠偏 10
4.4 服务业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低 10
4.5 服务业发展结构不平衡 11
4.6 国家政策束缚了服务业的制度创新 11
5 对上海地区服务业的建议和展望 11
5.1 加强对上海地区服务业开放改革的总体指导 12
5.2 健全服务业改革的评价考核制度 12
5.3 放松自贸区内自然人的流动管制 12
5.4 及时对改革的经验进行总结和推广 12
结 论 14
致 谢 15
参 考 文 献 16
图1 2012年上海市第三产业增加值构成 2
图2 上海港吞吐量走势图 5
表1 上海市2009年各产业生产值增速概览 2
1 引言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的建立,是我国积极响应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重要战略,是推进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重大措施。服务业开放是上海自贸区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上海地区作为我国首个试点区域,主要利用“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来提高我国的对外经济开放水平,为全国范围内的深入改革和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积累经验。此次服务业的开放主要涵盖六大领域,分别是金融服务、航运服务、商贸服务、专业服务、文化服务和社会服务,包括23条具体开放措施,重点打造适合各个体发展的市场环境[1]。大力开放服务业成为了上海自贸区新一轮改革的一项重点任务,上海自贸区作为一个重要的试验点,是我国现代服务业改革的领头羊、排头军,负重致远。上海地区服务业开放的过程是一个反复试错、收获经验的过程,对逐渐形成开放型经济条件下规范的服务业市场具有重大意义。
2 自贸区建立前上海地区服务业的发展情况
2.1 上海自贸区建立的背景
上海自贸区成立于2013年9月,它的建立是我国顺应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积极主动实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大举措。作为首个经过中国政府批准建立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自贸区建立的意义非同凡响。它不仅涵盖了传统自由贸易区的功能,而且在制度、贸易环境和服务质量等方面作出了重要深化与改革,主要任务是研究探索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模式。自挂牌以来,上海自贸区不惧挑战,争取创新,力求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为我国深化改革做出巨大贡献,捍卫了我国在经济全球化的贸易竞争中的主导地位。
2.2上海地区服务业的基本介绍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大力开发上海浦东,自那时起,上海地区的第三产业即服务业的产值比重连续数年呈稳步上升之势,并且在1999年时,第一次冲破50%的大关。但此之后,上海地区的服务业似乎进入了一个停滞期,服务业产值比重一直徘徊于50%的水平左右,前几年的迅猛发展之势不再。后来直到2007年,上海的服务业才重新开始上升趋势,甚至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保持快速发展的状态,更是在上海的经济增长值中起到核心作用。几年间的发展势不可挡,并且在2009年创了历史新高。见表1。
表1.上海市2009年各产业生产值增速概览
指标 2009年比下列各年增长(倍)
1990 2000 2008
上海市生产总值 7.7 1.7 8.2
第一产业 18.5 -7.1 -1.1
第二产业 6.8 1.6 3.5
第三产业 9.8 1.9 12.2
数据来源:上海市统计局
具体来看上海自贸区建立之前的一年,即2012年上海地区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构成情况。2012年,上海地区服务业的增加值是12061亿元,相比2011年增加了10.6%,服务业的增加值上海市生产总值的60%,相比于2011年的58%提升了两个百分点,服务业对上海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82.7%,而2011年是66.7%,提升了16个百分比。随同服务业范畴的不断扩张,它的内部结构改善成果也相当明显。表现尤其突出的包括几个领域,分别是批发零售业、金融业、计算机软件和信息传输业,都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水平,这三块的总增加值占服务业总比中的55.2%,比2011年提高了0.8个百分比。见图1.
数据来源:上海市统计年鉴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 图1.2012年上海市第三产业增加值构成
这样可喜成果的取得当然离不开国家和上海市政府对服务业的大力支持和强烈刺激,服务业的发展前景大好,但是这样优异的发展成果是不是能够一直保持,想必上海需要做出的努力还很多。
2.3上海地区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第一,服务业开放的体制限制和机制限制仍然存在,制度壁垒显然成为了我国服务业开放的一大障碍。第二,上海地区的服务业现在存在两种情况,分别是服务业部分领域开放不足和部分领域过度开放,很大原因是服务业发展方向不明确。第三,扩大开放和监督管理如何做到相辅相成。第四,如何平衡好全面深化开放和重点领域开放[1]。
3 上海自贸区对上海地区服务业的影响
上海自贸区服务业改革率先进行以来,区域内的众多试点单位以自身原有的特征为发展基础,调整状态,积极努力地使自己适应服务业的新政策和体制,各公司主动响应改革,大力探索新思绪和新途径,力求为上海地区区域服务的革新和成长献一份力。此举加快了上海服务经济迅速发展的步伐,同时确保了发展质量,改善了发展环境。
在改革创新浪潮的影响下,上海自贸区自大力开展服务业开放工作以来,上海地区的服务业发展不仅在国家和政府的制度上获得撑持,而且在经济趋缓运转的状态下,还能够保持水平,甚至在服务经济的质量上取得进一步的提升和改善。
提高服务业实力,强化服务业功能;大力发展重点产业,鼓励培植新兴产业;改善服务业环境,创新发展制度;强化服务业发展的功能和保障体系;推进新项目建设,开拓服务业的成长空间;创新服务业的发展机制,建立目标,明确任务。这些成果都是完全可以预见的,对上海乃至全国服务业的影响深远。
上海自贸区的建立使得上海地区文化贸易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首先,在自贸区内创设外商独资的演出经纪机构,外商就不必同国内的经纪机构进行合作,而是可以作为个体独自申请在上海演出场所开展演出活动。包括允许设立外商独资的娱乐场所,这两项政策的实行不仅很大程度上放宽了限制,使得外商在上海的文化演出市场活跃度大大提高,促进上海文化交流水平的提升与发展,而且上海作为首个试点区域,先试先行,之后将良好的经验和成果在全国范围推广开来,为全国文化服务的发展做了有力的铺垫。
1 引言 1
2 自贸区建立前上海地区服务业的发展情况 1
2.1 上海自贸区建立的背景 1
2.2 上海地区服务业的基本介绍 1
2.3 上海地区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3
3 上海自贸区对上海地区服务业的影响 3
3.1 金融服务 3
3.2 航运服务 4
3.3 商贸服务 6
3.4 专业服务 6
3.5 文化服务 7
3.6 社会服务 9
4 上海服务业改革面对的困境 9
4.1 服务业改革体制和机制存在弊端 9
4.2 传统的发展观念阻碍了服务业的发展 10
4.3 政策落实点不平衡,着力点有待纠偏 10
4.4 服务业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低 10
4.5 服务业发展结构不平衡 11
4.6 国家政策束缚了服务业的制度创新 11
5 对上海地区服务业的建议和展望 11
5.1 加强对上海地区服务业开放改革的总体指导 12
5.2 健全服务业改革的评价考核制度 12
5.3 放松自贸区内自然人的流动管制 12
5.4 及时对改革的经验进行总结和推广 12
结 论 14
致 谢 15
参 考 文 献 16
图1 2012年上海市第三产业增加值构成 2
图2 上海港吞吐量走势图 5
表1 上海市2009年各产业生产值增速概览 2
1 引言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的建立,是我国积极响应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重要战略,是推进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重大措施。服务业开放是上海自贸区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上海地区作为我国首个试点区域,主要利用“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来提高我国的对外经济开放水平,为全国范围内的深入改革和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积累经验。此次服务业的开放主要涵盖六大领域,分别是金融服务、航运服务、商贸服务、专业服务、文化服务和社会服务,包括23条具体开放措施,重点打造适合各个体发展的市场环境[1]。大力开放服务业成为了上海自贸区新一轮改革的一项重点任务,上海自贸区作为一个重要的试验点,是我国现代服务业改革的领头羊、排头军,负重致远。上海地区服务业开放的过程是一个反复试错、收获经验的过程,对逐渐形成开放型经济条件下规范的服务业市场具有重大意义。
2 自贸区建立前上海地区服务业的发展情况
2.1 上海自贸区建立的背景
上海自贸区成立于2013年9月,它的建立是我国顺应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积极主动实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大举措。作为首个经过中国政府批准建立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自贸区建立的意义非同凡响。它不仅涵盖了传统自由贸易区的功能,而且在制度、贸易环境和服务质量等方面作出了重要深化与改革,主要任务是研究探索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模式。自挂牌以来,上海自贸区不惧挑战,争取创新,力求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为我国深化改革做出巨大贡献,捍卫了我国在经济全球化的贸易竞争中的主导地位。
2.2上海地区服务业的基本介绍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大力开发上海浦东,自那时起,上海地区的第三产业即服务业的产值比重连续数年呈稳步上升之势,并且在1999年时,第一次冲破50%的大关。但此之后,上海地区的服务业似乎进入了一个停滞期,服务业产值比重一直徘徊于50%的水平左右,前几年的迅猛发展之势不再。后来直到2007年,上海的服务业才重新开始上升趋势,甚至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保持快速发展的状态,更是在上海的经济增长值中起到核心作用。几年间的发展势不可挡,并且在2009年创了历史新高。见表1。
表1.上海市2009年各产业生产值增速概览
指标 2009年比下列各年增长(倍)
1990 2000 2008
上海市生产总值 7.7 1.7 8.2
第一产业 18.5 -7.1 -1.1
第二产业 6.8 1.6 3.5
第三产业 9.8 1.9 12.2
数据来源:上海市统计局
具体来看上海自贸区建立之前的一年,即2012年上海地区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构成情况。2012年,上海地区服务业的增加值是12061亿元,相比2011年增加了10.6%,服务业的增加值上海市生产总值的60%,相比于2011年的58%提升了两个百分点,服务业对上海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82.7%,而2011年是66.7%,提升了16个百分比。随同服务业范畴的不断扩张,它的内部结构改善成果也相当明显。表现尤其突出的包括几个领域,分别是批发零售业、金融业、计算机软件和信息传输业,都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水平,这三块的总增加值占服务业总比中的55.2%,比2011年提高了0.8个百分比。见图1.
数据来源:上海市统计年鉴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 图1.2012年上海市第三产业增加值构成
这样可喜成果的取得当然离不开国家和上海市政府对服务业的大力支持和强烈刺激,服务业的发展前景大好,但是这样优异的发展成果是不是能够一直保持,想必上海需要做出的努力还很多。
2.3上海地区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第一,服务业开放的体制限制和机制限制仍然存在,制度壁垒显然成为了我国服务业开放的一大障碍。第二,上海地区的服务业现在存在两种情况,分别是服务业部分领域开放不足和部分领域过度开放,很大原因是服务业发展方向不明确。第三,扩大开放和监督管理如何做到相辅相成。第四,如何平衡好全面深化开放和重点领域开放[1]。
3 上海自贸区对上海地区服务业的影响
上海自贸区服务业改革率先进行以来,区域内的众多试点单位以自身原有的特征为发展基础,调整状态,积极努力地使自己适应服务业的新政策和体制,各公司主动响应改革,大力探索新思绪和新途径,力求为上海地区区域服务的革新和成长献一份力。此举加快了上海服务经济迅速发展的步伐,同时确保了发展质量,改善了发展环境。
在改革创新浪潮的影响下,上海自贸区自大力开展服务业开放工作以来,上海地区的服务业发展不仅在国家和政府的制度上获得撑持,而且在经济趋缓运转的状态下,还能够保持水平,甚至在服务经济的质量上取得进一步的提升和改善。
提高服务业实力,强化服务业功能;大力发展重点产业,鼓励培植新兴产业;改善服务业环境,创新发展制度;强化服务业发展的功能和保障体系;推进新项目建设,开拓服务业的成长空间;创新服务业的发展机制,建立目标,明确任务。这些成果都是完全可以预见的,对上海乃至全国服务业的影响深远。
上海自贸区的建立使得上海地区文化贸易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首先,在自贸区内创设外商独资的演出经纪机构,外商就不必同国内的经纪机构进行合作,而是可以作为个体独自申请在上海演出场所开展演出活动。包括允许设立外商独资的娱乐场所,这两项政策的实行不仅很大程度上放宽了限制,使得外商在上海的文化演出市场活跃度大大提高,促进上海文化交流水平的提升与发展,而且上海作为首个试点区域,先试先行,之后将良好的经验和成果在全国范围推广开来,为全国文化服务的发展做了有力的铺垫。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