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战略分析

摘要:时下,由农村信用社改制而来的农村商业银行是我国大力发展农村金融的重要支柱。伴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状况的改变,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发展也遇到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许多农村商业银行都面临着资本规模较小,利润空间受限,不良贷款率增加,金融脱媒现象加深以及技术改进能力不足等问题。本文重点选取了江苏常熟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常熟农商银行”为案例,通过采取SWOT分析法来研究分析在当前经济结构不断转变,金融市场持续发展以及互联网金融日益深化的情况下,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利用战略转型成功打造现代先进银行成为了当下最重要的问题。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绪论 1
二、文献综述 2
三、研究相关理论 3
(一)战略管理理论 3
(二)SWOT分析法 3
四、案例分析——常熟农村商业银行SWOT分析 4
(一)常熟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现状 4
(二)常熟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的外部机遇和挑战 5
1.常熟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机会 5
2.常熟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的国家政策 6
(三)常熟农村商业银行内部优势分析 6
1.体制优势 6
2.经营网络优势 6
3.效率优势 6
4.企业文化先进 6
(四)常熟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缺点分析 7
1.资产规模小 7
2.金融业务单一 7
3.内控管理薄弱 7
4.产权结构不明 7
5.人才储备不足 7
(五)常熟农村商业银行战略改革方向研究 8
1.总体经营战略的制定 8
2.分项经营战略的制定 9
五、总结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0
常熟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战略分析
引言
绪论
农村商业银行由农村信用社改制而来,通过稳步推进社联改革,从而逐步形成以产权为纽带、以股权为联接、以规制来约束的省社联与基层法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人社之间新的利益共同体。多年来,农村商业银行一直坚持服务“三农”的经营理念,对我国农业的增产,农民的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当今“三农”问题备受关注的背景之下,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必须要联系实际,坚持“以农为本,服务城乡”的经营理念,不断扩大自身的服务范围,服务内容以及拓展金融服务的深度。
面对国际金融于金融形式严峻多变的不断冲击,国内经济增长速度有所下缓,服务于“三农”的农村商业银行业面临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农村地区的资金外流现象严重,造成资金的供给不足,当地的信贷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其次,信贷规模的不完善也导致了无法满足农村地区对于发展现代化农业的需求,总的来说就是当地的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无法得到当下农村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满足,从而使得农村的发展有所停滞。
本文选取常熟农村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在当前农村金融发展的环境之下,运用经济学,战略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对常熟农村商业银行在新形势的发展战略转型的选择和实施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分析。
二、文献综述
随着我国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农村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我国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不断增大,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凭借在客户市场的优势逐渐兴起,伴随着发展空间的不断扩张,我国农村商业银行靠其灵活多变的体制、高效的业务流程、规范的治理等迅速发展,截止2014年底我国农村商业银行数量增加至657家,同比增长53个百分点。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农村商业银行如何继续拓展业务、管控风险、筹集资金以及确立明确的金融地位成为了迫在眉睫的关键【12】。
刘桂平(2008)指出金融方面国际上的合作日益加深,外资银行大规模进入我国的银行市场,导致对于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对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产生了更多的外在风险【1】。自2013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及欧债危机持续蔓延的影响,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有所下缓。陈小宪(2010)认为银行正面临着金融脱媒形势加剧,利率市场化程度加深的问题【2】。与此同时,总体盈利能力不足,净利润增速下降,利润来源单一等也是银行业面临的问题。谢坤(2010)认为,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企业的直接融资等手法让金融脱媒现象对我国银行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3】。占据了部分市场份额。使得我国银行的收入模式有所改变,银行的利润空间逐渐减少,经营机制迎来了新的挑战。张明宏,王光强(2006)通过客户的购买力议价能力分析得出,银行的客户的融资渠道逐渐多样,融资成本发生改变,客户对银行提供服务的多样性要求提高,要求银行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因此,中间业务的拓展是银行发展的关键【4】。赵益(2002)指出,农村商业银行属于区域性银行,所以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有所不同,经营范围通常限制在其所在地区,一定程度影响了银行业务的发展和资本资产的积累。同时,客户数量和需求的局限性也使得其无法实现资金的充分流动【5】。李树生(2010)指出,由于农村商业银行是由原先的农村信用社改制而来,自身在在内部控制上,存在缺少经营观念,企业的控制机制滞后,权利的分配失衡以及检查力度弱化等问题【6】。但是由于政府性的职能需求和经营方式落后,导致其存在较大的经营风险。同时李树生(2010)又指出,在当今电子金融的飞速发展下,农村商业银行对科技方面的投入有所限制,同时,储备的人才干部有限,科技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也是导致其发展滞后的一大因素。
三、研究相关理论
(一)战略管理理论
战略管理理论起源于20世纪的美国,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战略表现出不同的含义。基于发展角度来看,它表现为一种计划(Plan);基于发展历程角度来看,它表现为一种模式(Pattern);基于产业层次的角度来看,它表现为一种定位(Position);从企业层次的角度来看,他又表现为一种观念(Perspective)。二战后的美国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导致了金融市场的竞争日趋剧烈。1947年,纽曼和摩根斯顿第一次将“战略”一次带入商业领域。在新的竞争环境之下,企业发现要适应新情况下的发展,就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来思考问题,来实现多角化经营的战略策略【13】。1965年,安索夫在《公司战略》中构建了以环境、战略、组织为三大支撑因素的理论框架,总结出组织随着战略而改变【15】。1980年,迈克尔波特的著作《竞争策略》中提出了波特五力模型,即(1)新竞争者的加入(当有新人加入时,企业要做出竞争性反应,因为市场的利润蛋糕将被刮分)。(2)代用品的威胁。(3)买方讨价还价的力量(利润的升降)。(4)供应商讨价还价的力量(影响成本利润)。(5)现有竞争者的对抗力(营销、广告等策略)。这五种力量的合力就是企业的竞争能力和赚钱能力。20世纪80年代之后,明兹伯格将前人的战略理念概括为5P:战略是一种计划(Plan)、计谋(Ploy)、模式(Pattern)、定位(Position)、观念(Perspective)。这就是战略管理5P模型。具体的战略管理理论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68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