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研究以a农商行为例
摘要:近年来,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企业成为信用贷款业务主要办理者之一,因此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成为了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的重点。但中小企业有着规模较小,没有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抗风险的能力较差,信息不对成问题严重等特点,因此向中小企业发放的贷款有着较高的不良率,中小企业信贷风险逐渐显现出来。因此,在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同时,深入研究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对于农村商业银行而言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A农商为例,分析了A农商行中小企业风险管理的现状,基于Credit Metrics模型对A农商行发放的单笔贷款进行了风险度量,研究了风险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引言 2
二、文献综述 2
(一)农村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的产生原因 2
1. 从中小企业方面 2
2. 从农村商业银行方面 2
(二)农村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管理对策研究 3
1. 国外相关对策研究 3
2. 国内相关对策研究 3
三、A农商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现状 4
(一)A农商行的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发展现状 4
(二)A农商行的信贷业务风险管理使用的信用分级方法 5
(三)A农商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5
1.风险管理收到当地政府的行政干预过多 5
2.人员素质不高 5
3. 农商行内部风险管理架构不明确,权力过于集中 5
4. 没有针对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完善信贷管理体系 6
四、基于Credit Metrics模型对A农商行单笔贷款进行信贷风险度量分析 6
(一)模型介绍 6
(二)样本选取 6
(三)模型建立 7
1.确定信贷企业未来1年信用等级转移的概率 7
2..信用风险价差变化 7
(四)计算未来年末贷款资产的市场价值 7
(五)拟合信贷资产的未来价值分布 8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六)在险价值计算及实证意义 8
1.在险价值的计算 8
2. 实证意义 8
五、研究结论及建议 9
(一)加强与省联社的对接,对政府性项目进行不降低风险管理的要求 9
(二)加强人员招聘标准,进行高层次的人才培训 9
(三)加大农商行管理机构及管理制度的改革力度 9
(四)建立专门性中小企业贷款审核机构 10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0
农村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研究——以A农商行为例
引言
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民营经济如火如荼的发展,而民营经济中的大梁是广大的中小企业,因此中小企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同时由于经济结构的关系,中小企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尤为突出。因为农村商业银行的主要经营范围就在县域,因此中小企业市场是农商行的经营重点所在。近年来,全球经济发展放缓,我国也受到较大影响,中小企业资金需求越来越大,贷款风险大幅上升,因此农村商业银行发放的中小企业信用贷款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不良,且不良率还在不断上升。这说明农商行在中小企业信贷业务进行风险管理中还存在着众多的漏洞和问题。因而,如何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和银行经营现状来进行风险管理,成为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问题。因为国内外学者在研究时主要的研究对象都是国有大型银行和中小股份制银行,极少有针对农村商业银行这种地方金融机构进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的。 本文在普遍的风险管理构建基础上,总结了前人在商业银行中下企业信贷业务方面的研究,针对农村商业银行这个经营主体,以具体A农商行的信贷业务管理为案例,通过Credit Metrics模型对单笔贷款进行了风险度量,进行了对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的状况研究,探索农村商业银行健全和完善中小企业风险管理的途径,从而有效提升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能力,促进中小企业业务的健康发展。
二、文献综述
(一)农村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的产生原因
1. 从中小企业方面
韦斯顿与布里格姆(1973)研究出了金融成长周期理论。该理论的主要内容是:金融生长周期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很频繁,企业的经营状况、生产规模,盈利水平以及信息披露情况都会对企业的融资需求以及融资方式产生重大影响。不过由于企业的生产规模,经营状况等没有完全的相关关系,而成长周期理论只在融资路径角度进行了一般描述,所以该理论不对所有的中小企业有适用性。
Stiglitz和Weitz(1981)创造性地阐述了信贷配给理论,他们分析了为什么中小企业的贷款申请难以被银行审核通过。首先信息不对称在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中尤为严重,这加强了道德风险产生和商业银行逆向选择的可能性,同时中小企业没有足够的高质量资产来进行担保抵押,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及盈利水平都有很大的不稳定性,信息披露也不是很完整,从而使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任程度低,故而它们的信贷风险审核更为严格。因此,商业银行宁愿利率降到均衡利率以下也更愿意把信用贷款发放给企业稳定性高,信用程度高,风险较低的大型企业,同时对稳定性低,还贷能力弱的中小企业。从而导致中小企业在银行贷款的争取中往往话语权较弱,议贷能力差,得贷率低,
2. 从农村商业银行方面
胡亚萍、赵海香(2007)在总结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的难点与对策的时候提及,因经营环境及企业规模限制中小企业对于贷款的需求呈现出额度需求小,贷款期限短,贷款品种需求多,不关注贷款利率等鲜明的特点。商业银行在进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管理是,出现了较多的问题:首先,没有建立起与中小企业对接的职能部门及相应政策;其次,运营和管理成本较高,承担高风险的可能性较大;最后,信贷人员的管理制度及责任制度不健全,信贷审批及办理人员权力过大受到的限制却很小,导致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的难度加大。
许大庆等(2010)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信贷风险现在主要有八种,包括地方性融资平台、中小企业贷款、企业项目贷款等。这其中就包括了中小企业贷款,说明中小企业信用贷款是农村商业银行进行信贷风险中管理难度较大的一种。
(二)农村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管理对策研究
1. 国外相关对策研究
我国在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的研究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着较大的差距。上世纪70年代,麦克米伦缺口的提出就已经使人们开始关注中小企业融资风险问题。为了对中小企业融资风险进行管理,学者们开始从企业的融资需求和金融机构的信用贷款约束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产生了很多有价值的理论和研究结果。
梅斯特尔和柏林(1997)研究发现,要想解决银行和中小企业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二者需要加强合作中的联系,保持长期的沟通,银行要积极采集企业的各项信息。根据银企关系的区别,银行贷款也出现了两种类型的划分,包括交易型贷款和关系型贷款,交易型贷款就是通常我们所知的在获得企业资产证明、公司财报、公司纳税信息等硬性信息后进行的贷款发放,而关系型贷款就有较大的不同,将硬性信息转化为了一些更容易得到的软性信息,中小企业因此避免提供所缺乏的严格的财务信息,从而使中小企业贷款劣势得到改善,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以得到较好的解决。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引言 2
二、文献综述 2
(一)农村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的产生原因 2
1. 从中小企业方面 2
2. 从农村商业银行方面 2
(二)农村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管理对策研究 3
1. 国外相关对策研究 3
2. 国内相关对策研究 3
三、A农商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现状 4
(一)A农商行的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发展现状 4
(二)A农商行的信贷业务风险管理使用的信用分级方法 5
(三)A农商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5
1.风险管理收到当地政府的行政干预过多 5
2.人员素质不高 5
3. 农商行内部风险管理架构不明确,权力过于集中 5
4. 没有针对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完善信贷管理体系 6
四、基于Credit Metrics模型对A农商行单笔贷款进行信贷风险度量分析 6
(一)模型介绍 6
(二)样本选取 6
(三)模型建立 7
1.确定信贷企业未来1年信用等级转移的概率 7
2..信用风险价差变化 7
(四)计算未来年末贷款资产的市场价值 7
(五)拟合信贷资产的未来价值分布 8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六)在险价值计算及实证意义 8
1.在险价值的计算 8
2. 实证意义 8
五、研究结论及建议 9
(一)加强与省联社的对接,对政府性项目进行不降低风险管理的要求 9
(二)加强人员招聘标准,进行高层次的人才培训 9
(三)加大农商行管理机构及管理制度的改革力度 9
(四)建立专门性中小企业贷款审核机构 10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0
农村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研究——以A农商行为例
引言
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民营经济如火如荼的发展,而民营经济中的大梁是广大的中小企业,因此中小企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同时由于经济结构的关系,中小企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尤为突出。因为农村商业银行的主要经营范围就在县域,因此中小企业市场是农商行的经营重点所在。近年来,全球经济发展放缓,我国也受到较大影响,中小企业资金需求越来越大,贷款风险大幅上升,因此农村商业银行发放的中小企业信用贷款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不良,且不良率还在不断上升。这说明农商行在中小企业信贷业务进行风险管理中还存在着众多的漏洞和问题。因而,如何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和银行经营现状来进行风险管理,成为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问题。因为国内外学者在研究时主要的研究对象都是国有大型银行和中小股份制银行,极少有针对农村商业银行这种地方金融机构进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的。 本文在普遍的风险管理构建基础上,总结了前人在商业银行中下企业信贷业务方面的研究,针对农村商业银行这个经营主体,以具体A农商行的信贷业务管理为案例,通过Credit Metrics模型对单笔贷款进行了风险度量,进行了对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的状况研究,探索农村商业银行健全和完善中小企业风险管理的途径,从而有效提升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能力,促进中小企业业务的健康发展。
二、文献综述
(一)农村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的产生原因
1. 从中小企业方面
韦斯顿与布里格姆(1973)研究出了金融成长周期理论。该理论的主要内容是:金融生长周期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很频繁,企业的经营状况、生产规模,盈利水平以及信息披露情况都会对企业的融资需求以及融资方式产生重大影响。不过由于企业的生产规模,经营状况等没有完全的相关关系,而成长周期理论只在融资路径角度进行了一般描述,所以该理论不对所有的中小企业有适用性。
Stiglitz和Weitz(1981)创造性地阐述了信贷配给理论,他们分析了为什么中小企业的贷款申请难以被银行审核通过。首先信息不对称在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中尤为严重,这加强了道德风险产生和商业银行逆向选择的可能性,同时中小企业没有足够的高质量资产来进行担保抵押,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及盈利水平都有很大的不稳定性,信息披露也不是很完整,从而使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任程度低,故而它们的信贷风险审核更为严格。因此,商业银行宁愿利率降到均衡利率以下也更愿意把信用贷款发放给企业稳定性高,信用程度高,风险较低的大型企业,同时对稳定性低,还贷能力弱的中小企业。从而导致中小企业在银行贷款的争取中往往话语权较弱,议贷能力差,得贷率低,
2. 从农村商业银行方面
胡亚萍、赵海香(2007)在总结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的难点与对策的时候提及,因经营环境及企业规模限制中小企业对于贷款的需求呈现出额度需求小,贷款期限短,贷款品种需求多,不关注贷款利率等鲜明的特点。商业银行在进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管理是,出现了较多的问题:首先,没有建立起与中小企业对接的职能部门及相应政策;其次,运营和管理成本较高,承担高风险的可能性较大;最后,信贷人员的管理制度及责任制度不健全,信贷审批及办理人员权力过大受到的限制却很小,导致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的难度加大。
许大庆等(2010)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信贷风险现在主要有八种,包括地方性融资平台、中小企业贷款、企业项目贷款等。这其中就包括了中小企业贷款,说明中小企业信用贷款是农村商业银行进行信贷风险中管理难度较大的一种。
(二)农村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管理对策研究
1. 国外相关对策研究
我国在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的研究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着较大的差距。上世纪70年代,麦克米伦缺口的提出就已经使人们开始关注中小企业融资风险问题。为了对中小企业融资风险进行管理,学者们开始从企业的融资需求和金融机构的信用贷款约束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产生了很多有价值的理论和研究结果。
梅斯特尔和柏林(1997)研究发现,要想解决银行和中小企业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二者需要加强合作中的联系,保持长期的沟通,银行要积极采集企业的各项信息。根据银企关系的区别,银行贷款也出现了两种类型的划分,包括交易型贷款和关系型贷款,交易型贷款就是通常我们所知的在获得企业资产证明、公司财报、公司纳税信息等硬性信息后进行的贷款发放,而关系型贷款就有较大的不同,将硬性信息转化为了一些更容易得到的软性信息,中小企业因此避免提供所缺乏的严格的财务信息,从而使中小企业贷款劣势得到改善,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以得到较好的解决。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