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附件)
摘 要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分配制度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社会发展的需求。目前,这种传统分配制度逐渐被多种收入分配并存的分配体制替代,尽管居民收入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但因诸多的困扰,咸阳市农民收入处于迟缓增长状态,加剧了城乡收入不平衡问题。一旦这一问题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和解决,不仅影响当地经济发展,还阻碍和谐社会的构建。归根结底,农民收入低,是造成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根本因素。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咸阳市城乡居民收入现状。阐述城镇居民收入现状,农村居民收入现状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较的问题。(2)咸阳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通过收入差距度量指标,深入剖析咸阳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3)咸阳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分析。从正、负两面分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给咸阳市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4)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就咸阳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提出了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策,主要包括完善社会保障体制、消除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制度障碍、加大咸阳政府对农村的投入力度、调整咸阳农村和农业经济产业结构四个方面。
目 录
1绪论 1
1.1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
1.1.1研究的目的 1
1.1.2研究的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国外的研究现状 1
1.2.2国内的研究现状 2
1.3研究内容与方法 2
1.3.1研究内容 2
1.3.2研究方法 3
2咸阳市城乡居民收入的现状 4
2.1城镇居民收入的现状 4
2.2农村居民收入的现状 5
2.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较 5
3咸阳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因素分析 6
3.1收入差距度量指标选用 6
3.1.1绝对收入差距 6
3.1.2相对收入差距 6
3.2咸阳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 6
3.2.1制度方面 6
3.2.2“三农”自身的问题 6
3.2.3历史方面 7
3.2.4现实 7
4咸阳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分析 8
4.1正面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影响 8
4.2负面影响 8
5缩小咸阳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 10
5.1完善社会保障体制 10
5.2消除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制度障碍 10
5.3加大咸阳市政府对农村投入力度 11
5.4调整咸阳农村和农业经济产业结构 11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1绪论
1.1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1研究的目的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陕西省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尤其是咸阳市经济实现快速发展,并取得显著成就。然而,在经济增长期间,咸阳市地区政府未意识到农村经济收入增长的重要性,致使农民经济收入增长缓慢,增加了农村劳动力就业难度。各个地区间及城乡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城乡二元化与收入分配不均匀问题日益凸显,对咸阳市经济发展效率与速度造成严重阻碍,并引发诸多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尽管现阶段咸阳市政府强调农村可持续发展,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仍无显著改善。所以,充分考虑“三农”问题,认真贯彻和落实统筹战略思想,将城乡二元结构打破,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是一项重要课题。
1.1.2研究的意义
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是我国工作重心。经济战略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社会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有了显著改善。但在市场化改革日益深入的背景下,产业模型随之发生变化,第二、三产业是产业发展重点,这使得静止体制重心发生转移,由农村向城市转移,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1]。所以,咸阳市政府开始重视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这一问题的解决,是科学发展观落实的重要体现,“三农”问题的解决,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是现阶段咸阳市政府重点工作内容,且颁布了相应的政策,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这些政策的贯彻和落实,对于咸阳市整体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的研究现状
在西方,有两种理论对发展中国家存在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进行阐述[2]。小农经济是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经济类型,这种经济实属落后经济,把工业作为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可提高人们生活水平,还可顺应当下社会发展需求,此理论被称为经济战略的工业化偏好理论。城市阶层直接影响到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由此产生了城市偏向政策。此理论被称为政治结构特殊性理论。
西方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较早,有学者于1955年提出了倒U型假说[3]。假说中认为,国家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居民收入差距会经历一个过程,变化规律为先扩大,后缩小。有学者于1994年构建了政治经济模型,利用该模型实施计量检验,探究经济增长和收入差距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两者存在负相关关系。部分学者认为,加快城市化建设,可消除贫困,缩小城乡间的收入差距。有学者于2005年选用数据资料实行数据分析,结果发现,推进城市化建设,既可消除贫困,又有利于经济发展。也有学者认为,城市化可消除绝对贫困。
1.2.2国内的研究现状
陈宗胜认为,造成城乡收入差距增加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城乡产业特性。农村经济结构中的重点是农业,与其他产品收入需求弹性相比,农产品的相对较小。第二,非均衡发展战略推动。国家发展重点以工业为主,在工农业剪刀差政策的影响下,农业资金被用于发展城市工业,此战略推动了城市产业的发展。第三,农副产品受政府控制。农副产品价格受政府控制给农民收入增长幅度造成一定影响,进而加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第四,农村居民承价格[4]。
赵人伟认为,城市化进程缓慢是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出现差距的关键因素。另外,城乡收入差距还与政府财政支出结构有着一定联系[5]。
魏后凯认为,城乡收入差距加大的因素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第一,城乡贸易条件恶化,农民在生产农产品过程中所得的收入低。第二,我国大多数农村生产方式相对落后,人均土地面积小及生产效率低下。第三,贫困人口在农村总人口中占有较大比例。第四,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且教育水平与城市存在较大差距。第五,农村市场劳动力流动存在局限[6]。
1.3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研究内容
本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阐述咸阳市城乡居民收入现状,对城镇居民收入现状,农村居民收入现状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较这三个方面问题;第二,分析咸阳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利用收入差距度量指标,对咸阳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第三,探究咸阳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基于这两个方面,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给咸阳市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第四,提出了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
目 录
1绪论 1
1.1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
1.1.1研究的目的 1
1.1.2研究的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国外的研究现状 1
1.2.2国内的研究现状 2
1.3研究内容与方法 2
1.3.1研究内容 2
1.3.2研究方法 3
2咸阳市城乡居民收入的现状 4
2.1城镇居民收入的现状 4
2.2农村居民收入的现状 5
2.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较 5
3咸阳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因素分析 6
3.1收入差距度量指标选用 6
3.1.1绝对收入差距 6
3.1.2相对收入差距 6
3.2咸阳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 6
3.2.1制度方面 6
3.2.2“三农”自身的问题 6
3.2.3历史方面 7
3.2.4现实 7
4咸阳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分析 8
4.1正面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影响 8
4.2负面影响 8
5缩小咸阳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 10
5.1完善社会保障体制 10
5.2消除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制度障碍 10
5.3加大咸阳市政府对农村投入力度 11
5.4调整咸阳农村和农业经济产业结构 11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1绪论
1.1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1研究的目的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陕西省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尤其是咸阳市经济实现快速发展,并取得显著成就。然而,在经济增长期间,咸阳市地区政府未意识到农村经济收入增长的重要性,致使农民经济收入增长缓慢,增加了农村劳动力就业难度。各个地区间及城乡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城乡二元化与收入分配不均匀问题日益凸显,对咸阳市经济发展效率与速度造成严重阻碍,并引发诸多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尽管现阶段咸阳市政府强调农村可持续发展,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仍无显著改善。所以,充分考虑“三农”问题,认真贯彻和落实统筹战略思想,将城乡二元结构打破,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是一项重要课题。
1.1.2研究的意义
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是我国工作重心。经济战略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社会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有了显著改善。但在市场化改革日益深入的背景下,产业模型随之发生变化,第二、三产业是产业发展重点,这使得静止体制重心发生转移,由农村向城市转移,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1]。所以,咸阳市政府开始重视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这一问题的解决,是科学发展观落实的重要体现,“三农”问题的解决,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是现阶段咸阳市政府重点工作内容,且颁布了相应的政策,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这些政策的贯彻和落实,对于咸阳市整体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的研究现状
在西方,有两种理论对发展中国家存在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进行阐述[2]。小农经济是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经济类型,这种经济实属落后经济,把工业作为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可提高人们生活水平,还可顺应当下社会发展需求,此理论被称为经济战略的工业化偏好理论。城市阶层直接影响到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由此产生了城市偏向政策。此理论被称为政治结构特殊性理论。
西方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较早,有学者于1955年提出了倒U型假说[3]。假说中认为,国家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居民收入差距会经历一个过程,变化规律为先扩大,后缩小。有学者于1994年构建了政治经济模型,利用该模型实施计量检验,探究经济增长和收入差距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两者存在负相关关系。部分学者认为,加快城市化建设,可消除贫困,缩小城乡间的收入差距。有学者于2005年选用数据资料实行数据分析,结果发现,推进城市化建设,既可消除贫困,又有利于经济发展。也有学者认为,城市化可消除绝对贫困。
1.2.2国内的研究现状
陈宗胜认为,造成城乡收入差距增加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城乡产业特性。农村经济结构中的重点是农业,与其他产品收入需求弹性相比,农产品的相对较小。第二,非均衡发展战略推动。国家发展重点以工业为主,在工农业剪刀差政策的影响下,农业资金被用于发展城市工业,此战略推动了城市产业的发展。第三,农副产品受政府控制。农副产品价格受政府控制给农民收入增长幅度造成一定影响,进而加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第四,农村居民承价格[4]。
赵人伟认为,城市化进程缓慢是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出现差距的关键因素。另外,城乡收入差距还与政府财政支出结构有着一定联系[5]。
魏后凯认为,城乡收入差距加大的因素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第一,城乡贸易条件恶化,农民在生产农产品过程中所得的收入低。第二,我国大多数农村生产方式相对落后,人均土地面积小及生产效率低下。第三,贫困人口在农村总人口中占有较大比例。第四,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且教育水平与城市存在较大差距。第五,农村市场劳动力流动存在局限[6]。
1.3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研究内容
本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阐述咸阳市城乡居民收入现状,对城镇居民收入现状,农村居民收入现状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较这三个方面问题;第二,分析咸阳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利用收入差距度量指标,对咸阳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第三,探究咸阳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基于这两个方面,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给咸阳市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第四,提出了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