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贸易逆差的成因分析
目 录
1.引言1
2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概况1
2.1我国农产品进出口现状1
2.2农产品贸易逆差特点2
2.3农产品贸易逆差的危害4
2.4农产品贸易的发展趋势5
3农产品贸易逆差原因5
3.1国内原因5
3.2国际原因7
4应对农产品贸易逆差的对策9
4.1国内的政策支持 9
4.2优化农产品出口产品结构及地区发展,加强出口竞争力10
4.3优化农产品的出口贸易结构,市场多元化10
4.4突破环境贸易壁垒10
4.5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反倾销11
结论12
致谢13
参考文献14
图 1 2002—2012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情况折线图 2
图 2 2002—2012年中国各类农产品出口额折线图3
表 1 2002年-2012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情况1
1.引言
研究农产品贸易的意义是通过对国内外当前的经济政策、经济形势分析,总结农产品对华贸易逆差的原因,以便借鉴外国经验,找出相对的解决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中国的农产品贸易逆差。我国人口在世界占很大的比重,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农业,然而人民共同关心的问题,就是渐渐严重的农产品贸易逆差。一旦农产品的贸易逆差一直这样下去,我国的农业发展将会受到危害,农民的收入将会受到损坏。因此,农产品贸易逆差具有重要意义,它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的不足,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扭转中国的农产品贸易逆差问题。对于农产品贸易的逆差的研究,这将促使我们可以很好的观测世界农业的发展状况,并且可以很深入的理解农业与农业更快的和经济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保持共同发展,这些都会让我国经济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2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概况
2.1我国农产品进出口现状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农产品贸易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的比重逐年下降。2002-2004年,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不断的增高,到2004年我国首度出现了高达超过5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由本来的农产品净进口国变成了一个农产品净出口过。2005年和2006年的农产品贸易逆差规模慢慢变好,但是由于世界金融危机的危害,2007年以及2008年的农产品逆差规模又再一次扩大。 2009年因为国家相关政策的调控农产品贸易逆差相对缓和。然而金融危机过后,2009-2012年,我国对外出口持续扩大,致使贸易逆差也急剧增加。具体情况如下表:
表1 2002年-2012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情况 单位:亿美元
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 进出口额增幅 出口额 出口额增幅 进口额 进口额增幅 贸易顺差逆差
2002 272.3 9.20% 160.9 13% 111.4 4% 49.5
2003 403.6 31.90% 214.3 18.10% 189.30% 52.10% 25.00%
2004 514.2 27.40% 233.9 9.20% 280.3 48.10% -46.4
2005 562.9 9.50% 275.8 17.90% 287.1 2.40% -11.4
2006 634.8 12.80% 314 13.90% 320.7 11.70% -6.7
2007 781.0 23.00% 370.1 17.80% 410.9 28.10% -40.8
2008 991.6 27.00% 405 9.40% 586.6 42.80% -181.6
2009 921.3 -7.10% 395.9 7.10% 525.5 -10.40% -129.6
2010 1219.6 32.20% 494.1 24.80% 725.5 37.70% -231.4
2011 1556.2 27.60% 607.5 23.00% 948.7 30.80% -341.2
2012 1757.7 12.90% 632.9 4.20% 1124.8 18.60% -491.9
图1 2002年-2012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情况折线图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数据库内数据编制
根据图1我们也可以看出,2002-2008年我国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是稳步逐年递增的。到了2008年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国外开始一些贸易保护措施,进出口额下滑。但是到了2009年出口额继续增加,递增速度明显快于2002-2009年。增幅很快,让贸易逆差的情况继续扩大。
2.2农产品贸易逆差特点
2.2.1农产品贸易份额减小,逆差规模逐步扩大
随着我国的经济飞速的发展,农产品贸易总值在全国贸易总值的比重逐步下滑。并且受到世界金融市场危机的波及,我国在2007-2008两年的农产品贸易逆差额连续扩大,2007年贸易逆差达40.8亿美元,同比增长5.1倍。在2008年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达到了181.6亿美元的贸易差额,比2007年增长了3.4倍。2009年的贸易逆差额较2008年虽略有所下降,但仍达到129.9亿美元的高值,比2007年增长了2.2倍。我国的农产品对外贸易差额逐步扩大。 到2012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1757.7亿美元,同比增12.9%。其中,出口632.9亿美元,同比增4.2%;进口1124.8亿美元,同比增18.6%。贸易逆差为491.9亿美元,同比扩大44.2%。
2.2.2农产品贸易的产品结构分布不平衡
从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中得出,无论一国在两种产品生产上是否有绝对优势,只要本国在一种产品的生产中存在比较优势,就可以专门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以换取其他国家的在本国生产中有相对劣势的产品,两国都可以在交换中获得利益。根据H-O资源禀赋理论原理,我国是劳动力密集型国家,土地资源缺乏,因此我国应该是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同时进口土地密集型商品【1】。根据海关的统计数据来看,劳动密集型产品例如果树、蔬菜、花卉等园艺作物的对外贸易保持着净出口状态,然而土地密集型产品如小麦、玉米、大豆、食用植物油、棕榈油和菜籽油等的进口量巨大,位列世界第一,这些情况造成了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大规模逆差。近几年,出口农产品的结构虽然有一定的调整,但仍然以初级产品为主。
图2 2002-2012各类农产品出口额折线图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数据库编制
1.大米小麦等主要粮食净出口
粮食市场的供求在这些年来偏紧,部分以粮食为主要出口的国家实施一些限制粮食出口措施,粮食供求的情况进一步的恶化。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主要粮食进出口依然保持净出口,尤其是大米、小麦和玉米,因此这说明我国主要粮食品种的供给是立足在国内独立生产上,在大米小麦等主要粮食的基本生产方面存在很多优势,从而有效的缓解了世界粮食供求紧张所带来的贸易压力。
4.3优化农产品的出口贸易结构,市场多元化
我国农产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美和日本国家等地区,恰恰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和反倾销的发源地,同时也是我国出口农产品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和反倾销最多的国家和地区,我们应在巩固原有市场的基础上扩大农产品的出口范围,实行市场多元化战略 。
1.引言1
2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概况1
2.1我国农产品进出口现状1
2.2农产品贸易逆差特点2
2.3农产品贸易逆差的危害4
2.4农产品贸易的发展趋势5
3农产品贸易逆差原因5
3.1国内原因5
3.2国际原因7
4应对农产品贸易逆差的对策9
4.1国内的政策支持 9
4.2优化农产品出口产品结构及地区发展,加强出口竞争力10
4.3优化农产品的出口贸易结构,市场多元化10
4.4突破环境贸易壁垒10
4.5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反倾销11
结论12
致谢13
参考文献14
图 1 2002—2012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情况折线图 2
图 2 2002—2012年中国各类农产品出口额折线图3
表 1 2002年-2012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情况1
1.引言
研究农产品贸易的意义是通过对国内外当前的经济政策、经济形势分析,总结农产品对华贸易逆差的原因,以便借鉴外国经验,找出相对的解决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中国的农产品贸易逆差。我国人口在世界占很大的比重,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农业,然而人民共同关心的问题,就是渐渐严重的农产品贸易逆差。一旦农产品的贸易逆差一直这样下去,我国的农业发展将会受到危害,农民的收入将会受到损坏。因此,农产品贸易逆差具有重要意义,它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的不足,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扭转中国的农产品贸易逆差问题。对于农产品贸易的逆差的研究,这将促使我们可以很好的观测世界农业的发展状况,并且可以很深入的理解农业与农业更快的和经济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保持共同发展,这些都会让我国经济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2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概况
2.1我国农产品进出口现状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农产品贸易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的比重逐年下降。2002-2004年,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不断的增高,到2004年我国首度出现了高达超过5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由本来的农产品净进口国变成了一个农产品净出口过。2005年和2006年的农产品贸易逆差规模慢慢变好,但是由于世界金融危机的危害,2007年以及2008年的农产品逆差规模又再一次扩大。 2009年因为国家相关政策的调控农产品贸易逆差相对缓和。然而金融危机过后,2009-2012年,我国对外出口持续扩大,致使贸易逆差也急剧增加。具体情况如下表:
表1 2002年-2012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情况 单位:亿美元
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 进出口额增幅 出口额 出口额增幅 进口额 进口额增幅 贸易顺差逆差
2002 272.3 9.20% 160.9 13% 111.4 4% 49.5
2003 403.6 31.90% 214.3 18.10% 189.30% 52.10% 25.00%
2004 514.2 27.40% 233.9 9.20% 280.3 48.10% -46.4
2005 562.9 9.50% 275.8 17.90% 287.1 2.40% -11.4
2006 634.8 12.80% 314 13.90% 320.7 11.70% -6.7
2007 781.0 23.00% 370.1 17.80% 410.9 28.10% -40.8
2008 991.6 27.00% 405 9.40% 586.6 42.80% -181.6
2009 921.3 -7.10% 395.9 7.10% 525.5 -10.40% -129.6
2010 1219.6 32.20% 494.1 24.80% 725.5 37.70% -231.4
2011 1556.2 27.60% 607.5 23.00% 948.7 30.80% -341.2
2012 1757.7 12.90% 632.9 4.20% 1124.8 18.60% -491.9
图1 2002年-2012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情况折线图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数据库内数据编制
根据图1我们也可以看出,2002-2008年我国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是稳步逐年递增的。到了2008年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国外开始一些贸易保护措施,进出口额下滑。但是到了2009年出口额继续增加,递增速度明显快于2002-2009年。增幅很快,让贸易逆差的情况继续扩大。
2.2农产品贸易逆差特点
2.2.1农产品贸易份额减小,逆差规模逐步扩大
随着我国的经济飞速的发展,农产品贸易总值在全国贸易总值的比重逐步下滑。并且受到世界金融市场危机的波及,我国在2007-2008两年的农产品贸易逆差额连续扩大,2007年贸易逆差达40.8亿美元,同比增长5.1倍。在2008年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达到了181.6亿美元的贸易差额,比2007年增长了3.4倍。2009年的贸易逆差额较2008年虽略有所下降,但仍达到129.9亿美元的高值,比2007年增长了2.2倍。我国的农产品对外贸易差额逐步扩大。 到2012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1757.7亿美元,同比增12.9%。其中,出口632.9亿美元,同比增4.2%;进口1124.8亿美元,同比增18.6%。贸易逆差为491.9亿美元,同比扩大44.2%。
2.2.2农产品贸易的产品结构分布不平衡
从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中得出,无论一国在两种产品生产上是否有绝对优势,只要本国在一种产品的生产中存在比较优势,就可以专门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以换取其他国家的在本国生产中有相对劣势的产品,两国都可以在交换中获得利益。根据H-O资源禀赋理论原理,我国是劳动力密集型国家,土地资源缺乏,因此我国应该是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同时进口土地密集型商品【1】。根据海关的统计数据来看,劳动密集型产品例如果树、蔬菜、花卉等园艺作物的对外贸易保持着净出口状态,然而土地密集型产品如小麦、玉米、大豆、食用植物油、棕榈油和菜籽油等的进口量巨大,位列世界第一,这些情况造成了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大规模逆差。近几年,出口农产品的结构虽然有一定的调整,但仍然以初级产品为主。
图2 2002-2012各类农产品出口额折线图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数据库编制
1.大米小麦等主要粮食净出口
粮食市场的供求在这些年来偏紧,部分以粮食为主要出口的国家实施一些限制粮食出口措施,粮食供求的情况进一步的恶化。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主要粮食进出口依然保持净出口,尤其是大米、小麦和玉米,因此这说明我国主要粮食品种的供给是立足在国内独立生产上,在大米小麦等主要粮食的基本生产方面存在很多优势,从而有效的缓解了世界粮食供求紧张所带来的贸易压力。
4.3优化农产品的出口贸易结构,市场多元化
我国农产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美和日本国家等地区,恰恰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和反倾销的发源地,同时也是我国出口农产品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和反倾销最多的国家和地区,我们应在巩固原有市场的基础上扩大农产品的出口范围,实行市场多元化战略 。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