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贸易现状分析(附件)【字数:12989】

指导教师 张静中 摘 要中日关系当中最不可或缺的当属贸易关系,它是维系双边关系稳定的重要物质基础。自1972年中日建交以后,中日经济关系就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最为重要的双边经济之一,但是在2012年的时候发生了重大的转折,对亚洲地区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贸易关系成为政治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也是两国发展的根基与动力,对日经济外交既是中国处理对日关系的战略问题,也是保持中日经济关系稳定发展的具体问题。本文旨在通过比较和分析中日经济关系的数据,对中日贸易关系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主要对中日贸易关系的历史、现状两方面进行分析。然后,又分别分析了汇率波动等因素对中日进出口贸易产生的影响。最后,为促进中日两国贸易的发展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Keywords: SinoJapanese bilateral trade; trade barriers; trade deficit; trade strategy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3文献综述 2
1.4研究内容与方法 2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3
第二章 中日贸易现状 5
2.1中日贸易发展历程大起大落 5
2.2 中日贸易商品结构 10
2.3 中日进出口贸易规模浮动较大 11
第三章 中日贸易存在问题 12
3.1 垂直分工体系未改善 12
3.2 两国贸易摩擦增多 12
3.3 双边贸易不平衡 12
第四章 影响中日贸易的因素分析 15
4.1 汇率变动 15
4.2中日经济发展速度不同 16
4.3不稳定政治关系对经济关系的冲击 17
4.4极端的民族情绪对中日贸易的影响 18
第五章 改善中日贸易的中方策略 19
5.1 积极看待与日本的合作,改善政治关系? 19
5.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优化升级? 19
5.3 实施一揽子货币政策 19
5.4 发展创新科技,创造知名品牌 20
结论 21
致谢 22
参考文献 23 第一章 绪论
中国和日本互为亚洲地区重要的贸易伙伴,两国的贸易关系自建交后发展的很迅速,但是 2012 年“钓鱼岛事件”发生之后就出现了新变化,领土争端等多种因素加速了中日两国政治关系的恶化,再加上两国国民情感的敌视,给中日两国的贸易带来了沉重的冲击。因为经济关系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两国的政治关系,所以对日经济外交既是促进两国经济稳定发展,又是维持双方友好合作关系的关键。本论文首先分阶段介绍了中日进出口贸易的发展进程,再结合两国当前的进出口贸易规模及结构情况,进一步归纳出中日进出口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然后又分别分析了汇率波动等因素对中日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最后,为促进两国进出口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1.1研究背景
中日贸易作为一个热点存在的同时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难点,正是如此它也成为了很多学者感兴趣的题材。作为亚洲地区两个重要的角色,两国的贸易发展基本决定了亚洲贸易发展的大体方向。虽说两国的贸易发展从整体上来看是趋于平稳的,但是如果仔细分析的话不难发现其实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一直存在的垂直分工体系、贸易摩擦愈演愈烈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受政治和非政治因素两方面的影响,政治因素主要指的是日本的认知问题和涉及领土领海主权问题,非政治因素包括经济结构的差异化和贸易壁垒等问题。不管处于什么样的原因,中日双方都应该积极主动的为推进双边贸易合作,实现互惠互利的局面寻找方法和途径作出努力。在当今社会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中日两国的贸易关系存在哪些问题?又是何原因?怎样去应对这些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和比较对中日两国的贸易发展方面的状况,试图找到解答。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眼下最具有热度的国际关系之一当属中日关系,在研究中日贸易的过程当中,能更好的发现两国贸易关系当中所存在的问题,再加以改善以达到促进两国贸易发展的目的。积极推动中日两国双边经济关系的健康发展,发展两国的贸易友好关系,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对于中日双方来说是一个双赢的选择。中日双方开展了广泛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取得了极大的成果,但紧密贸易往来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贸易摩擦的加剧,除此之外钓鱼岛争端的影响已经严重影响到到两国贸易关系的发展,并表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新特点。
对于中日贸易现状的研究,有利于更好地梳理中日经济关系,尤其是双边贸易的发展脉络,对于中日经济关系在不同时期所表现出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便于发现两国双边经济的发展趋势,从而为中日双边关系的开展提供借鉴意义。尤其是自 2012 年钓鱼岛争端以来,跟以往政冷经热不同,这次中日两国经济跟着 政治方面保持一致,几乎降到冰点,从两国悠久的友好交往历史以及日益密切的经济联系中可得出,今后乃至更远的时间内,中日两国贸易将更加频繁,涉及的领域将更广泛,伴随的贸易摩擦也将更多。因此,对中日贸易摩擦问题的研究势在必行且不可马虎。
1.3文献综述
郭楠的《中日经贸关系发展状况与发展前景探讨》(2011)指出中日两国贸易发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中日两国现在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不同,两国之间的差距导致了目前贸易停滞不前的局面。日本设置了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等对中国出口的产品进行严格的限制,所涉及到的范围和数量,是之前从来没有过的。作者认为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一直未被日本所承认是现如今中日贸易不公平的关键。
齐文的《中日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10)认为建立一套成熟的贸易体系对解决中日贸易之间存在的问题是很有必要的,除此之外,中国政府层面要一改以往中庸的做法,在必要的时候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去应对不利于中国贸易的隐形条款。要加大对科技发展的重视,注重发展新兴企业和人才。
王敏敏的《中日经贸合作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2010)对中日贸易目前发展的各种情况和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其指出,中日贸易主要是受政治、贸易摩擦和贸易差额等问题的影响。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性原因在于中国发展迅速让日本感觉会危及他们的经济地位而采取的一系列不利于中国贸易的行为,另一方面中国的经济处于转型升级阶段,在政策和操作上都存在着不足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2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