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草原生态旅游现状调查分析(附件)

摘 要呼伦贝尔位于祖国版图雄鸡之冠、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地处中、俄、蒙三国交界地,区域总面积25. 3万平方千米,是内蒙古自治区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具有独特的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冰雪和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呼伦贝尔的城市经济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已经进入了优化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同时,呼伦贝尔旅游事业正也在蓬勃发展,蒸蒸日上,借助国际、国内的大好的发展时机和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经济,打造国际知名的旅游品牌,必将为呼伦贝尔市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做出突出的贡献。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1.1研究的目的 1
1.1.2研究的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
1.2.1国内的研究现状 1
1.2.2国外的研究现状 2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 3
2 呼伦贝尔生态草原现状 3
2.1 呼伦贝尔概况 3
2.1.1 呼伦贝尔地理位置及民俗文化概况 3
2.1.2 呼伦贝尔旅游资源禀赋情况 4
2.1.3 呼伦贝尔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地方经济的贡献 4
2.1.3.1 呼伦贝尔旅游业发展现状 4
2.1.3.2 呼伦贝尔旅游业发展对地方经济的贡献 6
2.2 呼伦贝尔旅游资源的特点 7
2.2.1 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布局分散、特色突出 7
2.2.2 气候类型多样,冰雪资源得天独厚 8
2.2.3 人文旅游资源的多元性、兼容性特点突出 9
3 呼伦贝尔生态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9
3.1 气候条件和交通条件的制约因素 9
3.1.1 气候条件 9
3.1.2 交通条件 10
3.1.2.1 外联交通条件 10
3.1.2.2 区域内交通条件 11
3.2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可持续性的制约因素 11
3.2.1 来自生态资源脆弱性的制约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因素 11
3.2.1.1 林草交错生态脆弱区 11
3.2.1.2 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 12
3.2.2 来自生态环境敏感性的制约因素 12
3.2.3 来自生态环境容量的制约因素 13
4 呼伦贝尔生态旅游发展对策 14
4.1 科学制定呼伦贝尔生态旅游发展规划 14
4.2 打造三大特色鲜明的生态旅游区 14
4.3 加强政府主导作用,建立旅游市场营销管理制度 15
4.4 加强对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监控 15
5 结论与展望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9
附录 26
1 绪论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研究的目的
呼伦贝尔市草原生态旅游业近些年呈现快速发展趋势,使呼伦贝尔市经济发展可以注入新的活力,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生态旅游与资源保护不协调、生态旅游研究人才培养缺失等问题。本文对呼伦贝尔市草原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在其发展面临的挑战基础上提出对策。呼伦贝尔市拥有美丽迷人的草原资源,使得呼伦贝尔市成为内蒙古发展草原生态旅游业最适宜的地区,近些年呼伦贝尔市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使得草原生态旅游业成为呼伦贝尔市经济发展的着力点。但在呼伦贝尔市草原生态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分析其发展现状及问题对今后呼伦贝尔市草原生态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1.2研究的意义
呼伦贝尔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个重要旅游城市,拥有极其丰富的草原旅游资源。草原旅游是近年来的热门旅游话题,本文着重以呼伦贝尔草原生态旅游现状为出发点,对其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发展问题做出综合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对策及方案。本文以系统的角度来审视呼伦贝尔市草原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设计呼伦贝尔市草原生态旅游发展的战略目标,仔细甄别呼伦贝尔市实现草原生态旅游发展所具有的优劣势,为了实现发展目标所提出的保障措施和对策,解决呼伦贝尔市草原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怎样正确快速发展草原生态旅游产业,都具有实践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国内的研究现状
高美丽(2008)在《呼伦贝尔市旅游一体化发展研究》中把生态旅游作为新兴的旅游形式与思想,对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也是未来旅游重要的发展方向。国内学者已经投入了极大的研究热情,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目前的研究大多停留在概念探索和开发研究的初期阶段,理论研究比较零散,系统性不够。应努力从整体系统上考查呼伦贝尔草原生态旅游资源,从战略上给该市草原生态旅游发展出谋献策。 ?
信雪晖(2013)在《呼伦贝尔生态旅游经济发展研究》中提到,与理论研究相比,实证研究相对较少,所以有必要选取一些条件比较理想的区域,并开展不同类型的草原生态旅游实证研究,为草原生态旅游发展提供具有普遍适用意义的成功案例。由于旅游业(包括草原生态旅游)是操作性很强的行业,归根到底还是要依靠其所推出的产品来吸引游客,因而有必要进一步加强草原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研究。这给本文留下很大的研究空间,本文将选择草原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的呼伦贝尔市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草原生态旅游的开发战略。 ?
学者张颖撰写的《呼伦贝尔市旅游资源区域整体开发思考》中,首次以旅游资源为核心,提出了呼伦贝尔旅游资源区域的概念和资源区域协调发展的必要性;揭示了呼伦贝尔草原旅游资源区域管辖权重叠、行政区划限制发展的问题,并提出了打破管辖权及政区划限制,将资源区域作为整体开发的发展建议。
1.2.2国外的研究现状
关于草原生态旅游概念和内涵的研究:
随着草原生态旅游在世界范围的普及,各国专家学者从经济、社会、自然、地理、文化等不同角度对生态旅游的概念、内涵进行了不断深入的探索和充实,但至今并未形成一个为各界所普遍接受的定义。美国学者Peter J.认为,草原生态旅游是指在相对原始的或未被污染的草场自然区域所进行的旅行活动,其目的包括欣赏和品味自然风光、了解当地野生动植物及体验当地的文化遗迹。这种旅游活动,既包括在尚未遭到人类活动破坏的草原上的随意漫步,也包括在偏僻地区对独特自然现象的探索和研究。国外专家指出,草原生态旅游可以被理解为这样一种旅游方式:对人与自然的交流、人类环境意识和增进环境福利具有固有的敏感性,草原生态旅游的这些特点使它不容易产生传统旅游通常会带来的社会及环境问题。它试图给旅游者更多的生态系统意识及为旅游目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做出贡献的意识。生态旅游协会认为,生态旅游是一种具有多重目的的位于自然景观区域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活动会使游客增进对环境的自然及文化背景的理解,同时还会为旅游目的地创造相应的经济利益,生态资源存在的价值不仅仅是单纯的受保护,还会使旅游目的地区域居民受益,促进当地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美国的生态旅游学会提出,生态旅游是一种有目的地到自然区域所做的旅游,其目的包括了解旅游目的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知识,这种旅游活动的开展为当地创造经济发展机会的同时,尽量做到保持生态系统完整性,最终在经济利益上使当地居民受益于其对自然资源的保护。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85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