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老人体质健康的影响

劳动力在空间上的大规模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而农村留守老人的规模也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不断外流而日益壮大。作为社会上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他们不仅需要独立生活自给自足,大部分还承担了照顾留守儿童的重任。本文将农村留守老人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劳动力外流对留守老人体质健康造成的影响,通过采用2018年3月至4月在滁州市获取的调研数据,结合probit模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外流对农村留守老人体质健康的影响主要从两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方面,青壮年劳动力向外迁移能够提高农村家庭的收入水平,使留守老人能够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从而促进健康;另一方面又会造成留守老人得不到应有的家庭生活照料,加重他们的劳动负担,对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综上所述,子女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体质健康的最终效应取决于二者的相对大小,从本文的实证结果来看,劳动力转移带来的非农收入增加的正效应很难完全替代劳动力的流失带来的负效应,因此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留守老人的体质健康状况产生不利影响。留守老人规模的日益壮大意味着我国正在向老龄化社会迈进,而留守老人的健康是一个严重的社会保障缺口,这是值得我们去关注和研究的。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Abstract 2
Key words 2
一、引言 2
二、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 3
(一)影响留守老人体质健康的因素 3
1、个人特征 4
2、经济特征 4
3、家庭特征 4
4、医疗特征 5
(二)劳动力转移对留守老人体质健康的影响 5
(三)述评与总结 5
三、模型构建 5
(一)理论模型 5
(二)数据来源 6
(三) 主要变量数据描述统计分析 6
四、实证研究结果 7
五、 讨论与总结 8
致谢 9
参考文献 9
子女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老人体质健康的影响
引言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差距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入城市,外出务工提高了农村家庭的收入水平,也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推动,给城市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源源不断的输出,越来越多的老人留守在农村。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随着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生育率的下降和医疗水平进步带来的人口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难以阻挡的趋势,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结果显示,到2010年为止,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占到总人口的13.26%,即1.8亿,而其中生活在农村地区的老人又高达一亿以上(Kaneda,2011)。根据联合国人口基金组织公布的《世界人口状况报告》,2012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已经达到2.36亿,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背井离乡外出谋生,而没有子女在身边的留守老人正日益成为一个庞大而又特殊的群体。
在农村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子女外出务工确实有助于提高留守老人的经济给养条件,改善留守老人的体质健康状况,但这种改善留守老人健康状况的作用毕竟是有限的,现实的情况是很多留守老人生活特别简朴艰难,居住环境较差,大部分还承担着繁重的体力劳动和抚养、教育孙辈的重任,甚至遭遇排斥、生病时也没有条件及时就医,这些因素无疑会使留守老人的体质健康状况更加严峻。留守老人是社会转型过程中、人口老龄化趋势下无法避免并将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而且随着农村劳动力源源不断地向城市输出,农村留守老人这一群体的规模只会越来越大(Stark O,1985)。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尚未健全,以农养老的传统养老方式在农村家庭中仍占据主流。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导致家庭中的老人不仅缺乏照料,还要被迫承担起繁重的农业劳动和家务劳动,在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支持这些方面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而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支持这些方面都对老人体质健康状况有着重要影响。有研究表明,流动子女对留守老人的经济供养能力更强,更有利于提高留守老人看病就医的能力,进而对留守老人的体质健康状况产生正面效应(UnX等,2010)。但农村留守老人在生活照料等方面相对缺失,外出务工子女因为各种主观或者客观方面的原因与老人的联系并不密切,老人的体质健康问题却并没有因为经济供养水平的提高得到相应的改善。提高农村留守老人的体质健康水平,让他们老有所依、无忧无虑地享受晚年生活,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这不仅与留守老人自身的幸福感和生活水平密切相关,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
有鉴于此,本文将农村留守老人作为为研究对象,探究子女外出务工如何影响留守老人的体质健康。首先,结合理论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留守老人的体质健康的方法和路径,然后分析影响农村留守老人体质健康的几个重要因素,再利用调研所得数据评估子女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体质健康造成的影响,为提高留守老人的体质健康水平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可以借鉴的理论方面的知识。
二、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
(一)影响留守老人体质健康的因素
一方面,青壮年劳动力外流的确使农村家庭的经济条件有所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老人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对老人的体质健康状况产生积极的效应。但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的留守老人收入水平较低,其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子女给予或通过自己种植、养殖劳动所得,生活条件相对较差。由于子女的外出很多事情需要他们亲力亲为,收入较低但劳动强度却很大。这可能会使得农村留守老人躯体化、身体器官功能性退化更为严重,进而恶化他们的体质健康状况。具体来看,留守老人体质健康状况是由多方面因素综合决定的(任宝亮和马扬,2015),可以概括为个人特征、经济特征、家庭特征、医疗特征四个方面:
1.个人特征
(1)年龄差异。在年龄方面,高龄老人的生理疾病问题明显比低龄老人更为严重,大致呈现出年龄越大体质健康状况越差的变化趋势。高龄留守老人体质较差,身体的各个器官的退化程度更高,在面对问题、处理问题方面不如低龄老人,因此他们患上一些老年慢性疾病的机率更大。
(2)文化程度差异。文化程度也会影响留守老人的体质健康,将留守老人根据学历分为未受过教育、小学、初中、高中及以上四个等级,可以发现随着学历的升高,老人的体质健康状况也相对更好(周亚虹等,2010)。学历高的留守老人与学历低的留守老人相比,他们的综合素养更高,面对子女外出后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改变,他们能较快地做出理性的判断,坦然接受并找出合适的解决办法。同时他们也具有较高的社会期望,有足够的能力做出自己的人生规划,选择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总的来说,文化程度与留守老人的体质健康状况呈现出同方向的变化趋势,教育程度为高中及以上的老人看待问题思考问题更加理性,所以体质健康状况也更加乐观。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08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