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目 录
1 引言 1
2 汇率变动对进出口的影响 1
2.1 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理论1
2.2 汇率变动对进出口的作用机理2
3 江苏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4
3.1 贸易方式结构5
3.2 主要商品结构7
3.3 出口国别8
4 人民币升值对江苏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9
4.1 人民币升值对江苏省农产品出口的有利影响9
4.2 人民币升值对农产品出口增速的影响10
4.3 对江苏省农产品贸易方式结构的影响12
4.4 对江苏省出口主体的影响13
5 江苏省农产品应对汇率变动的对策14
5.1 政府政策14
5.2 企业措施16
结论 18
致谢 19
参考文献20
图1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2005年-2013年)2
图2 J曲线效应3
图3 2013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排名前十的省市比较4
图4苏南、苏中、苏北农产品出口情况分析5
图5江苏省出口贸易方式所占比例的变动分析(2009.1-2013.12)6
图6江苏省农产品出口贸易方式所占比例的变动分析(2004年-2012年)7
图7 2013年11月江苏省农产品出口额前十位产品种类8
图8江苏省农产品出口国所占比重(2004年-2012年)9
图9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主要贸易方式的影响12
图10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江苏省外商投资的影响13
表1 2014年1月中国农产品分贸易方式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出口情况6
表2 江苏省农产品出口额增速11
1 引言
我国自2005年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以来,人民币汇率一直处于波动状态,并且保持升值趋势。2013年12月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已经累计升值360个基点,相继突破6.12、6.11、6.10三大关口,一个月内8次创下汇改以来新高,且2013年全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幅度达3%[1]。 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必然会对各行各业产生一定的影响,据中国商务厅统计, 2013年11月中国出口比2012年11月增长12.7%,并且比10月提升7.1个百分点,升值幅度高于市场早前预期。
在农产品外贸出口中江苏省一直处于全国前列,虽然自2008 年的下半年开始,江苏省农产品出口额因受世界性金融海啸的影响而快速下滑,但是到2009 年末时江苏农产品的出口额便重新恢复了增长,此后,江苏省农产品出口总值继续稳步增长。2013年江苏省农产品出口额为31.6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了3.1%,高于全国农产品出口2.9个百分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是影响农产品出口的重要因素,并且不同的商品种类、出口贸易方式以及出口主体的农产品出口所受到的汇率变动的影响并不相同,因而如何应对汇率波动的影响、怎么优化出口贸易结构和设定合理外向型战略来保证江苏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平稳健康发展是本文重点研究的内容。
2 汇率变动对进出口的影响
2.1 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理论
汇率亦称“外汇行市或汇价”是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由于世界各国货币的名称不同,币值不一,所以一国货币对其他国家的货币要规定一个兑换率,即汇率[2]。它反映的是一国商品相对于另一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竞争力的变化。
人民币汇率就是人民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一般指的是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报价,即1人民币或者100人民币兑换成多少美元[3]。图1所示,自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直处于不断升值的状态,其升值压力有来自美国等国家的政治的压力,如美国认为人民币价值低估,出口价格太低等等。也有来自国内自身的压力,如国内经济失衡、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外汇储备的快速上涨。其中2006年至2013年,每年的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幅是6.803%、6.881%、3.34%、0.09%、3.08%、5.12%、0.24%、3.08%。
图1: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2005年-2013年)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汇率中间价(2005年-2013年)
汇率分为有效汇率,实际汇率,名义汇率这三种。汇率因不同货币的变动而变动,而一国政府为了实现促进本国经济的增长的目的而实施的某种贸易政策、产业政策,可能会主观地规定本国汇率,所以,名义汇率因参入了太多的人为因素而不能真实、客观的反映出两种货币的真实价值。名义汇率是两国调整了价格水平之后的汇率,反映的是本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实际汇率则是把两个国家的价格因素加进去了,所以它反映是两国商品之间的价格竞争力。
有效汇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指标,通常用于度量一国商品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也可以用于研究货币危机的预警指标,还可以用于研究一个国家相对于另一个国家居民生活水平的高低[4]。其中实际有效汇率在考虑到名义汇率的相对变动时,还把因通货膨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胀而对货币真正价值产生的影响这一因素剔除出去,所以能够综合显示出本国货币相对购买了和对外价值。
2.2 汇率变动对进出口的作用机理
2.2.1 汇率变动影响进出口贸易的一般原理
一般而言,若一国汇率升值,则其商品以外币计算的相对出口价格将会上升,而商品以外币计算的相对进口价格将会下降,从而降低了国家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商品的出口会因此下降,进口会因此上升。反之,若一国汇率对外贬值,其出口商品以外币计算的出口价格将下降,进口价格将会上升,进而使得国家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得到提升,因此造成商品出口的扩大,商品进口的减少。
2.2.2 国际收支弹性分析法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是第一个提出了“进出口需求弹性”概念的人。后来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完善发展的马歇尔的理论,并且创建了“弹性论”。
弹性论把汇率政策作为一种改善国际收支的手段,认为汇率的变动将会对国际收支产生一定的影响。如一国货币贬值,将导致其进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改变,即该国以外币表示的出口商品价格将下跌,而以本币表示的进口商品价格将上涨,这将会扩大一国商品的出口,并且抑制商品的进口[5]。汇率贬值对一国的国际收支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而结果主要取决于需求与供给弹性的影响。如此看来,一国货币如果发生贬值,将会改变该国贸易商品的相对价格,其采用外币计算的商品出口的相对价格将下跌,而采用本币计算的商品的进口价格将会上涨。
其中,如下图4所示,苏南农产品出口量占总量最多,同时苏南、苏中、苏北都处于上升趋势,苏南的上升幅度最大。2012年苏南地区的农产品出口总额为14.0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7.3%;苏中地区的农产品出口额为7.07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0.9%;苏北地区的农产品出口总额为9.57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4.1%。
2006年 138175 32.62 1078967 28.32
2007年 162888 17.88 1189832 10.27
5.1 政府政策
1 引言 1
2 汇率变动对进出口的影响 1
2.1 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理论1
2.2 汇率变动对进出口的作用机理2
3 江苏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4
3.1 贸易方式结构5
3.2 主要商品结构7
3.3 出口国别8
4 人民币升值对江苏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9
4.1 人民币升值对江苏省农产品出口的有利影响9
4.2 人民币升值对农产品出口增速的影响10
4.3 对江苏省农产品贸易方式结构的影响12
4.4 对江苏省出口主体的影响13
5 江苏省农产品应对汇率变动的对策14
5.1 政府政策14
5.2 企业措施16
结论 18
致谢 19
参考文献20
图1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2005年-2013年)2
图2 J曲线效应3
图3 2013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排名前十的省市比较4
图4苏南、苏中、苏北农产品出口情况分析5
图5江苏省出口贸易方式所占比例的变动分析(2009.1-2013.12)6
图6江苏省农产品出口贸易方式所占比例的变动分析(2004年-2012年)7
图7 2013年11月江苏省农产品出口额前十位产品种类8
图8江苏省农产品出口国所占比重(2004年-2012年)9
图9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主要贸易方式的影响12
图10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江苏省外商投资的影响13
表1 2014年1月中国农产品分贸易方式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出口情况6
表2 江苏省农产品出口额增速11
1 引言
我国自2005年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以来,人民币汇率一直处于波动状态,并且保持升值趋势。2013年12月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已经累计升值360个基点,相继突破6.12、6.11、6.10三大关口,一个月内8次创下汇改以来新高,且2013年全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幅度达3%[1]。 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必然会对各行各业产生一定的影响,据中国商务厅统计, 2013年11月中国出口比2012年11月增长12.7%,并且比10月提升7.1个百分点,升值幅度高于市场早前预期。
在农产品外贸出口中江苏省一直处于全国前列,虽然自2008 年的下半年开始,江苏省农产品出口额因受世界性金融海啸的影响而快速下滑,但是到2009 年末时江苏农产品的出口额便重新恢复了增长,此后,江苏省农产品出口总值继续稳步增长。2013年江苏省农产品出口额为31.6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了3.1%,高于全国农产品出口2.9个百分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是影响农产品出口的重要因素,并且不同的商品种类、出口贸易方式以及出口主体的农产品出口所受到的汇率变动的影响并不相同,因而如何应对汇率波动的影响、怎么优化出口贸易结构和设定合理外向型战略来保证江苏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平稳健康发展是本文重点研究的内容。
2 汇率变动对进出口的影响
2.1 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理论
汇率亦称“外汇行市或汇价”是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由于世界各国货币的名称不同,币值不一,所以一国货币对其他国家的货币要规定一个兑换率,即汇率[2]。它反映的是一国商品相对于另一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竞争力的变化。
人民币汇率就是人民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一般指的是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报价,即1人民币或者100人民币兑换成多少美元[3]。图1所示,自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直处于不断升值的状态,其升值压力有来自美国等国家的政治的压力,如美国认为人民币价值低估,出口价格太低等等。也有来自国内自身的压力,如国内经济失衡、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外汇储备的快速上涨。其中2006年至2013年,每年的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幅是6.803%、6.881%、3.34%、0.09%、3.08%、5.12%、0.24%、3.08%。
图1: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2005年-2013年)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汇率中间价(2005年-2013年)
汇率分为有效汇率,实际汇率,名义汇率这三种。汇率因不同货币的变动而变动,而一国政府为了实现促进本国经济的增长的目的而实施的某种贸易政策、产业政策,可能会主观地规定本国汇率,所以,名义汇率因参入了太多的人为因素而不能真实、客观的反映出两种货币的真实价值。名义汇率是两国调整了价格水平之后的汇率,反映的是本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实际汇率则是把两个国家的价格因素加进去了,所以它反映是两国商品之间的价格竞争力。
有效汇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指标,通常用于度量一国商品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也可以用于研究货币危机的预警指标,还可以用于研究一个国家相对于另一个国家居民生活水平的高低[4]。其中实际有效汇率在考虑到名义汇率的相对变动时,还把因通货膨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胀而对货币真正价值产生的影响这一因素剔除出去,所以能够综合显示出本国货币相对购买了和对外价值。
2.2 汇率变动对进出口的作用机理
2.2.1 汇率变动影响进出口贸易的一般原理
一般而言,若一国汇率升值,则其商品以外币计算的相对出口价格将会上升,而商品以外币计算的相对进口价格将会下降,从而降低了国家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商品的出口会因此下降,进口会因此上升。反之,若一国汇率对外贬值,其出口商品以外币计算的出口价格将下降,进口价格将会上升,进而使得国家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得到提升,因此造成商品出口的扩大,商品进口的减少。
2.2.2 国际收支弹性分析法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是第一个提出了“进出口需求弹性”概念的人。后来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完善发展的马歇尔的理论,并且创建了“弹性论”。
弹性论把汇率政策作为一种改善国际收支的手段,认为汇率的变动将会对国际收支产生一定的影响。如一国货币贬值,将导致其进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改变,即该国以外币表示的出口商品价格将下跌,而以本币表示的进口商品价格将上涨,这将会扩大一国商品的出口,并且抑制商品的进口[5]。汇率贬值对一国的国际收支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而结果主要取决于需求与供给弹性的影响。如此看来,一国货币如果发生贬值,将会改变该国贸易商品的相对价格,其采用外币计算的商品出口的相对价格将下跌,而采用本币计算的商品的进口价格将会上涨。
其中,如下图4所示,苏南农产品出口量占总量最多,同时苏南、苏中、苏北都处于上升趋势,苏南的上升幅度最大。2012年苏南地区的农产品出口总额为14.0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7.3%;苏中地区的农产品出口额为7.07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0.9%;苏北地区的农产品出口总额为9.57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4.1%。
2006年 138175 32.62 1078967 28.32
2007年 162888 17.88 1189832 10.27
5.1 政府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