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机电产品贸易摩擦问题研究(附件)【字数:12341】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外贸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贸易顺差也在增加。中国已经成为外贸顺差最大的国家,同时它所面临的贸易摩擦也使中国的外贸受到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中国和印度是世界的两大新兴经济体,而且印度和中国是贸易伙伴。但伴随着两国贸易的进一步合作,印度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救济措施越来越多,金额也越来越大,如今印度已经成为对中国发起贸易救济最多的国家,超过了美国和其他发达经济体。印度与中国的贸易摩擦主要集中在化工、机电产品、纺织、钢铁等行业。中国对印度出口的商品主要为机电产品、化工产品、贱金属及制品和纺织品及原料,鉴于中国向印度出口的产品和与印度摩擦主要发生的产业相结合,本文将采用数据对比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对中印机电产品贸易摩擦问题进行研究,据此得出中印两国关于机电产品贸易摩擦的规律,并提出一些的建议。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引 言 1
第一章 国际贸易摩擦理论概述 2
1.1 传统贸易保护主义理论 2
1.2 新贸易保护主义理论 3
第二章 中印机电产品贸易摩擦现状 5
2.1中印机电产品贸易发展现状 5
2.2 中印机电产品贸易摩擦现状 7
第三章 中印机电产品贸易摩擦原因分析 10
3.1不平等的关税 10
3.2国家之间的政治因素 11
3.3影响贸易摩擦的制度因素 11
第四章 应对中印贸易摩擦的策略 13
4.1 政府层面应对策略 13
4.2 行业层面应对策略 14
结束语 16
致 谢 17
参考文献 18
引 言
进入 21 世纪以来,中国和印度之间贸易发展势头强劲。两个重要的新兴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近年来,中国和印度的贸易发展速度惊人,在1992年时,中国和印度两国的双边贸易额仅为3.39亿美元,随后两国双边贸易可以用快速增长来形容。2017年,中国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双方贸易额达到845.4亿美元。因此,印度不仅仅是中国重要的贸易对象和投资目标,也是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但是,印度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现在已成为世界上对中国采取贸易救济措施最大的国家。到2017年,印度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救济案件达到264起,其救济方式主要分为以下四类:反倾销调查,反补贴调查,保障调查和反规避调查。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印度对中国的战略意义显而易见。研究双边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不仅有助于减少两国贸易摩擦,而且还能加深中印经贸交流,加强两国政治关系。有助中国,印度,缅甸经济走廊的建设,以及我国印度洋战略的顺利实施,最终将实现双赢的目标。
因此,本文从相关理论知识出发,从中印贸易关系入手,研究中印贸易失衡,依存度和竞争力。探索避免两国贸易摩擦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中印贸易现状和贸易摩擦成因的分析,从关税,经济和制度的角度探讨了贸易摩擦的成因。最后,根据政府和企业的主体分别提出如何避免贸易摩擦和在发生贸易摩擦的情况下有效应对以及最大程度上减少因贸易摩擦而带来损失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第一章 国际贸易摩擦理论概述
在世界经济和各国贸易发展过程中,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都有各自的拥护者,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这些理论也在不断发展。有关贸易摩擦的理论,本文将进行一些简单的概述。
1.1传统贸易保护主义理论
1.1.1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产生于15世纪,在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生产和发展中繁荣起来,使新兴资产阶级为了日益增长的商品生产从而不断要求扩大海外市场。后来,国家权力逐步与商业资本合并,积极采取政策措施促进商业发展。随着新大陆的发现和新航线的开放,商业资本得到迅速发展的同时,西欧强国的殖民掠夺为建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积累了巨额货币财富,将社会财富转化为金银货币,在货币支配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条件下,这种货币崇拜的巨大变化在经济思想和政策措施方面表现为重商主义的兴起。重商主义经历了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两个阶段,其基本思想都主要反映在财富积累、对外贸易和国家作用上。早期重商主义又称货币差额论。其观点是对外贸易政策的指导原则为增加国内货币积累,防止货币外流。在政策方面,采取行政和法律措施,禁止黄金和白银出口,鼓励商品出口换取黄金和白银,并利用国家权力干预外贸,限制进口国外商品。晚期重商主义又称贸易差额论,认为外贸是唯一的财富来源, 因此,不主张直接控制黄金和白银的投入和产出,而是主张立足于贸易。该政策主张解除禁止出口黄金和白银,通过国家干预促进国内生产和出口,坚持在对外贸易中多销售原则。允许个别国家的贸易逆差,但必须能够保持实现贸易顺差。
1.1.2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促成了幼稚产业保护理论的诞生,该理论可追溯到1800年前后的美国和德国。在汉密尔顿的基础上,著名经济学家李斯特对该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完善。幼稚产业保护理论强调了贸易保护对于一个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政府不能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待市场的发展,在必要的时候应该制定相应的贸易政策来扶持本国国内企业,保护国内市场,目前来说,我们通常采取的手段大致有关税制度以及技术壁垒和各种各样的环境保护壁垒;各国通常采用的最普遍的手段是关税制度,比如对不同行业的产品征收不同的税,这点国内的汽车市场就能体现。对于国内有市场前景的新兴产业,国家通常会采取各种各样的手段来保护,比如说关税制度以及对企业的财政补贴以及相应的税收优惠等;目前来说,国内正在如火如荼发展的新能源汽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一定程度上,关税保护可以让一个产业在受保护的情况下成长起来,让产品获得国际竞争力,这就是幼稚产业保护的目的。对于幼稚产业的保护并不是无限期的,一旦超过一定限制时期,即使该产业并没有获得足够的国际竞争力,国家也会解除对其保护,同样地,对于那些即使受到保护也不会得到成长的企业,国家也不会对其采取贸易保护措施。虽然贸易自由化已经倡导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贸易保护在短期内仍有存在的必要性。
1.2新贸易保护主义理论
虽然新贸易保护主义与传统贸易保护不同,其形式不断翻新,但仍限制进口并鼓励出口,其理论基础主要是凯恩斯主义及新福利经济学。
1.2.1凯恩斯主义
为了积累更多的财富,凯恩斯认为,在国际贸易的过程中,政府应该积极干预对外贸易。为了使贸易成为改善国民经济的重要手段,凯恩斯不仅积极推进重商主义,而且还提出了投资乘数效应。换句话说,增加投资将以更快的速度增加国民收入。这反映了凯恩斯的国家干预思想。从整体上看,他把国民收入与就业、对外贸易、经济发展等因素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这都是关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民收入的问题。因此,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支持了政府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其他有效干预国民经济的政策措施。限制进出口出口补贴,促进出口,这样不仅保护了国内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外汇收入,同时,政府满足了群众的需要,缓解了国内的失业问题,有助于解决国内阶级矛盾。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7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