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上市商业银行的实证分析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商业银行面临的流动性不足、期限错配等问题逐渐凸显,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在拓宽商业银行融资渠道、改善商业银行流动性、提高资本充足率、提升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被我国商业银行应用。为了有效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在我国的发展进程,本文利用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财务数据和证券化信息,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是否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有显著影响。对14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引言 1
二、文献综述 2
(一)资产证券化的功能 2
(二)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动机 2
(三)资产证券化与商业银行经营的关系 2
(四)评述 3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现状 3
(一)资产证券化的涵义 3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的发展现状 4
(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作用分析 4
1、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安全性的作用 5
2、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作用 5
3、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盈利性的作用 5
(四)研究假设 5
四、信贷资产证券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6
(一)数据的来源与选取 6
(二)变量选择和模型设定 6
1、变量选择 6
2、模型设定 7
(三)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7
(四)稳健性检验 7
1、单位根检验 7
2、协整检验 8
(五)回归结果与分析 8
五、结论与启示 9
致谢 9
参考文献 10
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
——基于上市商业银行的实证分析
引言
引言
资产证券化是 20 世纪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一,现已成为资本市场上重要的融资工具之一,作为一种成本较低的直接融资工具,资产证券化在满足市场参与者需要的同时,优化了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提升了金融市场的运作效率,美国、加拿大、日本、欧盟等国已经广泛应用资产证券化。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创新速度逐渐加快,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新型融资方式越来越多的被商业银行应用,为商业银行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中国金融体系下行压力逐渐增大的背景下,积极推进资产证券化的创新和发展有助于金融体系逐步适应新常态。我国的资产证券化业务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速度加快,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在提升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发挥货币的扩张效应、缓解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我国资产证券化加速发展的新时期,研究信贷资产证券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从而为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提供指导就显得至关重要。由于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时间较短、发展规模较小、发展经验和可利用的研究数据较少,之前大部分国内学者利用资本市场较为发达的美国的商业银行经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利用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较少,这一方面增加了本研究的困难,一方面也为本文提供了创新空间。
二、文献综述
(一)资产证券化的功能
王晓和李佳(2013)[1]认为增加流动性和风险转移是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功能。CardoneRiportella(2010)[2]认为商业银行可以利用资产证券化工具将流动性较差的信贷资产转换成可在证券市场交易的、同质的交易工具,这一流动性工具在证券市场上的交易可以增加商业银行的流动性。De Marzo(2005)[3]认为,资产证券化选择基础资产后再重新打包资产组合具有“信息毁灭效应”和“风险分散效应”。邹晓梅等(2014)[4]认为资产证券化可以使投资者和金融中介共同承担风险,风险的分配增加了社会福利。郭春松等(2015)[5]认为,资产证券化具有降低商业银行交易成本、分散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和优化市场资源配置的功能。
(二)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动机
一些学者认为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产生和发展是由于商业银行对某些金融功能的需求。耿明斋等(2002)[6]认为,出于收回资金的需要,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初衷是将流动性较低的资产变现。王志强(2007)[7]利用美国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出资产证券化在促进商业银行流动性提高的同时也能带来资产周转效率的提高,商业银行因提升流动性和优化资本结构的需要而有资产证券化的动机。Farruggio and Uhde(2015)[8]认为,如果金融危机降低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商业银行会有进行资产证券化的动机。Brown(2014)[9]指出商业银行会利用证券化改善其资产负债的错配问题。Ambrose(2005)[10]认为商业银行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决策与监管资本套利有关。姚禄仕等(2012)[11]认为,银行在面临流动性风险增加、坏账累积增加和融资成本加大时,会倾向于扩大资产证券化规模。刘红霞等(2015)[12]认为长期中付息债务融资成本上升以及流动性管理压力增大是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融资的动因。
(三)资产证券化与商业银行经营的关系
Jiangli(2008)[13]认为抵押资产证券化可以优化商业银行的杠杆率,从而提升商业银行的绩效。姚禄仕等(2012)[14]的研究认为资产证券化提升贷款组合质量和降低流动性风险的效果不明显,但可以降低融资成本、增强盈利能力与效率。刘琪林等(2013)[15]认为资产证券化对不同资产规模的商业银行影响不同,小银行的盈利水平随资产证券化程度的升高而升高,而实证研究的结果并没有发现大银行的资产证券化程度和盈利水平有明显的相关关系。邹晓梅等(2015)[16]认为资产证券化活动强度对商业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具有正向影响,且主要依赖于非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并利用杜邦分析法进行了影响路径的研究,资产证券化活动强度与杠杆率和资产周转率有正相关性,与收入利润率有负相关性。陈凌白(2014)、李奇等(2016)认为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开展有利于商业银行提升经营业绩水平、提高综合盈利能力。曹彬(2017)[17]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信贷资产证券化对规模较大银行的盈利能力并无显著影响,而对于规模较小商业银行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Casu(2013)[18]认为,信贷资产证券化可以使商业银行将未预期的违约风险转移给外部投资者。邹晓梅等(2014)[19]的研究得出,美国资产证券化业务中的重复证券化现象拉长了资金的中介链条,加剧了信息不对称。李悦等(2014)[20]的研究认为,如果资产证券化提升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则会增加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李志辉等(2016)[21]认为,小银行进行资产证券化的收益主要来源于流动性的改善,大银行进行资产证券化的收益主要来源于贷款的扩张。高蓓等(2016)[22]认为,资产证券化在初期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资产收益率,但金融危机对资产证券化程度更高的商业银行的冲击更大,进而降低商业银行的经营稳定性。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73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