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化创意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研究(附件)
年 月 日摘 要文化创意产业的崛起对全球经济产生极大的影响,日益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作为中国早批对外开放的城市,投资贸易的驱动使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占据优势。2017年,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增加值超过10433亿元,在城市生产总值中占比超过12%,因此文化创意产业在上海经济的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将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上海市文创业的资源状况、产业发展的优劣势等分析其对上海区域经济的增长效应、就业效应以及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并借鉴国内外经典案例,如英国的谢菲尔德文化产业园的合理规划、美国纽约苏合区对创意环境的保护以及国内北京的创意产业集群、杭州的文创品牌效应等为上海文创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包括文化创意业的发展要准确定位,创新财政收入;实现市场化,营造良好文化创意环境;打造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园,发挥产业集群效应;注重品牌效应,提升区域影响等。
目 录
一、前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1
(三)研究的方法 1
二、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 3
(一)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况 3
(二)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3
三、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5
(一)拉动效应 5
(二)就业效应 6
(三)产业结构升级效应 7
四、国内外发展案例 9
(一)国外案例 9
(二)国内案例 9
五、对策建议 11
(一)准确定位,加大财政投入 11
(二)实现市场化,扩大文创业市场需求 11
(三)借助产业集群效应进军全球市场 11
(四)利用品牌效应提高经济效益 11
结 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 谢 16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十三五规划中指出文化资源对上海市文化改革、发展和规划发挥了积极作用。上海作为中国重点建设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生产总值占上海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GDP逐年上升,2017年文化创意产业生产总值占上海市GDP超过12%,文化创意产业在上海经济的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1]。目前,针对文化资源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产业的相关概念、产业政策的实现以及工业化进程方面,分析文化创意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方面的研究并不多[2],因此本文将运用增长效应、就业效应、产业转型效应探讨文化创意产业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具体影响,并结合国内外案例提出对策与建议。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研究文化创意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利于产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研究交叉领域的开拓,目前针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集中在产业经济学相关范畴,侧重研究文化创意产业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产业布局、产业政策等,针对文创业对区域经济影响相关作用机制的研究较少[3]。文化创意产业在拉动区域经济增长、促进区域结构优化升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探索文创业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研究具有科学前瞻性,对拓宽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具有指导意义。
2.实践意义
本文的研究对上海现有文化创意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提供借鉴意义,上海作为开放的国际化大都市文创业发展的历史久且规模大,上海的文创园区如:安垦285ANYUAN,汇智30园区,东方智源城,WE国际文化创意中心等共同致力于文创产业的发展,研究文创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有利于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缓解就业压力、园区的准确定位,并且借助产业优势以及聚集效应有利于提升竞争力进而带动整个上海经济的提高。
(三)研究的方法
1.案例分析法:分析英国的谢菲尔德文化产业园的合理规划、美国苏合区市场化发展,北京创意产业区集群效应,浙江余杭区发展的品牌效应等为文创产业增添活力。
2.数据分析法:查阅上海市统计年鉴,借鉴上海市宣传部发展报告收集、整理相关数据,分析文化创意产业占GDP比重、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数、企业人数等。
3.文献研究法:通过上海统计局信息检索的学术资源统计和国内外文献的谷歌搜索引擎分析、整理、归纳。
二、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况
相比传统文化产业把城市文化作为发展的关键,文化创意产业是把创造力作为关键,个人或团体依靠创新进行商业活动,聚集成商业产业群彼此之间创新、合作竞争形成的产业组织,主要包括电影、传媒、设计、艺术等领域[4]。
上海市拥有的大批旧厂房、旧仓库为创意产业提供发展的空间,上海市园区的总数自2004年5月首个创意园成立至今达到84家,园区的文化创意产业生产总值占比全上海市的12%。人才是文创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上海刚发布的人才新政“30条”注重人才机制的完善,对高材生开通居住证绿色通道、暂免房产税、加大知识产权惩保护知识产权、提供补贴性住房等一系列优待人才措施;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优秀的教育资源、严谨的科研环境、开放的教育思维为上海市文创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
(二)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1.优势
(1)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从南宋起,上海就一直作为中国对外贸易的港口,正是因为深厚的历史基础让上海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代表城市,长三角地区为上海发展提供的强大支撑,上海凭借独特的地域优势汇聚了多元文化[5]。自身品牌由于传统建筑的良好保存而建立,作为近代民族工业发源地的旧仓库、厂房、传统建筑等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带来物质依托。
(2)丰富的科技、教育资源
成功举办的世博会为上海发展注入新鲜活力,随着世博会展馆的展览和交流,上海已成为全国代表性的城市,本着创新、科学和教育的原则,高标准高质量和追求一流的理念使得上海的复旦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等高等学府高质的教育资源和发明创新在全国占据优势地位,一些列高科技产品电脑芯片、液晶显示器在上海生产,高科技供应商如英特尔、摩托罗拉等公司也在上海设址建厂。
(3)消费市场广阔
上海在经济和文化领域对外开放度比较高,国际交流紧密,上海是全国重点旅游城市之一,近年来,上海旅游业已成为促进上海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旅游景点为上海带来巨大的消费市场例如上海的迪士尼乐园每年招引大量世界各地旅客,游客的到来扩大了消费需求。作为一个国际性大都市借助港口交易、贸易往来、商业交流、企业合作等方式拥有众多的客户群体,具有广阔的消费市场[6]。
2.不足
(1)定位不准确,市场融资难
娱乐、旅游作为吸收资金最快、潜力最大的行业,上海的投资侧重娱乐行业,对科技、创新、硬件设施的投入较少,很多园区的发展注重利益收入而采取收益快的单一创新方式[7],这种只求快的不平衡发展影响了上海的整体水平。上海在文创产业的融资也存在一定的难题,企业缺少财政等专项资金缺乏充足的金融支持,不利于企业的转型升级[8]。
目 录
一、前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1
(三)研究的方法 1
二、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 3
(一)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况 3
(二)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3
三、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5
(一)拉动效应 5
(二)就业效应 6
(三)产业结构升级效应 7
四、国内外发展案例 9
(一)国外案例 9
(二)国内案例 9
五、对策建议 11
(一)准确定位,加大财政投入 11
(二)实现市场化,扩大文创业市场需求 11
(三)借助产业集群效应进军全球市场 11
(四)利用品牌效应提高经济效益 11
结 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 谢 16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十三五规划中指出文化资源对上海市文化改革、发展和规划发挥了积极作用。上海作为中国重点建设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生产总值占上海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GDP逐年上升,2017年文化创意产业生产总值占上海市GDP超过12%,文化创意产业在上海经济的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1]。目前,针对文化资源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产业的相关概念、产业政策的实现以及工业化进程方面,分析文化创意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方面的研究并不多[2],因此本文将运用增长效应、就业效应、产业转型效应探讨文化创意产业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具体影响,并结合国内外案例提出对策与建议。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研究文化创意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利于产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研究交叉领域的开拓,目前针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集中在产业经济学相关范畴,侧重研究文化创意产业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产业布局、产业政策等,针对文创业对区域经济影响相关作用机制的研究较少[3]。文化创意产业在拉动区域经济增长、促进区域结构优化升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探索文创业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研究具有科学前瞻性,对拓宽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具有指导意义。
2.实践意义
本文的研究对上海现有文化创意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提供借鉴意义,上海作为开放的国际化大都市文创业发展的历史久且规模大,上海的文创园区如:安垦285ANYUAN,汇智30园区,东方智源城,WE国际文化创意中心等共同致力于文创产业的发展,研究文创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有利于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缓解就业压力、园区的准确定位,并且借助产业优势以及聚集效应有利于提升竞争力进而带动整个上海经济的提高。
(三)研究的方法
1.案例分析法:分析英国的谢菲尔德文化产业园的合理规划、美国苏合区市场化发展,北京创意产业区集群效应,浙江余杭区发展的品牌效应等为文创产业增添活力。
2.数据分析法:查阅上海市统计年鉴,借鉴上海市宣传部发展报告收集、整理相关数据,分析文化创意产业占GDP比重、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数、企业人数等。
3.文献研究法:通过上海统计局信息检索的学术资源统计和国内外文献的谷歌搜索引擎分析、整理、归纳。
二、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况
相比传统文化产业把城市文化作为发展的关键,文化创意产业是把创造力作为关键,个人或团体依靠创新进行商业活动,聚集成商业产业群彼此之间创新、合作竞争形成的产业组织,主要包括电影、传媒、设计、艺术等领域[4]。
上海市拥有的大批旧厂房、旧仓库为创意产业提供发展的空间,上海市园区的总数自2004年5月首个创意园成立至今达到84家,园区的文化创意产业生产总值占比全上海市的12%。人才是文创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上海刚发布的人才新政“30条”注重人才机制的完善,对高材生开通居住证绿色通道、暂免房产税、加大知识产权惩保护知识产权、提供补贴性住房等一系列优待人才措施;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优秀的教育资源、严谨的科研环境、开放的教育思维为上海市文创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
(二)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1.优势
(1)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从南宋起,上海就一直作为中国对外贸易的港口,正是因为深厚的历史基础让上海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代表城市,长三角地区为上海发展提供的强大支撑,上海凭借独特的地域优势汇聚了多元文化[5]。自身品牌由于传统建筑的良好保存而建立,作为近代民族工业发源地的旧仓库、厂房、传统建筑等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带来物质依托。
(2)丰富的科技、教育资源
成功举办的世博会为上海发展注入新鲜活力,随着世博会展馆的展览和交流,上海已成为全国代表性的城市,本着创新、科学和教育的原则,高标准高质量和追求一流的理念使得上海的复旦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等高等学府高质的教育资源和发明创新在全国占据优势地位,一些列高科技产品电脑芯片、液晶显示器在上海生产,高科技供应商如英特尔、摩托罗拉等公司也在上海设址建厂。
(3)消费市场广阔
上海在经济和文化领域对外开放度比较高,国际交流紧密,上海是全国重点旅游城市之一,近年来,上海旅游业已成为促进上海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旅游景点为上海带来巨大的消费市场例如上海的迪士尼乐园每年招引大量世界各地旅客,游客的到来扩大了消费需求。作为一个国际性大都市借助港口交易、贸易往来、商业交流、企业合作等方式拥有众多的客户群体,具有广阔的消费市场[6]。
2.不足
(1)定位不准确,市场融资难
娱乐、旅游作为吸收资金最快、潜力最大的行业,上海的投资侧重娱乐行业,对科技、创新、硬件设施的投入较少,很多园区的发展注重利益收入而采取收益快的单一创新方式[7],这种只求快的不平衡发展影响了上海的整体水平。上海在文创产业的融资也存在一定的难题,企业缺少财政等专项资金缺乏充足的金融支持,不利于企业的转型升级[8]。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