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
摘要:金融危机的频繁爆发,国内外经济大幅下滑,出口信用保险的功能在降低出口贸易风险尤为突出。同时出口贸易与出口信用保险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选取中国2002年到2015年贸易总出口量和出口信用保险的年度数据为样本,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协整分析和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对中国出口信保的对出口贸易的影响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得出出口信用保险与出口贸易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两者之间具有长期与动态的关系,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贸易存在促进作用。这说明我国政府应给予一定的支持,以出口信用保险促进我国出口贸易的稳定发展。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促进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发展的政策建议和方法。
目录
一、引言 3
二、课题研究意义及文献综述 4
(一)课题研究意义 4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4
1.国外文献综述 4
2.国内文献综述 5
三、研究假说 6
四、实证研究 7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7
(二)图表直观分析 7
(三)var模型分析 8
1.单位根检验 8
2.协整检验 9
3.VAR模型建立 10
4.稳定性检验 12
5.格兰杰因果检验 13
6.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14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15
(一)实证结论 15
1.协整检验的结果表明 15
2.脉冲分析的结果表明 15
(二)政策建议 15
1.对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建议 16
2.对出口企业的建议 16
3.对国家相关政策的建议 16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出口信用保险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
引言
引言
出口信保是我国政府用以推动对外经济贸易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对出口企业的收汇风险有很好的防范作用,从而使得更为灵活、更易被接受的支付方式可以被企业用来开拓市场,来达到对外贸易稳定增长的目的。根据伯尔尼联盟的计算,全世界每年出口贸易额的12%到15%都是得益于出口信用保险的推动,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些国家的出口信保机构的出口信保承保额超越了那一年出口贸易额的30%。从1988年起随后,20多年过去后,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总额和认知度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近年来出口信用保险对我国外贸出口的促进作用和效果成为业界和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深入认识、研究这一问题,对于更好地指导出口信用保险发展,进而发挥其功能。
在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的出口信保才逐渐发展。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同时,国务院批准我国出口信保公司,我国进出口银行和人民银行的信保业务组合。到2010年,中国出口信保总额达到了1964.3亿美元。仅一年,到2011年,出口信保金额上升到2538.9亿美元。同时,中国出口信保对出口贸易的渗透率也迅速上升,从2008年的3%增长到2011年11.4%,头一次超越了各国的一般水平的渗透率比率10.5%。(如图1.1所示)。
图1.1 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的渗透率
随着出口信保的规模的不断上升,直到2015年我国的出口渗透率一直达到了17%,创下历史新高。可以看出来探究出口信保和出口贸易的联系是举足轻重的,也是提高我国出口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必经之路。为了更好的了解相关的机制和相关度,先寻找相关的经验数据的,然后运用实证研究探讨出口信保对我国出口对外贸易的作用,运用自回归模型(PVAR)、脉冲响应函数等研究方法得出实证结论解释二者在多大程度上是如何相互作用的。获得一定的理论知识,支持中国的对外贸易的长期稳健的提升。用以模型分析的年度数据较为完整,从中国信保成立至今2015年的经验数据,实证研究可以更准确地得出出口信保与出口贸易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二、课题研究意义及文献综述
(一)课题研究意义
近年来金融危机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不断加大,出口信用保险在促进改善出口贸易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出口企业在签订的出口的合同里拥有的符合法律的权益由出口信保来支持,在出口企业中,一般贸易保险公司不想或不能够承担保险和外国买家的商业的信用承保和政治上存在的风险将由出口信保承担保险,这样可以弥补出口企业的损失,但事实上出口信用保险是为政府支持其对外贸易和出口创汇的商业利益,并且有资金支持来源于国家财政,被国家财政认可的保险机构,提供的一种政策性、非盈利性的保险业务给出口企业。商业信用风险被称为买方信用风险,指的是进口企业破产使得出口企业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违约;此外,政治风险被称为国家信用风险,是一种不可抗国家的信用风险,是指当企业在进口国或付款后的第三个国家或地区进行了外汇的管制或是发生战争的风险,并会导致出口企业的出口合同不能安全地和及时地收到外汇的风险。
国际贸易自由化不断加深,各国政府对本国出口企业财政补贴被迫消减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世贸组织,在出口对外贸易条件如此恶劣的情况下,出口信保无疑是对出口对外贸易的巨大支持,许多国家和地区政府纷纷推出出口信保以支持出口对外贸易,被认为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出口信用保险做了相关研究,并对其对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和参考资料,对出口信保进行概述,并对其与出口对外贸易之间的影响作用进行了梳理:
1.国外文献综述
西方的出口信用保险制度相对完善,因为出口信用保险最早出现就是在西方国家,西方国家对于出口信用保险的研究也更详尽由于时间的充分和文化的熏陶。
在理论分析方面,Eaton和Grossman(1986)和Helpman Krugman ( 1989 )的分析是,出口信用保险可以提升他们的福利从而变为一种激励利好出口对外贸易政策;随后Abraham[1990], Abraham Couwenberg和Dewit[1992]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出口信用保险能够降低出口企业的商业风险在一定程度上,这种结果是以牺牲大量的财政赤字为代价的在某些国家,因为政府需要大量的财政支出为了支持出口信用保险的业务经营。前两个人都得出了出口信用保险对于国家经济的促进作用,紧接着Dewit[1996]做了更详尽的作用机理解释,具体分析了各国如何灵活运用出口信用保险的覆盖面,来涵盖世界贸易组织不允许补贴,以达到促进出口贸易,增加出口贸易额的目的,除了以上的作用,还有为了实现政治目的进行的一些补贴也包含在内,例如对发展中国家的政策支持。
目录
一、引言 3
二、课题研究意义及文献综述 4
(一)课题研究意义 4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4
1.国外文献综述 4
2.国内文献综述 5
三、研究假说 6
四、实证研究 7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7
(二)图表直观分析 7
(三)var模型分析 8
1.单位根检验 8
2.协整检验 9
3.VAR模型建立 10
4.稳定性检验 12
5.格兰杰因果检验 13
6.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14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15
(一)实证结论 15
1.协整检验的结果表明 15
2.脉冲分析的结果表明 15
(二)政策建议 15
1.对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建议 16
2.对出口企业的建议 16
3.对国家相关政策的建议 16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出口信用保险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
引言
引言
出口信保是我国政府用以推动对外经济贸易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对出口企业的收汇风险有很好的防范作用,从而使得更为灵活、更易被接受的支付方式可以被企业用来开拓市场,来达到对外贸易稳定增长的目的。根据伯尔尼联盟的计算,全世界每年出口贸易额的12%到15%都是得益于出口信用保险的推动,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些国家的出口信保机构的出口信保承保额超越了那一年出口贸易额的30%。从1988年起随后,20多年过去后,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总额和认知度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近年来出口信用保险对我国外贸出口的促进作用和效果成为业界和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深入认识、研究这一问题,对于更好地指导出口信用保险发展,进而发挥其功能。
在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的出口信保才逐渐发展。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同时,国务院批准我国出口信保公司,我国进出口银行和人民银行的信保业务组合。到2010年,中国出口信保总额达到了1964.3亿美元。仅一年,到2011年,出口信保金额上升到2538.9亿美元。同时,中国出口信保对出口贸易的渗透率也迅速上升,从2008年的3%增长到2011年11.4%,头一次超越了各国的一般水平的渗透率比率10.5%。(如图1.1所示)。
图1.1 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的渗透率
随着出口信保的规模的不断上升,直到2015年我国的出口渗透率一直达到了17%,创下历史新高。可以看出来探究出口信保和出口贸易的联系是举足轻重的,也是提高我国出口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必经之路。为了更好的了解相关的机制和相关度,先寻找相关的经验数据的,然后运用实证研究探讨出口信保对我国出口对外贸易的作用,运用自回归模型(PVAR)、脉冲响应函数等研究方法得出实证结论解释二者在多大程度上是如何相互作用的。获得一定的理论知识,支持中国的对外贸易的长期稳健的提升。用以模型分析的年度数据较为完整,从中国信保成立至今2015年的经验数据,实证研究可以更准确地得出出口信保与出口贸易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二、课题研究意义及文献综述
(一)课题研究意义
近年来金融危机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不断加大,出口信用保险在促进改善出口贸易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出口企业在签订的出口的合同里拥有的符合法律的权益由出口信保来支持,在出口企业中,一般贸易保险公司不想或不能够承担保险和外国买家的商业的信用承保和政治上存在的风险将由出口信保承担保险,这样可以弥补出口企业的损失,但事实上出口信用保险是为政府支持其对外贸易和出口创汇的商业利益,并且有资金支持来源于国家财政,被国家财政认可的保险机构,提供的一种政策性、非盈利性的保险业务给出口企业。商业信用风险被称为买方信用风险,指的是进口企业破产使得出口企业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违约;此外,政治风险被称为国家信用风险,是一种不可抗国家的信用风险,是指当企业在进口国或付款后的第三个国家或地区进行了外汇的管制或是发生战争的风险,并会导致出口企业的出口合同不能安全地和及时地收到外汇的风险。
国际贸易自由化不断加深,各国政府对本国出口企业财政补贴被迫消减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世贸组织,在出口对外贸易条件如此恶劣的情况下,出口信保无疑是对出口对外贸易的巨大支持,许多国家和地区政府纷纷推出出口信保以支持出口对外贸易,被认为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出口信用保险做了相关研究,并对其对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和参考资料,对出口信保进行概述,并对其与出口对外贸易之间的影响作用进行了梳理:
1.国外文献综述
西方的出口信用保险制度相对完善,因为出口信用保险最早出现就是在西方国家,西方国家对于出口信用保险的研究也更详尽由于时间的充分和文化的熏陶。
在理论分析方面,Eaton和Grossman(1986)和Helpman Krugman ( 1989 )的分析是,出口信用保险可以提升他们的福利从而变为一种激励利好出口对外贸易政策;随后Abraham[1990], Abraham Couwenberg和Dewit[1992]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出口信用保险能够降低出口企业的商业风险在一定程度上,这种结果是以牺牲大量的财政赤字为代价的在某些国家,因为政府需要大量的财政支出为了支持出口信用保险的业务经营。前两个人都得出了出口信用保险对于国家经济的促进作用,紧接着Dewit[1996]做了更详尽的作用机理解释,具体分析了各国如何灵活运用出口信用保险的覆盖面,来涵盖世界贸易组织不允许补贴,以达到促进出口贸易,增加出口贸易额的目的,除了以上的作用,还有为了实现政治目的进行的一些补贴也包含在内,例如对发展中国家的政策支持。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