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全球化背景下外贸战略的调整

摘 要近年来发生的英国脱欧、特朗普事件等都是“逆全球化”思潮的产物,作为与全球化背道而驰的发展倾向,逆全球化对外贸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各种贸易保护主义层出不穷,对出口形成制约。这也引起了国内国外许多学者的关注,他们纷纷在自己领域提出对于逆全球化倾向的应对措施。本文以应对逆全球给我国带来的不良影响、实现山东省外贸的良性发展为目的。通过对近几年山东省出口数据的多角度分析研究,最终得出结论山东省在我国强调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应进行外贸战略的调整,改善商品结构,发展跨境电商,创新发展加工贸易,不断拓宽外贸市场,构建适合本省外贸发展的策略系统。
目录
一、前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2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2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3
二、外贸战略调整的理论依据 4
(一)外贸战略的内涵及类型 4
(二)外贸战略的理论基础 5
1.基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外贸战略 5
2.战略性贸易政策下的外贸战略 5
3.新新贸易理论视角下的外贸战略 5
三、逆全球化背景下山东省外贸战略调整的现实依据 6
(一)逆全球化对山东省的影响 6
1.倒逼中国经济结构性改革 6
2.贸易保护主义对我省出口形成制约 6
3.利于我国在全球经济中实现利益诉求 7
4.被西方社会利用,侵害中国利益 7
(二)逆全球化背景下山东省发展外贸的条件优势 7
四、逆全球化背景下山东省外贸战略调整的对策建议 8
1.优化商品结构,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 8
2.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创新水平 8
3.发展跨境电商,培育外贸新增长点 9
4.重点培育出口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 9
5.发展新兴市场,扩大贸易合作范围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最近几年,受经济形势和欧美政治的影响,“逆全球化”潮流不断涌现。国际贸易额度大幅下降,贸易保护主义层出不穷,甚至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诸多外企撤资。2016年发生的两大重要事件,英国脱离欧盟和美国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的成功上任更是逆全球化趋势的重大表现。
逆全球化的表现
“逆全球化”,总体而言就是一种与经济全球化背道而驰的趋势,重新赋权于地方和国家层面的思潮。最近的几年,世界经济、政治局势动荡不安,逆全球化的倾向不断抬头。2008年爆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经过多年时间的调整,世界经济并没有实现想象中的好转,而是持续经济走低的状态,贸易保护主义全面升级,出口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各类区域性的贸易协定也被碎片化。2016年6月,欧盟的重要成员国英国突然举行退出欧盟的公投,主张英国脱欧的一派出乎意料地取胜;同年11月的美国大选中,并不被公众看好的共和党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同样出人意料地胜出。同济大学研究所所长郑春荣先生对此表示:同一年发生地着两个重大事件,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版本的“黑天鹅事件”,这都是“逆全球化”趋势的产物。
逆全球化的根源
近几年来世界经济的持续走低就是经济“逆全球化”倾向出现的本质原因,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在也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地扩大,资源分配的不公平,使得社会的不安全感有加无减,从而让民心转向打“民粹牌”的政治人物,企图通过他们来摆脱此刻的困境。具体原因如下:
首先,政府采取的一系列公共政策失灵,经济走低未见好转。2008年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不良影响不言而喻,而在其消极影响下,世界生产总值、贸易总值、投资总值均出现大幅度下降。例如,西方发达国家(以美国和欧盟为代表)因为其对国际市场的参与程度更高,所以经济受到波及的程度也更加剧烈。政策具有一定的惯性,国际出台的解决性政策,不仅没有减弱经济低迷的现状,还恰恰在实施过程中让处于社会中下阶层群体的利益再度受到损害。这引起了公众对此不满,最终反而刺激了反自由贸易和反移民运动思潮这两种运动的不断发展壮大。
一方面,不同的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全球化进程中均存在着利益分配失衡的问题,造成贫富差距两极分化。对于经济不发达的国家或地区来说,在经济全球化的倾向下,通过自由贸易获得是不可持续、甚至是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全球经济下,更是加大了这种贫富差距。对自身利益受损不满日渐加深,使得不发达的国际或地区想要通过逆全球化来缩小贫富差距。
另一方面,日趋严重的世界性劳工失业问题。按照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显示的数据,预计2017年世界范围内将会有340万人失业,全球失业者总量甚至将到达两亿人之多。在如今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由于价值链、产业链以及生产与外包运行方式的影响,发展中国家绝大部分从事的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工作,这就造成了许多发达国家很少有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致使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为生的劳动者不断失业。这些失业劳动者对种情况心存不满,反对经济全球化下的经济贸易往来,主张限制国际市场中的劳力、资本与服务等要素的自由流动,其中对于劳动力要素的流动最为反对。
最后,世界诸多国家民族主义卷土重来。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参与国的经济有着想摆脱国家化的趋势,对国家主权有一定的影响,这就造成了许多国家政府的排斥。特别是对于一些北方的国家来说,当难民在不断增多、恐怖主义不断袭来等一系列问题事件接踵而来时,“民族国家”的意识就越来越鲜明。甚至更为严重的,还会引起种族主义与宗教主义的回潮,使得对外的政治与经济方面更为封闭保守。
(二)研究意义
在当前逆全球化的背景下进行经济的发展,不仅是理论界关注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山东省外贸发展实践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难题。积极研究逆全球化背景下山东省外贸战略的调整,有利于山东省在逆全球化的新背景下,不断进行战略调整,改变山东省附加价值非常低,价格低廉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所占的比重非常大的状况,利用发展外贸行业来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促进山东省外贸产业的发展与繁荣,拉动山东省的经济增加。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国内研究现状:国家领导人对逆全球化趋势重视。国内的学者也对逆全球化的原因以及应对措施从各个角度出发,进行分析:景丹阳在《西方国家的逆全球化危机和“驯服”全球化》(2017)中表示,世界要消除经济危机带来的消极影响,重回经济的繁荣状态并解决全球化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恰恰要依靠更深入的全球化;孙伊然在《逆全球化的根源与中国的应对选择》(2017)中,剖析逆全球化存在的根本原因,逆全球化倾向对中国的影响,以及面对当前逆全球化的大环境中国将如何自处;魏勇强、王宏伟在《逆全球化与我国经济》(2018),深度剖析了逆全球化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并进行了各种案例的讲解,据此提出逆全球化的趋势下,我国可以采取的具体措施。以及其他学者在自己的领域都对逆全球化及其应对措施的一定见解与看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15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