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附件)【字数:11393】

摘 要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我国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公共服务也成为了公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公共服务方面的制度改革却远远滞后于其发展速度,政府因其自身的财政局限,导致公共服务在供应上与民众的实际需求上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于是研究 PPP模式并将其带入到我国实际的公共服务供给中便成为了一种缓建这个矛盾最有效最现实的做法。经过了几年的发展,我国PPP项目的应用涵盖了多个社会公共事业领域,主要分布在市政工程、交通、环境保护及生态建设领域。从目前的发展角度来看,未来PPP模式仍有广阔的前景,但是,PPP模式的投资额大、项目周期长的特点,再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PPP模式在我国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展开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引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 1
1.3研究内容 1
第二章 PPP相关概念概述 3
2.1 PPP模式的定义 3
2.2 PPP模式的分类 3
2.3 PPP模式发展的理论基础 4
第三章 我国PPP发展概况 6
3.1 PPP规模高速发展 6
3.2政策及条例不断完善 6
3.3 政府债务有效缓解 7
第四章 PPP模式在我国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8
4.1PPP项目地域分布与行业分布不平衡 8
4.2政府契约精神不坚定 9
4.3相关法例体系的缺乏 9
4.4市场秩序存在漏洞 10
4.5金融机构创新意识有待提高 10
第五章 PPP模式的案例分析 11
5.1 成都路桥宜威高速公路项目简介 11
5.2 项目启示 11
第六章 关于完善我国PPP模式的建议与对策 13
6.1政府应积极推动项目发展 13
6.2健全法律保障体系 13
6.3建立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 13
6.4人才培养规范化与专业化 13
6.5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优化PPP项目市场 14
结束语 15
致 谢 16
参考文献 17
第一章 引言
1.1研究背景
PPP是英文“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的简写,中文直译为“公私合伙制”,简单地讲,就是政府等公共部门与社会部门,如企业等建立合伙关系,共同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方式。PPP模式关注的重点是政府与公共部门之间的合作,也是对政府单方面进行项目建设的一个补充。管理学家德鲁克认为:“政府必须面对一个事实:政府的确不能做、也不擅长社会或社区工作。”政府单方面的进行项目建设,难免出现效率低下等问题,高效率的建设项目是经济发展到新时期的必须要求。
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经济蓬勃发展时期,政府与社会部门之间的融合,两者之间的优势资源可以共享,互相发挥其各自的优势,对公共服务的提升、运营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不断推动PPP模式发展,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以此促进我国的经济不断壮大。
在PPP模式中,政府部门担任项目规划与决策的角色,社会部门则担任执行决策的角色。对于政府而言,可以大大减轻因公共项目建设带来的财政负担,对于社会部门而言,依靠政府部门进行投资,可以大大降低投资风险。PPP模式促进项目的建设,有效解决了政府部门单方面效率低下等问题,提高各部门的运营效率。
改革开放以后,PPP模式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广泛推动起来,但由于PPP模式源于欧美发达国家,进入我国市场后,在与我国特有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融合程度还不是特别完美,依然面临诸多困境亟待解决与克服。因此,研究PPP模式在我国发展现状,总结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是当前PPP模式在我国发展的一个新课题。
1.2研究意义
PPP模式有效解决了政府与社会部门之间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平衡性问题,在我国发展中PPP模式既有成功的项目,又有失败的项目。对成功的案例进行充分的总结,与此同时及时发现失败案例存在的问题,从中吸取教训,对今后PPP模式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新时期,不断的改革发展是新时期的发展主调。PPP模式作为一种新模式,在我国的发展必定是一条长远之路,只要不断的发现其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不断的改革与创新,不断的规范与优化,才能确保PPP模式能够与我国的经济体制、具体国情相融合。研究PPP模式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1.3研究内容
深入剖析PPP模式的定义、分类等基本理论,深刻了解PPP模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分析目前PPP模式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并结合相关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出目前我国PPP模式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及对策。
以下为文章主要构成:
第一章为引言。主要说明一下研究的的背景与研究的意义,以及本文的研究意义,再介绍文章主要构思与框架。第二章主要介绍PPP模式的相关概念,为充分解释其概念,本章内容分为三块:指出PPP模式的定义,并详细介绍世界上特点较为鲜明的几个国家和部门对于PPP模式的不同定义;介绍PPP模式的分类;简介PPP模式发展的2大理论基础。第三章是研究PPP模式在我国的发展概况。PPP模式从1984年正式进入中国至今,经过了4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其自身的特点,本章具体分析目前PPP模式在我国发展的现状。第四章主要罗列PPP模式在我国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分别从现状、政府、法律、市场秩序与创新五大方面去分析目前的问题所在。第五章为案例分析,以成都路桥宜威高速公路项目为例,完整分析该PPP项目在具体运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启示。第六章为结论与启示,总结全文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第二章 PPP相关概念概述
2.1 PPP模式的定义
PPP是Publicprivate Patenerships的缩写,即“公私合营伙伴关系”。为了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达成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承担这些公共产品与服务项目,确保这些项目的完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PPP模式的不断运用与发展,逐渐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一个新名词。我国于2013年起,PPP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行,政府部门给予其“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官方名称。但是在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对PPP模式的见解则百家争鸣,各有千秋,通过各方的资料,目前世界上特点较为鲜明的几个国家部门对于PPP模式的定义总结如表21所示:
国家或组织名称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5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