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防范与对策分析(附件)【字数:13957】

摘 要近十年来,P2P网络借贷作为金融领域的新事物,其规模在我国迅速发展扩大。平台数量爆发式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金融资金上的缺乏,满足了传统金融多样化发展的需求。但是,在提高社会闲散资金配置率的同时也使得配置资金的潜在风险提高。作为新型产物,其平台信息不透明、机制不健全,导致停业跑路等现象较为严重,不得不引起金融界的广泛关注。近两年,随着相关监管政策的相继出台,业界人士加强了对P2P网络借贷平台存在的问题及风险的关注。本文主要从互联网金融技术风险、利率风险、信用风险探讨P2P网络借贷平台存在的风险,通过互联网金融 P2P具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健全信用体系、控制利率范围、提高信息披露等对策建议。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 1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
第二章 相关概念 4
2.1P2P网络借贷的基本内涵 4
2.2P2P网络借贷的特点 4
2.3信息不对称理论 4
第三章 P2P网络借贷的现状及经营模式 6
3.1P2P网络借贷现状 6
3.2P2P网络借贷经营模式 7
第四章 P2P网络借贷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9
4.1P2P网络借贷存在的问题 9
4.2P2P网络借贷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 11
第五章 案例分析 13
5.1案例简介 13
5.2案例分析 14
5.3案例小结 17
第六章 P2P网络借贷的风险防范策略 18
6.1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及监管机制 18
6.2健全信用体系 18
6.3控制利率范围 18
6.4提高信息透明度,落实客户身份识别制度 18
6.6设立客户身份信息和交易记录保存机制 19
致 谢 21
参考文献 22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选题背景
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数据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金融也随之兴起,其范围几乎涉及到金融业的所有领域。整体而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不仅推动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民投资、供给侧改革、加强社会闲置资金的配置率还侧面响应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014年是“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年”,这一年政府就互联网金融P2P的发展提出方案与规划,这大大推进了金融P2P的发展速度。融资额以及平台数量激增,虽然这其中不乏有风险,但还是获得了一大票的支持者。政府发行的政策,也为金融P2P市场提供了调整的空间。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首次强调了互联网金融的重要性,并颁布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P2P的信息中介身份以及确定了P2P属于民间借贷的范畴,为互联网金融P2P指明了一条发展之路。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野蛮生长的P2P行业增加了束缚。2016年,由于“十三五”的开展,对于正在发展中的国内P2P行业来说是十分关键的一年。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成立,国家对P2P网络借贷金融的重视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相关政策在放行,P2P网络借贷开始正式步入规范化的道路。
1.1.2选题意义
P2P网络借贷是互联网迅速发展下金融业的一项创新产物,充分展现了金融市场与互联网结合所产生的巨大能量,这不仅加快了我国金融改革的进度,同时也对政府寻求稳中求进的金融改革方式有着重大的意义。金融机制的不断改革、P2P网络借贷的不断发展使得互联网金融成为了当今跨时代的标志。P2P网络借贷,如同传统的金融机构,是借款人与投资人之间的桥梁。作为一个新兴的金融机构, 在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广大投资者的贷款需求。
国内的P2P网络借贷行业有着很大的市场需求,这多归于中小企业的发展资金需求和个人投资理财的期望。在传统融资的市场中,融资渠道的不通畅以及信息的不对称,影响了金融市场的融资方法,也同时增加了融资的成本。关于这方面的个人理财投资产品少,资产证券化水平又低,这些需求导致人们更期望自由化的投资。因此,P2P网络借贷的出现,满足了投资者这方面需求。显而易见,互联网金融P2P的出现,带来了很大的好处,但风险跟收益是成正比的。点与点的信息交流和资金流动带来的风险是值得思考的。同时,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逆向选择和信用风险成为P2P网络借贷最大的担忧。且我国对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缺乏,导致一些不良的平台出现跑路、停业整治或倒闭等问题。
本文在学习和借鉴了前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对P2P网络借贷的运行机制、存在风险及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将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内容纳入到考虑范围内,提出P2P网络借贷风险的防范策略,为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长远发展提出可供参考的经验和借鉴。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内主要研究观点
由于我国网络P2P金融起步相对国外来说较晚,相对应的学术研究也主要停留在对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介绍、相关风险分析、借贷模式比较上,与之相关的实证分析较少。
理论研究:张职(2012)、马运全(2012)等人主要对国内几家具代表性的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借贷模式进行了研究,将其与传统金融模式比较,发现P2P网络借贷对传统金融市场进行了有效补充,扩充了民间融资渠道,有利于培养社会的诚信意识,健全民间信用体系。钱金叶,杨飞(2012)阐述了拍拍贷、宜信及红岭创投的贷款模式,并针对其存在风险给出了具有可行性的对策建议。
实证研究方面:王锦虹(2015)为分析信贷配额对贷款需求、贷款供给、贷款利率和资金四个方面的影响,对每个投资项目存在失败和成功的两种情况下的收益、利润及概率构建模型。研究结果得出信贷配给促进了贷款利率及贷款风险的降低,资金提供方收益的提升以及尽最大可能地协助资金提供方按时收回贷款本金和利息。同时信贷配给也使得借款人降低了贷款需求,P2P网络借贷平台提高了贷款门槛,缩减了贷款规模,因此而损害借贷双方利益。这样一来,一方面多数资金需求方得不到足够的资金支持,致使生产不能够正常进行;另一方面由于大量的资金闲置,资金出借者的收益水平不容乐观,导致信贷配给产生正、负两方面的效应。因此,借贷双方都需采取正确的对待方式,监管机构应颁布相关政策适当地规定贷款利率,充分利用信号甄别以及传递去减少逆向选择行为的发生,降低P2P网络借贷的风险,从而达到P2P网贷信用风险控制目标。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5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