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自贸区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目 录
一、引言 1
(一)研究背景.....................................................................................................1
(二)研究意义.....................................................................................................1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1
二、中韩自由贸易区建设现状 1
(一)中韩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 1
(二)中韩贸易规模 3
(三)中韩贸易产品结构 4
三、中韩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存在的问题 5
(一)中韩经济发展差异性 6
(二)建立贸易壁垒 6
(三)中韩对各国敏感产业的保护 7
四、加深中韩自贸区建设的政策建议 8
(一)加强韩国经贸合作,平衡经济差异水平 8
(二)促进产业升级,调整产业结构 8
(三)增强彼此政治互信,妥善处理争端 8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3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市场开放程度也逐渐加深,世界经济逐渐趋向一体化、全球化发展。在遭遇到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后,市场贸易出现退化,各个国家纷纷寻求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开展与各国的区域经济合作。主要因为市场经济主体在进行合作的过程当中能够实现扩大市场成员、增强市场资源利用水平、带来附属政治利益等目标,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世界经济危机期间,东盟各国依靠贸易交流降低了一些负面影响,这是自由贸易区积极效应的有力证据。
(二)研究意义
中国与韩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展。在遭遇到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后,市场贸易出现退化,各个国家纷纷寻求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开展与各国的区域经济合作。主要因为市场经济主体在进行合作的过程当中能够实现扩大市场成员、增强市场资源利用水平、带来附属政治利益等目标,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世界经济危机期间,东盟各国依靠贸易交流降低了一些负面影响,这是自由贸易区积极效应的有力证据。
(二)研究意义
中国与韩国进行贸易交流活动从1992后逐渐频繁,韩国已经成为中国不可或缺的贸易伙伴,所以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对中国和韩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并可能对中国和韩国的贸易有很大的影响。
为完善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提供参考,在经济体制方面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对于国外的实践经验不一定符合我国的发展情况,对中韩两国自由贸易区的研究会造成中韩两国贸易关系的影响,以及影响程度,有助于客观评价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影响。为完善我国对外贸易政策提供理论支持,填充理论知识中关于构建自由贸易区的内涵,增强理论的实践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杨立强和鲁淑(2013)发现中韩自贸区达成有助于中国避免TPP的冲击,减少TPP协定达成带来的经济效益的转移。同时,刘朋春(2014)也发现不论韩国是否加入TPP,中韩自贸区都会减少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从产业角度,黄凌云和刘清华(2008)研究发现东亚自贸区的达成对于我国不同产业会产生异质性影响,我国矿产及资源类、纺织品、电子类及制造业等产业将会面临严重的负面效应。我国低关税税目和高关税税目均有较大幅度的减让,实际贸易覆盖额较大。
2.国外研究现状
Viner认为成员国之间贸易壁垒降低,非成员国的贸易壁垒仍保持在原有水平,区域内贸易壁垒的降低将会对非成员国产生贸易转移效应,降低非成员国的社会福利。
二、中韩自由贸易区建设现状
(一)中韩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
从2006年开始,历经4年时间中国和韩国对自由贸易区的构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从具体法律法规政策、资本投入、具体贸易角度进行了备忘录的签订。详情如表1-1.
表1 中国和韩国自贸区阶段划分
具体历程
时间
内容
启动中韩FTA官产学联合可行性研究
2006.11
中韩双方约定开始中韩FTA官产学联合研究的时间,定于2007年初。
中韩自贸区官产学联合研究第一次会议
2007.3
研究了自贸区的基础性问题,同时确定2007年双方将举行3次会议,来推动自贸区的研究。
中韩自贸区关产学联合研究第二次会议
2007.7
研究工业部门,原产地规模以及贸易救济措施方面的议题
中韩自贸区关产学联合研究第三次会议
2007.10
研究了货物贸易的部分工业部门,服务贸易,农林渔业和投资方面的问题
中韩自贸区关产学联合研究第四次会议
2008.2
研究了农林渔业以及制造业的问题,同时探讨了海关程序,经济合作,政府采购,动植物检验检疫(SPS),竞争政策,知识产权,原产地规则方面的问题
中韩自贸区关产学联合研究第五次会议
2008.6
研究了农林渔业问题以及韩弃用两项“”“特保条款”问题并得出结论提出相应对策
中韩在京签署《中韩经贸合作中长期发展规划报告》
2009.
一、引言 1
(一)研究背景.....................................................................................................1
(二)研究意义.....................................................................................................1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1
二、中韩自由贸易区建设现状 1
(一)中韩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 1
(二)中韩贸易规模 3
(三)中韩贸易产品结构 4
三、中韩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存在的问题 5
(一)中韩经济发展差异性 6
(二)建立贸易壁垒 6
(三)中韩对各国敏感产业的保护 7
四、加深中韩自贸区建设的政策建议 8
(一)加强韩国经贸合作,平衡经济差异水平 8
(二)促进产业升级,调整产业结构 8
(三)增强彼此政治互信,妥善处理争端 8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3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市场开放程度也逐渐加深,世界经济逐渐趋向一体化、全球化发展。在遭遇到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后,市场贸易出现退化,各个国家纷纷寻求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开展与各国的区域经济合作。主要因为市场经济主体在进行合作的过程当中能够实现扩大市场成员、增强市场资源利用水平、带来附属政治利益等目标,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世界经济危机期间,东盟各国依靠贸易交流降低了一些负面影响,这是自由贸易区积极效应的有力证据。
(二)研究意义
中国与韩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展。在遭遇到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后,市场贸易出现退化,各个国家纷纷寻求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开展与各国的区域经济合作。主要因为市场经济主体在进行合作的过程当中能够实现扩大市场成员、增强市场资源利用水平、带来附属政治利益等目标,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世界经济危机期间,东盟各国依靠贸易交流降低了一些负面影响,这是自由贸易区积极效应的有力证据。
(二)研究意义
中国与韩国进行贸易交流活动从1992后逐渐频繁,韩国已经成为中国不可或缺的贸易伙伴,所以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对中国和韩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并可能对中国和韩国的贸易有很大的影响。
为完善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提供参考,在经济体制方面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对于国外的实践经验不一定符合我国的发展情况,对中韩两国自由贸易区的研究会造成中韩两国贸易关系的影响,以及影响程度,有助于客观评价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影响。为完善我国对外贸易政策提供理论支持,填充理论知识中关于构建自由贸易区的内涵,增强理论的实践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杨立强和鲁淑(2013)发现中韩自贸区达成有助于中国避免TPP的冲击,减少TPP协定达成带来的经济效益的转移。同时,刘朋春(2014)也发现不论韩国是否加入TPP,中韩自贸区都会减少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从产业角度,黄凌云和刘清华(2008)研究发现东亚自贸区的达成对于我国不同产业会产生异质性影响,我国矿产及资源类、纺织品、电子类及制造业等产业将会面临严重的负面效应。我国低关税税目和高关税税目均有较大幅度的减让,实际贸易覆盖额较大。
2.国外研究现状
Viner认为成员国之间贸易壁垒降低,非成员国的贸易壁垒仍保持在原有水平,区域内贸易壁垒的降低将会对非成员国产生贸易转移效应,降低非成员国的社会福利。
二、中韩自由贸易区建设现状
(一)中韩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
从2006年开始,历经4年时间中国和韩国对自由贸易区的构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从具体法律法规政策、资本投入、具体贸易角度进行了备忘录的签订。详情如表1-1.
表1 中国和韩国自贸区阶段划分
具体历程
时间
内容
启动中韩FTA官产学联合可行性研究
2006.11
中韩双方约定开始中韩FTA官产学联合研究的时间,定于2007年初。
中韩自贸区官产学联合研究第一次会议
2007.3
研究了自贸区的基础性问题,同时确定2007年双方将举行3次会议,来推动自贸区的研究。
中韩自贸区关产学联合研究第二次会议
2007.7
研究工业部门,原产地规模以及贸易救济措施方面的议题
中韩自贸区关产学联合研究第三次会议
2007.10
研究了货物贸易的部分工业部门,服务贸易,农林渔业和投资方面的问题
中韩自贸区关产学联合研究第四次会议
2008.2
研究了农林渔业以及制造业的问题,同时探讨了海关程序,经济合作,政府采购,动植物检验检疫(SPS),竞争政策,知识产权,原产地规则方面的问题
中韩自贸区关产学联合研究第五次会议
2008.6
研究了农林渔业问题以及韩弃用两项“”“特保条款”问题并得出结论提出相应对策
中韩在京签署《中韩经贸合作中长期发展规划报告》
2009.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