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模式创新与发展路径分析
摘 要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也日益明显。“互联网+”的提出,为政府和企业指明了发展方向。江苏省作为经济大省,应该做好路径选择,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本文主要研究江苏省“互联网+”的模式创新与发展路径,选出适合江苏省的“互联网+”发展模式,促进江苏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绪论中,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概括了国内外对“互联网+”的相关研究,为后面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二章是江苏省产业分析,概述了“互联网+”发展现状。第三章是分析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度,用赫芬达尔指数进行测算,并与全国互联网产业融合度进行了比较。第四章是基于区位商对江苏省优势产业的分析,第五章是江苏省“互联网+”路径选择及总体思路,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主要有引导“互联网+零售业”,推动传统零售业转型;全面升级制造业,推动智能制造发展;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2
1.2文献综述 2
1.3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4
第二章 江苏省产业现状 5
2.1江苏省产业结构现状 5
2.2江苏省“互联网+”产业现状 5
第三章 江苏省“互联网+”融合度研究 7
3.1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度指标简介 7
3.2“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度测算标准选取 7
3.3“互联网+”对江苏省行业融合研究 8
3.3.1江苏省行业“互联网+”的融合度测算 8
3.3.2 融合度空间分析 9
第四章 江苏省优势产业分析 11
4.1区位商法简介 11
4.2江苏省产业结构分析 11
4.2.1江苏三产业总体分析 11
4.2.2江苏省第二、三产业内部分析 12
4.3“互联网+”优势产业选择 12
第五章 路径选择及总体思路 13
5.1引导“互联网+零售业”,推动传统零售业转型 14
5.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14
5.1.2加强现代物流体系建设 14
5.1.3发展高层次电子商务人才 14
5.2全面升级制造业,推动智能制造发展 15
5.2.1加强政策的引导 15
5.2.2构建新的管理体系 15
5.2.3构建技术创新体系 15
5.3完善互联网金融体制,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16
5.3.1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 16
5.3.2构建制度框架 16
结束语 17
致 谢 18
参考文献 19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互联网自产生发展以来,引起了世界重大变革,不仅是技术变革,更是一场社会变革,使人类文明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互联网在中国发展速度迅猛,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截至 2014年12月,全国网民规模已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7.9%。2015年上半年,中国网民的人均周上网时长达25.6小时。根据《江苏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底江苏省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53.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9个百分点。带接入端口3198万个,居于全国第二。从图11可以看出,江苏省互联网普及程度逐年提高且一直高于全国水平,这为江苏省发展“互联网+”提供了基础。
图11 全国及江苏省互联网普及率
“互联网+”行动计划是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这一举动标志着中国“互联网+”时代来临。指导意见中提出互联网融合发展主要有11个重点领域:工业,金融,商贸,通信,交通,民生,旅游,农业,政务,教育,医疗。从此,“互联网+”作为国家战略,为各领域的的发展指明了道路。从现状来看,我国“互联网+”还处于初级阶段,各个行业都对“互联网+”进行论证与探索,尤其是传统行业,为了不被淘汰,增加自身的利益,纷纷加入了“互联网+”的浪潮。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商业模式创新开辟了新途径。在零售业中,优秀的B2C企业比如天猫,阿里巴巴在天猫举办的“双十一”营销活动于2015年交易额达到了912亿,创造了多项吉尼斯纪录。传统购物中心比如苏宁,为抢占市场,将经营模式从线下转变为线下线上同步经营的O2O模式。在房地产市场比如搜房网,简化信息搜索和事务过程,为消费者节约了佣金并降低了价格。在医疗行业比如丁香园,为患者提供健康咨询,在线医疗等。互联网让创新变得更容易,使跨界渗透变得广泛,它能与许多传统行业进行融合,并表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在此背景下,江苏省要顺应发展要求,积极寻求“互联网+’发展路径。
1.1.2研究意义
“互联网+”的实质就是融合,为推动社会的本质形成一种撬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力量,它改变了传统行业的形式,推动了行业经济的发展。互联网的力量不仅推翻了经济行业,而且颠覆了文化,政治等其他各行各业。但我国处于初期的发展阶段,仍需要不断探索和学习。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融合,对传统行业进行转型升级已经刻不容缓。
积极发挥我国互联网已经形成的比较优势,把握机遇,增强信心,加快推进“互联网+”发展,有利于重塑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培育新兴业态和创新公共服务模式。互联网是一种数字驱动的生产力,降低了创新壁垒,扩大了融资渠道,赋予了企业新的竞争力。“互联网+”对江苏省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让江苏省居民享受到更加便利的服务。
1.2文献综述
自“互联网+”的概念被提出,很多学者都对“互联网+”进行了阐释,都有着自己的见解。黄楚新 王丹在《互联网+意味着什么——对互联网+的深层认识》中解释,“互联网+”是指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联合,以优化生产要素,更新业务体系,重构商业模式等途径来完成经济的转型与升级。曹淑敏在《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解读中提出,“互联网+”强力支持经济转型,有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大力促进创业创新。周鸿铎在《我理解的“互联网+”》中提出在当前实施“互联网+”行动过程中不仅要认识“互联网+”更要认知“互联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证“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
对于“互联网+”的模式的竞争优势,郝身永(2015)认为,“互联网+”模式具有多重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潜在客户数量庞大且极具粘性,拥有渠道优势;通过互联网将有差异化的少量需求汇聚,具有长尾效应优势;利用大数据进行转型升级,拥有产品或服务价值优势;打造完整的产业生态链,拥有跨企业、行业和产业进行资源整合的优势。罗珉 李亮宇 ( 2015)谈到互联网颠覆了以往的商业模式,传统的价值链中以供给为导向的商业模式正在逐渐走向消亡,以需求为导向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和价值创造正在出现。他们认为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将建立在信息不对称基础上的效率差逐渐打破,使创造价值的活动集中于追逐新的租金获得方式——连接红利。在具体某个行业中所具有的优势也有学者进行了分析。比如,莫易娴 曾祥菁 ( 2014)认为“互联网 + 金融” 模式与商业银行对比,互在平台、零售客户资源和数据处理上“互联网+金融”更具优势。冼国明 石庆芳 ( 2014) 认为,“互联网+金融”的优势有: 信息量大,信息处理方式快捷,便于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依托信息技术,支付方式快捷方便,交易成本低;资源配置方面没有中介,效率更高。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2
1.2文献综述 2
1.3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4
第二章 江苏省产业现状 5
2.1江苏省产业结构现状 5
2.2江苏省“互联网+”产业现状 5
第三章 江苏省“互联网+”融合度研究 7
3.1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度指标简介 7
3.2“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度测算标准选取 7
3.3“互联网+”对江苏省行业融合研究 8
3.3.1江苏省行业“互联网+”的融合度测算 8
3.3.2 融合度空间分析 9
第四章 江苏省优势产业分析 11
4.1区位商法简介 11
4.2江苏省产业结构分析 11
4.2.1江苏三产业总体分析 11
4.2.2江苏省第二、三产业内部分析 12
4.3“互联网+”优势产业选择 12
第五章 路径选择及总体思路 13
5.1引导“互联网+零售业”,推动传统零售业转型 14
5.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14
5.1.2加强现代物流体系建设 14
5.1.3发展高层次电子商务人才 14
5.2全面升级制造业,推动智能制造发展 15
5.2.1加强政策的引导 15
5.2.2构建新的管理体系 15
5.2.3构建技术创新体系 15
5.3完善互联网金融体制,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16
5.3.1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 16
5.3.2构建制度框架 16
结束语 17
致 谢 18
参考文献 19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互联网自产生发展以来,引起了世界重大变革,不仅是技术变革,更是一场社会变革,使人类文明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互联网在中国发展速度迅猛,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截至 2014年12月,全国网民规模已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7.9%。2015年上半年,中国网民的人均周上网时长达25.6小时。根据《江苏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底江苏省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53.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9个百分点。带接入端口3198万个,居于全国第二。从图11可以看出,江苏省互联网普及程度逐年提高且一直高于全国水平,这为江苏省发展“互联网+”提供了基础。
图11 全国及江苏省互联网普及率
“互联网+”行动计划是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这一举动标志着中国“互联网+”时代来临。指导意见中提出互联网融合发展主要有11个重点领域:工业,金融,商贸,通信,交通,民生,旅游,农业,政务,教育,医疗。从此,“互联网+”作为国家战略,为各领域的的发展指明了道路。从现状来看,我国“互联网+”还处于初级阶段,各个行业都对“互联网+”进行论证与探索,尤其是传统行业,为了不被淘汰,增加自身的利益,纷纷加入了“互联网+”的浪潮。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商业模式创新开辟了新途径。在零售业中,优秀的B2C企业比如天猫,阿里巴巴在天猫举办的“双十一”营销活动于2015年交易额达到了912亿,创造了多项吉尼斯纪录。传统购物中心比如苏宁,为抢占市场,将经营模式从线下转变为线下线上同步经营的O2O模式。在房地产市场比如搜房网,简化信息搜索和事务过程,为消费者节约了佣金并降低了价格。在医疗行业比如丁香园,为患者提供健康咨询,在线医疗等。互联网让创新变得更容易,使跨界渗透变得广泛,它能与许多传统行业进行融合,并表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在此背景下,江苏省要顺应发展要求,积极寻求“互联网+’发展路径。
1.1.2研究意义
“互联网+”的实质就是融合,为推动社会的本质形成一种撬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力量,它改变了传统行业的形式,推动了行业经济的发展。互联网的力量不仅推翻了经济行业,而且颠覆了文化,政治等其他各行各业。但我国处于初期的发展阶段,仍需要不断探索和学习。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融合,对传统行业进行转型升级已经刻不容缓。
积极发挥我国互联网已经形成的比较优势,把握机遇,增强信心,加快推进“互联网+”发展,有利于重塑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培育新兴业态和创新公共服务模式。互联网是一种数字驱动的生产力,降低了创新壁垒,扩大了融资渠道,赋予了企业新的竞争力。“互联网+”对江苏省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让江苏省居民享受到更加便利的服务。
1.2文献综述
自“互联网+”的概念被提出,很多学者都对“互联网+”进行了阐释,都有着自己的见解。黄楚新 王丹在《互联网+意味着什么——对互联网+的深层认识》中解释,“互联网+”是指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联合,以优化生产要素,更新业务体系,重构商业模式等途径来完成经济的转型与升级。曹淑敏在《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解读中提出,“互联网+”强力支持经济转型,有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大力促进创业创新。周鸿铎在《我理解的“互联网+”》中提出在当前实施“互联网+”行动过程中不仅要认识“互联网+”更要认知“互联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证“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
对于“互联网+”的模式的竞争优势,郝身永(2015)认为,“互联网+”模式具有多重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潜在客户数量庞大且极具粘性,拥有渠道优势;通过互联网将有差异化的少量需求汇聚,具有长尾效应优势;利用大数据进行转型升级,拥有产品或服务价值优势;打造完整的产业生态链,拥有跨企业、行业和产业进行资源整合的优势。罗珉 李亮宇 ( 2015)谈到互联网颠覆了以往的商业模式,传统的价值链中以供给为导向的商业模式正在逐渐走向消亡,以需求为导向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和价值创造正在出现。他们认为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将建立在信息不对称基础上的效率差逐渐打破,使创造价值的活动集中于追逐新的租金获得方式——连接红利。在具体某个行业中所具有的优势也有学者进行了分析。比如,莫易娴 曾祥菁 ( 2014)认为“互联网 + 金融” 模式与商业银行对比,互在平台、零售客户资源和数据处理上“互联网+金融”更具优势。冼国明 石庆芳 ( 2014) 认为,“互联网+金融”的优势有: 信息量大,信息处理方式快捷,便于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依托信息技术,支付方式快捷方便,交易成本低;资源配置方面没有中介,效率更高。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