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影响因素分析(附件)【字数:16007】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加深,发展人民币跨境结算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本文以人民币跨境结算为研究对象,先对人民币跨境结算作基本概述包括基本概念、产生背景、发展过程、特点以及意义等。其次分析了影响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因素包括美元的走势、国际货币的使用惯性、政策因素、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水平、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及国际地位。然后分析了美元国际化历程并得出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最后进一步提出了发展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对策与建议包括增强综合国力、增加出口产品的异质性、维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加快境外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政府要完善人民币跨境结算的相关法律法规,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与优惠等。 关键词人民币跨境结算;人民币国际化;影响因素
目录
0 引言 1
1 人民币跨境结算概述 1
1.1 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基本概念 1
1.2 人民币跨境结算的产生背景 1
1.3 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发展历程 2
1.4 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发展特点 4
1.5 人民币跨境结算的意义 5
2 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影响因素及问题分析 8
2.1 美元的走势 8
2.2 国际货币的使用惯性 8
2.3 货币的稳定性 9
2.4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水平,产品差异化程度 10
2.5 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 11
2.6 政策因素 11
2.7 国家的综合国力及国际地位 13
3 美元国际化进程及其对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借鉴意义 13
3.1 美元国际化历程 13
3.2 美元国际化成因分析 14
3.3 美元国际化对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启示 15
4 进一步发展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对策与建议 17
4.1 大力发展经济,提升综合国力 17
4.2 提高对外贸易发展水平,加大科技创新,增加出口产品的异质性 18
4.3 维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 19
4.4 加快境外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完善人民币汇流机制 19
4.5 政府要完善人民币跨境结算的相关法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律法规,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与优惠 20
结 论 22
致 谢 23
参考文献 24
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影响因素分析
0 引言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简称IMF)2015年11月30日宣布正式将人民币纳入IMF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决议已于201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这是人民币的历史性时刻,此次人民币成功“入篮”,标志着人民币成为继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后的第五大世界货币。这一事件再次把世界的目光转移到人民币上,随着国际贸易的深化,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也在加快,而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第一步的人民币跨境结算也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式发展。本文将充分讲解人民币跨境结算的相关知识,分析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发展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建议,以促进人民币国际化。
1 人民币跨境结算概述
1.1 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基本概念
人民币跨境结算(RMB crossborder Settlement)就是指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有条件的外贸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使用人民币作为计价和结算货币的进出口贸易结算。商业银行按照人民银行的政策规定,利用自身优势给境内外企业进行人民币跨境结算服务[1]。
1.2 人民币跨境结算的产生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GDP总量从1978年的3678.7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744127亿元,仅次于美国居于世界第二位,进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355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243344亿元,从1978年的世界第32位跃居第1位,超越美国成为货物贸易第一大国。与此同时,我国外汇储备也迅猛增长,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然而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使用率与美元、欧元等世界主要货币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美元、欧元占据了世界贸易结算80%左右的份额,这与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严重不符。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已经越来越高,而人民币跨境结算是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一步。
长期以来,中国对外贸易、投资和国际间借贷主要以美元作为结算和支付手段,一旦美元汇率发生变动,中国政府和企业就要面临美元汇率不稳定带来的风险。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西方国家经济陷入低迷,尤其是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汇率开始大幅波动,以美元为主要结算手段的企业出现了很多不确定性,中国外贸企业面临巨大的汇率损失威胁。而美国为了发展经济,实行了一系列的量化宽松政策以及无节制的发行美元,美元面临着新的贬值风险,这种第三方货币的结算方式带来了种种不便以及人民币面临着严重的升值压力。为减少美元汇率变动带来的损失,我国开始积极推动人民币跨境结算进程,从而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1.3 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发展历程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在与周边国家进行货物贸易时就已经开始使用人民币结算,当时使用人民币结算的规模较小而且仅限于周边国家。由于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以及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我国对外贸易额迅速增加,与世界各国经济交流不断加深,提高了人民币结算需求。
人民币早期在国际上认可程度不高,在国际贸易中使用很少,美元是主要的计价和结算货币,人民币开始尝试跨境结算业务是从金融危机后才开始的。2009年4月,国务院会议决定在深圳、珠海、上海、广州和东莞5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此时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并没有步入正轨,进出口企业使用人民币结算的热情不高,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发展缓慢。2009年7月1日由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银监会共同制定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正式对外公布,此举标志着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正式启动[2],也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此后人民币跨境结算迅速发展。2011年8月23日又发布《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地区的通知》,人民币跨境结算范围扩大到到境外所有国家和地区,人民币跨境结算规模迅速扩大。此后,随着跨境结算业务的不断深入,我国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相关政策(见下页表1),人民币跨境结算进一步发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41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