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p对中国制造业的挑战及其应对政策
随着美国的加入,TPP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从而迅速的发展。现有的12个成员国在中国周边形成了包围圈,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中国的制造业首当其冲。因此,本文首先介绍 TPP的概况和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其次从产品出口相似度、贸易规模、制造业结构分析TPP的签订给中国制造业带来的挑战,然后分析美国退出TPP后美国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最后提出中国要快制造业的转型,提高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以此来应对TPP的挑战。关键词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中国制造业,挑战,应对政策
目 录
1 引言 1
2 TPP的概述 1
3 中国制造业概况 3
3.1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 3
3.2 中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 4
4 TPP给中国制造业带来的挑战 6
4.1 TPP给中国制造业带来的挑战 6
4.2 美国退出TPP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 12
5 中国制造业应对TPP挑战的政策 14
5.1 加强自贸区和“一带一路”的建设 14
5.2 加快国内制造业的升级与转型 15
5.3 加快我国制造业的行业标准与国际接轨 15
5.4 中国要时刻关注国际形势的发展,适时选择加入TPP 15
结论 17
致谢 18
参考文献 19
表1 2004年至2014年中国制造业进出口总额对外贸易及依存度情况(单位:亿元) 3
表2 2011年至2015年中国能源消耗总量及其构成(单位:万吨标准煤) 5
表3 2015年中国与TPP成员国分产业出口相似度 7
表4 2005、2009和2015年各年的中国出口到TPP各国贸易额及中国全年的出口贸易总额(单位:万美元) 8
图1 2004至2014年中国制造业对外贸易依存度的趋势表。 4
图2 2011至2015年各类能源使用总量(单位:万吨标准煤) 6
图3 2015年中国对TPP各国出口所占比重 9
图4 2009年中国对TPP各国出口所占比重 9<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图5 2004年中国对TPP各国出口所占比重 9
图6 2004、2009和2015年中国出口到TPP成员国贸易总额与中国出口总额图(单位:万美元) 10
1 引言
TPP是由美国所主导的目前全球就规模来说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它还开创了世界投资和贸易的新局面。同时,TPP也将成为亚太地区在区域合作上的新的竞争者,对加快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有着一定的影响[1]。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打破了传统的自由贸易协定模式,形成包括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更全面的自由贸易协定新模式。TPP将对亚太经济一体化产生一定的影响,TPP也可能使得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和东南亚国家联盟两大组织进行整合,并且在TPP中包含了两者中相同的主要成员国,TPP将可能发展成为拥有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即APEC组织的大多数成员国在内的自由贸易区,在亚太地区里面的形成小型WTO,当然这个小型的WTO不包含中国。这给美国占领亚太市场提供帮助,并且使美国达到将中国排除在TPP外,遏制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的目的。
TPP现有的文莱、智利、澳大利亚、日本、马来西亚、越南等12个成员国在中国的周围形成包围圈,给中国的各个领域的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其中中国的制造业受到的影响很大。TPP协定主要通过对关税、技术和知识产权等领域的条例进行规范约束,因而对中国的制造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中国制造业参与国际竞争中形成无形的障碍,同时给中国制造业的外交环境带来不利影响,使得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障碍,中国制造业的经济发展有可能因此而出现停滞不前甚至经济倒退的现象。
目前,TPP成员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和贸易额的总额占到全球的43%和27%,如此高规模的区域贸易协定组织必将会对我国制造业的全球化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中国及其制造业要对TPP的形成所带来的影响和挑战进行具体的、全方位的分析,由分析的结果找出相对应的应对措施,以此来应对TPP的挑战,同时中国还要时刻关注TPP的具体发展趋势,在TPP发展的不同时期做出正确应对的措施,同时要加快中国制造业的升级转型,加快中国制造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发展的步伐,还要注重与周边国家自由贸易区的签订,推进中国“一带一路”的战略发展,从而减少TPP给中国制造业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2 TPP的概述
TPP的前身为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TPSEP),最早是由APEC成员国中文莱、智利、新加坡和新西兰四个国家在2002年发起的一组多边关系的自由贸易协定,目的在于相互之间在知识产权贸易、服务、货物和投资的相关方面给予优惠政策,互惠互利,从而促进亚太经济。2008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加入TPP谈判,同时邀请秘鲁、越南和澳大利亚等国一起加入。2009年美国正式加入并提出扩大协定,随后秘鲁和澳大利亚同意加入,TPSEP正式更名为TPP,并开始由美国主导。发展到2015年,TPP共有成员国12个,并在2015年10月达成TPP基本协议,各国同意开展自由贸易,并在投资及知识产权等诸多方面进行统一规范。
TPP发展至今经历了很多,从它发展的过程来看,我大概将它们分为四个阶段。
初期阶段(20022008):主要为小国发起阶段。2002年由APEC成员国文莱、智利、新加坡和新西兰四个国家所发起的,目的是在货物、服务和知识产权贸易等多方面能够互惠互利,同时起到促进亚太经济的作用。2005年6月,四个国家结束了“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的谈判,并在当年的8月完成协议的签署,TPP前身TPSEP诞生[2]。虽然这个阶段TPP处于形成阶段,规模不是太大,它的影响力不是太大,但是作为一个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协定的雏形已经形成。
中期阶段(20092014):这个阶段美国参与进来,在美国的主导下TPSEP更名为TPP,并开始逐渐扩大。2009年美国正式加入TPP成为TPP发展过程中的一大转折点,使得TPP迅速为全世界所知。在美国的主导下,TPP迅速的发展,澳大利亚和秘鲁等国继美国之后也宣布加入,2012年墨西哥和加拿大也随之宣布加入,2013年日本也宣布加入,同时也开始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多轮谈判,从制作层面方面在整体上改变了TPP。
目 录
1 引言 1
2 TPP的概述 1
3 中国制造业概况 3
3.1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 3
3.2 中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 4
4 TPP给中国制造业带来的挑战 6
4.1 TPP给中国制造业带来的挑战 6
4.2 美国退出TPP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 12
5 中国制造业应对TPP挑战的政策 14
5.1 加强自贸区和“一带一路”的建设 14
5.2 加快国内制造业的升级与转型 15
5.3 加快我国制造业的行业标准与国际接轨 15
5.4 中国要时刻关注国际形势的发展,适时选择加入TPP 15
结论 17
致谢 18
参考文献 19
表1 2004年至2014年中国制造业进出口总额对外贸易及依存度情况(单位:亿元) 3
表2 2011年至2015年中国能源消耗总量及其构成(单位:万吨标准煤) 5
表3 2015年中国与TPP成员国分产业出口相似度 7
表4 2005、2009和2015年各年的中国出口到TPP各国贸易额及中国全年的出口贸易总额(单位:万美元) 8
图1 2004至2014年中国制造业对外贸易依存度的趋势表。 4
图2 2011至2015年各类能源使用总量(单位:万吨标准煤) 6
图3 2015年中国对TPP各国出口所占比重 9
图4 2009年中国对TPP各国出口所占比重 9<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图5 2004年中国对TPP各国出口所占比重 9
图6 2004、2009和2015年中国出口到TPP成员国贸易总额与中国出口总额图(单位:万美元) 10
1 引言
TPP是由美国所主导的目前全球就规模来说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它还开创了世界投资和贸易的新局面。同时,TPP也将成为亚太地区在区域合作上的新的竞争者,对加快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有着一定的影响[1]。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打破了传统的自由贸易协定模式,形成包括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更全面的自由贸易协定新模式。TPP将对亚太经济一体化产生一定的影响,TPP也可能使得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和东南亚国家联盟两大组织进行整合,并且在TPP中包含了两者中相同的主要成员国,TPP将可能发展成为拥有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即APEC组织的大多数成员国在内的自由贸易区,在亚太地区里面的形成小型WTO,当然这个小型的WTO不包含中国。这给美国占领亚太市场提供帮助,并且使美国达到将中国排除在TPP外,遏制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的目的。
TPP现有的文莱、智利、澳大利亚、日本、马来西亚、越南等12个成员国在中国的周围形成包围圈,给中国的各个领域的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其中中国的制造业受到的影响很大。TPP协定主要通过对关税、技术和知识产权等领域的条例进行规范约束,因而对中国的制造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中国制造业参与国际竞争中形成无形的障碍,同时给中国制造业的外交环境带来不利影响,使得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障碍,中国制造业的经济发展有可能因此而出现停滞不前甚至经济倒退的现象。
目前,TPP成员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和贸易额的总额占到全球的43%和27%,如此高规模的区域贸易协定组织必将会对我国制造业的全球化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中国及其制造业要对TPP的形成所带来的影响和挑战进行具体的、全方位的分析,由分析的结果找出相对应的应对措施,以此来应对TPP的挑战,同时中国还要时刻关注TPP的具体发展趋势,在TPP发展的不同时期做出正确应对的措施,同时要加快中国制造业的升级转型,加快中国制造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发展的步伐,还要注重与周边国家自由贸易区的签订,推进中国“一带一路”的战略发展,从而减少TPP给中国制造业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2 TPP的概述
TPP的前身为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TPSEP),最早是由APEC成员国中文莱、智利、新加坡和新西兰四个国家在2002年发起的一组多边关系的自由贸易协定,目的在于相互之间在知识产权贸易、服务、货物和投资的相关方面给予优惠政策,互惠互利,从而促进亚太经济。2008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加入TPP谈判,同时邀请秘鲁、越南和澳大利亚等国一起加入。2009年美国正式加入并提出扩大协定,随后秘鲁和澳大利亚同意加入,TPSEP正式更名为TPP,并开始由美国主导。发展到2015年,TPP共有成员国12个,并在2015年10月达成TPP基本协议,各国同意开展自由贸易,并在投资及知识产权等诸多方面进行统一规范。
TPP发展至今经历了很多,从它发展的过程来看,我大概将它们分为四个阶段。
初期阶段(20022008):主要为小国发起阶段。2002年由APEC成员国文莱、智利、新加坡和新西兰四个国家所发起的,目的是在货物、服务和知识产权贸易等多方面能够互惠互利,同时起到促进亚太经济的作用。2005年6月,四个国家结束了“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的谈判,并在当年的8月完成协议的签署,TPP前身TPSEP诞生[2]。虽然这个阶段TPP处于形成阶段,规模不是太大,它的影响力不是太大,但是作为一个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协定的雏形已经形成。
中期阶段(20092014):这个阶段美国参与进来,在美国的主导下TPSEP更名为TPP,并开始逐渐扩大。2009年美国正式加入TPP成为TPP发展过程中的一大转折点,使得TPP迅速为全世界所知。在美国的主导下,TPP迅速的发展,澳大利亚和秘鲁等国继美国之后也宣布加入,2012年墨西哥和加拿大也随之宣布加入,2013年日本也宣布加入,同时也开始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多轮谈判,从制作层面方面在整体上改变了TPP。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