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7N9对养鸡企业的影响与经济损失评价研究以立华公司为例
H7N9对养鸡企业的影响与经济损失评价研究以立华公司为例[20200428201114]
摘要:本文对H7N9禽流感影响下的养鸡企业经济损失选取典型案例进行评估。研究发现,对以公司+农户的模式进行产业化经营的家禽养殖企业来说,后续经济损失比直接经济损失更加严重,而政府的补贴尚不能弥补直接经济损失。据此评估结果,得出了研究结论并给出针对性建议。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5^1^9^1^6^0^7^2^*
关键字:H7N9;公司+农户;家禽养殖;经济损失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Abstract 2
Key words 2
一、引言 3
(一)问题的提出 3
(二)相关文献综述 4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4
(一)H7N9禽流感 4
(二)公司+农户 4
(三)优质鸡 4
三、H7N9对养鸡行业的影响 5
(一)H7N9发生后的商品鸡价格走势 5
(二)养鸡行业面临的问题 7
四、H7N9对养鸡企业的影响与经济损失的典型案例分析 8
(一)企业简介 8
(二)立华公司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 9
(三)养鸡企业受H7N9影响的经济损失模型 9
(四)数据来源 10
(五)养鸡企业的经济损失测算 10
(六)H7N9对养鸡企业的影响 11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12
(一)研究结论 12
(二)政策建议 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3
H7N9对养鸡企业的影响与经济损失评价研究
——以立华公司为例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13年第二季度到2014年年初,国内部分地区散发的人感染H7N9流感疫情给全国家禽养殖行业带来了巨大影响,尤其以江苏、广东、浙江、山东、河北等全国家禽养殖大省受到影响最为严重。
人感染H7N9流感疫情引起了社会公众对禽产品的消费恐慌,禽产品销售均受到很大影响。江苏家禽行业、浙江水禽行业、广东黄羽肉鸡行业受活禽市场关闭的影响较大,山东的白羽肉鸡产业、河北的蛋鸡产业影响相对较小。在此次疫情中,企业普遍面临销售紧缩、资金短缺、转型乏力等共性问题,许多企业濒临倒闭,引发群体性社会事件的风险较大。
在家禽养殖行业中,有很多采取了公司+农户的模式,这种模式下,市场价格的波动以及鸡苗、饲料和药品价格的上升导致的成本上升的风险都由公司来承担,农户赚取的是每只鸡相对固定的收益。依靠产业化的经营模式,农户每批饲养的鸡的数量提升了,承受的风险却下降了,最终整体的收入提高了。公司+农户的模式保证了农民的收益,即使在受H7N9影响亏损最为严重的时刻,家禽养殖企业仍然保证给农民每只鸡一块多的收益,一旦企业现金流断裂,无法支撑下去,那么大量以养鸡为生的农民收入将无法得到保障。期望政府尽快出台扶持政策,帮助企业渡过危机,同时为行业的长久持续发展出台长效机制。
同时,规模化的家禽养殖保证了我们的食品安全,依赖产业化的经营,我们的鸡肉供应量有了充足的保障,百姓想吃鸡也不是难事。如今受H7N9影响大量中小企业破产,大企业苦苦支撑,如果对于行业不加扶持,就会导致H7N9影响过后,市场上鸡肉供应量不足,对于普通百姓以后想吃到便宜优质的鸡肉将会变得十分困难。
(二)相关文献综述
1.家禽扑杀给养殖户造成的损失
如果说非典疫情袭击的是城市,那么,禽流感祸害的则是农民、农村和农业;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落后地区,家禽养殖是其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禽流感的打击对他们来说无疑是直接而沉重的(郑国忠 2004)。禽流感疫情使散养户所受影响较小,而规模养殖户遭受的损失最大(周立楠和李雯洁 2006)。黄德林等(2004)通过测算得出,2004年禽流感使农民来自于肉禽的人均收入比2003年减少6.29元,仅2.61元,肉禽收入负增长率达70.69%;蛋禽业人均收入比2003年少8.20元,人均收入为48.25元,收入负增长率为14.35%。张泉等(2006)认为,我国目前禽流感直接受损害者是农民,而农民由于收入微薄,缺少相应的社会保障,微小的收入减少,就会对他们的生活立刻造成巨大影响。
2.养殖户经济损失评估方法的探讨
张莉琴等(2009)将养殖户在禽流感疫情中所遭受的损失分为直接损失和后续损失,并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分别研究了不同禽种、不同规模养殖户的经济损失以及政府补偿的总损失覆盖率,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但其不足之处在于将养殖户的经济损失简单地等同于饲养成本进行测算而未考虑养殖户的预期利润。阎波杰等(2011)提出了基于3S技术的动物疫情耗费评估方法,通过3S技术实现养殖业资源相关信息的空间化,快速准确划定疫区和受威胁区,并提出将不同类型、不同生长阶段的家禽以成鸡为标准进行统一换算,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因涉及到的因素多且复杂,因此禽流感疫情费评估模型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李亮(2010)也指出,养殖户在动物疫情风险下的间接损失评估面临估计困难的问题。
3.动物疫情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
ISDR在2004年的年度报告中指出,风险评估方法是目前自然灾害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OIE在2002年提出了禽畜及其附属制品在进口贸易中进行风险分析的一般步骤,主要包括致灾因子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等三个部分(OIE 2002)。此外,由于动物疫情信息系统的重要性, 许多研究者在疫情信息的监测、疫情的空间分布特征、疫情信息模拟和疫情划定决策等进行了相关的研究(Chanachai K 2007;Armin R Mikler 2007;Gilbert L 2008)。但这些研究未对禽流感疫情进行深入的决策分析研究, 特别是疫情造成的经济损失评估方面的研究还鲜有报道。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H7N9禽流感
禽流感,全名鸟禽类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动物传染病,通常只感染鸟类,少见情况会感染猪。禽流感病毒高度针对特定物种,但在罕有情况下会跨越物种障碍感染人。基于在家禽种群中的毒性不同,禽流感可以分为低致病型(LPAI)和高致病型(HPAI)。H5和H7亚型的毒株在高致病型和低致病型中都有发现,H9型只发现在低致病型中。低致病性禽流感可使禽类出现轻度呼吸道症状,食量减少、产蛋量下降 ,出现零星死亡。高致病性禽流感最为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高, 感染的鸡群常常全部死亡 。H7N9是一种甲型流感病毒,是禽流感病毒或禽流感病毒的一个亚型,因病毒在鸟类的死亡率低,经基因交换后转移到人类上感染后成为病发期短、重症率与死亡率均相对于SARS略高而引发社会注意。
(二)公司+农户
从世界农业发展历史看,农业产业化是二战后发达国家兴起的一种农业纵向组织经营形式。从中国改革开放、农业革命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中心内容是发展农业企业,特别是发展能带动千家万户农民致富的农业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形式中,“公司+农户”模式占有主导地位,说明这种经营模式有其存在发展的合理内核。国内“公司十农户”的提法最初见于河南信阳地委书记董雷发表的《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的新途径——“公司+农户”》一文,所谓“公司+农户”实际上就是指“以实体公司为龙头,联系农户,签订合作经营合同”的做法。
(三)优质鸡
对于优质鸡的概念,不同的人提出过不同的理解,吴常信教授(1994)指出“优质鸡(quality chicken)是相对于生长快速的肉用型鸡(broiler-type chicken)而言,是指未经与速生型肉鸡杂交的、适时屠宰、肉质鲜嫩的地方鸡种”。并指出这一概念包括三个要点:是地方鸡种,未与速生型肉鸡杂交;适时屠宰;肉质鲜嫩。邱祥聘教授(1989)提出,“肉的品质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和要求。多数人认为从消费者角度要求,优质肉鸡的内涵应有:风味、外观、保存性、纯洁度、嫩度、营养品质和价格等项目。”台湾大学马春祥教授(1994)认为,“下述四点,似为大家对优质鸡的共识:一、优质鸡原产于某一地区,在该地被普遍饲养,并具有优良肉用性能之鸡只,简而言之,即所谓土鸡。二、优质鸡生长时间较长,致肌肉坚实,嚼之有味、鲜美可口,为经由自国外输入品种所产生,称为肉鸡(broiler)者之所不及。三、优质鸡之外型、体重、肉色等,随各饲养地区居民之爱好而不同,在台湾地区,别有所谓仿仔鸡者,系自国外输入之黑色品种与本地鸡种杂交后所产生,常被列入土鸡类中。四、优质鸡生长缓慢,需较长之生长期间,致饲料效率不高,饲料消费量大,生产成本随之增加,售价因之较高,是为一大缺点。”张德祥、杨山教授(1998)提出:“优质鸡除了具有优良的肉质外,还须有较好的符合某地区和民族喜好的体型外貌(活鸡市场尤为重要),及较高的生产性能,以降低生产成本,扩大消费面”。以上专家从优质肉鸡血统来源,肉质内涵,优质外貌,市场接受的程度等几个方面对优质肉鸡下了定义。
三、H7N9对养鸡行业的影响
(一)H7N9发生后的商品鸡价格走势
资料来源:新牧网
摘要:本文对H7N9禽流感影响下的养鸡企业经济损失选取典型案例进行评估。研究发现,对以公司+农户的模式进行产业化经营的家禽养殖企业来说,后续经济损失比直接经济损失更加严重,而政府的补贴尚不能弥补直接经济损失。据此评估结果,得出了研究结论并给出针对性建议。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5^1^9^1^6^0^7^2^*
关键字:H7N9;公司+农户;家禽养殖;经济损失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Abstract 2
Key words 2
一、引言 3
(一)问题的提出 3
(二)相关文献综述 4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4
(一)H7N9禽流感 4
(二)公司+农户 4
(三)优质鸡 4
三、H7N9对养鸡行业的影响 5
(一)H7N9发生后的商品鸡价格走势 5
(二)养鸡行业面临的问题 7
四、H7N9对养鸡企业的影响与经济损失的典型案例分析 8
(一)企业简介 8
(二)立华公司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 9
(三)养鸡企业受H7N9影响的经济损失模型 9
(四)数据来源 10
(五)养鸡企业的经济损失测算 10
(六)H7N9对养鸡企业的影响 11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12
(一)研究结论 12
(二)政策建议 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3
H7N9对养鸡企业的影响与经济损失评价研究
——以立华公司为例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13年第二季度到2014年年初,国内部分地区散发的人感染H7N9流感疫情给全国家禽养殖行业带来了巨大影响,尤其以江苏、广东、浙江、山东、河北等全国家禽养殖大省受到影响最为严重。
人感染H7N9流感疫情引起了社会公众对禽产品的消费恐慌,禽产品销售均受到很大影响。江苏家禽行业、浙江水禽行业、广东黄羽肉鸡行业受活禽市场关闭的影响较大,山东的白羽肉鸡产业、河北的蛋鸡产业影响相对较小。在此次疫情中,企业普遍面临销售紧缩、资金短缺、转型乏力等共性问题,许多企业濒临倒闭,引发群体性社会事件的风险较大。
在家禽养殖行业中,有很多采取了公司+农户的模式,这种模式下,市场价格的波动以及鸡苗、饲料和药品价格的上升导致的成本上升的风险都由公司来承担,农户赚取的是每只鸡相对固定的收益。依靠产业化的经营模式,农户每批饲养的鸡的数量提升了,承受的风险却下降了,最终整体的收入提高了。公司+农户的模式保证了农民的收益,即使在受H7N9影响亏损最为严重的时刻,家禽养殖企业仍然保证给农民每只鸡一块多的收益,一旦企业现金流断裂,无法支撑下去,那么大量以养鸡为生的农民收入将无法得到保障。期望政府尽快出台扶持政策,帮助企业渡过危机,同时为行业的长久持续发展出台长效机制。
同时,规模化的家禽养殖保证了我们的食品安全,依赖产业化的经营,我们的鸡肉供应量有了充足的保障,百姓想吃鸡也不是难事。如今受H7N9影响大量中小企业破产,大企业苦苦支撑,如果对于行业不加扶持,就会导致H7N9影响过后,市场上鸡肉供应量不足,对于普通百姓以后想吃到便宜优质的鸡肉将会变得十分困难。
(二)相关文献综述
1.家禽扑杀给养殖户造成的损失
如果说非典疫情袭击的是城市,那么,禽流感祸害的则是农民、农村和农业;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落后地区,家禽养殖是其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禽流感的打击对他们来说无疑是直接而沉重的(郑国忠 2004)。禽流感疫情使散养户所受影响较小,而规模养殖户遭受的损失最大(周立楠和李雯洁 2006)。黄德林等(2004)通过测算得出,2004年禽流感使农民来自于肉禽的人均收入比2003年减少6.29元,仅2.61元,肉禽收入负增长率达70.69%;蛋禽业人均收入比2003年少8.20元,人均收入为48.25元,收入负增长率为14.35%。张泉等(2006)认为,我国目前禽流感直接受损害者是农民,而农民由于收入微薄,缺少相应的社会保障,微小的收入减少,就会对他们的生活立刻造成巨大影响。
2.养殖户经济损失评估方法的探讨
张莉琴等(2009)将养殖户在禽流感疫情中所遭受的损失分为直接损失和后续损失,并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分别研究了不同禽种、不同规模养殖户的经济损失以及政府补偿的总损失覆盖率,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但其不足之处在于将养殖户的经济损失简单地等同于饲养成本进行测算而未考虑养殖户的预期利润。阎波杰等(2011)提出了基于3S技术的动物疫情耗费评估方法,通过3S技术实现养殖业资源相关信息的空间化,快速准确划定疫区和受威胁区,并提出将不同类型、不同生长阶段的家禽以成鸡为标准进行统一换算,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因涉及到的因素多且复杂,因此禽流感疫情费评估模型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李亮(2010)也指出,养殖户在动物疫情风险下的间接损失评估面临估计困难的问题。
3.动物疫情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
ISDR在2004年的年度报告中指出,风险评估方法是目前自然灾害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OIE在2002年提出了禽畜及其附属制品在进口贸易中进行风险分析的一般步骤,主要包括致灾因子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等三个部分(OIE 2002)。此外,由于动物疫情信息系统的重要性, 许多研究者在疫情信息的监测、疫情的空间分布特征、疫情信息模拟和疫情划定决策等进行了相关的研究(Chanachai K 2007;Armin R Mikler 2007;Gilbert L 2008)。但这些研究未对禽流感疫情进行深入的决策分析研究, 特别是疫情造成的经济损失评估方面的研究还鲜有报道。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H7N9禽流感
禽流感,全名鸟禽类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动物传染病,通常只感染鸟类,少见情况会感染猪。禽流感病毒高度针对特定物种,但在罕有情况下会跨越物种障碍感染人。基于在家禽种群中的毒性不同,禽流感可以分为低致病型(LPAI)和高致病型(HPAI)。H5和H7亚型的毒株在高致病型和低致病型中都有发现,H9型只发现在低致病型中。低致病性禽流感可使禽类出现轻度呼吸道症状,食量减少、产蛋量下降 ,出现零星死亡。高致病性禽流感最为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高, 感染的鸡群常常全部死亡 。H7N9是一种甲型流感病毒,是禽流感病毒或禽流感病毒的一个亚型,因病毒在鸟类的死亡率低,经基因交换后转移到人类上感染后成为病发期短、重症率与死亡率均相对于SARS略高而引发社会注意。
(二)公司+农户
从世界农业发展历史看,农业产业化是二战后发达国家兴起的一种农业纵向组织经营形式。从中国改革开放、农业革命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中心内容是发展农业企业,特别是发展能带动千家万户农民致富的农业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形式中,“公司+农户”模式占有主导地位,说明这种经营模式有其存在发展的合理内核。国内“公司十农户”的提法最初见于河南信阳地委书记董雷发表的《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的新途径——“公司+农户”》一文,所谓“公司+农户”实际上就是指“以实体公司为龙头,联系农户,签订合作经营合同”的做法。
(三)优质鸡
对于优质鸡的概念,不同的人提出过不同的理解,吴常信教授(1994)指出“优质鸡(quality chicken)是相对于生长快速的肉用型鸡(broiler-type chicken)而言,是指未经与速生型肉鸡杂交的、适时屠宰、肉质鲜嫩的地方鸡种”。并指出这一概念包括三个要点:是地方鸡种,未与速生型肉鸡杂交;适时屠宰;肉质鲜嫩。邱祥聘教授(1989)提出,“肉的品质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和要求。多数人认为从消费者角度要求,优质肉鸡的内涵应有:风味、外观、保存性、纯洁度、嫩度、营养品质和价格等项目。”台湾大学马春祥教授(1994)认为,“下述四点,似为大家对优质鸡的共识:一、优质鸡原产于某一地区,在该地被普遍饲养,并具有优良肉用性能之鸡只,简而言之,即所谓土鸡。二、优质鸡生长时间较长,致肌肉坚实,嚼之有味、鲜美可口,为经由自国外输入品种所产生,称为肉鸡(broiler)者之所不及。三、优质鸡之外型、体重、肉色等,随各饲养地区居民之爱好而不同,在台湾地区,别有所谓仿仔鸡者,系自国外输入之黑色品种与本地鸡种杂交后所产生,常被列入土鸡类中。四、优质鸡生长缓慢,需较长之生长期间,致饲料效率不高,饲料消费量大,生产成本随之增加,售价因之较高,是为一大缺点。”张德祥、杨山教授(1998)提出:“优质鸡除了具有优良的肉质外,还须有较好的符合某地区和民族喜好的体型外貌(活鸡市场尤为重要),及较高的生产性能,以降低生产成本,扩大消费面”。以上专家从优质肉鸡血统来源,肉质内涵,优质外貌,市场接受的程度等几个方面对优质肉鸡下了定义。
三、H7N9对养鸡行业的影响
(一)H7N9发生后的商品鸡价格走势
资料来源:新牧网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