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下内蒙古区域经济差距变动趋势分析(附件)

摘 要近三十年来内蒙古经济发展迅速,“一带一路”开放战略不仅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还加快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同时“一带一路”开放战略也给内蒙古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会,本文主要分为“一带一路”战略相关理论、内蒙古区域经济差距分析、数据分析内蒙古经济差距的影响因素以及对策建议四个部分。本文通过分析20014-2016年间内蒙古东中西部的代表性城市的数据,例如人均GDP、经济增速、人口总量等发现内蒙古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内蒙古应该通过培育新的增长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中蒙俄三国经济联系,推广旅游发展等措施,将内蒙古打造成北方的草原明珠。
Key Words :Regional differences; One Belt And One Road; Economic coordination 目 录
一、 前 言 1
(一)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三) 主要研究内容 2
二、 “一带一路”战略影响分析 3
(一) “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的影响 3
(二) “一带一路”背景下内蒙古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4
三、 内蒙古区域经济差距分析 8
(一) 地理概况与经济区域划分 8
(二) 内蒙古各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经济发展地区差异 8
四、 内蒙古区域经济差距影响因素分析 10
(一) 内蒙古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差异现状分析 10
(二) 内蒙古产业结构差异状况分析 11
(三) 内蒙古区域收入差异状况分析 12
五、 “一带一路”下内蒙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4
内蒙古区域经济差距变动趋势及举措 14
参考文献 16
致 谢 17
前 言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近三十年来内蒙古经济发展迅速,但随着经济的增长内蒙古东中西部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大的差距,内蒙古东部与东北地区相邻,中部地区接近华北地区,西部地区接近西北地区。东中西部经济差别好像是整个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差别的一个缩影。“一带一路”是中国最重要的战略,对中国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和世界的影响非常大。为了紧跟国家战略,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方针,解决内蒙古地区经济差距的发展问题,分析一带一路战略下内蒙古区域经济差距的变化,得出优势、劣势、机会与挑战,最后得出结论。
本文对于内蒙古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理论和现实意义,在理论上,进一步丰富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在现实上,利用数据阐释了内蒙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为协调内蒙古经济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现状
吴林姊,方国伟(1995)运用层次分析,构建了环境、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评级体系,并建立了协调度的评价体系及协度的分类方法,对上海的区域协调问题进行了分析。
2014年,侯佳利从我国政府和企业自身角度出发,提出来合理化建议,但具体实施方案尚在探索中。
2015年,刘华芹提出多元化、开放式的国际合作模式以及点线面全方位、互联互通也可以作为建设“一带一路”的实施方案。
2015年,蒋希蘅、程国强两位学者总结了国内外专家对于“一带一路”的看法和建议,他们认为“一带一路”只有要满足国家现代化的需求才可以被沿线的发展中国家所接受。
国外现状
2014年,开罗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任Ali abdullah saleh,认为,“一带一路”开放战略的构想与“中国梦”的理念是互相补充,互相配合,缺一不可的。
2014年,俄罗斯学者认为,“一带一路”开放战略的构想想要重新规划太平洋和欧洲的经济蓝图,这也是最有效的武器,使得美国不能将其赶到大西洋。
2015年,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认为,丝绸之路最重要的核心是贸易,而且中国对外关系最核心的也是经济贸易。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中国古老文明的一部分,还是当代中国文明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自信和复兴的有效方法。
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对“一带一路”战略下内蒙古区域经济差距变动趋势分析、利用数据阐释了内蒙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有助于对内蒙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现状更深一步的认识,为协调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对策建议。了解“一带一路”战略对当前内蒙古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对内蒙古经济的差距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了解三个不同区域的优势、劣势、机会、问题。然后,以东、中、西部的代表性城市呼和浩特、乌海、和赤峰三个城市来进行调查。在对三座城市调查时,用空间差异,人口净流入流出量差异等具体指标来进行分析。做完分析后,用这些指标来预测三座城市的经济发展趋势,由这三座代表性城市再推出内蒙古各区域的经济发展趋势并由此结合“一带一路”战略提出解决区域差距的的可行性方案。 “一带一路”战略影响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的影响
帮助减少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中国经济的发展不平衡在起初的负面影响被其高速发展所掩盖,但是这几年由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有了重大调整,由原先的粗狂式逐渐转变为向高质量发展,经济增长的降速更加凸显了区域经济间的差异性其负面效应开始放大,过去时间中,中央方面早已看到区域经济差异所造成的危害,但由于先富带动后富、沿海带动内陆以及当时财政状况并不是特别富裕的状况,只能重点照顾。虽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等区域发展战略相继实施,部分缓解了区域经济差距,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些重要指标:人均GDP、人均消费指数等,没有缩小,而是扩大。原因就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计划经济改为市场经济,没有了国家的指令,本身地理、环境的劣势更加凸显,大量人口的迁移,导致西部地区人才的流失,仅兰州大学这十年来流失的人才就足以再建一所兰州大学,由此状况可见一般。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西部地区太依赖于自然资源、经济结构单一,太依赖于自然资源就会导致在全球经济不景气时对自然资源购买力的下降进一步导致本省经济出现严重下滑。因为中国是一个煤炭较少,石油较少的国家,中国从建国之初的石油输出国逐渐转变为石油进口国。消费比重逐渐增大,最近几年石油的对外依赖度甚至占到了百分之八十,而且由于次贷危机的影响至今全球消费购买力还没有恢复, 这种发展已经面临着瓶颈。
实现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的“一带一路”战略,最重要的是,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不仅着眼于国内经济的协调发展,更重视国家经济的协调发展。以此来推动国内经济的转型和国家之间的合作,更好地利用国内与国际的市场、技术等来提升我们的发展空间, 挖掘其潜力,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成为连接我国与世界的新纽带连接着东中西部,同时也大大促进中西部经济的增长,为当地培养了大量人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25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