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下港口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附件)
年 月 日摘 要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对于山东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山东拥有全国1/6的海岸线,是 “一带一路”规划的海上战略支点,同时也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沿线重点地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使山东港口经济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通过查找和分析资料,山东沿海七市的经济总量接近其他十个内陆城市的总和,而沿海七市的进出口总额在当地的经济总量中占到了35%-50%,港口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推动山东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力量之一。港口是发展港口经济的重要载体。然而,山东港口建设和管理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从而影响港口经济的发展。因此,山东省政府必须担起发展港口经济的重担,以港口的整合管理和政策支持为契机,大力发挥港口发展对港口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破除一切阻碍因素,真正释放港口经济活力,使港口形成集聚效应,各港口之间协同发展,坚实打好发展港口经济的基石,促进山东经济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Key words: The Belt and Road ;Port economy;Government目 录
一、 引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三)研究意义 2
二、 山东省港口经济发展现状 2
(一)山东省港口城市经济状况 2
(二)山东省主要港口发展状况 4
三、 山东省港口经济面临的发展问题 5
(一)重复建设严重, 无序竞争盛行 5
(二)沿海与内陆交通衔接不足,港城互动弱 5
(三)政府宏观调控力度不足,港口整合促发展遇重重阻力 6
(四)港口辐射作用低,优势未充分发挥 6
四、 “一带一路”战略下山东省港口经济发展机遇 7
(一)国家支持力度充足 7
(二)地理位置优越 7
(三)山东正加快建设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7
五、 “一带一路”战略下山东省港口经济发展的建议 8
(一)整合港口资源,加大港口建设投资力度 8
(二)增强港口辐射能力,促进第三产业转型升级 9
(三)健全港口经济发展优惠政策,增强通关能力 9
结论 1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参考文献 11
致 谢 12
引言
(一)研究背景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国家级战略的实施,山东港口经济将迎来一大批政策和区位优势。港口是发展港口经济的重要载体。山东地处东部沿海,港口众多,其中拥有3个亿吨级港口,居全国首列,港口吞吐量已位居全国第二。但是由于港口之间无序竞争和合作不力,导致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严重影响了山东港口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现有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利用周边区域优势发展港口经济,本文将在此基础上,针对山东港口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阐明山东政府应在港口建设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并给出相关建议。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港口经济是一定区域内各种港航、临港工业等有关产业组合的一种区域经济。目前为止,国外主要的研究观点有:Bongmin Jung认为,港口是港口经济发展的推动因素,也是国际贸易的重要载体。便利的港口服务并不能保证当地港口经济的成功,完善物流技术、转变经济结构是极其重要的。TSUNG‐CHEN LEE,PAUL T‐W则认为港口是经济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的催化剂,相关的发展将带来经济效益。并通过一系列分析支持了港口发展对港口经济发展的意义。
针对港口经济发展,结合我国各区域的实际,中国学者也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如:周书坤在其研究中表明港口经济对拉动当地经济发展和增加外贸交易数量有非常大的作用,山东省政府非常看重港口经济发展。港口已经由传统的集运场所转化为具有物流、商品交易等多种形式的经济活动场所。张国华在研究中指出“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港口发展应和国家产业发展布局、城市发展格局有机结合,促使航运中心现代化发展,合理规划交通运输体系,增大港口对临港城市的经济辐射,积极促进港口在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冯瑞指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离不开港口的升级,港口建设很大程度上支撑蓝色经济区发展。半岛蓝色经济区众多港口存在着综合通过能力不足, 码头结构、货物运输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政府应对港口建设土地使用实施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资金加大港口建设。
(三)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港口是拉动港口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良好的港口环境对临港城市的产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对于港口经济发展,一些研究主要把涉及港口的社会和企业当作关注点,忽视了政府在港口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本文研究港口经济,从政府对港口经济发展的作用层面出发,弥补前人不足。
2.实践意义
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山东省政府明确提出要进行港口整合,而港口整合也将带动临港地区交通物流发展,促进港城互动。这对于减少港口之间恶性竞争,重复建设,充分使港口发挥优势具有重要作用。在此环境下,有必要对港口经济的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
山东省港口经济发展现状
(一)山东省港口城市经济状况
山东港口城市有:青岛、烟台、威海、日照、潍坊、滨州、东营共七个,在“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下上述七个城市经济均获得充足的增长动力。山东省港口城市经济状况如下图表所示:
表1 2017年山东沿海城市主要经济指标
城市生产总值(亿元)
城市人均生产总值(万元)
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进出口总额(亿元)
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
青岛
11037.28
119357
38763
5033.5
45.60%
烟台
7338.95
103706
32299
3077.60
41.93%
威海
3480.10
123159
33788
1404.91
40.40%
日照
2002.65
65946
23286
909.57
45.42%
潍坊
5858.6
645213
36286
1463.8
25.00%
滨州
2612.92
66970
24552
671.5
25.70%
东营
3801.78
176449
34830
1312
34.50%
数据来源:各市统计年鉴
图1 山东沿海七市GDP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山东统计年鉴
港口吞吐量映了港口生产经营活动成果,近4年港口吞吐量持续上升也为经济发展带来动力。
图2 近4年山东港口吞吐量
数据来源:山东统计年鉴
由上述数据可知,山东七个沿海城市的生产总值占全省约50%,而七个城市平均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约35%,尤其以青岛和日照占比最大为45%左右。青岛港和日照港港口货物吞吐量分别位居第一、第二,所以港口的规模与经济献率有相当大的联系,也反映出港口经济发展离不开港口。
2017年,山东全部港口实现吞吐量达到15亿吨以上,和去年同期增长5.4%,总量排名全国第二位。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2530万标箱,达到我国沿海港口全部货物吞吐量的五分之一左右。吞吐量的增加给山东带来众多的发展资源、能源以及生产要素,带动了沿海港口城市的工业、服务业发展,促进了当地交通体系的完善。
Key words: The Belt and Road ;Port economy;Government目 录
一、 引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三)研究意义 2
二、 山东省港口经济发展现状 2
(一)山东省港口城市经济状况 2
(二)山东省主要港口发展状况 4
三、 山东省港口经济面临的发展问题 5
(一)重复建设严重, 无序竞争盛行 5
(二)沿海与内陆交通衔接不足,港城互动弱 5
(三)政府宏观调控力度不足,港口整合促发展遇重重阻力 6
(四)港口辐射作用低,优势未充分发挥 6
四、 “一带一路”战略下山东省港口经济发展机遇 7
(一)国家支持力度充足 7
(二)地理位置优越 7
(三)山东正加快建设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7
五、 “一带一路”战略下山东省港口经济发展的建议 8
(一)整合港口资源,加大港口建设投资力度 8
(二)增强港口辐射能力,促进第三产业转型升级 9
(三)健全港口经济发展优惠政策,增强通关能力 9
结论 1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参考文献 11
致 谢 12
引言
(一)研究背景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国家级战略的实施,山东港口经济将迎来一大批政策和区位优势。港口是发展港口经济的重要载体。山东地处东部沿海,港口众多,其中拥有3个亿吨级港口,居全国首列,港口吞吐量已位居全国第二。但是由于港口之间无序竞争和合作不力,导致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严重影响了山东港口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现有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利用周边区域优势发展港口经济,本文将在此基础上,针对山东港口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阐明山东政府应在港口建设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并给出相关建议。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港口经济是一定区域内各种港航、临港工业等有关产业组合的一种区域经济。目前为止,国外主要的研究观点有:Bongmin Jung认为,港口是港口经济发展的推动因素,也是国际贸易的重要载体。便利的港口服务并不能保证当地港口经济的成功,完善物流技术、转变经济结构是极其重要的。TSUNG‐CHEN LEE,PAUL T‐W则认为港口是经济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的催化剂,相关的发展将带来经济效益。并通过一系列分析支持了港口发展对港口经济发展的意义。
针对港口经济发展,结合我国各区域的实际,中国学者也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如:周书坤在其研究中表明港口经济对拉动当地经济发展和增加外贸交易数量有非常大的作用,山东省政府非常看重港口经济发展。港口已经由传统的集运场所转化为具有物流、商品交易等多种形式的经济活动场所。张国华在研究中指出“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港口发展应和国家产业发展布局、城市发展格局有机结合,促使航运中心现代化发展,合理规划交通运输体系,增大港口对临港城市的经济辐射,积极促进港口在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冯瑞指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离不开港口的升级,港口建设很大程度上支撑蓝色经济区发展。半岛蓝色经济区众多港口存在着综合通过能力不足, 码头结构、货物运输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政府应对港口建设土地使用实施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资金加大港口建设。
(三)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港口是拉动港口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良好的港口环境对临港城市的产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对于港口经济发展,一些研究主要把涉及港口的社会和企业当作关注点,忽视了政府在港口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本文研究港口经济,从政府对港口经济发展的作用层面出发,弥补前人不足。
2.实践意义
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山东省政府明确提出要进行港口整合,而港口整合也将带动临港地区交通物流发展,促进港城互动。这对于减少港口之间恶性竞争,重复建设,充分使港口发挥优势具有重要作用。在此环境下,有必要对港口经济的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
山东省港口经济发展现状
(一)山东省港口城市经济状况
山东港口城市有:青岛、烟台、威海、日照、潍坊、滨州、东营共七个,在“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下上述七个城市经济均获得充足的增长动力。山东省港口城市经济状况如下图表所示:
表1 2017年山东沿海城市主要经济指标
城市生产总值(亿元)
城市人均生产总值(万元)
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进出口总额(亿元)
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
青岛
11037.28
119357
38763
5033.5
45.60%
烟台
7338.95
103706
32299
3077.60
41.93%
威海
3480.10
123159
33788
1404.91
40.40%
日照
2002.65
65946
23286
909.57
45.42%
潍坊
5858.6
645213
36286
1463.8
25.00%
滨州
2612.92
66970
24552
671.5
25.70%
东营
3801.78
176449
34830
1312
34.50%
数据来源:各市统计年鉴
图1 山东沿海七市GDP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山东统计年鉴
港口吞吐量映了港口生产经营活动成果,近4年港口吞吐量持续上升也为经济发展带来动力。
图2 近4年山东港口吞吐量
数据来源:山东统计年鉴
由上述数据可知,山东七个沿海城市的生产总值占全省约50%,而七个城市平均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约35%,尤其以青岛和日照占比最大为45%左右。青岛港和日照港港口货物吞吐量分别位居第一、第二,所以港口的规模与经济献率有相当大的联系,也反映出港口经济发展离不开港口。
2017年,山东全部港口实现吞吐量达到15亿吨以上,和去年同期增长5.4%,总量排名全国第二位。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2530万标箱,达到我国沿海港口全部货物吞吐量的五分之一左右。吞吐量的增加给山东带来众多的发展资源、能源以及生产要素,带动了沿海港口城市的工业、服务业发展,促进了当地交通体系的完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