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因素及实证研究

摘要:作为我国金融业的主体,商业银行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也尤为重要,既关系到我国整个银行体系的平稳与健康发展,又对一整个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从探讨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研究背景出发,分析研究银行绩效的现实意义,介绍国内外关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经典理论。之后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分析能够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因素,在实证分析方面选取我国9家商业银行近年来的上市年报数据为例,探讨各因素对银行绩效的影响程度,并分析其原因作出合理的判断和解释,最后一部分得出结论并针对以上的分析,为商业银行更健康平稳地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words...........................................................1
一、引言 .1
二、文献综述 2
三、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现状分析 3
(一)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 3
(二)银行基层化 4
(三)银行垄断局面会逐步改观 4
四、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4
(一)宏观经济层面 4
(二)银行微观层面 4
五、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实证分析 5
(一)指标的选取 5
(二)数据来源 6
(三)模型建立 6
六、主要结论及建议 7
(一)结论 7
(二)关于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建议 7
致谢 8
参考文献 9
附录 9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因素及实证研究
金融126:殷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引言
引言
金融有“资金融通”的意思。它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桥梁”。在我国,企业主要利用银行的信用来进行融资。因此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商业银行主要通过资本和负债的业务进行资本融通。除此以外,商业银行还兼具金融服务职能,信用创造职能和支付中介职能。国家金融体系是否完备,银行业是否健康发展都标志着国家经济科学是否持续增长。2003年以来,国有大型银行进行了改革,中国政府在加入WTO时承诺,2006年结束过渡期,对外资商业银行的地域、所有权、经营及设立形式等取消限制。因此,外资银行拥有与中资银行同样的待遇。时值2011年,外资银行逐渐登陆中国,纷纷想要分享这个经济成果,国内银行面临着急剧的挑战和竞争,压力与日俱增。因此,分析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经济绩效的因素,并找出影响的原因,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提升国际竞争力以及绩效水平。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进行了改革发展,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现代商业银行在实际管理中,对银行的绩效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期望从中得到更多与战略决策和持续发展相关的信息,以达到战略目标。所以,在日渐复杂的商业银行市场竞争状况下,探讨我国商业银行的绩效状况可以对银行的管理、决策以及发展提供适当的建议和启发,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将国内外学者对于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大概分为以下几方面:市场结构、银行规模、财务指标和股权结构等。
(一)市场结构
许多的外国学者认为,市场集中度较高情况下,银行与银行之间便会串通交易以得到较高的利润,因此市场集中度高意味着绩效和利润也较高。
在韩国,Lee(1996)[1]根据19851994年间几十家银行的营业状况做了大量的分析,得出了结论就是,如果银行的市场集中度很高的话那么它的成本效率随之越低,但是银行的成本效率与市场占有率并没有很强的相关性,因此最后得出:银行效率与市场集中度是呈现负相关关系的,市场集中度高反而效率降低,此外,银行绩效与市场占有率也不存在明显相关关系。
Short[2]在19721974年间搜集了全球12个国家的60家银行的经营数据,来作为实证分析的样本,得出结论:银行的盈利水平与它的市场集中度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可以说市场集中度高,银行的绩效也随之更高。
我国的专家学者同样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例如蒋振声、赵旭、周军民和欧阳俊、秦宛顺[3]认为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因素是效率,而并不是它的市场集中度,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有效措施,例如适当缩减银行的规模,来优化银行业的市场结构。
(二)银行规模
我国学者邹新月和刘宗华[4]通过调查分析,研究我国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规模与产出比率,用未清偿贷款、存款和投资作为投入的指标,用贷款、劳动和资本作为产出指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广义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得到结论:规模不经济的情况多存在于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而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多数具备规模经济的情况。
赵卫花,汤兵勇(2012)[5]评价了17家商业银行综合经营实力,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最后得出结论:在多元化经营和盈利水平方面,我国中小型银行总体上要好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
国外一些学者利用数据得出银行绩效和金融发展没有显著关系。例如DemirgucCuizinga(1999)的研究,其中被解释变量为银行的净利息收益率,银行的特征变量、制度指标和金融结构作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出,银行利润率与银行资产收益率、资产规模以及市场经济等都是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的,非生息资产和总资产所占比例越高银行的净利息收益率就越低。
(三)财务指标
我国的学者在这一方面做了很多的研究,例如财务指标和银行绩效的关系。卢瑜(2006)[6]研究了五家上市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采用了因子分析法,采用的数据包括:净资产收益率、不良贷款率、股东权益总额、利息回收率、资产总额、净利润增长率、每股收益、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比率等,得出结论:各个银行的绩效各不相同,银行的绩效是持续提高的。
(四)股权结构
O’Hara[7]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结论:银行的盈利水平与股权结构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相对于其他银行来说,国有商业银行的效率较低。
Berger和Halman(1998)[8]对19801989年之间美国的233家银行控股公司进行了分析研究,采用两阶最小平方法和普通最小平方法想要探求股权结构对于成本效率有何影响,最终得出结论:内部人和外部人的持股比例对于成本效率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81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