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视角下的袁家村发展现状研究

摘 要自2017以来,中央涉及三农政策的出台,均对农业类特色小镇给予了政策支撑。在农业部最近发布的《关于开展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推介工作的通知》中,明确强调在“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推荐活动中,“集中连片发展较好的、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主要产业的特色小镇”将可推荐申报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新常态经济的主要发展方式和特色小镇的建设问题如今已经成为政治、生产、学术研究的“必修课”。可以看出,农业类经济小镇已然成为特色小镇建设中的一条捷径。本篇文章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问卷调查法等,以咸阳市袁家村的消费者为主要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袁家村的发展变化,旅游特色,产业结构,发现问题所在,对众多消费者对袁家村的期望与感知进行了解。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从消费者的角度对袁家村的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方面进行分析,以此来探析乡村经济的发现路径,根据其发展路径做出相应的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在一定程度上为当地政府和民众在发展袁家村经济提供理论与事实上的依据,呈现一份具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目 录
1 绪论 1
1.1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
1.1.1 选题目的 1
1.1.2 选题意义 1
1.2 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
1.2.2 国外研究现状 2
2 袁家村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4
2.1袁家村的发展历程 4
2.2 袁家村发展的成就 4
2.2.1农民角色转变,收入增加 4
2.2.2走集体经济发展之路,创农村特色品牌 4
2.2.3加快农业结构调整 5
3 袁家村的现状 6
4 袁家村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7
4.1 以单纯消费为主要盈利模式,缺乏新意 7
4.2 产业单一,产业链不够完善 8
4.3 同质化竞争问题 9
4.4 对网络的深入度较差 11
5 袁家村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2
5.1开设文化体验项目建设,引导游客亲身实践 12
5.2 完善产业链,提高产业聚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程度 12
5.3打造区域特色经济圈 13
5.4互联网划路径 13
6 结 论 15
6.1 结论 15
6.2 前景展望 15
参考文献 16
致 谢 18
附 录 19
1 绪 论
1.1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目的
袁家村是中国农村发展的重要参考。通过创建以关中民俗文化为核心的关中印象体验区,从品牌、主题、思路、风格、形式,投资、运营、管理、制度等等方面进行了尝试和检验,并不断探索形成兼容共生,互补,层次递进的方法。将闭环且成熟的商业模式,用于村庄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推进“一点促全域,一村带十村”战略,让周边的村落和农民都在袁家村经济的扶持下实现致富,将“袁家村”品牌广泛传播。而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从消费者的角度对袁家村的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方面进行分析,根据其发展路径做出相应的研究,以此来探析乡村经济的发展路径,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1.1.2 选题意义
袁家村从发展乡村旅游起步,经营规模逐步扩大,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品牌价值更加突出,引领农民致富,打造的关真正的中小村,对促进农村产业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转变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当地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袁家村凭借当地独特的民风民俗,乡土文化吸引大批游客前去体验,成为陕西农村经济发展的名片;袁家村位于西咸半小时经济圈,地理位置优越,近年来的发展成为周边各地区争相模仿的对象。本文对袁家村的乡村经济进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为当地政府和民众在发展袁家村经济提供理论与事实上的依据,呈现一份具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1.2 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近年来,农村经济的发展,如何有效地利用农村原有的先天优势大力发展经济的研究已成为众多学者关心的热点问题。袁家村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典型代表,通过产业共融,产权共有,村民自治发展壮大了集体经济,改变了农民个体经营的盲目化,分散化,实现了集体经济与农民个体经营统一,为中国发展乡村经济提供了借鉴。
1.2.1 国内研究现状
《财富人生》主持人赖丹丹认为,袁家村的关键在于把一个原本荒漠的村子变得有血有肉了,有了它的灵魂。
刘书特(2015)分析了农家乐的发展模式,发现袁家村经过几年的发展,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并从中发现了袁家村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提出相依那个的对策和建议。
孙艺慧(2011)认为,地方条件要依托小镇的地理分布,历史文化特点,并针对不同的乡镇采取相应的发展模式。
盛世豪(2016)认为,特色城镇是工业空间组织的形式,良好的工业生态已成为特色城镇建设的基础。 提升区域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支撑在于特色城镇建设。
曾江,慈峰(2016)从传统城镇化问题出发,在分析当前特色城镇现状和配套政策的基础上,提出特色城镇的建设发展理念应是多维的,系统的。要创新土地制度,加快财政支持,实现要素资源和城市集聚的关键是要因地制宜,体现特色。
姚尚建(2017)认为乡村经济建设需结合国家大政方针,总体战略,地方政策实现产业的转型,同文化传承功能相融合。
王梦飞(2017)从明确的文化内涵,多元文化的发展,魅力文化的展示,阐述了突出地域文化的特色城镇措施,以及区域文化与特色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战略意义, 并认为东阳镇建设区域文化协调发展战略有利于区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1.2.2 国外研究现状
据罗马尼亚中国国际电台外国记者达尼埃尔称,“袁家村是中国农村发展的呈现者。 由于这一创新发展,中国农村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中国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将提高,袁家村的发展正在逐渐成为中国农村发展的代名词。
国外学者Mullins(1994)认为,从阶级的角度出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大众的消费时代和带薪休假的制度,使小资产阶级逐渐成为城市化的主体,小企业是城市化能够发展的动力。
梅泰克(Metin?Kozak)?(2001)提出了满意度、旅游体验,旅游行为和旅游意向之间的关系。
安东尼奥,玛莎莉(Antonia?Besculides,?Martha?E.?Lee,)(2002)以科罗拉多州的西班牙裔和非西班牙裔的居民为例,研究了当地居民对文化旅游的态度,结果显示,拉美裔居民侧重旅游的文化价值。
梅林达希拉里(Melinda?Hillery)(2001)研究了游客对环境的影响,并指出环境条件对旅游业的影响最大。
西方国家学者,在研究乡村开发问题的同时,还重点研究了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机制问题与其他相关管理问题等。 2 袁家村的发展历程与成效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53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