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县旅游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附件)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开展,人们生活指数的不断提高,对品质生活的要求造就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然而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人们对旅游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若要达到这种市场需求就促使我们要重视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与深度利用。使旅游业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做出相应的贡献。以此来提升各级政府对旅游业的进一步重视。柞水县位于陕西省南部,旅游资源丰富,景点独具特色。比如做水溶洞、牛背凉国家级自然风景区。其次,人文景观资源丰富。凤凰古镇、秦楚古道、孝义厅遗址、东岳庙戏楼、祖师庙等文物保存完整,开发价值巨大。而山歌、陕南花鼓、渔鼓等文化资源极富地方特色。这些资源品位虽高,但由于交通条件差、环境长期闭塞,缺乏品牌意识、营销能力等因素,柞水县的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因此,研究柞水县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对柞水县现有旅游资源的合理发和利用,及实现柞水县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以及比较分析法对柞水县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研究。首先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研究方法做了简单介绍。其次,对旅游产业的开发、结构理论进行了概述,为后文对柞水县旅游业的发展打下理论基础。随后,通过对柞水县的介绍、旅游资源的介绍也及柞水县旅游产业开发现状对柞水县旅游业的现状进行简单的分析。然后,提出柞水县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不足。最后,根据这些不足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提出了旅游产品创新的思路、模式及内容;从依托秦岭特色资源、做好旅游产业规划、推动柞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形成良好的旅游产业发展文化氛围、加大宣传力度,培养经营管理人才等方面提出了柞水县发展旅游产业的对策及建议。希望可以为柞水县的旅游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对其他与柞水县相似的县域的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Key words:Zhashui county;tourism;development目录
1 绪论 1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2
1.2文献综述 2
1.2.1国内文献综述 2
1.2.2国外文献综述 3
1.2.3国内外研究综述 3
1.3研究方法 4
2旅游产业的相关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理论 5
2.1旅游产业开发理论 5
2.2旅游产业结构理论 5
2.2.1旅游产业结构的分类 5
2.3.2旅游产业结构的特点 6
3柞水县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8
3.1柞水县基本情况 8
3.2柞水县旅游资源概况 8
3.2.1奇特的柞水溶洞 8
3.2.2传奇的凤凰古镇 9
3.2.3对峰台上的观音庙 9
3.3.4秦楚古道 9
3.3柞水县旅游产业开发的策略 9
3.3.1柞水县制定了旅游产业优先发展战略 9
3.3.2积极开展乡村旅游产业开发 10
3.3.3积极开展旅游设施建设 11
4 柞水县旅游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2
4.1品牌意识不强 12
4.2资源整合不力 12
4.3旅游产品创新不足 13
4.4产业配套不高 14
4.5宣传营销乏力,旅游管理人才缺乏 15
5 柞水县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16
5.1依托秦岭特色资源,开展生态旅游 16
5.2招商引资,动员民众,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 16
5.3加大宣传力度 17
5.4动员民众力量参与 18
6 结论 20
参考文献 21
致谢 22
1 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旅游业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产业,和人们的生活水平息息相关,旅游业的良性发展有赖于旅游资源科学合理的开发与规划。旅游业必须在科学发展的指导下,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的规划,实现旅游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面对新的国际竞争环境,研究新产业、大旅游的经济现象和知识经济条件下产业的优化、升级问题,将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产业能否得到健康、持续的发展。各级政府不同程度地进一步重视发展旅游业。因此,如何优化旅游产业升级是旅游产业经济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
柞水县位于陕西省南部,地处秦岭南麓,西安近邻,商洛西部,总面积2332平方公里,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土石山区县。全县植被覆盖率高达78%、森林覆盖率达65%,负氧离子含量比西安的四倍还高,素有"天然氧吧、城市之肺"之称,融"名山名镇名洞"于一体、被誉为"终南首邑,山水画廊"。柞水旅游资源丰富,景点独具特色,自古有“终南胜景知多少,柞水别开一重天”之说。南部有享有“北国奇观”、“西北一绝”、“中国十大名洞”美称的柞水溶洞群。中部有园林式山城柞水县城,旅游诸要素配备齐全,千米体闲长廊、乾佑河林荫大道等景致是人们体闲娱乐的理想场所。北部有具“天然氧吧”、“动物乐园”、“天然药库”之称,集雄秀绝奇于一身的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极富体闲度假功能,科考价值极高。其次,人文景观资源丰富。如凤凰古镇建于明末,兴于清代,有200多年历史,沿袭徽派建筑风格,又具地方特色,其至今保存完好的四合院和街面被列入省级文物;又如秦楚古道、香炉海螺、佛洞龙泉、药王庙、孝义厅遗址、东岳庙戏楼、祖师庙等文物保存完整,开发价值巨大;而山歌、陕南花鼓、渔鼓等文化资源极富地方特色。这些资源品位虽高,但由于交通条件差、环境长期闭塞,缺乏品牌意识、营销能力等因素,柞水县的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
本文希望通过对柞水县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的分析,提出合理利用旅游资源,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对策。
1.1.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作为一门比较年轻的学问,旅游学科的研究在学术界仍存在很多问题仍需讨论。由于其基础理论的研究方面仍然十分缺乏,所以涌现出了众多的研究观点。在这种大形势下,借鉴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从日益丰富的旅游现象进行审视,总结规律,对充实旅游产业经济学理论有一定的意义。
(2)现实意义
近年来,柞水县经济高速发展,柞水县外向型经济也呈强势增长态势,在旅游资源开发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柞水县旅游产业相对落后的状况,并且存在着许多问题。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将柞水县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使柞水县旅游业做大做强、实现科学发展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要解决这一现状,当务之急是我们应对柞水县旅游业的现状有个全面正确的认识,抢抓眼前这一千载难逢的重大发展机遇,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从提高认识,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加强宣传力度为重点,整合旅游资源,打造品牌项目,全力促进旅游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1.2文献综述
1.2.1国内文献综述
国内对于旅游产业转型及其结构优化升级研究主要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到了21世纪,探索性研究迅速增加,课题的针对性明显加强,研究方法不断与国际接轨。
高维忠(2003)分析了中国旅游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优化措施。
在产业政策方面,杜江(2005)、唐留雄(2006)详细阐述了旅游发展目标的一般规律,系统分析了由国旅游产业功能与产业政策的演进过程,提出了中国旅游产业功能与产业政策调整的目标。
在发展模式方面,夏卫红、刘嗣明(2008)等提出旅游业转型,政府应继续发挥主导作用。
从旅游要素层面,戴斌(2009)结合奥运会和北京旅游产业战略转型的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空间布局、产业政策为核心的北京市饭店产业的宏观调控思路。
Key words:Zhashui county;tourism;development目录
1 绪论 1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2
1.2文献综述 2
1.2.1国内文献综述 2
1.2.2国外文献综述 3
1.2.3国内外研究综述 3
1.3研究方法 4
2旅游产业的相关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理论 5
2.1旅游产业开发理论 5
2.2旅游产业结构理论 5
2.2.1旅游产业结构的分类 5
2.3.2旅游产业结构的特点 6
3柞水县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8
3.1柞水县基本情况 8
3.2柞水县旅游资源概况 8
3.2.1奇特的柞水溶洞 8
3.2.2传奇的凤凰古镇 9
3.2.3对峰台上的观音庙 9
3.3.4秦楚古道 9
3.3柞水县旅游产业开发的策略 9
3.3.1柞水县制定了旅游产业优先发展战略 9
3.3.2积极开展乡村旅游产业开发 10
3.3.3积极开展旅游设施建设 11
4 柞水县旅游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2
4.1品牌意识不强 12
4.2资源整合不力 12
4.3旅游产品创新不足 13
4.4产业配套不高 14
4.5宣传营销乏力,旅游管理人才缺乏 15
5 柞水县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16
5.1依托秦岭特色资源,开展生态旅游 16
5.2招商引资,动员民众,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 16
5.3加大宣传力度 17
5.4动员民众力量参与 18
6 结论 20
参考文献 21
致谢 22
1 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旅游业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产业,和人们的生活水平息息相关,旅游业的良性发展有赖于旅游资源科学合理的开发与规划。旅游业必须在科学发展的指导下,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的规划,实现旅游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面对新的国际竞争环境,研究新产业、大旅游的经济现象和知识经济条件下产业的优化、升级问题,将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产业能否得到健康、持续的发展。各级政府不同程度地进一步重视发展旅游业。因此,如何优化旅游产业升级是旅游产业经济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
柞水县位于陕西省南部,地处秦岭南麓,西安近邻,商洛西部,总面积2332平方公里,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土石山区县。全县植被覆盖率高达78%、森林覆盖率达65%,负氧离子含量比西安的四倍还高,素有"天然氧吧、城市之肺"之称,融"名山名镇名洞"于一体、被誉为"终南首邑,山水画廊"。柞水旅游资源丰富,景点独具特色,自古有“终南胜景知多少,柞水别开一重天”之说。南部有享有“北国奇观”、“西北一绝”、“中国十大名洞”美称的柞水溶洞群。中部有园林式山城柞水县城,旅游诸要素配备齐全,千米体闲长廊、乾佑河林荫大道等景致是人们体闲娱乐的理想场所。北部有具“天然氧吧”、“动物乐园”、“天然药库”之称,集雄秀绝奇于一身的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极富体闲度假功能,科考价值极高。其次,人文景观资源丰富。如凤凰古镇建于明末,兴于清代,有200多年历史,沿袭徽派建筑风格,又具地方特色,其至今保存完好的四合院和街面被列入省级文物;又如秦楚古道、香炉海螺、佛洞龙泉、药王庙、孝义厅遗址、东岳庙戏楼、祖师庙等文物保存完整,开发价值巨大;而山歌、陕南花鼓、渔鼓等文化资源极富地方特色。这些资源品位虽高,但由于交通条件差、环境长期闭塞,缺乏品牌意识、营销能力等因素,柞水县的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
本文希望通过对柞水县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的分析,提出合理利用旅游资源,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对策。
1.1.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作为一门比较年轻的学问,旅游学科的研究在学术界仍存在很多问题仍需讨论。由于其基础理论的研究方面仍然十分缺乏,所以涌现出了众多的研究观点。在这种大形势下,借鉴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从日益丰富的旅游现象进行审视,总结规律,对充实旅游产业经济学理论有一定的意义。
(2)现实意义
近年来,柞水县经济高速发展,柞水县外向型经济也呈强势增长态势,在旅游资源开发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柞水县旅游产业相对落后的状况,并且存在着许多问题。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将柞水县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使柞水县旅游业做大做强、实现科学发展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要解决这一现状,当务之急是我们应对柞水县旅游业的现状有个全面正确的认识,抢抓眼前这一千载难逢的重大发展机遇,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从提高认识,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加强宣传力度为重点,整合旅游资源,打造品牌项目,全力促进旅游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1.2文献综述
1.2.1国内文献综述
国内对于旅游产业转型及其结构优化升级研究主要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到了21世纪,探索性研究迅速增加,课题的针对性明显加强,研究方法不断与国际接轨。
高维忠(2003)分析了中国旅游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优化措施。
在产业政策方面,杜江(2005)、唐留雄(2006)详细阐述了旅游发展目标的一般规律,系统分析了由国旅游产业功能与产业政策的演进过程,提出了中国旅游产业功能与产业政策调整的目标。
在发展模式方面,夏卫红、刘嗣明(2008)等提出旅游业转型,政府应继续发挥主导作用。
从旅游要素层面,戴斌(2009)结合奥运会和北京旅游产业战略转型的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空间布局、产业政策为核心的北京市饭店产业的宏观调控思路。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