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小额贷款支持精准扶贫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四川黑水为例
以小额贷款的方式支持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是当前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缩小地区间经济差距的重要扶贫金融政策。精准扶贫是具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的扶贫理念,该理念成为扶贫工作的重要指导,有助于提高扶贫工作效率,实现全面脱贫。本文以四川省阿坝州黑水县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精准扶贫的相关政策进行解读,并结合其在以小额贷款方式进行精准扶贫的工作内容,对黑水县以小额贷款进行精准扶贫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总结,发现以下问题地方金融政策实施力度不足;社会信用未健全;教育事先未脱贫;发放机构运营不连贯且收益小;并结合实际就以上问题提出政策建议。关键词 精准扶贫,小额贷款,四川黑水,民族地区
目 录
1 绪论 2
2 四川黑水县精准扶贫政策分析 3
2.1 黑水县现状分析 3
2.2 黑水县精准扶贫相关政策措施 3
3 黑水县小额贷款支持精准扶贫现状分析 5
3.1 黑水县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5
3.2 精准扶贫工作任务重 9
3.3 黑水县小额贷款精准扶贫工作成果显著 12
4 小额贷款支持精准扶贫工作出现的问题分析 13
4.1 小额贷款的金融政策实施力度不足 13
4.2 民族地区社会信用未健全 13
4.3 教育事业未先脱贫 13
4.4 小额贷款发放机构运营不连贯且收益小 14
5 政策建议 14
5.1 平衡地区产业结构,制定高效精准扶贫政策 14
5.2 形成稳定的“信用等级”机制 15
5.3 创新开发金融产品 15
5.4 形成连贯的小额贷款业务监管体系 16
结论 18
致谢 19
参考文献 20
1 绪论
随着党的十八大召开后,精准扶贫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关乎到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第一要务,是党中央、国务院结合目前全国领域内扶贫工作的现实状况,提出的有关于新的精准扶贫工作的问题,并对实现扶贫攻坚工作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十九大以后,习近平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作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是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的根本方法和指导方针,四川省阿坝州的扶贫攻坚工作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央的带领下,州委州政府有序开展扶贫攻坚,脱贫摘帽的工作[1];而小额信贷在中国,有效地解决了三农,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时至精准扶贫攻坚阶段,小额贷款也在四川阿坝州的十三个县的贫困农村的扶贫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我国经济发展的大环境是可观的,但是贫富差距一直存在,近几年为了有效的缩小贫富差距,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众多扶持政策,其中以精准扶贫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对民族地区实行小额贷款政策扶持力度较大,形成了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扶持政策,深入民心,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从社会舆论层面分析,民族地区小额贷款支持精准扶贫相关政策及有关成就方面得到了人民的认可,成为依赖性较强的政策之一;而从金融经济专业领域层面分析,民族地区小额贷款支持精准扶贫存在很多问题,因此,需要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分析,力争将以小额贷款支持下的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做到位,做出成效。
国内外研究都对扶贫有着各种方面的研究但唯独缺少了对民族地区小额贷款支持精准扶贫的研究,为有效助推精准扶贫具体实践,以四川省阿坝州黑水县为例,从四川省阿坝州黑水县的农牧民的年收入提高入手,在精准扶贫政策小额贷款的支持下,农牧民收入不再局限于农业或者牧业,而是通过小额贷款对房屋的抵押,让他们有足够的资金去投资,打通他们的造血功能,使他们真正的脱贫摘帽[2]。
精准扶贫是按照国家的相关扶贫政策,针对某地区及区域提出的具有扶贫目标性质的相关福利政策,其旨在缩小城乡差距,力争让贫困地区居民生活水平提升,摆脱贫困。本文以黑水县为例,从精准扶贫的现实状况及相应的扶贫政策出发,为当地的精准扶贫工作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 四川黑水县精准扶贫政策分析
2.1黑水县现状分析
黑水县位于四川省阿坝州腹地,因其境内流过猛河而得名,猛河在藏文直译出来就是黑水河。县城四周群山环绕,境内层峦叠嶂,山高河深,雪山高原,彩林幽幽。其中海拔5,200米以上雪峰4座,色尔古河坝最低,海拔1,790米,境内岷江上游三条支流黑水河、毛儿盖河、小黑水河和48条溪流形成网系。总面积4356平方公里。东西长约85公里,南北宽约72.5公里。2017年,总人口达到57000人,其中藏民占总人口的92%,汉民占总人口的7%,羌民占总人口0.7%。有3个乡镇及14个乡,行政规划村有14个,是一个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嘉绒藏族聚居县。?
受历史地理等诸多因素制约,虽然资源富集,但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集老、少、边、穷于一身,从1994年至2011年,3次被认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为贯彻国家精准扶贫政策,2015年进行了精准识别,全县有贫困村64个,占50.4%;贫困户2050户,贫困人口6815人,占总人口的11%,贫困发生率为12.8%,高出全省7个百分点。在扶贫工作中,黑水县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精准脱贫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众志成城,有针对性地进行扶贫攻坚,推动脱贫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2016年实现脱贫攻坚首战首胜,12个贫困村如期顺利退出,500户1744人贫困户顺利脱贫。
2009年到2016年,黑水县地方生产总值达到5亿元,且工业生产增值增加幅度最大,农业生产总值占据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2016年全年的粮食产量达到1.5万吨,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种类较全,且蔬菜的产量也年年增加。在黑水县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林牧业等发展也快速向前发展,且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对于工业中的经济来说,由于一些工业经济技术人员受到相应工业产业领域的影响,导致工业规模较小,其工业企业的数量也相对较少,缺乏发展及技术创新的动力。为更好的深入研究黑水县扶贫状况,对黑水县近3年人均GDP、人均收入及工农业生产总值进行了汇总,如表1所示。
表1 黑水县近3年人均GDP、人均收入及工农业生产总值数据分析
年份
人均GDP(元)
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林牧业生产总值(亿元)
2015
目 录
1 绪论 2
2 四川黑水县精准扶贫政策分析 3
2.1 黑水县现状分析 3
2.2 黑水县精准扶贫相关政策措施 3
3 黑水县小额贷款支持精准扶贫现状分析 5
3.1 黑水县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5
3.2 精准扶贫工作任务重 9
3.3 黑水县小额贷款精准扶贫工作成果显著 12
4 小额贷款支持精准扶贫工作出现的问题分析 13
4.1 小额贷款的金融政策实施力度不足 13
4.2 民族地区社会信用未健全 13
4.3 教育事业未先脱贫 13
4.4 小额贷款发放机构运营不连贯且收益小 14
5 政策建议 14
5.1 平衡地区产业结构,制定高效精准扶贫政策 14
5.2 形成稳定的“信用等级”机制 15
5.3 创新开发金融产品 15
5.4 形成连贯的小额贷款业务监管体系 16
结论 18
致谢 19
参考文献 20
1 绪论
随着党的十八大召开后,精准扶贫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关乎到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第一要务,是党中央、国务院结合目前全国领域内扶贫工作的现实状况,提出的有关于新的精准扶贫工作的问题,并对实现扶贫攻坚工作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十九大以后,习近平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作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是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的根本方法和指导方针,四川省阿坝州的扶贫攻坚工作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央的带领下,州委州政府有序开展扶贫攻坚,脱贫摘帽的工作[1];而小额信贷在中国,有效地解决了三农,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时至精准扶贫攻坚阶段,小额贷款也在四川阿坝州的十三个县的贫困农村的扶贫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我国经济发展的大环境是可观的,但是贫富差距一直存在,近几年为了有效的缩小贫富差距,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众多扶持政策,其中以精准扶贫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对民族地区实行小额贷款政策扶持力度较大,形成了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扶持政策,深入民心,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从社会舆论层面分析,民族地区小额贷款支持精准扶贫相关政策及有关成就方面得到了人民的认可,成为依赖性较强的政策之一;而从金融经济专业领域层面分析,民族地区小额贷款支持精准扶贫存在很多问题,因此,需要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分析,力争将以小额贷款支持下的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做到位,做出成效。
国内外研究都对扶贫有着各种方面的研究但唯独缺少了对民族地区小额贷款支持精准扶贫的研究,为有效助推精准扶贫具体实践,以四川省阿坝州黑水县为例,从四川省阿坝州黑水县的农牧民的年收入提高入手,在精准扶贫政策小额贷款的支持下,农牧民收入不再局限于农业或者牧业,而是通过小额贷款对房屋的抵押,让他们有足够的资金去投资,打通他们的造血功能,使他们真正的脱贫摘帽[2]。
精准扶贫是按照国家的相关扶贫政策,针对某地区及区域提出的具有扶贫目标性质的相关福利政策,其旨在缩小城乡差距,力争让贫困地区居民生活水平提升,摆脱贫困。本文以黑水县为例,从精准扶贫的现实状况及相应的扶贫政策出发,为当地的精准扶贫工作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 四川黑水县精准扶贫政策分析
2.1黑水县现状分析
黑水县位于四川省阿坝州腹地,因其境内流过猛河而得名,猛河在藏文直译出来就是黑水河。县城四周群山环绕,境内层峦叠嶂,山高河深,雪山高原,彩林幽幽。其中海拔5,200米以上雪峰4座,色尔古河坝最低,海拔1,790米,境内岷江上游三条支流黑水河、毛儿盖河、小黑水河和48条溪流形成网系。总面积4356平方公里。东西长约85公里,南北宽约72.5公里。2017年,总人口达到57000人,其中藏民占总人口的92%,汉民占总人口的7%,羌民占总人口0.7%。有3个乡镇及14个乡,行政规划村有14个,是一个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嘉绒藏族聚居县。?
受历史地理等诸多因素制约,虽然资源富集,但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集老、少、边、穷于一身,从1994年至2011年,3次被认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为贯彻国家精准扶贫政策,2015年进行了精准识别,全县有贫困村64个,占50.4%;贫困户2050户,贫困人口6815人,占总人口的11%,贫困发生率为12.8%,高出全省7个百分点。在扶贫工作中,黑水县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精准脱贫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众志成城,有针对性地进行扶贫攻坚,推动脱贫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2016年实现脱贫攻坚首战首胜,12个贫困村如期顺利退出,500户1744人贫困户顺利脱贫。
2009年到2016年,黑水县地方生产总值达到5亿元,且工业生产增值增加幅度最大,农业生产总值占据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2016年全年的粮食产量达到1.5万吨,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种类较全,且蔬菜的产量也年年增加。在黑水县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林牧业等发展也快速向前发展,且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对于工业中的经济来说,由于一些工业经济技术人员受到相应工业产业领域的影响,导致工业规模较小,其工业企业的数量也相对较少,缺乏发展及技术创新的动力。为更好的深入研究黑水县扶贫状况,对黑水县近3年人均GDP、人均收入及工农业生产总值进行了汇总,如表1所示。
表1 黑水县近3年人均GDP、人均收入及工农业生产总值数据分析
年份
人均GDP(元)
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林牧业生产总值(亿元)
2015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