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信贷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日期: 年 月 日摘 要消费信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得到了十分迅速的发展。在此之前,西方国家调控消费主要依赖于财政与收入政策。20世纪80年代之后我国才开始出现消费信贷的,直到90年代末期我国消费信贷才开始发展迅速。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在宏观与微观上有没有加速,其促进经济增幅的作用,本文的关键是其效果如何。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以我国消费信贷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为主的,主要是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分析的。从凯恩斯理论来分析消费信贷对经济的影响所在;将消费信贷余额、国内生产总值作为研究变量,消费需求作为中间变量,选用中国2006到2015年的数据来建立模型,对消费信贷相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且运用Eviews计量软件来获得结论。根据结果的表明,我国的内需增加,经济的增长都离不开消费信贷的发展。我国消费信贷可以正向的推进国民生产总值。虽然目前消费信贷在我国加速发展,但是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仍然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我们可以采取对应的措施以达到促进消费信贷的发展的目的,从而促进它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 1
1.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
1.2文献综述 2
1.3研究的方法和结构框架 3
第二章 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现状分析 6
2.1消费信贷的定义 6
2.2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现状 7
第三章 我国消费信贷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分析 11
3.1消费信贷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分析 11
3.2消费信贷对我国经济增长拉动的适用性分析 12
第四章 我国消费信贷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13
4.1模型构建 13
4.2数据的来源和处理 13
4.3实证分析过程 15
4.4实证结果分析 17
第五章 发展我国消费信贷的政策建议 18
5.1宏观经济层面上发展消费信贷的建议 18
5.2微观经济层面上发展消费信贷的建议 18
结束语 20
致 谢 21
参考文献 2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一章 绪论
1.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选题的背景
21世纪给全球带了很大的改变,中国也是如此,加入世贸组织,跟上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世界各国的货币资本可以做到很大程度上的自由流通,金融业蓬勃的发展,索罗斯的成功也告诉全世界要提高金融行业的监管和寻找一条未来金融业正确的发展道路,因为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金融业,所以金融业的推动或抑制作用是不可忽视的。2007年,历史悠久的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引爆了金融业背后巨大的次贷泡沫,引发次贷危机,随后蔓延全球。2008年,冰岛宣布破产,原因就在于其金融业与实体经济没有更好的融合,而是盲目地举债生活。2009年,被人们称为土豪的天堂的迪拜也遭到了打击,巨额的债务压得迪拜不得不调节债务期限来缓和经济局面,形成了迪拜债务危机。短短十几年的时间,由于没有理解金融业对经济真正的作用,世界各国都在金融业的发展道路上摔了跟头。在金融危机渐渐消退的时候,各国又开始需找其他途径来提高自身的经济,这时消费信贷的出现,得到了人们的大量关注。
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费信贷相关意见,消费信贷业务逐渐在全国开展起来。此后,消费信贷在我国发展迅速。艾瑞咨询[]发布的《2016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研究报告》中指出,2015年中国的消费信贷规模应该已经达到了19.0万亿,这表明同比增长了23.3%;预计2019年将达到41.1万亿。“这显示在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之后,我国居民的总体收入水平与理财的能力都获得了足够发展。在互联网金融消费信贷产品数不胜数的今天,居民们对新的消费信贷产品的接受程度日益增高,而市场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互联网金融企业之所以会扎堆的出现,那是由于市场主导下的金融资源在合理地配置。
1.1.2选题的意义
我国消费信贷已经有一定的规模,但是占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分量较小,在国民经济中比重较小是消费信贷最值得解决的问题。
从当代的经济环境看,消费是拉动经济的最为重要的动力。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与居民消费密不可分,而在这些居民的消费中,信用消费排在了首位。现如今,我国消费信贷这一业务正处在一个十分初级的阶段,它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依然并不是十分突出。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对于消费信贷的研究对经济的增长的促进左右大有裨益。所以我要展开一系列对于消费信贷的研究,来分析消费信贷是如何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其中有哪些优点和缺点,我们应当如何重视消费 信贷这一业务。对我国更好地发展信贷消费能够提出建设性的建议,更好地来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
1.2文献综述
1.2.1国内文献综述
我国的消费信贷业务发展晚于其他国家,在这方面我们的研究九十分缺乏理论结果的研究,数据也并不是十分的多,所以在消费信贷的前期研究之中,我们大多是以借鉴别国的研究成果来进行分析的。李天翔和李文华(2000)认为现时生活中的信贷约束是十分常见的,这将使居民们通常将储蓄作为最后的稻草,为了防止收入不再进入下滑期,所以选择储蓄是居民大部分的选择。如果使用消费信贷手段来解决信贷约束的瓶颈,就会刺激消费,拉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何俊(2002)则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消费理念的方向阐述了发展消费信贷的相关理论依据。
随着国内学者对消费信贷坚持不懈的研究,现在已经可以运用定量来分析消费信贷所产生的影响。陈宝锋和席爱华(2002)对于中国和美国消费信贷问题的研究与宏观经济增长这两者之间做了一系列的比较,从中得出结论是:消费信贷与经济正相关。陈敏和刘小辉(2002)则运用了一元回归模型的方法,对美国的消费信贷数据做了系统的分析,讨论了消费信贷对消费是如何起促进作用的,这一结论同样也提出了消费信贷促进经济发展的结论。张现春和孙国锋(2004)认为消费信贷的扩大,让货币政策缓解经济的波动作用尤为突出。沈炳熙和吴显亭(2004)却十分侧重个人消费信贷对于中国地区的信贷发展还有经济协调发展更的影响,同样也提出了经济协调发展中欠发达地区亦应当加大消费信贷的业务加速发展这一问题,并且强调消费信贷政策的积极作用要得到发挥,防止消费信贷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拉大中国地区发展差距,应当全力实现中国区域经济可协调发展这一政策。蔡浩仪和徐忠(2005)从信用资源分配的这一方面探讨了经济发展还有消费信贷之间所存在的微妙关系,提出应当通过压制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从而还有降低储蓄率等方法来迅速发展消费信贷这一业务。对于增长无法产生的积极作用则可能会导致经济增长的不平衡,其目的是协调中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所在。林晓楠(2006)所采用的定性分析还有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开始了全面的分析,我国消费信贷对于消费需求以及消费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并且得出结论:消费信贷业务的大力开展十分有助于降低公民的资金流动局限性,并且对央行的货币政策能够所传达出来的渠道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沈建美和齐雪松(2007)在理论研究上提出了消费信贷有助于刺激消费,并且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可以扩大乘数效应这两种方式来促进经济的增长。李婷(2011)分析了我国信贷发展的现状,并且概括了影响我国信贷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给我国信贷的建设之路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蔡果(2015)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建立了计量模型,运用中得出:中长的期消费信贷与在其中包含的住房贷款变化对我国经济增长有明显的影响。
1.2.2国外文献综述
萨威格(F.Zweig )在《消费者信用论》(1936)中非常全面的描述了消费信贷对消费和生产所产生的重大的影响,以他的观点可以看出:短时期内,要想使得消费信贷能够增加消费需求与生产的需求,最终就可以增加国内的迫切需求。PhilipA .Klein(1976)提出消费信贷周期理论这一概念,对美国19201967年也就是二战前后的消费信贷(消费信贷余额、一次性偿清贷款余额和分期付款余额)与国民生产总值进行研究。发现这两项数据都有类似比较强烈的趋势,两者都是通过季节性调整的,然而在经济周期方面要优于总的消费信贷余额和分期付款消费信贷,同时分期付款消费信贷余额周期性十分的强烈。Zeldes (1989)则认为消费信贷增长正相关于消费,这就能够积极地推动经济的增长。DeGregori (1996)认为从一定程度上信贷约束阻碍了经济的发展。Ludvigson(1999)建立了流动性约束与家庭收入的模型,发现如果减少消费信贷的管制,那么流动性约束也会跟着减少,最终推进收入的增长,扩大消费需求。Pereira(2003)觉得放宽企业信贷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最用要优于放宽消费信贷。Andrew B. Luckman(2015)通过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来分析所用不同国家消费信贷和经济增长之间所存在的必要关系,并且得出了一定的结论:每个国家的消费信贷和人均GDP增长之间存在相互的作用并且都各有不同。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38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