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并购对股价影响的研究事件分析法
2015年以来,伴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成熟,运行机制的逐渐规范,并购市场也出现了新的气象。国内外对于并购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一直都有研究,国外的几次并购浪潮也为学界提供了不少研究样本。现如今我国的金融市场每年发生的公司合并事件都有数千起以上,而2015年的股市改革使我们有必要对于并购带来的效应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将首先对中外文献进行回顾,随后将介绍并购效应的主要理论体系,之后选择最适合本文的事件研究法对2016年中国沪市A股23起代表性并购事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短期内,并购能给目标公司股价带来显著的负面影响,但是对于这一情况的解释说明、以及是否具有广泛而持续的实用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引言1
二、文献综述2
1.会计指标法及其研究成果 2
2.事件分析法及其研究成果 3
三、企业并购股价效应的概念介绍及相关理论基础5
(一)企业并购的含义 5
(二)企业并购的类型 6
1.横向并购 6
2.纵向并购 6
3.混合并购 6
4.新的并购理论 6
(三)国外理论分析7
1.协同效应理论7
2.价值低估理论7
3.内部资本市场理论7
四、数据选择与方法设计8
(一)并购样本选择 8
(二)研究方法8
1.数据选择 8
2.模型构建 8
3.显著性检验9
五、实证结果及分析9
六、结论11
致谢12
参考文献12
上市公司并购对股价影响的研究——基于事件研究法
引言
引言
我国股权改革在最近几年不断地发展完善完善,这使得企业并购市场得到了迅速发展,企业也经常通过并购这一手段来进行发展。企业并购的类型主要有如下几种,以并购类型进行划分,主要有纵向并购、横向并购、多元化并购。如果用支付方式进行划分,则包含股权支付、现金支付、承担带债务的方式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等。企业发出并购公告的前后,其公司股票的价格会出现一些变化,所以将主要分析这一时段并购目标公司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依据我们所学过的托宾q 理论等一系列金融理论,股票价格的动会影响到企业每股收益率的波动。本文会分析资产并购消息发布前后股价波动状况以及在长期中业绩和股价之间的关系,并将采用事件研究方法,对2016年中国沪市A股23起代表性并购事件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上市公司的并购对股价所带来的影响。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重要阶段,对于并购市场的研究与发展显得十分迫切,有必要增加对并购行为的分析研究。在并购研究中,首要问题是分析并购能否为企业创造价值,即并购绩效的研究。正确理解这个话题很重要。研究并购绩效的问题可以为企业兼并重组起到帮助,同时更重要的是为政府的立法和监管提供很有价值的参考。兼并和收购的主要问题是价值取向问题,对待兼并重组究竟是应当采取激励、约束还是中立的态度?所以综上所述,我们将根据并购对企业价值带来的具体影响进行分析研究。也就是说,如果并购可以带来价值增长,则立法和监管部门就应持鼓励态度,相反,当并购行为没能给企业带来价值增长时,我们就需要仔细考虑这一行为。
二、文献综述
企业并购的动因和效应理论教给我们,并购可能对于资源配置和利用起到了更加积极的作用[1],为了解释使得企业并购绩效变化的各种原因,企业并购的相关理论得到发展。国内外几次规模较大的并购浪潮也为研究提供了不少案例。但国内外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方法分析不同的样本数据后所得到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
在这些研究中,经济学家们主要采用了两种方法。其一是会计指标法,以财务数据为主,从企业的财务报表中挑选比较有代表性的财务数据建立评价体系,来评估并购行为是否能带来财富效应。还有一种常见的方法是事件研究法,通常以并购消息发布日为时间点来观测事件前后一定时期内并购事件是否能给目标公司和并购公司带来异常回报。而研究的视角也有所不同,主要是观测购并公司,目标公司,或是将他们看做一个整体来分析并购事件给他们带来的并购效应[3]。接下来,本文将根据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对中外实证研究进行综述。
会计指标法及其研究结果
会计指标法主要选取并购公司或目标公司并购行为发生前后若干年报表中的一些财务指标作为参考来建立评估指标体系。一般选取资产回报率、股权回报率等可以反映公司成长能力的一系列财务数据作为指标,同时评估并购事件发生时的国家经济状况和行业景气水平对各项指标进行调整。当并购后的财务数据好于并购前的财务数据时,便说明并购对于企业财富有积极的影响。
Gillanet(2000)[4]分析了国外15项有关研究。有4项研究得出并购事件发生后,财务指标显示企业业绩的变化显著为正,还有2项显著为负,而其余结果则在统计上并不显著。并且Gillanet(2000)发现其中的4项研究比较需要注意。
Meeks G,Meeks J G(1980)[5]对20世纪70年代英格兰的233个并购交易进行了研究,发现购并公司的资产收益率一直在下降,并且一直持续到交易事件发生后的第五年。另外,有接近六成的收购公司的绩效水平达不到整个行业的平均水平。他主要得出的结论是合并将使收购公司盈利能力略微降低。
Mueller(1980)[6]则对英法等几个西方发达国家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进行了研究。他所得出的结论与Meeks大致相同,穆勒发现购并公司与被收购公司相比,企业规模明显要大很多,而且增长得更快,负债率也要高一些。但二者的盈利水平差距不大。穆勒所得出的重要结论是,购并公司在完成并购后的财务数据指标上反映出的业绩水平与没有收购行为的竞争企业相比要差一些,但是并不明显。
(3)Scherer和Ravenscraft(1994)[7]研究了1976年到1993年的471家合并交易。他们的创新之处在于其研究的数据来源于一个由美国官方运营的特殊的数据库,与前面的研究相比,这增加了在对照组的选取上的自由度,同时能够更精准地分析资产价值与会计方法选择所带来的影响。他们的研究结论是收购公司的盈利水平要低于同行业其他企业1%2%。
(4)Healy等(1992)[8]得出的结论则与上述几项研究不用,他们调查分析了在1979年到1984年中美国涉及资产数额最大的50起合并交易后的财务数据后发现,并购行为发生后购并公司的资产生产力有明显增长,这些公司与没有收购行为的同行业公司相比获得了更多的营运现金。购并企业的的基础性支出与科研经费投入比率与行业水平基本相当,这说明业绩的增长不是因为削减了基础的投资。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引言1
二、文献综述2
1.会计指标法及其研究成果 2
2.事件分析法及其研究成果 3
三、企业并购股价效应的概念介绍及相关理论基础5
(一)企业并购的含义 5
(二)企业并购的类型 6
1.横向并购 6
2.纵向并购 6
3.混合并购 6
4.新的并购理论 6
(三)国外理论分析7
1.协同效应理论7
2.价值低估理论7
3.内部资本市场理论7
四、数据选择与方法设计8
(一)并购样本选择 8
(二)研究方法8
1.数据选择 8
2.模型构建 8
3.显著性检验9
五、实证结果及分析9
六、结论11
致谢12
参考文献12
上市公司并购对股价影响的研究——基于事件研究法
引言
引言
我国股权改革在最近几年不断地发展完善完善,这使得企业并购市场得到了迅速发展,企业也经常通过并购这一手段来进行发展。企业并购的类型主要有如下几种,以并购类型进行划分,主要有纵向并购、横向并购、多元化并购。如果用支付方式进行划分,则包含股权支付、现金支付、承担带债务的方式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等。企业发出并购公告的前后,其公司股票的价格会出现一些变化,所以将主要分析这一时段并购目标公司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依据我们所学过的托宾q 理论等一系列金融理论,股票价格的动会影响到企业每股收益率的波动。本文会分析资产并购消息发布前后股价波动状况以及在长期中业绩和股价之间的关系,并将采用事件研究方法,对2016年中国沪市A股23起代表性并购事件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上市公司的并购对股价所带来的影响。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重要阶段,对于并购市场的研究与发展显得十分迫切,有必要增加对并购行为的分析研究。在并购研究中,首要问题是分析并购能否为企业创造价值,即并购绩效的研究。正确理解这个话题很重要。研究并购绩效的问题可以为企业兼并重组起到帮助,同时更重要的是为政府的立法和监管提供很有价值的参考。兼并和收购的主要问题是价值取向问题,对待兼并重组究竟是应当采取激励、约束还是中立的态度?所以综上所述,我们将根据并购对企业价值带来的具体影响进行分析研究。也就是说,如果并购可以带来价值增长,则立法和监管部门就应持鼓励态度,相反,当并购行为没能给企业带来价值增长时,我们就需要仔细考虑这一行为。
二、文献综述
企业并购的动因和效应理论教给我们,并购可能对于资源配置和利用起到了更加积极的作用[1],为了解释使得企业并购绩效变化的各种原因,企业并购的相关理论得到发展。国内外几次规模较大的并购浪潮也为研究提供了不少案例。但国内外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方法分析不同的样本数据后所得到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
在这些研究中,经济学家们主要采用了两种方法。其一是会计指标法,以财务数据为主,从企业的财务报表中挑选比较有代表性的财务数据建立评价体系,来评估并购行为是否能带来财富效应。还有一种常见的方法是事件研究法,通常以并购消息发布日为时间点来观测事件前后一定时期内并购事件是否能给目标公司和并购公司带来异常回报。而研究的视角也有所不同,主要是观测购并公司,目标公司,或是将他们看做一个整体来分析并购事件给他们带来的并购效应[3]。接下来,本文将根据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对中外实证研究进行综述。
会计指标法及其研究结果
会计指标法主要选取并购公司或目标公司并购行为发生前后若干年报表中的一些财务指标作为参考来建立评估指标体系。一般选取资产回报率、股权回报率等可以反映公司成长能力的一系列财务数据作为指标,同时评估并购事件发生时的国家经济状况和行业景气水平对各项指标进行调整。当并购后的财务数据好于并购前的财务数据时,便说明并购对于企业财富有积极的影响。
Gillanet(2000)[4]分析了国外15项有关研究。有4项研究得出并购事件发生后,财务指标显示企业业绩的变化显著为正,还有2项显著为负,而其余结果则在统计上并不显著。并且Gillanet(2000)发现其中的4项研究比较需要注意。
Meeks G,Meeks J G(1980)[5]对20世纪70年代英格兰的233个并购交易进行了研究,发现购并公司的资产收益率一直在下降,并且一直持续到交易事件发生后的第五年。另外,有接近六成的收购公司的绩效水平达不到整个行业的平均水平。他主要得出的结论是合并将使收购公司盈利能力略微降低。
Mueller(1980)[6]则对英法等几个西方发达国家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进行了研究。他所得出的结论与Meeks大致相同,穆勒发现购并公司与被收购公司相比,企业规模明显要大很多,而且增长得更快,负债率也要高一些。但二者的盈利水平差距不大。穆勒所得出的重要结论是,购并公司在完成并购后的财务数据指标上反映出的业绩水平与没有收购行为的竞争企业相比要差一些,但是并不明显。
(3)Scherer和Ravenscraft(1994)[7]研究了1976年到1993年的471家合并交易。他们的创新之处在于其研究的数据来源于一个由美国官方运营的特殊的数据库,与前面的研究相比,这增加了在对照组的选取上的自由度,同时能够更精准地分析资产价值与会计方法选择所带来的影响。他们的研究结论是收购公司的盈利水平要低于同行业其他企业1%2%。
(4)Healy等(1992)[8]得出的结论则与上述几项研究不用,他们调查分析了在1979年到1984年中美国涉及资产数额最大的50起合并交易后的财务数据后发现,并购行为发生后购并公司的资产生产力有明显增长,这些公司与没有收购行为的同行业公司相比获得了更多的营运现金。购并企业的的基础性支出与科研经费投入比率与行业水平基本相当,这说明业绩的增长不是因为削减了基础的投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