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市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策略分析资源禀赋视角
特色农业是利用本地资源禀赋优势,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业产业,形成当地特色的农业生产系统。在研究地方特色农业产业时,应该把当地的资源优势因素加以重视,并且发展的重心要放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业产业,以达到最好的发展效果。本文将从资源禀赋视角,进行研究泰兴市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策略。首先,就泰兴市特色农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以及特色农业产业存在的问题。其次,从资源禀赋视角介绍泰兴市特色农业产业的优势劣势因素,再从外部环境的机遇和威胁分析泰兴市特色农业发展,并建立SWOT矩阵。最后,以银杏产业为例,详细分析泰兴市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策略。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 绪论1
(一)研究背景1
(二)文献综述2
1.国内外文献综述2
2.述评2
二、 泰兴市特色农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分析3
(一)泰兴市特色农业发展的现状3
1.传统银杏产业3
2.绿色蔬菜产业4
3.长江特色水产养殖产业4
(二)泰兴市特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5
1.传统银杏产业5
2.绿色蔬菜产业5
3.长江特色水产养殖产业5
三、泰兴市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因素分析5
(一)影响特色农业发展的内部因素5
1.自然资源优势5
2.地理交通优势6
3.历史文化优势6
4.内部的劣势6
(二)影响特色农业发展的外部因素7
1.泰兴市特色农业发展的机遇7
2.泰兴市特色农业发展的威胁7
(三)泰兴市特色农业产业的策略分析7
1.策略方向7
2.策略分析8
四、 研究结论9
致谢9
参考文献9
表 1 泰兴市特色农业产品的EF系数3
表2 2017年泰州市三地水产生产情况4
表3 泰兴市水产生产情况4
表4 泰兴市公路水路情况6
表5 SWOT矩阵7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泰兴市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策略分析——基于资源禀赋视角
引言
一、 绪论
(一)研究背景
十九大召开以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民增收成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可以在保留当地农业特色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满足新的市场需求,为农民创收增收提供新的增长点,利用好当地资源优势,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使农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
泰兴市地理位置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的北岸。它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各种独特的动植物品种,优秀的水文资源条件和地理区位条件。而且泰兴市有悠久的银杏种植历史,和自古以来的农耕文化,以及长江沿岸的特种水产养殖历史。在泰兴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公报中表明,截止2016年全市共有1150个农业经营单位。2016年末,普查登记到农民合作社543个;全市有25.06万农业经营户,其中0.16万为规模农业经营户。全市共有20.74万农业生产经营人员。2016年末,实际经营的耕地面积53.26千公顷,实际经营的林地面积(不含生态林防护林)1.25千公顷。2016年末,全市温室占地面积39.8公顷,大棚占地面积1576.4公顷,渔业养殖用房面积1.505公顷。近年来,农产品市场的需求开始变化,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到农产品的质量和绿色品质,当地农民运用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产业,增加收入,泰兴市的特色农业产业开始兴起,但是在这一产业发展的背后其中也存在着问题及其他发展潜力。所以本文基于资源禀赋视角进行研究泰兴市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给出新的发展策略。
(二)文献综述
1.国内外研究成果
布鲁罗(Bruno,M.,1972),讨论了比较优势的评估方法,它表明一国产品生产所消耗的各种国内因素的机会成本与这些产品的净收入之比低于汇率,那么该产品的生产和贸易具有比较优势。这一思想后来被皮尔森(Pearson,S.R.,1973)采用,建立了比较优势的国内资源成本评估方法,皮尔森和梅耶(P.K.Mayer)于1974年考察并分析了四个非洲国家(埃塞俄比亚,象牙海岸,坦桑尼亚和乌干达)咖啡生产和出口的比较优势,结果表明,乌干达、埃塞俄比亚和坦桑尼亚在咖啡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陈希煌(1989)分析了台湾十种农产品的比较优势,研究结果表明,台湾香蕉、唐菖蒲、菊花、相、橙和猪肉具有比较优势,大豆、玉米、水稻和甘蔗没有比较优势。
中国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有很多表述。刘志民,刘华周(2002)等认为,特色农业是利用当地资源开发新产品或从事具有地区特色的农业生产活动。李孝坤等(2002)认为,特色农业是在区域独特的农业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对其特色农业产品进行产业化生产,形成有地方特色的农业生产系统。朱鹤健等(2002.05)认为,特色农业的特点是在特定区域资源优势条件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特色农产品,形成强大的竞争力和显着的经济效益,一定的生产规模和工业化的农业生产体系。谢莉(2003)认为,特色农业是以市场需求为基础,在具有区域比较优势的特定地区,以其特有的农业技术和经营形式,生产加工出特殊品质、性能和具有特别市场竞争优势的特色农产品的产业。赵敏(2008)在书中写到,特色农业是以追求最佳效益(即最大的经济效益和最优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目的,依据区域内整体资源优势及特点,突出地域特色,围绕市场需求,以某一特定生产对象或生产目的为目标的非均衡农业生产体系。郑高强(2008)等由于自然环境复杂、地形种类繁多、经济发展水平各异,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必须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人文环境,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各地域的资源禀赋优势。余丽霞(2010)等认为,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是立足于本地资源禀赋、以市场为导向、政府培育和产业自然选择的动态过程,其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进而增强社会稳定。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 绪论1
(一)研究背景1
(二)文献综述2
1.国内外文献综述2
2.述评2
二、 泰兴市特色农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分析3
(一)泰兴市特色农业发展的现状3
1.传统银杏产业3
2.绿色蔬菜产业4
3.长江特色水产养殖产业4
(二)泰兴市特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5
1.传统银杏产业5
2.绿色蔬菜产业5
3.长江特色水产养殖产业5
三、泰兴市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因素分析5
(一)影响特色农业发展的内部因素5
1.自然资源优势5
2.地理交通优势6
3.历史文化优势6
4.内部的劣势6
(二)影响特色农业发展的外部因素7
1.泰兴市特色农业发展的机遇7
2.泰兴市特色农业发展的威胁7
(三)泰兴市特色农业产业的策略分析7
1.策略方向7
2.策略分析8
四、 研究结论9
致谢9
参考文献9
表 1 泰兴市特色农业产品的EF系数3
表2 2017年泰州市三地水产生产情况4
表3 泰兴市水产生产情况4
表4 泰兴市公路水路情况6
表5 SWOT矩阵7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泰兴市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策略分析——基于资源禀赋视角
引言
一、 绪论
(一)研究背景
十九大召开以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民增收成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可以在保留当地农业特色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满足新的市场需求,为农民创收增收提供新的增长点,利用好当地资源优势,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使农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
泰兴市地理位置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的北岸。它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各种独特的动植物品种,优秀的水文资源条件和地理区位条件。而且泰兴市有悠久的银杏种植历史,和自古以来的农耕文化,以及长江沿岸的特种水产养殖历史。在泰兴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公报中表明,截止2016年全市共有1150个农业经营单位。2016年末,普查登记到农民合作社543个;全市有25.06万农业经营户,其中0.16万为规模农业经营户。全市共有20.74万农业生产经营人员。2016年末,实际经营的耕地面积53.26千公顷,实际经营的林地面积(不含生态林防护林)1.25千公顷。2016年末,全市温室占地面积39.8公顷,大棚占地面积1576.4公顷,渔业养殖用房面积1.505公顷。近年来,农产品市场的需求开始变化,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到农产品的质量和绿色品质,当地农民运用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产业,增加收入,泰兴市的特色农业产业开始兴起,但是在这一产业发展的背后其中也存在着问题及其他发展潜力。所以本文基于资源禀赋视角进行研究泰兴市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给出新的发展策略。
(二)文献综述
1.国内外研究成果
布鲁罗(Bruno,M.,1972),讨论了比较优势的评估方法,它表明一国产品生产所消耗的各种国内因素的机会成本与这些产品的净收入之比低于汇率,那么该产品的生产和贸易具有比较优势。这一思想后来被皮尔森(Pearson,S.R.,1973)采用,建立了比较优势的国内资源成本评估方法,皮尔森和梅耶(P.K.Mayer)于1974年考察并分析了四个非洲国家(埃塞俄比亚,象牙海岸,坦桑尼亚和乌干达)咖啡生产和出口的比较优势,结果表明,乌干达、埃塞俄比亚和坦桑尼亚在咖啡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陈希煌(1989)分析了台湾十种农产品的比较优势,研究结果表明,台湾香蕉、唐菖蒲、菊花、相、橙和猪肉具有比较优势,大豆、玉米、水稻和甘蔗没有比较优势。
中国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有很多表述。刘志民,刘华周(2002)等认为,特色农业是利用当地资源开发新产品或从事具有地区特色的农业生产活动。李孝坤等(2002)认为,特色农业是在区域独特的农业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对其特色农业产品进行产业化生产,形成有地方特色的农业生产系统。朱鹤健等(2002.05)认为,特色农业的特点是在特定区域资源优势条件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特色农产品,形成强大的竞争力和显着的经济效益,一定的生产规模和工业化的农业生产体系。谢莉(2003)认为,特色农业是以市场需求为基础,在具有区域比较优势的特定地区,以其特有的农业技术和经营形式,生产加工出特殊品质、性能和具有特别市场竞争优势的特色农产品的产业。赵敏(2008)在书中写到,特色农业是以追求最佳效益(即最大的经济效益和最优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目的,依据区域内整体资源优势及特点,突出地域特色,围绕市场需求,以某一特定生产对象或生产目的为目标的非均衡农业生产体系。郑高强(2008)等由于自然环境复杂、地形种类繁多、经济发展水平各异,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必须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人文环境,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各地域的资源禀赋优势。余丽霞(2010)等认为,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是立足于本地资源禀赋、以市场为导向、政府培育和产业自然选择的动态过程,其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进而增强社会稳定。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