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煤炭产业转型研究
摘 要榆林市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城市,其能源资源储藏量丰富,为榆林市地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保障,但是过度依赖能源经济发展并不是长久之计,2010年榆林市府谷县发生煤矿采空坍塌事件,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影响,以及2012年煤炭价格下滑致使榆林市经济增长变的缓慢,为使得榆林市经济能够继续持续稳定增长,保障当地人民生活环境质量,所以榆林市煤炭转型速度不得不加快步伐。2014年榆林市主动开始走煤炭产业转型升级之路,并出台相关政策。本文通过搜集榆林市近年来煤炭产业相关数据,分析榆林市煤炭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短期内难以改变单一的煤炭品种、煤炭产业利用率低,产业结构调整速度过于缓慢、工业产业对周围的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提出坚持可持续发展经济,减少环境污染、优化三大产业结构布局,发展非煤产业、支持创新驱动力度,打造升级版产业园等相关建议。
目 录
摘 要 I
目 录 I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3 研究方法 4
2煤炭产业转型相关理论 5
2.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 5
2.2 产业转型理论 6
2.3 环境库兹涅茨理论 6
3 煤炭产业转型现状分析 8
3.1 榆林市经济发展概况 8
3.2 榆林市煤炭产业发展现状 10
3.2.1 榆林市煤炭总量及构成 10
3.2.2 榆林市煤炭产业投入与产出现状 10
3.2.3 榆林市煤炭价格趋势 11
3.3 榆林市煤炭产业转型发展现状 12
3.3.1推动煤炭产业向“市场主导型”发展 12
3.3.2推动煤炭产业向“清洁低碳型”发展 13
3.3.3推动煤炭产业向“循环经济型”发展 14
4 榆林市煤炭产业转型发展存在的问题 16
4.1 煤炭产业产品单一化,煤化工附加值较低 16
4.2 煤炭产业结构调整速度过于缓慢 16
4.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工业产业对周围的环境破坏严重 16
4.4 政府对企业的转型支持力度不明显 17
5 榆林市煤炭产业转型对策建议 18
5.1 坚持可持续发展经济,减少环境污染 18
5.2 优化煤炭产业结构布局,大力发展煤炭附属产业 18
5.3 加大支持创新驱动力度,打造升级版产业园 19
5.4 充分发挥政府在转型中的主导作用 19
结 论 20
参考文献 21
致 谢 23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我国从1978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目前已经达到全球中等收入国家经济发展要求,经济发展逐渐展现新局面,从2003年开始,我国工业产业生产力不能够紧步跟随时代步伐,其中,在工业产业中,以煤炭、石油以及有色金属为主要代表性的工业亏损覆盖面积达到80%以上,产业利润下降,产能过剩严重以及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等一系列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调整经济结构,使得要素之间实现最优配置,进而提升经济的质量和数量。在2017年10月份召开的中共十九大中,习近平总书记将建设“美丽中国”写入中国发展目标规划中。根据榆林市统计局数据显示,榆林市境内矿产资源占陕西省全省90%以上,目前已建成神东超亿吨煤炭生产基地,榆林市作为国家“西煤东运”的腹地、“西气东输”的源头、“西电东送”的枢纽,煤炭产业又是榆林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所以榆林市煤炭产业转型不仅仅是对当下经济发展困境的解决措施,更是对未来民生保障问题有着现实性的意义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从2007年至2016年,榆林市GDP由759.98亿元发展为2773.05亿元,第二产业为榆林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核心产业,占比全市每年总产值50%以上。截止目前为止,榆林市煤炭企业共有707家,每年生产能力为5.1亿吨,其中规模以上的煤炭企业年生产能力1.8亿吨,仅占全市煤炭生产能力35%。多年来,榆林市煤炭产业在发展中存在产能过剩、高耗能、综合回收利用率低等问题,在低碳经济、生态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等快速发展的政策背景下,以新能源的开发以及传统工业产业的转型为主要实施措施,进行“再工业化”,解决榆林市目前经济发展遇到的困境,使得榆林市经济继续持续稳定的增长。
本文以榆林市煤炭产业目前转型发展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在榆林市统计局搜集相关煤炭产业转型前后数据并加以分析,找出榆林市煤炭产业在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的办法,帮助榆林市在煤炭产业转型中能够正确、从容的面对挑战,使得榆林市经济发展优势逐渐由能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对榆林市的整体经济发展具有理论和现实性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在世界产煤中位列第一,煤炭产量占全球产量41%以上,并且在中国能源经济发展中,煤炭行业已占据主要地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煤炭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独一无二的作用,而榆林市作为我国盛产煤炭地之一,更是为我国经济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
(一)国外的研究现状
Poon(2004)关于产业转型的观点是企业生产产品由低质量逐渐向高质量产品方向的转变,不断的更新满足市场需求。
RC Milici(2009)认为煤炭产业转型就是对煤炭进行更深层次的研发,不断的更新产业设备,延长煤炭产业链。因为在一定的区域内,能源资源是有限的,煤炭的消耗速率要远大于其再生速率,所以发展煤炭附属产业,逐渐减少煤炭资源的浪费。
Paola Garrone(2010)认为煤炭产业转型就是一种技术的创新,经济发展的创新。不断的提高煤炭产业生产设备,不仅仅会影响到煤炭产业的生产业,而且会逐渐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梅勒妮(Melanie)认为当依靠能源产业使得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状态时,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就会时能源型企业,当时代要求该行业转型时,政府就会改变对不同行业的资金方面的支持力度,使得能源型企业被迫转型。
特恩海姆(B Turnheim)(2012)认为煤炭产业的转型离不开国家政治环境,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要转型,那么转型过程中难免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国家政策用于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和人民最基本的公共服务。
(二)国内的研究现状
王开盛(2013)认为在产业转型过程中,劳动力、资本、技术都会对产业转型起到关键的作用,资金的投入力度、员工的整体素质,技术设备水平都会对能源城市煤炭产业转型产生显著影响。
目 录
摘 要 I
目 录 I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3 研究方法 4
2煤炭产业转型相关理论 5
2.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 5
2.2 产业转型理论 6
2.3 环境库兹涅茨理论 6
3 煤炭产业转型现状分析 8
3.1 榆林市经济发展概况 8
3.2 榆林市煤炭产业发展现状 10
3.2.1 榆林市煤炭总量及构成 10
3.2.2 榆林市煤炭产业投入与产出现状 10
3.2.3 榆林市煤炭价格趋势 11
3.3 榆林市煤炭产业转型发展现状 12
3.3.1推动煤炭产业向“市场主导型”发展 12
3.3.2推动煤炭产业向“清洁低碳型”发展 13
3.3.3推动煤炭产业向“循环经济型”发展 14
4 榆林市煤炭产业转型发展存在的问题 16
4.1 煤炭产业产品单一化,煤化工附加值较低 16
4.2 煤炭产业结构调整速度过于缓慢 16
4.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工业产业对周围的环境破坏严重 16
4.4 政府对企业的转型支持力度不明显 17
5 榆林市煤炭产业转型对策建议 18
5.1 坚持可持续发展经济,减少环境污染 18
5.2 优化煤炭产业结构布局,大力发展煤炭附属产业 18
5.3 加大支持创新驱动力度,打造升级版产业园 19
5.4 充分发挥政府在转型中的主导作用 19
结 论 20
参考文献 21
致 谢 23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我国从1978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目前已经达到全球中等收入国家经济发展要求,经济发展逐渐展现新局面,从2003年开始,我国工业产业生产力不能够紧步跟随时代步伐,其中,在工业产业中,以煤炭、石油以及有色金属为主要代表性的工业亏损覆盖面积达到80%以上,产业利润下降,产能过剩严重以及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等一系列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调整经济结构,使得要素之间实现最优配置,进而提升经济的质量和数量。在2017年10月份召开的中共十九大中,习近平总书记将建设“美丽中国”写入中国发展目标规划中。根据榆林市统计局数据显示,榆林市境内矿产资源占陕西省全省90%以上,目前已建成神东超亿吨煤炭生产基地,榆林市作为国家“西煤东运”的腹地、“西气东输”的源头、“西电东送”的枢纽,煤炭产业又是榆林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所以榆林市煤炭产业转型不仅仅是对当下经济发展困境的解决措施,更是对未来民生保障问题有着现实性的意义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从2007年至2016年,榆林市GDP由759.98亿元发展为2773.05亿元,第二产业为榆林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核心产业,占比全市每年总产值50%以上。截止目前为止,榆林市煤炭企业共有707家,每年生产能力为5.1亿吨,其中规模以上的煤炭企业年生产能力1.8亿吨,仅占全市煤炭生产能力35%。多年来,榆林市煤炭产业在发展中存在产能过剩、高耗能、综合回收利用率低等问题,在低碳经济、生态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等快速发展的政策背景下,以新能源的开发以及传统工业产业的转型为主要实施措施,进行“再工业化”,解决榆林市目前经济发展遇到的困境,使得榆林市经济继续持续稳定的增长。
本文以榆林市煤炭产业目前转型发展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在榆林市统计局搜集相关煤炭产业转型前后数据并加以分析,找出榆林市煤炭产业在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的办法,帮助榆林市在煤炭产业转型中能够正确、从容的面对挑战,使得榆林市经济发展优势逐渐由能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对榆林市的整体经济发展具有理论和现实性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在世界产煤中位列第一,煤炭产量占全球产量41%以上,并且在中国能源经济发展中,煤炭行业已占据主要地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煤炭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独一无二的作用,而榆林市作为我国盛产煤炭地之一,更是为我国经济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
(一)国外的研究现状
Poon(2004)关于产业转型的观点是企业生产产品由低质量逐渐向高质量产品方向的转变,不断的更新满足市场需求。
RC Milici(2009)认为煤炭产业转型就是对煤炭进行更深层次的研发,不断的更新产业设备,延长煤炭产业链。因为在一定的区域内,能源资源是有限的,煤炭的消耗速率要远大于其再生速率,所以发展煤炭附属产业,逐渐减少煤炭资源的浪费。
Paola Garrone(2010)认为煤炭产业转型就是一种技术的创新,经济发展的创新。不断的提高煤炭产业生产设备,不仅仅会影响到煤炭产业的生产业,而且会逐渐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梅勒妮(Melanie)认为当依靠能源产业使得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状态时,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就会时能源型企业,当时代要求该行业转型时,政府就会改变对不同行业的资金方面的支持力度,使得能源型企业被迫转型。
特恩海姆(B Turnheim)(2012)认为煤炭产业的转型离不开国家政治环境,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要转型,那么转型过程中难免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国家政策用于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和人民最基本的公共服务。
(二)国内的研究现状
王开盛(2013)认为在产业转型过程中,劳动力、资本、技术都会对产业转型起到关键的作用,资金的投入力度、员工的整体素质,技术设备水平都会对能源城市煤炭产业转型产生显著影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