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附件)

摘 要 “三农”目前在经济增长中占比重十分重要,而主要影响农民收入的是农产品流动环节。加上现在农产品品种繁多而且地域广泛性很大,这就形成了农民生产与消费者购买的冲突。所以应当建立现代特色农产品物流,本文主要研究了特色农产品的有关信息1特色农产品物流的概念,可以这样简单地说,就是农产品由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同时实现农产品价格的提高。⒉认真研究国外物流发展经验,把发达和正在发展中国家的物流也做分析,学习先进的水平和优点,为我国物流发展提供新的点子和思路。⒊分析陕西省现阶段特色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现状,然后提出一些建议。比如针对陕西省目前落后的物流设施建设,提出了以现代物流为中心,以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为构架形成物流一体化新系统。
目录
1 绪论 6
1.1研究背景 6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7
1 .2 .1研究目的 7
1.2.2选题意义 8
1.3国内外研究综述 8
1.3.1国外研究动态 8
1.3.2国内研究现状 9
1.4 研究方法 10
2 陕西特色农产品物流理论 11
2.1 陕西特色农产品物流概念及特点 11
2.2 陕西省特色农产品物流发展历程 11
3 陕西省特色农产品物流的发展现状 12
3.1 陕西省特色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12
3.1.1特色农产品物流发展晚且基础设施较差 12
3.1.2农产品物流体制不完善 12
3.1.3农产品物流市场化程度低 12
3.1.4农民有效组织化程度低 12
3.1.5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落后 13
3.2 陕西省特色农产品发展的swot分析 13
3.2.1 陕西省特色农产品发展的优势 13
3.2.2 陕西省特色农产品发展的劣势 13
3.2.3 陕西省特色农产品发展的机遇 14
3.2.4 陕西省特色农产品发展的威胁 14
4 促进陕西省特色农产品物流模式提升 16
4.1 建立健全陕西省特色农产品物流机制 16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1.1完善陕西省特色农产品物流的建设 16
4.1.2加快普及农村信息网络技术 16
4.1.3 加速发展农村合作组织物流业 16
4.1.4 加大农产品深加工投资力度 16
4.2 开发陕西省特色农产品物流新渠道 17
致 谢 18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如今农产品物流业已经成为了农业经济的一个较强增长点。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将货物流通的完整过程结合起来就形成了现代物流。比较传统物流而言大大提高了效率。现代物流由于涉及较多的部门来参与,因此需要很多的资源来支撑发展。而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便是方便、快捷和按时到达。要实现农产品物流公司的竞争力,应当充分发挥长出,利用各种资源,努力向现代物流发展。且在该发展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市场经济体系,将农产品的流通放在主要环节。
中国的物流引入是在上世纪80年代。现今统一的定义是:“物品经过流通的过程”。而农产品就是由田地里发往市场的过程。如今,很多农民将农产品交给其他物流公司来运输,这就是第三方物流,而我们现阶段应当加强去做合理的第三方物流,这样可以为企业带来实际效益,比如实现降低运作成本。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研究目的
农业物流是指以农业生产为核心而发生的一系列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和与之有关的技术、组织、管理活动。也就是使运输、储藏、加工、装卸、包装、流通和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现有机结合。农业物流、农村物流、农产品物流三个概念中,农业物流的外延最大,可以包括后两者,也可以把“三农”领域的物流统称为农业物流。它分为生产、供应、销售等类型的物流,建立现代物流具有很广泛的现实意义。同时发展现代农业物流一定要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战略。陕西地处西北地区的隘口,本地区资源丰富,拥有着优良的土地资源和气候条件。因此陕西省的蔬菜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农产品的质量和健康问题。而农产品的物流问题随着人们的关注愈发显得重要。
1.2.2选题意义
陕西省可以算是全国的农业大省之一,全省可种植土地面积较为广泛。目前,陕西省的特色农产品物流才刚刚开始,这个组成基本是由一些民营企业和部分地方企业。据统计,全省有超过60万人工作在物流线上,有工商注册登记的有13800多户,注册资本过亿的也有40多户。由此可以看出,陕西省的现代物流发展已经进入现代化进程,物流业对全省的经济也有着十分重要的贡献。有资料显示,我省特色农产品物流发展缓慢且不健全。陕西省得果疏在采摘和运输过程中损失率高达25%30%,发达国家则控制在5%。因此,如何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无论是对陕西省的经济贡献,还是对农民的收入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3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国外研究动态
国外物流发展现状发达国家物流的发展取决于社会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取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1,美国物流的发展阶段及背景美国是物流最发达,最先进的国家。从美国物流研究与实践的发展历史来看,物流观念的萌芽和产生阶段(20世纪初至40年代)1901年J.F.Growell在美国政府的"工业委员会关于农场产品配送的报告"中首次讨论了影响农产品配送的成本和影响因素,1916年,A.W.Shaw 在他的"商业问题的对策"中讨论了物流在流通战略中的作用。同年,L.D.H.Weld 在"农场产品的市场营销"中论述了市场营销的效用中包括时间效用,场所效用,所有权效用的概念和营销渠道的概念,从而肯定了物流在创造产品的市场价值中的时间价值及场所性价值中的重要作用。
物流管理的实践与推广阶段(50年代至70年代末)进入50年代后,对物流的重视程度有了很大提高,物流特别是物流配送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背景是现年市场营销观念的形成,彻底改变了企业经营管理的行为使企业意识到顾客满意是实现企业利润的唯一手段顾客服务成为经营管理的核心要素,而物流起到了为顾客提供服务的重要作用。1954年在美国波士顿商业委员会所召开的第26届流通会议上,P.D.Converse 作了"市场 营销的另一半"的演讲,其意义在于通过一个商业和教育的领导机构来指出教育界和实业界都需要研究和重视市场营销中物流的重要作用,从而为物流管理学的形成及对物流的研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1956年,H.T.lewis,J.W.Culliton,J.D.steel等人出版了“物流中航空货运的作用”一书,首次介绍了物流总费用分析的概念,指出物流总费用由多个环节的费用组成,它们是相互 影响的。如空运虽然成本高,但由于它直接向顾客所在地送货,因而节省了货物存储费及仓库费用所以应从物流总成本的基础上评价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由于物流管理的最终目的之一是从节省成本出发来提高企业利润。因而,总费用分析的概念对物流管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物流管理逐步走向现代化(70 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美国物流业的发展与政府在物流业的相关法规建设上不断完善是分不开的,其法规包括经济法规和安全法规两方面内容。到70年代末,由于其经济法规对非定期的运输业的发展起到 了不 良的影响,因此政府对一系列运输的经济法规进行了修订;以鼓励承运人在市场上的自由竞争。如1977一1978 年的“航空规制缓和条款”(Passage of the Airline Deregutation),198O年提出的有关铁路和汽车运输的条款(Sataggets Rail Act of 1980,Motor Carrier Act of 1980),1984年的航运条款(ShippingActof1984)分别去除了或修改了在航空,铁路,公路及远洋运输中以往经济法规中的不利于市场竞争的因素。在市场准入,运价,运输路线等等方面给运输企业以更大的自主权。而对于货主来讲,由于更多的选择机会,使其从承运方面得到的物流效率及服务水平都得到提高,这些都大大促进了运输业的发展。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计算机技术特别 是微电脑技术及应用软件的发展为企业提供了有效的辅助管理手段, 计算机的普及应用, M使MRPII,DRP,DRPII,Kanban(看板制)和 JustinTime等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产生并得到不断的完善在生产调度,存量控制,订单处理等一系列活动中得到应用,从中推动了物流活动一体化的进程。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92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