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因素的分析以海尔公司为例(附件)
摘 要我们国家在改革开放的近30年以来,从中小企业到大型上市公司都发展的十分迅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充分借鉴了西方的管理经营模式。然而也就是这种极为迅速的发展以及对西方一些制度的如法炮制,又缺乏我们自己的特色,导致了在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上的不足与缺陷。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对于我国上市公司来说,内部控制更是尤为重要。近些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管理中出现了一些内部控制的问题,其中以内部控制环境最为薄弱,严重的影响了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经营效率的提高等各方面因素,因此,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就变的更加重要。本文以海尔公司内部控制环境为案例,通过对海尔公司的董事会及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视问题、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文化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同时分析了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的四个内部控制因素。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
2 基本理论概述 3
2.1 内部控制概述 3
2.2 内部控制环境概述 4
2.2.1 内部控制环境的作用和重要性 4
2.2.2 内部控制环境的影响 4
2.3 我国上市公司的界定 4
3海尔公司简介 5
3.1 海尔公司发展历程 5
3.2 海尔公司的现状 6
4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存在的问题及海尔公司的解决方法 8
4.1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存在的问题 8
4.1.1董事会及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 8
4.1.2对内部控制环境重视不足 8
4.1.3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 8
4.1.4企业文化存在问题 9
4.2海尔公司的解决方法 9
4.2.1健全独立董事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9
4.2.2加强重视内部控制环境 10
4.2.3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制 10
4.2.4培养良好的企业文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r /> 4.1.2对内部控制环境重视不足 8
4.1.3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 8
4.1.4企业文化存在问题 9
4.2海尔公司的解决方法 9
4.2.1健全独立董事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9
4.2.2加强重视内部控制环境 10
4.2.3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制 10
4.2.4培养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11
5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 谢 15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我们国家在改革开放的近30年以来,从中小企业到大型上市公司都发展的十分迅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充分借鉴了西方的管理经营模式。然而也就是这种极为迅速的发展以及对西方一些制度的如法炮制,又缺乏我们自己的特色,导致了在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上的不足与缺陷。
1.1.2 研究意义
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很重要的内容,也是企业提高各项经济收入以及生产经营管理质量的一种管理方法,同时它也是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内部控制环境则是内部控制的基础,内部控制环境如果存在着缺陷,那么整个企业就算建设的再完整也都是形同虚设。所以我们研究内部控制环境,不仅仅能够更好地完善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也可以保证管理层在治理层的监督之下执行适当的经济决策,从而保证生产以及经营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保护了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同时也为审计工作提供了良好基础。
本文运用财务管理等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以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为重点,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案例的分析以及研究,分析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对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的研究,国外的研究比较早也比较深入。1992年,英国《综合守则》(Combined Code)颁布之后,设立了特恩布尔委员会.特恩布尔委员会的职能是为英国上市公司执行《综合守则》规定的内部控制原则提供指南,其总体要求是,公司董事会应实施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并定期对该系统进行复核。1992年9月,COSO委员会提出了《内部控制--整合框架》。1994年又进行了修补,简称《内部控制框架》,即COSO内部控制框架。在该框架中,COSO对内部控制的定义是:“公司的董事会、管理层及其他人士为实现以下目标提供合理保证而实施的程序:运营的效率和效益,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
1.2.2 国内研究现状
在上市公内部控制环境方面,国内很多学者也提出了很多自己的观点,如:
扬胜雄从经济学、管理学、审计学等相关理论研究入手,提出内部控制研究只有运用丰富的公司治理理论并以管理控制口径来定位,才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并形成有效指导内部控制实务的理论成果。
阎达五、宋建波指出现代企业是以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为主要特征的,而拥有所有权的所有者和经营权的经营者都是企业的控制主体,两者统称为双元控制主体。现代企业双元控制主体的存在,体现了企业中“控制与被控制”关系的特征:这种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两个控制主体,为实施会计控制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加强会计控制是实施现代企业制度的根本保证。在加强会计控制、约束双方行为、提倡“协调”作为会计控制的基本目标,设计和实施、激励与约束并重的控制方法和体制。
田培源指出内部会计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核心,应从以下方面入手解决内部会计控制问题:提高企业领导对内部会计控制管理的重视程度;要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体系;对会计人员实施工作目标控制以及及时反馈与调整,确保控制适时性等。
汤谷良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出发,认为财务控制必须在委托代理理论的指导下,立足于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在财务控制的再造上,要求财务控制的主体、目标、客体和方式的重新定义,强调具体实施方式系统架构之间的融合。
厦门大学林朝华、唐予华介绍了国际流行的内部控制评审的最新理念:内部控制自我评估(CSA),它克服了以往内部控制评审仅仅由审计实质性的缺陷,将管理者与操作员工引入参与自己所涉及的内部控制的评估,检查和评价内部控制效率与效果的流程的方法,为实现企业目标提供一定程度的合理保证。
2 基本理论概述
2.1 内部控制概述
所谓的内部控制,就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
2 基本理论概述 3
2.1 内部控制概述 3
2.2 内部控制环境概述 4
2.2.1 内部控制环境的作用和重要性 4
2.2.2 内部控制环境的影响 4
2.3 我国上市公司的界定 4
3海尔公司简介 5
3.1 海尔公司发展历程 5
3.2 海尔公司的现状 6
4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存在的问题及海尔公司的解决方法 8
4.1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存在的问题 8
4.1.1董事会及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 8
4.1.2对内部控制环境重视不足 8
4.1.3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 8
4.1.4企业文化存在问题 9
4.2海尔公司的解决方法 9
4.2.1健全独立董事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9
4.2.2加强重视内部控制环境 10
4.2.3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制 10
4.2.4培养良好的企业文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r /> 4.1.2对内部控制环境重视不足 8
4.1.3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 8
4.1.4企业文化存在问题 9
4.2海尔公司的解决方法 9
4.2.1健全独立董事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9
4.2.2加强重视内部控制环境 10
4.2.3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制 10
4.2.4培养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11
5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 谢 15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我们国家在改革开放的近30年以来,从中小企业到大型上市公司都发展的十分迅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充分借鉴了西方的管理经营模式。然而也就是这种极为迅速的发展以及对西方一些制度的如法炮制,又缺乏我们自己的特色,导致了在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上的不足与缺陷。
1.1.2 研究意义
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很重要的内容,也是企业提高各项经济收入以及生产经营管理质量的一种管理方法,同时它也是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内部控制环境则是内部控制的基础,内部控制环境如果存在着缺陷,那么整个企业就算建设的再完整也都是形同虚设。所以我们研究内部控制环境,不仅仅能够更好地完善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也可以保证管理层在治理层的监督之下执行适当的经济决策,从而保证生产以及经营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保护了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同时也为审计工作提供了良好基础。
本文运用财务管理等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以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为重点,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案例的分析以及研究,分析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对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的研究,国外的研究比较早也比较深入。1992年,英国《综合守则》(Combined Code)颁布之后,设立了特恩布尔委员会.特恩布尔委员会的职能是为英国上市公司执行《综合守则》规定的内部控制原则提供指南,其总体要求是,公司董事会应实施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并定期对该系统进行复核。1992年9月,COSO委员会提出了《内部控制--整合框架》。1994年又进行了修补,简称《内部控制框架》,即COSO内部控制框架。在该框架中,COSO对内部控制的定义是:“公司的董事会、管理层及其他人士为实现以下目标提供合理保证而实施的程序:运营的效率和效益,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
1.2.2 国内研究现状
在上市公内部控制环境方面,国内很多学者也提出了很多自己的观点,如:
扬胜雄从经济学、管理学、审计学等相关理论研究入手,提出内部控制研究只有运用丰富的公司治理理论并以管理控制口径来定位,才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并形成有效指导内部控制实务的理论成果。
阎达五、宋建波指出现代企业是以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为主要特征的,而拥有所有权的所有者和经营权的经营者都是企业的控制主体,两者统称为双元控制主体。现代企业双元控制主体的存在,体现了企业中“控制与被控制”关系的特征:这种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两个控制主体,为实施会计控制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加强会计控制是实施现代企业制度的根本保证。在加强会计控制、约束双方行为、提倡“协调”作为会计控制的基本目标,设计和实施、激励与约束并重的控制方法和体制。
田培源指出内部会计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核心,应从以下方面入手解决内部会计控制问题:提高企业领导对内部会计控制管理的重视程度;要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体系;对会计人员实施工作目标控制以及及时反馈与调整,确保控制适时性等。
汤谷良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出发,认为财务控制必须在委托代理理论的指导下,立足于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在财务控制的再造上,要求财务控制的主体、目标、客体和方式的重新定义,强调具体实施方式系统架构之间的融合。
厦门大学林朝华、唐予华介绍了国际流行的内部控制评审的最新理念:内部控制自我评估(CSA),它克服了以往内部控制评审仅仅由审计实质性的缺陷,将管理者与操作员工引入参与自己所涉及的内部控制的评估,检查和评价内部控制效率与效果的流程的方法,为实现企业目标提供一定程度的合理保证。
2 基本理论概述
2.1 内部控制概述
所谓的内部控制,就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