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联监管模式下第三方支付系统的发展与创新研究以支付宝为例

21世纪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与电子商务的不断兴起,第三方支付的探索和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与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学术研究成果则并不丰富,也并没有一些系统性的结论。因此,研究在网联监管下的第三方支付系统的发展与创新是一件对第三方支付系统未来发展尤为重要的课题。本文旨在讨论第三方支付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现状,利用文献研究法、理论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等科学方法分析目前第三方支付系统典型企业支付宝的发展现状,找出其目前存在的内外部制约发展的问题与风险,提出包括改进支付方式、创新金融服务、完善监管制度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目录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1
1.2研究现状 2
1.3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3
1.3.1研究思路 3
1.3.2研究方法 3
2.第三方支付系统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4
2.1 第三方支付系统发展现状——以支付宝为例 4
2.1.1支付宝的支付方式 4
2.1.2支付宝的主要拓展功能 5
2.2第三方支付系统存在的问题 7
2.2.1风险隐患 8
2.2.2产业格局分布不均 8
2.2.3监管体制不够完善 9
3. 网联监管对第三方支付系统的影响 11
3.1打破垄断激励创新 11
3.2提升风险防范能力 11
3.3清算成本有效降低 12
3.4减少平台隐性收入 12
4.第三方支付系统的发展与创新建议 13
4.1改进支付方式 13
4.2创新金融服务 14
4.3逐步完善安全制度 14
5.参考文献 16
6.致谢 17
1.绪论
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为更好的管理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运营,2017年初,央行指导下的网联平台按照“共建、共有、共享”原则发起筹建,取得了工商局的名称预核准,成立了“网联清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算有限公司”。因其职能与银联类似,因此被也被成为“网上银联”。在央行的定位中,网联的主要职能是为支付宝和财付通等非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建立一个共有的转接清算平台,纠正支付机构违反规定从事跨行清算业务,改变支付机构与银行多头连接开展业务的情况,支持支付机构一次接入平台办理,以节约连接成本,提高清算效率,保障客户资金安全,也有利于监管部门对社会资金流向的实时监测。此外,网联将在未来统一管理备付金,这就意味着第三方支付机构将再也拿不到备付金利息的隐性收入。网联的推出,无疑让整个支付行业更加规范,更有条例,格局更大。
1.1.2研究意义
第三方支付是基于互联网以及移动通信而发展起来的新兴金融服务模式,是目前信息化大数据时代下,金融服务的重大变革之一。 此外,第三方支付不仅仅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模式,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以现金交易为主的支付模式,成为了我国乃至全球经济的新的突破点。 在经历了近十年的迅速发展后,第三方支付已经成为了我国支付服务市场的重要力量,甚至在不久的将来占据主导地位。但是,中国发展第三方支付所面临的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 因此,创新是把握机遇和战胜挑战的重要法宝,在不断推陈出新的同时,我国也应借鉴发达国家的一些发展经验, 吸取一些失败教训,从而能够对我国第三方支付的发展提供更加完善的理论和经验支持。
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三方支付平台的领导者,自2004年成立以来,已成立。它在市场的考验中脱颖而出,并与国内外180多家银行以及VISA和万事达卡国际组织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成为电子支付领域金融机构最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目前,支付宝的扩张业务不仅限于第三方支付功能。 此外还拥有余额宝、海淘、红包、国际航旅、海外转运、担保交易、保险、理财等多达二十余种金融派生工具, 支付方式也更加多样化,增加了高科技快速支付方式,如声音支付, NFC支付和面子支付。 因此,对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系统支付宝的发展前景研究,有助于人们更便捷更实惠的生活, 也可以丰富人们除传统金融交易方式以外的金融理财投资方法,更能够将传统服务业带至线上,从而降低部分成本,更好地发展高科技的第三产业。
1.2研究现状
陈影(2014)指出国内第三方支付市场发展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10年之前,第三方支付业务兴起,多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利用电子商务不断发展的良好时机,积极拓展业务范围,国内第三方支付市场形成初步规模。第二阶段是2010年之后,我国在线支付业务管理制度施行,标志着第三方支付业务走向合法化,极大促进第三方业务的繁荣与健康发展,也明确定位了其业务发展方向,使第三方支付可以在公开公平的市场环境中与我国传统商业银行进行竞争。
朱林征(2011)在《第三方网上支付及影响因素研究》中指出影响第三方网上支付发展的因素包括产业链上包括银行、商户、第三方支付运营商、用户的态度、用户对第三方支付安全性的担忧以及使用内容比较狭窄等。
孙卫(2007)在《第三方支付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具体分析了个人的性别、性格、收入等因素对使用第三方支付的影响。
王利锋(2010)从货币信用体系的角度研究分析了第三方支付的影响,特别是对我国金融信用体系以及货币体系的作用。他认为第三方支付是现金货币的有效替代品,可以影响货币乘数的大小,还会降低现金漏出率,这样可能降低超额准备金率从而使货币乘数的计算不精确。第三方支付巨大的流通还将放大货币价值,这样极大减少市场对货币的需求。第三方支付信用中介引入了博弈理论进行研究,所以加大了第三方支付相关的信用问题的行为研究。
李二亮(2006)构建了博弃论二叉树模型,通过这个模型研究了第三方支付在解决网络交易是所遇到的信用问题。
黄长宇(2006)从无限期多重博弃的角度构建了一个子博弃的纳什均衡模型,通过这个模型拼究第三方支付和电子商务的长期发展的关系。
凌蛇(2009)运用多种了博弃论方法,包括一次博弃和多重博弃等,全面地分析了第三方支付在解决信用问题所发挥的作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49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