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发展困境与解决对策研究

共享单车自2014年进入大众视野以来,短短三年时间经历了从资本风口到资本风险的转变,不难看出共享单车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本文从微观角度进行深入探究,从供需视角出发,通过对共享单车企业的行为动机和消费者选择意愿入手,以南京市的共享单车市场为研究对象,通过整理行业报告数据建立OLS模型,以及对网络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解释。得出资本的过度干预以及信息的不对称促使了共享单车行业发展陷入了困境的结论,并针对此结论提出政府需要引导行业发展、加强资本监督和宣传工作,企业需要加强运营和调度机制的建议。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3
引言4
一、文献综述 4
二、现状与理论分析 4
三、数据来源和数据说明5
(一)供给方数据来源与数据说明5
(二)需求方数据来源与数据说明6
四、模型构建7
(一)供给方OLS模型7
(二)需求方用户画像模型7
五、描述性统计7
(一)供给方描述性统计7
(二)需求方描述性统计7
六、影响共享单车发展困境的分析9
(一)影响共享单车发展困境的OLS回归分析9
(二)影响共享单车发展困境的用户画像分析11
七、结论与政策建议11
致谢12
参考文献12
共享单车发展困境与解决对策研究
经管实验141 毛月
引言
引言
2008年经济危机的动荡之后,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多数国家因为前期的过度消费而导致其实体经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1],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加上全球智能手机的大规模普及,使得一大部分流量从PC端转移到了移动端,加上云计算和定位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实现了足不出户就能获取相关资讯的进步。于是,网络共享不仅仅局限于纯粹的信息共享[2],也开始走向以一定报酬为目的、物品使用权转移的共享经济模式。2010年前后,Uber、Airbnb等一系列实物共享平台的出现,正是顺应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潮流下的产物。在全球发展共享经济的热潮中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处于经济转型期的我国也积极的参与于此,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要属共享单车[3]。共享单车自2014年进入大众视野以来,短短三年时间经历了从资本风口到资本风险的转变,不难看出共享单车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本文从微观角度进行深入探究,从供需视角出发,通过对共享单车企业的行为动机和消费者选择意愿入手,以南京市的共享单车市场为研究对象,通过整理行业报告数据建立OLS模型,以及对网络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解释,试图从微观的角度对共享单车陷入困境的发展进行阐述,然后以此提出解决对策。
一、文献综述
首先,共享单车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政府曾主导向不同城市投放过有桩单车,属于公共产品,但由于地点的局限性以及后期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促使了无桩单车企业的产生。ofo共享单车创立于2014年,是国内首家共享单车公司也是全球创立最早的无桩共享单车创业公司。截至2017年一季度末,全国共享单车投放总量己超过400万辆。仅2016年共享单车市场规模就达12.3亿元,用户规模覆盖2800万人次。预计在2017年市场规模、用户规模将分别增至102.8亿元、2.09亿人,对应增长率为惊人的735.8% .646.4%,此外共享单车项目已经成为创投界最热门的领域之一,整个行业融资额超过60亿元。然而短暂的辉煌过后,共享单车开始出现发展困境,毛思倩,魏董华(2017)表示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共享单车进入“洗牌”阶段,已经有6家共享单车企业倒闭,据芝麻信用提供的数据,粗略统计造成用户押金损失已经超过10多亿元。刘彦华(2018)通过梳理发现,2017年下半年倒下的共享单车平台大多处于天使轮或者A轮融资阶段,融资失败以及资金链断裂是其倒闭的核心的原因。宋妹凝(2017)认为,共享单车监管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导致共享单车使用中出现诸多不当甚至违法行为,给消费者的利益带来损害。郭鹏和林祥枝(2017)认为,共享单车产业对政府进行有效的城市管理提出了挑战,政府在处理因共享单车引发的社会问题面前,始终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韩倩倩(2017)通过对资本的融资额度进行分析,认为需要通过规范资本以及引导资本合理投资的方式解决市场混乱的问题
己有研究关注到共享单车的发展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框架,大部分研究通过对共享单车外部市场环境进行分析,得出支持政府通过规制的手段解决共享单车造成的社会问题,以及完善法律条文等办法的结论,但缺乏从企业内在性质以及消费者的内在选择即微观的角度进行阐述。因此本文研究选择从供给方即单车企业的角度和需求方即消费者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单车企业行为选择和消费者的行为习惯进行分析,深入挖掘共享单车在发展中遭遇困境的内在原因,最后结合市场和外部环境试图为共享单车走出困境的路径提出建议。
二、现状与理论分析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尔文罗斯指出在共享经济时代,市场设计的核心在于匹配的稳定,即如何实现供需匹配,目前共享单车市场出现了市场失灵的现象,从罗斯的理论出发,共享单车出现问题的原因在于没有达成供需的匹配,因此本文选择分别从企业方和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探究为何双方需求没有达成匹配的原因。
从企业方视角出发,区别于有桩单车需要在固定投放点停放,无桩共享单车企业对投放地点的要求以及投放的数量没有硬性指标,除了学校、公交车和地铁沿线等交通枢纽的繁华地带常常能看见共享单车的身影之外,盲道、人行道、地铁口等公共资源地带也能看见被随处放置的共享单车[4],截止2017年年底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投放量均已达到了饱和,但即便如此,潮汐问题的现象仍然显著。由此可以看出,共享单车在市场上的资源配置的存在不合理现象。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11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