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产品贸易条件恶化原因及对策研究(附件)【字数:14239】

摘 要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以后,国内的整体经济增速逐步放缓,农产品的出口也随之进入了低增幅的时期。从目前来看,我国整体农产品贸易出口所面临的局势更加复杂,出口现状不如乐观,对于不断恶化的农贸出口环境下,亟待通过贸易策略来进行应对改善持续恶化的形势。本篇文章通过国内外学者以后的学术基础,以目前我国的经济环境作为大背景,结合目前农产品贸易进出口数据进行分析,通过现状中暴露的问题,结合目前我国农产品贸易条件所面临的内外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了解恶化的成因所在做出相应的战略选择建议,本文认为改善目前我国农产品贸易条件不断恶化的局面,保持农产品贸易良好发展,需要通过农产品自身的产品结构进行优化、提高产品质量、树立农产品出口的品牌意识,加上通过政府管控,规范市场,保证我国农产品贸易平稳发展,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产品贸易竞争力。摘 要 Ⅰ
目 录
ABSTRACT Ⅱ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贸易条件恶化论的研究综述 1
1.3研究内容与方法 3
第二章 我国农产品贸易条件现状 4
2.1 我国农产品贸易现状 4
2.2 我国农产品的商品贸易条件现状 4
2.3 我国农产品的收入贸易条件现状 5
2.4 我国农产品的要素贸易条件现状 6
第三章 我国农产品贸易条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8
3.1 变量选择及模型建立 8
3.2 实证分析 9
3.3 结论 9
第四章 我国农产品贸易条件不断恶化的原因 10
4.1 农产品质量有待提高 11
4.2 农产品缺少相应的政策保障 12
4.3 农产品出口营销渠道单一 12
4.4 绿色壁垒阻碍农产品出口 12
4.5 人名币升值,汇率变动大 13
第五章 改善我国农产品贸易条件的建议 13
5.1 生产商提升农产品出口质量 14
5.2 政府加强政策支持和资本投入 14
5.3 企业加快农产品出口营销模式创新 15
5.4 农产品企业提高创新能力,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吸引创新型人才 15
5.5 人民币与美元汇率保持相对稳定 16
结束语 17
致 谢 18
参考文献 19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尤其是工业和服务业,其出口的数量不断提高,逐渐赶超了农业出口额。据商务部统计,20世纪90年代,农产品的出口额仅有15%,但是在2010年,其出口额占比突然下降到了2.5%,失去了主要出口产业的地位。在此情况下,也有数据表示,农产品出口额一直在稳定上升。农产品的出口能够促进农民增收,对农业的发展也起到很大的作用,能够带动起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在农产品的出口结构上,主要以水产品、蛋类产品为主,对此类产品的生产者需求较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之一。此外,农产品出口量的增加,可以帮助农业吸引外资的投入,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经验,引入先进的机器设备。因此在沿海地区农业发展的比较好。
2001年,中国加入WYO后经济迅猛发展,人们收入显著增加,对外贸易的领域不断扩大,农产品在我国贸易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其作用不容忽视。农产品贸易能够帮助国家吸收外汇,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此外,不仅仅促进经济的提高,还能提高我国在世界市场的知名度,享受更多的话语权。可见,农产品出口规模也能够影响国家的政治地位,能够促进国家整体实力的提升,提高整体竞争力。
现阶段,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时期,农产品贸易面临新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并呈现出了新的局面。在“新常态”下,国内经济的增长速度放慢,但总体依旧保持增长态势。在国际市场中,我国农产品的需求量很大。但是由于贸易壁垒的增加,导致竞争异常的激烈,也使得农产品出口受到了很大的阻碍,贸易条件日趋不利。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对农产品出口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稳定的经济增长能够给农产品调整的时间,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出相应的改变。对农产品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加大创新的力度,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加工产品,研究新的销售渠道,采用新的营销模式。在此种环境下,如何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促进农产品的出口,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主要是从“新常态”的角度出发,研究中国农产品的出口情况,在其贸易条件逐渐恶化的情势下,结合我国经济自身的特点,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农产品企业积极应对国际市场的变化,不断提高自身的实力,改善贸易条件,实现更好的发展,促进农业的稳步发展。
1.2贸易条件恶化论的研究综述
自从全球经济一体化之后,各国纷纷加入国际市场,开展国际贸易,使得农产品面对的竞争对手增多,我国的贸易条件逐渐变的不利。因此,中国农产品要想获得有利的位置,就必须改善贸易条件,也是农产品贸易的发展方向,也能够促进农产品贸易条件的不断改善。在不利的贸易条件下,采取何种正确的措施来改善贸易条件是中国农产品贸易的重点。
贸易条件是对一国对外贸易至关重要,也是判断贸易效率的重要因素。能够明确的表明出口商品换取进口商品的数量。在此情况下,对中国农产品贸易条件进行分析,研究其不断恶化的主要因素,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贸易条件,进而促进农产品贸易的深入发展,提高贸易的效率,保障贸易的长期有序进行。
1.2.1贸易条件恶化论的研究
郭熙保(1998)肯定了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正在不断恶化的现象。但是他对于消极的贸易政策持反对态度,他主张发展中国家需要进一步开展对外贸易。他选用辛格命题,用来反驳关于国际贸易的一些言论,并指出他们没有分清出贸易的内在,仅仅看到贸易带来的损失大小,没有从长远的角度为发展中国家的切身利益考虑,而需要从总体的角度出发判断得失。
董国辉(2003)肯定了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正在不断恶化的现象,同时,他认为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这一现象会继续恶化。
赵丽红(2011)针对1950年普雷维什—辛格命题的争论作出一系列的研究,认为贸易条件改善意味着一定数量的出口商品能换到一定数量的进口商品,即该国购买力提高。因此在国际贸易中,贸易条件的变化与贸易所在国家分配直接相关。
1.2.2中国农产品贸易条件恶化现状研究
赵长丽(2008)在基于贫困化增长的视角下对我国贸易条件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
王亚娟,宋普阳等 (2007) 整理了19932003年我国的价格贸易条件指数,发现其正处于恶化阶段。我国对巴西的价格贸易条件指数均大于1,对于美国和阿根廷都小于1.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1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