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企业转型路径探索以山西省平朔煤矿为例

资源型企业转型路径探索以山西省平朔煤矿为例[20200428221048]
摘要:我国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大国,依赖着资源开发与资源加工而建立起来的资源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资源型企业作为我国主要能源和原材料的供应方,为我国的建设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是随着环境资源问题的日益突出,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
持续发展己逐渐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而资源型企业涸泽而渔式的经营模式早己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企业如不转型则必将经历从繁荣到衰退的消亡过程。因此,对资源型企业的转型发展进行研究,以期达到企业结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
本文以资源型企业的转型为立足点,采用了,案例研究, 文献查阅以及实证分析的研究方式.梳理了之前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借鉴了国内外成功转型企业的经验,进而得出了我国企业转型应当秉持的原则,发展的方向,希望可以对我国其他资源型企业的转型起到指导作用.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5`1^9`1^6^0`7^2# 
关键字:资源型企业转型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调整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引言--------------------------------------------------------------1
(一)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1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2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3
二.资源型企业描述----------------------------------------------------3
(一)资源型企业的界定和特点------------------------------------------3
(二)我国资源型企业的地位和贡献--------------------------------------5
(三)我国资源型企业所面临的困境--------------------------------------6
(四) 基于成功转型企业的实例分析:德国鲁尔集团转型--------------------7
(五) 资源型企业转型模式的分析----------------------------------------9
三.以山西省朔州市中煤平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为例分析我国资源型企业的转型-11
(一) 中煤平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概况----------------------------------11
(二)中煤平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的转型路径------------------------------11
(三)平朔煤业转型的结论与国内企业的借鉴之处--------------------------12
四.我国资源型企业转型的结论------------------------------------------12
(一)我国资源型企业转型道路的选择------------------------------------12
(二) 我国资源型企业转型的方向----------------------------------------13
(三) 我国资源型企业转型之路的总结------------------------------------14
致谢------------------------------------------------------------------15
参考文献--------------------------------------------------------------15
资源型企业转型路径探索----以山西省平朔煤矿为例
引言
(一)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研究背景
资源型企业是指对不可再生资源进行开采,加工和相关贸易的企业,我国的大型资源型企业大多数建立于计划经济时代,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随着资源的不断耗竭,资源型企业面临着一个由盛转衰的过程。同时,资源型企业也不可避免的面临着资源枯竭,环境恶化,企业效益下降等问题。但同时,我国的大型资源型企业往往承担着大量的就业岗位,占有着巨量的社会资源,如若不能解决好资源型企业的转型问题,必然会引起重大的社会矛盾。
因此,对于资源型企业的转型问题一直受到我国政府与学者的高度关注。本文对己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整合,并结合朔州市平朔煤矿的转型案例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 ,期望能对我国大型资源型企业的经济转型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2.研究意义
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是工业化留给当今世界的一大难题。对于工业化进程较早的西方国家来说,许多的资源型企业早已步入衰退期,如德国鲁尔集团,美国纽蒙特矿业集团,以及围绕资源型企业建立起来的资源城市如法国洛林,日本九州,美国休斯敦等都曾经出现过不同程度问题。各国为了保障这些资源枯竭型企业或城市的转型纷纷采取了各种措施,创早出许多比较成功的案例,为我国资源型企业转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对我国而言,资源型企业的转型不仅仅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维持地区稳定,保证能源供应,提高经济效益和保护环境的唯一途径,因此有必要在借鉴国外企业成功转型的基础上,寻找出一条适合我国资源型企业的转型之路。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对于资源型企业转型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阶段,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主要研究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煤炭型城市发展。
代表作有李文彦发表的《煤矿城市的工业发展与城市规划问题》,开创性地研究了煤矿城市的后续发展问题,对煤炭城市进行界定,为后來的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奠定了基础。齐建珍比较了阜新、抚顺两个煤矿城市的发展模式,分析了煤矿城市因其单一的城市结构造成的经济效益、市民生活质量、劳动就业及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
樊杰对我国多座煤矿型城市进行了研究,发表了《我国煤矿城市产业结构转换问题研究》(1993年发表于《地理学报》),阐述了资源型城市的生命周期及其产业结构转型的基本规律。他提出产业结构单一是造成煤炭城市经济效益差的主要原因,同时探讨了该类城市的发展规划和战略,其成果在早期对该领域的研究中比较突出。
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21世纪初期,主要研究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该阶段,随着越来越多的资源型城市出现“矿竭城衰”的危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基金等都资助研究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相关问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研究成果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对某一特定的资源型城市进行产业结构转型的研究。代表成果有中国科学院沈镭开展的“矿业城市优势较换战略”课题研究;朱关鑫提出的山西产业结构由以原煤输出为主的低产业结构转向深加工为主的高产业结构的建议;方觉曙剖析淮北市产业结构和资源状况后提出的调整淮北产业结构的建议等。
第三阶段,21世纪初至今,该阶段主要对资源型城市转型模式的选择、主导产业的选择,以及转型的支撑平台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张米尔提出将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模式分为三类,即产业更新模式、产业延伸模式和复合模式,并且对决定产业转型模式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通过构建匹配矩阵的方法来选择产业转型的项目。
左莉的《产业转型中价值转化模型研究》一文从产业生命周期和产业动态发展过程两个方面阐述了产业转型的必然性,并在研究中引入产业生态学,运用价值理论确定了产业转型的价值转化目标,分析影响转型的因素,提出了价值转化的模式。王德鲁、张米尔在强相关型转型企业技术能力演进机理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无差异曲线,构建出培育模式选择模型。姜春海出了“循序渐转”的转型之路,即转型要在资源型城市财力比较充裕、外部环境相对有利的成熟期,转型的特点是“资源未枯、积极主动、循序渐转”。
2.国外研究现状
早在20世纪30年代,国外就开始了对资源型城市的研究,其研究结果也可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中期,该阶段以单一城市或者特定的区域中的若干个城市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研究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的个人行为以及存在的社会问题。该阶段的经典著作有:罗宾逊的《加拿大资源富集边缘区的新兴工业镇》;伊内斯的《加拿大的毛皮贸易》;鲁卡斯的《采矿、磨纺、铁路城镇、加拿大单一工业社区的生活》。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该阶段研究重点从个体转向群体的实证和规范研究,同时对早期的研究理论、方法和成果提成了质疑。加拿大地理学家布莱德伯里认为,过去大量的研究仅揭示了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问题的症状,对其经济社会问题背后的结构因素却未作充分的解释,于是,他运用依附理论对资源型城市进行研究,认为那个时期的资源开采机构和其对应的资源型城市均隶属于垂直一体化的公司,因此,资源型城市对这种单一且随时会被公司停止的经济活动高度依赖。这一阶段学术界普遍认为资源型城镇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被边缘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77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