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附件)

摘 要山东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已经进入了战略性发展的时期。近年来,山东省农业产业结构仍处在不断调整和优化中,农产品生产成本高、品种单一、质量参差不齐、竞争力不强,无法很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使得山东省农业的发展陷入了逆境中。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是解决与改善这些问题的最好方式,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还能推动农业的发展,所以本文拟从山东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历程和现状入手,采用理论分析与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手段,研究近年来山东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以及其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建立实证分析模型,结合数据分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计算山东省农业产业结构的贡献率,为优化调整山东省农业产业结构提出有价值的对策建议。
目 录
一、 引言 1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二、 山东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概括 5
(一) 山东省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历程 5
(二) 山东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分析 6
三、 山东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8
(一) 山东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贡献率 8
(二) 山东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分析模型 9
四、 山东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13
(一)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13
(二) 建立新型农业主体,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13
(三) 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建立特色农业生产方式 14
(四) 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 14
参考文献 16
致 谢 18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研究背景
经济社会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的时期,为了促使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我国各省市为了响应贯彻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新理念即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稳中求进等,提出一系列政策并积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的比重在社会总产业中逐渐减少,对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减弱。但是像山东省这样的农业大省不管经济社会如何发展都不会影响农业对于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作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用。农业产业结构的适当调整会对经济的增长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上依旧强调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现代化。
随着山东省多次进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山东省农业产业结构已经进入发展的战略性时期,但是深入研究依旧会发现许多的问题。首先,农民现代化生产意识薄弱,必备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备,科学技术不发达等一系列原因制约了山东省种植业的发展。其次,为了促进全省的经济发展,政府对二、三产业的投资力度大,但对于农业政府地方财政支出有限,而且新型职业农民以及专业技术人员匮乏,这就导致无法对农业技术进行针对性研究创新,从而促进农业产业效率的提高。最后,农产品生产成本高,品种单一,质量参差不齐,竞争力不强,没有独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去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涨的社会需求。为了尽快改善和解决这些问题,找到最适合的方式推动山东省农业经济的发展,就需要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理论意义
就理论意义而言,自2015年“供给侧改革”提出,就被受许多人的关注,而且党的十八大政府工作报告曾提出:促进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努力增加农民的可支配收入。自国家和山东省的两会提出“粮改饲”的想法,山东省各市及县区等将工作的重心全力发在解决“三农”问题,积极努力进行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加大对有关产业的扶持力度,确保农产品的生产质量。所以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产业结构调整做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李昭、方来、翁明,田文勇、张会幈、找圣文等学者分别从改革的政策建议、实证分析等视角切入研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业经济增长的联系并认为存在相关关系,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会对农业经济增加有着深入的影响。在这期间,各学者多是站在全国的角度上探索,而针对某一区域情况进行研究的例子并不多见,本文将结合山东省农业各部门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粮食总产量、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等数据,分析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结合山东省农业产业结构的农业总产值、农业各产值及年末就业人数等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运用公式计算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的贡献率,针对山东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出合理性的对策建议。
实践意义
为了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优化,适应新常态的经济发展,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稳定发展,优化经济结构,山东省积极贯彻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理念,积极推进山东省经济发展,希望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适应国际经济环境,创新经济发展新局面。
为了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就需要不断的调整创新,所以山东省农业产业结构不断的调整就会逐渐适应市场的供需变化。近些年中国山东等各出口大省出口量大量减少。如果要增加出口量并能够满足市场多样性和优质性等需求,就必须进行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一带一路”的提出使中国更加的融入世界,为了提高市场综合竞争力使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目前,我国农业资源严重受损,不同产业间的资源配置不合理。因此,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势在必行。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进入战略性时期,不断的将其完善和调整不仅仅能够促进经济的稳速发展,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而且提高农民的可支配收入和生活质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社会能够健康和谐发展的必要保障,所以政府对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十分的重视,许多的学者也开始越来越关注这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李昭(2017)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理论基础上,以内蒙古为例,分析研究内蒙古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分析过程中李昭以产业结构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从时间序列和空间序列上分析内蒙古个盟市的产业现状特征,并且在对内蒙古各盟市相关性分析时使用了灰色关联分析法,以此探究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联程度,得出了第三产业对经济有着促进的作用,所以产业结构调整能够促进经济增长。
翁鸣(2017)从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思考和建议出发,提出农业供给侧改革不是一般性供给侧改革也不是仅仅进行结构性的调整,而且我国正处于向现代农业转化的重要时期, 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是结构性矛盾。为了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增长,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进行农业结构性调整是必然的。
方来(2017)选用实证分析,以我国四大经济地区的面板数据为支撑,深入探讨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方来认为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可以相互作用,他建立了面板数据计量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指出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受不同产业的影响,例如,第三产业所占总产业的比重对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22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