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生态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附件)
摘 要 课题主要研究商洛市地区的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对商洛市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影响,生态旅游业带动商洛市经济发展的方面有哪些,如何带动商洛市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态旅游业应如何发展来带动商洛市经济增长等方面的研究与分析,主要针对商洛市的生态旅游业对商洛市的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各方面的分析。通过实地考察当地的生态旅游业以及通过搜集当地生态旅游业的经济数据和商洛市的整体经济数据和查找参考官方文献及其他研究文献来分析生态旅游业对商洛市经济的影响,总结提炼出商洛市生态旅游业对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使商洛市生态旅游业更好地发展带动经济发展。最终得出商洛市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应将各区县优势资源分点整合,集体规划,综合利用各区县旅游资源,客源,交通和声誉区位,依据铁路公路干线等发的交通网络,以点连线,连成范围广但景区体系鲜明的“一线式”旅游线路,从而达到以金丝峡原生态带动商南生态旅游,再以商南金丝峡为例进行区域资源整合,从而带动商洛市生态旅游,最后以旅游业带动整个商洛市经济发展的目的。关 键 词生态旅游业;商洛市;经济发展Abstract Topic research of shangluo regions ecologic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shangluo regions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influence of the ecological tourism led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shangluo what, how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hangluo city economy, and how to develop ecological tourism to drive the growth of shangluo city of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e ecological tourism of shangluo affect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shangluo all aspects of the analysis. Through the on-the-spot investigation of local ecolog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ical tourism and by collecting the local ecological tourism economic data and shangluo overall economic data and find the reference of the official documents, and other research literature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the ecological tourism in shangluo economic, summary extracted shangluo ecological tourism to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make shangluo ecological tourism development impetu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better.Finally Shangluo City in tourism development process should be the county resources equinox integration, collective planning,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the county tourism resources, tourists, traffic location and reputation, according to the railway trunk highways and other transportation network, point to connect connect into the scope of wide, but distinctive scenic spots system "1-wire" tourist routes, so as to achieve to jinsixia Eco Drive Shangnan ecological tourism, then in Shangnan Jinsi gorge as an example of integration of regional resources, so as to drive the Shangluo city ecological tourism. Finally, with tourism driven of Shangluo c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a whole.Key wordEco tourism;Shangluo;Economic development1绪论 1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1 研究的目的 11.1.2 研究的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2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3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41.4 主要研究方法 42 商洛市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概述 52.1 商洛市生态旅游业的起步 52.2 商洛市生态旅游业的现状及发展 53 商洛市生态旅游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73.1 商洛市生态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推动作用 73.1.1 商洛市生态旅游业对当地农副产品的销售带动作用 73.1.2 商洛市生态旅游业对当地招商引资的有利影响 83.1.3 商洛市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对商洛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 93.2 商洛市生态旅游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94 商洛市生态旅游业面临的问题 114.1 商洛市生态旅游环境的建设发展问题 114.2 商洛市生态旅游景点的推广问题 114.3 商洛市生态旅游景点的建设的问题 124.3.1 商洛市生态旅游景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 124.3.2 商洛市生态旅游景点的安全设施建设的问题 125 商洛生态旅游业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建议 135.1 关于商洛市生态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 135.1.1加强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建设 135.1.2创新生态旅游管理体制和机制 135.1.3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145.1.4重视和加强宣传工作 145.1.5重视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145.2 对商洛市生态旅游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15结论 16参考文献 17致谢 191 绪论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1.1研究的目的商洛拥有丰富的原生态旅游资源,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但经济效益并不明显。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在波特产业竞争力理论基础上,对商洛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影响旅游业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提升商洛旅游业竞争力的对策。课题主要研究商洛市地区的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对商洛市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影响,生态旅游业带动商洛市经济发展的方面有哪些,如何带动商洛市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态旅游业应如何发展来带动商洛市经济增长等方面的研究与分析,主要针对商洛市的生态旅游业对商洛市的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各方面的分析。通过实地考察当地的生态旅游业以及通过搜集当地生态旅游业的经济数据和商洛市的整体经济数据和查找参考官方文献及其他研究文献来分析生态旅游业对商洛市经济的影响,总结提炼出商洛市生态旅游业对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使商洛市生态旅游业更好地发展带动经济发展。1.1.2研究的意义作为一种特定形式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在旅游业的具体呈现形式,它为旅游者提供积极的体验,同时做到经济上可靠,环境上适宜、社会文化上可接受,因而大力加强生态旅游方面的研究,推动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外,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农业和旅游业的结合,是国内外开辟农业发展新领域和促进旅游产品更新换代的共同热点,并已催生出生产与旅游共营于同一空间的新的产业形态——生态旅游农业。商洛市生态旅游农业以农业资源为基础,以生态旅游为主题,利用田园景观、原始自然景点、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商洛市特有的人文景观,吸引游客前来观赏、休闲。生态旅游业是一种新型旅游活动项目,它是当今旅游新需求的必然产物,它也是当前及今后商洛市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发展生旅游业有利于促进商洛市经济全面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对商洛市生态旅游对商洛市经济增长的分析,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为相关部门提供理论参考。1.2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1.2.1国外的研究现状生态旅游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最早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Ceballos-Lascuráin?于1983年首先提出,作为”回归大自然”的“绿色旅游”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旅游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得到各国旅旖组织的关注。十几年来,生态旅游显示出20%的平均年增长率,发展势头强劲,是旅游产品中增长最快的部分。目前,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发达国家对生态旅游的研究和实践已经比较成熟。在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方面,对生态旅游内涵的认识和界定条件都在不断完善和深入,并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生态旅游的终极目标。在生态旅游的实践方面,许多国家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计划和策略,以适应游客对生态旅游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提出了不同的口号和倡议,例如英国发起了“绿色旅游业”运动,以促进生态旅游的全面推广。1986年,在墨西哥召开的一次国际环境会议上专门讨论了生态旅游发展的问题。 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足对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的保护 ,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生态旅游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与自然和谐发展,并且必须使当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相平等,即不能以当代人享受 、破坏和牺牲旅游资源为代价 ,剥夺后代人本应拥有的享用同等旅游资源的机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应该是当代人在破坏良性发展的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与叠加在其上的人文景观的前提下,为后代人维护、建设和提供新的人文景观,并且在生态旅游的全过程中使旅游者受到具有深远意义的、生动的环境及生态教育。1996年制订的《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21世纪议程》,在所确定的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的行动纲领和方案的优先领域中,都体现出生态旅游在旅游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98年在墨西哥召开的国际环境保护会议上,生态旅游作为政府选择的发展战略得以确认。1999年10月在马来西亚召开了世界生态旅游专题讨论会,并发表了“沙巴宣言”。 1.2.2国内的研究现状生态旅游是一种学习自然、保护自然的高层次旅游活动和教育活动 ,单纯地追求经济利益是与生态旅游背道而驰的。同时,生态旅游也是一项科技含量很高的绿色产业,需要生态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 家的多方面的论证,认真研究了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承载能力之后,方能将其纳人旅游产业链,否则 ,将对脆弱的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生态旅 游应该把环境教育、科学普及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核心内容 ,并且将中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融人其中,真正使人们在旅游活动 中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国内对生态旅游的关注较晚,1993年9月份在北京召开“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会议”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的文件,标志着生态旅游概念在中国第一次以文件形式得到确认 。随后,我国学术界对生态旅游的内涵、生态旅游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生态旅游景区开发和维护、生态旅游立法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提出了发展生态旅游的社区参与型发展模式,并应用于九寨沟开发的完善。但是,我国目前对生态旅游的研究和推广存在局限性,关于生态旅游的研究主要局限于许多大型景区,在具有众多生态旅游资源的县级城市,生态旅游并未得到重视和发展,对其的研究也较为零散和匮乏。作为陕西发展生态旅游的佼佼者,没有学者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商洛发展生态旅游的全过程,未能为其他具有类似情况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提供借鉴。 中国生态学会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研究员李文珵向记者阐述了当前生态旅游发展的态势生态旅游是21世纪旅游业发展的方向,它的实质是旅游资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相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旅游产业上的体现。他告诉记者,世界旅游组织在2000年曾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旅游产业将从现今的前五名跃升为世界第一(主要包括入境游、出境游、国内游三项人数第一)?,而生态旅游则是其中的生力军.郭彩玲2005年《陕西省生态旅游资源发展与对策研究》中写到作为旅游与农业大省的陕西,发展生态旅游不仅可以神户与拓展陕西旅游产品多样性,更大的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异旅游需求,而且为振兴乡村经济,促进农村地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我国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提供了一条可持续发展途径,必将成为陕西旅游经济中一个新的经济增站点。严方笠2011年在《以生态旅游为龙头的商洛经济发展调查分析》中写到发展生态旅游是成为突破陕西旅游业发展瓶颈的关键。而商洛作为陕西省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先驱,截止2010年,游客人数达127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48.3亿,旅游依存度提升到16.88%,充分显现出生态旅游业龙头产业的特质,对陕西乃至中西部其他欠发达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具有极大的借鉴作用,因此,对商洛生态旅游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3论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通过实地调查以及搜集各种文献数据进行分析的方法对商洛市的生态旅游业的现状及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商洛市生态旅游业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文章中,第一章先简单介绍了生态旅游行业的国内外发展研究现状以及具体商洛市生态旅游的背景,并说明了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及意义,其次介绍了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内容;第二章基本概述了商洛市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其中包括商洛市生态旅游业的起步、商洛市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商洛市生态旅游业的现状,并且大致介绍了商洛市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模式及优劣势;第三章简述了商洛市生态旅游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其中包括商洛市生态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推动作用、 商洛市生态旅游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以及具体分析了商洛市生态旅游业对商洛市其他经济产业的带动发展;第四章探究了商洛市生态旅游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具体包括商洛市生态旅游环境的建设发展问题、商洛市交通运输工程的建设发展问题、商洛市生态旅游景点的推广问题以及商洛市生态旅游景点的建设问题。最后的第五章节给出了关于商洛市生态旅游业发展问题的解决措施以及相关建议。最后归纳了相关的参考文献。1.4主要研究方法 1.实地调查法。鉴于研究者的籍贯,利用自己家乡的地域优势,通过对商洛市实地进行直接的查询、观察、访问、记录等方式了解并收集了商洛市生态旅游及经济发展的相关资讯资料。 2.文献分析法。调用大量的相关文献来获得资料,通过对其他多位学者的研究成果来进行分析整理归纳,结合自己的调查了解对比学习前人思路来完成。2 商洛市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概述2.1商洛市生态旅游业的起步 近年来,陕西省旅游业发展迅速,逐渐形成大旅游、大市场、大营销的格局,整体发展态势良好。然而,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历史人文旅游掩盖自然生态旅游,旅游环境恶化等问题日渐突显。因此,发展生态旅游成为突破陕西旅游业发展瓶颈的关键。 商洛作为陕西省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先驱,到2010年,游客人数已经达127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48.3亿,旅游依存度提升到16.88%。此后发展趋势也一直处于较高的上涨态势。以近两年为例 2013年,全市共接待境内外游客2764.5万人次,同比增长20.81%,旅游总收入135.43亿元,同比增长32.12 %。 其中接待国内游客2762.9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35.38亿元,同比增长20.76和32.08%。接待入境游客15480人,旅游外汇收入 171.5万美元,同比增长10.14 %和18.32 %。景区景点接待旅游者987.59万人次,同比增长 26.53%,占全市旅游总人数的35.72%。乡村旅游接待旅游者968.68万人次,同比增长29.27%。占全市旅游总人数的35.1%。其中农家乐接待393.55万人次,同比增长19.82%。2014年,全市共接待境内外游客3005.65万人次,同比增长8.72%,旅游总收入153.29亿元,同比增长13.19%。其中接待国内游客3003.1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53.16亿元,同比增长8.69%和13.13%。接待入境游客16465人,旅游外汇收入182.76万美元,同比增长6.36%和6.57%。A级景区(19家)接待旅游者568.1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86亿元,同比增长11.3%和14.08%。——乡村旅游接待旅游者1015.2万人次,同比增长10.25%。其中农家乐接待434.53万人次,同比增长10.41%。充分显现出生态旅游业龙头产业的特质。2.2商洛市生态旅游业的现状及发展 从生态旅游资源空间区位来看 商洛市的经济欠发达, 地处秦岭深处, 具有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资源区位的互补性方面,商洛以山峡洞林水为主的自然风光与关中的水文河流湿地、陕北的黄土地貌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差异,定位于陕西南北纵向生态旅游的南翼和西安的“ 后花园”,发展观光、 度假休闲、探险科考旅游,可使各种资源互补。从交通区位来看商洛处在大西北与东部联系的交通要道上,在陕南三市中距西安最近,区位优势明显。随着西康、 西合两条铁路和 312 国道的开通以及西康、 西合、 西武三条高速公路的建设,交通条件将全面改善,对外交通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 。融入西安,借势发展的条件更加优越。全市公路总里程 5272.3 km ,路网密度为0.27 km / km3, 村 级公 路 为 8308.1 km ,公路通村率达97%。基本形成了以铁路为骨干、公路为经纬,纵横交错的立体交通网。 目前商洛市已经形成 2 条精品旅游线路,一条是沿312 国道,西起商州牧护关, 经商州大云寺、丹风四皓碑林苑、船帮会馆、丹江漂流,至商南金丝峡的生态文化旅游线路,连接西安与河南;另一条是沿西康铁路,由柞水牛背梁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到柞水溶洞、 镇安木王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旅游线路, 连接西安、安康、汉中。以后更要发挥这“两翼”的作用,努力建设 西安 最近 的“后花园”、“第二生活区”,全力打造绿色商洛——生态旅游金三角,做精品生态旅游, 实现跨越式发展。3 商洛市生态旅游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3.1商洛市生态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推动作用 生态旅游同其它形式的旅游一样,因其包含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例如开展生态旅游,必然要首先完善相应的基础设施,比如交通、娱乐 、 餐饮、住宿、购物等。而这些基础设施又必须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土地价值提 升口。同时,旅游区地及周边的土地价格不同程度的上涨。所以它关联性强,对当地发展有强大的辐射 和带动作用。由此,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一方面,生态旅游的开展吸引了大量游客,游客的消费和由此而带动的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当地的经济收入。另一方面,旅游的发展提高了当地的知名度 , 吸引更多的诸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外部资源,从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作为旅游业中一种新型的专题旅游, 游客要进入景区并获得愉快 的旅游体验,必须有相应的道路、餐饮、娱乐等基础设施作为支撑。于是,交通运 输业、酒店业、旅行社业、餐饮业、娱乐业等逐步发展且繁荣起来了。同时,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拉动了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的发展 。调查显示对27%的家庭来说,生态旅游的收入是当地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另外,生态旅游业已经成为了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因此,可以说生态旅游实现了一业带百业,不仅仅完善了当地的经济构成,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多元化 。 3.1.1商洛市生态旅游业对当地农副产品的销售带动作用 商洛市地处秦岭腹地,自然资源丰富,有大量的农副产品。近几年主要热门的农副产品包括洛南豆腐干、镇安包谷酒、山阳九眼莲、黑木耳、商南泉茗、孝义柿饼以及商南水晶等。 在商洛市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同时,当地农副产品的销售也有大大的提高。 一方面,生态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地旅客被带入本地,当地与外地的人口流动量大大提升,大多旅客在进行生态旅游的同时会更加关注景区当地的特色农副产品,并且进行采购用以实用或作为特产纪念。因此当地的农副产品销售量大大提升。 另一方面,蓬勃发展的旅游业可以提高当地农副产品的知名度,在一定程度上有着较为明显的宣传作用,促使当地农副产品形成鲜明的品牌效应,在倡导绿色食品的现代潮流中愈加受到关注及欢迎,为当地农副产品的外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1.2商洛市生态旅游业对当地招商引资的有利影响 发展商洛经济 ,必须加快招商引资的步伐。商洛地区招商引资要把重点放在旅游资源开发上 ,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从商洛实际出发 ,各级政府在招商引资中应发挥重要作用 ,唱好“主角”。商洛地区是一个贫困地区 ,经济发展已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目前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随着商洛地区交通、通讯和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改善 ,特别是近两年“两纵两横”铁路和公路干线的动工修建 ,商洛地区遇到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面对这种形势 ,如何招商引资、吸引投资,生态旅游业被作为王牌使用出来。2015年4月21日晚,商洛市委、市政府在柞水县举办“秦岭最美是商洛——旅游项目推介恳谈会”,集中推介商洛旅游资源和重点旅游项目,现场签约旅游项目28个,项目总投资206.79亿元,引资188.19亿元。商洛地处秦岭东段南麓,是秦岭中央国家公园的核心区域,也是全国唯一整建制位于大秦岭腹地的地级市。这里生态资源优越,旅游产品富集。为了借助2015秦岭生态旅游节开幕,商洛市邀请国内外近百家商会和企业到商洛参加活动的契机,商洛市委、市政府召开专场项目推介恳谈会,对商洛8个精品项目进行了重点推介,包括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整体出让、天竺山景区整体出让开发、木王山景区深度开发、秦岭洛河源避暑度假旅游区、商於古道文化旅游景区、牧护关生态旅游度假区、范蠡故园文化景区开发、秦岭丹凤飞行小镇开发等项目。 会上共签约合同项目13个,总投资 123.41亿元,引资118.7亿元;协议项目15个,总投资83.39亿元,引资69.49 亿元。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共有13个,其中柞水营盘旅游养老综合开发项目投资70亿元,商南范蠡故园景区开发项目、阳城驿文化产业园项目、丹凤商鞅文化博览园建设项目、柞水西乾谷旅游开发项目均超过10亿元,蟒岭绿道旅游项目、商於古道文化旅游项目都有斩获。 通过这些旅游项目的推介招商引资还必将吸引大量的商业和资金前来商洛。3.1.3商洛市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对商洛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 旅游业的发展必定伴随着文化的输出。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体现当地的特色,满足游客对特殊文化的需求,必定会有目的性的衍生出一系列的当地文化产品,而为了发掘这一产业,必定会带动当地居民对于当地传统文化的自豪感病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将热情投入进文化当中,将文化进行产业化生产,文化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被旅游业经济的发展所带动。除此之外,传统的文化在长远的积淀中必定渗透到了当地的衣、食、住、行之中,随着人流量的增大,这些隐形的文化将在无形当中得到传播。3.2商洛市生态旅游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据统计,生态旅游的主要收入来自于门票收入 ,占生态旅游总收入的 85.76%,而其他的吃、住、游、购等服务费收入仅占不到20%。可见虽然生态旅游业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带动作用,但是在其他行业中的带动作用有限。 同时,生态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另一个消极影响体现在经济发展过分依赖生态旅游,有可能导致当地的经济结构过份单一和脆弱。由于旅游业本身的季节性、旅游者的偏好、自然条件等特性给生态旅游所带来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容易使得当地的经济发展不稳定,同时在发展过程中的利益问题,使得当地政府、酒店业、旅行社等利益群体目光短浅,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丝毫不考虑在旅游业当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使得当地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不利于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生态旅游对当地经济还存在经济利益的分配不公的消极影响。对于旅游区内部的居民,应该是环境保护的主力,但由于生态旅游区的建立,相当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对区域内自然资源的利用,当地居民在与政府以及开发商的对话中处于毫无讨价还价能力的弱势地位,不均等的分配,使得他们的收益减少 , 使这部分居民有被边缘化的倾向,但却要忍受物价上涨带来的高消费负担。小部分人的高收人造成严重的贫富分化现象 。 当部分甚至大多数居民放弃当地原始传统的职业而从事生态旅游业,一旦遭遇金融危机、 社会骚乱、政局动荡等突发事件,旅游爱好者或者选择待在家里、或者减少出游次数、或者就近旅游,出游人数以及出游次数的减少必然给以旅游业为主的经济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严重影响旅游区的经济收入,从而间接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 。4 商洛市生态旅游业面临的问题4.1商洛市生态旅游环境的建设发展问题 商洛市地处秦岭腹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地处秦头楚尾, 社会经济条件差。商洛经济长期以农业为主, 发展水平低。薄弱的经济基础决定了生态旅游开发资金不足、基础设施落后、投资环境差等 ,从而造成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建设不足, 多数生态旅游资源处于潜在或半开发状态, 没有完全形成现实的生态旅游资源,发挥出应有的效益 。其次, 旅游淡旺季对比鲜明。商洛大量景点大多在山区, 受季节影响, 客流量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 淡旺季对比鲜明, 生态旅游的时序结构极不合理。从全年来看 , 旅游设施的有效利用率低 , 集结差异在一定程度上造成 了旅游人力 、 物力 、 财力的浪费,制约了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最后,旅游市场竞 争激烈。近年来 , 陕西各地 加大发展旅游业,竞争十分激烈,市场开拓难度不断加大。在商洛提出建成西安“ 后花园”目标的同时,安康、汉中等其它市县也提出了类似的目标。加之西康铁路、西康高速公路、西汉高速公路营运后,安康、汉中到西安的路程大大缩短,而且,汉中、安康的旅游产业规模都比商洛大,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又不相伯仲,竞争压力很大。 此外,由于地理因素的限制,以往长时间的道路闭塞、交通不发达的问题难以在短时间内解决,导致了在与外界的货物、人流交换方面有着严重的缺陷,大大不利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4.2商洛市生态旅游景点的推广问题 据观察了解,商洛市生态旅游经典的宣传推广主要着力于省内广告牌以及省内电视广告两方面。其中的推广问题主要在于推广范围不够广泛,推广力度不够大、标识性不强的主要问题。 陕西省作为文化强省,相关的旅游景点数不胜数,数量过少的广告很容易淹没在繁多的景区广告中,广告的作用就是广而告之,通过大量的重复出现让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成为潜在的游客力量,因此宣传推广的力度过弱并不能起到预期的宣传作用,反而可能造成无用的经济投入。 同时,良好的品牌标志性也是推广宣传的一大助力,而在该方面渲染的缺失也是景点推广中的一大问题。4.3商洛市生态旅游景点的建设的问题4.3.1商洛市生态旅游景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 尽管商洛市在生态旅游方面有着很多的优势,但是与此同时由于地处秦岭腹地,交通不发达,经济的落后导致长久的贫困,没有足够的资金可以投入到旅游景点的基础建设当中,使得相比于国内外其他景点旅游区基础设施明显的不足及薄弱。 而旅游景点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一旦游客大量涌人后,吃饭难、住宿难、 购物难、停车难等问题就会层出不穷。再加上落后的经济状况制约了旅游区内游客数量的增加,严重制约了生态旅游的发展。4.3.2商洛市生态旅游景点的安全设施建设的问题 除了基础设施外,商洛市生态旅游安全设施建设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生态旅游业虽然发展迅速并取得了不错的发展,但是由于生态旅游业是在近几年才在当地逐步形成发展,因此相对于国内外其他发展年限较长的景区商洛市的生态旅游业并未形成较为成熟的发展体系,尤其在基础设施都未完善的条件下安全设施的建设不足也是一个较大的问题。以商南县金丝峡为例,在天气恶劣的时节曾发生过不止一起安全事故,2014年经区内的泥石流滑坡更是造成了不小的人员伤亡。该类安全事故不仅对当地的经济造成了短期的损失对受难的旅客家属造成了深切的伤痛,更是在景区名声方面为当地带来了长远的消极影响。由此看来,加强景区安全设施建设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5 商洛生态旅游业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建议5.1关于商洛市生态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5.1.1加强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建设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由于生态旅游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持续性旅游开发,所以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不仅要着眼于资源开发,更应该着眼于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对于商洛市来说, 根据生态旅游资源特点,在保护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商南、镇安、柞水的森林资源等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结合资源体量、数量和质量,因地制宜地开发商洛的生态旅游。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制定学的生态旅游发展规划、是生态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制订生态旅游总体规划时必须充分考虑生态旅游资源状况、特性和分布、合理划分功能区,充分考虑生态旅游环境容量大小,旅游者类别及需求特征、旅游地居民的经济、文化背景及其对旅游活动的容纳能力;认真调查旅游区的生态资源和可能涉及到环境质量的各类资源,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解决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负面问题。消除或减少污染源,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测从生态角度严格控制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和规模。坚决制止以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费等刺激旅游经济增长的项目。5.1.2创新生态旅游管理体制和机制 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对产业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环境体制进行创新,改革不合理部分,补充不足的方面。为生态旅游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主要包括 明晰产权关系、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调整收益分配制度,在旅游经营管理 者 和当地居民之间,制定相关政策, 使收益向当地居民倾斜,同时大力吸收本地 居民参与景区的管理,服务等各项事务;在旅游区与政府之间,适当减轻旅游 区经营管理者的经济负担,通过各种渠道将旅游直接收入的分配向旅游区倾斜,使得旅游效益更多的用于旅游区建设、保护与开发。5.1.3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直接关系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前景和经济效益,当前,商洛市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所需的基础设施方面主要面临的问题是景区之间的“ 断头路” 较多,连通性较差,这些交通缺陷严重影响了景点的可进入性和景区之间的通达性;生态旅游 服务设施不完善,各景区基本的配套设施如餐饮、宾馆、停车场等接待能力较低,因此,一方面,商洛市政府必须尽快改善区内以及区与区之间的交通条件,以解决交通“瓶颈”对生态旅游发展的制约, 增强景区的可进入性,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完善生态旅游服务设施、 提高接待能力, 进而增强生态旅游市场的竞争力。应该把生态旅游业当成一个产业来抓, 而且确信生态旅游业能够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是使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子,在此基础上加大生态旅游投入,尽快完善各旅游景区景点、交通沿线的通信、邮政、电力、银行、医疗、供水、餐饮、厕所、环保等服务设施和功能 。首先解决住、吃、行、游、娱、购的问题,使游人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给游人一个好的旅游环境和氛围。5.1.4重视和加强宣传工作 把旅游宣传作为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整合相关部门的宣传力量,统一策划, 统一包装,形成对外宣传和促销的合力。建立健全政府主导、企业联动、多层次、全方位的旅游宣传促销网络 。运用大手笔,舍得大投入,推出大品牌, 打开大市场,促进大发展。通过政府参展、旅行社组团参加一些重要的展示推介会,集中向外推介商洛的旅游产品。建立促销激励机制,调动旅行社的积极性 ,最大限度的挖潜和拓展客源市场。通过精心策划不同的节庆、演艺活动,扩大旅游宣传的效应和影响力,使商洛的旅游品牌打进西安,面向全国,走向世界 。5.1.5重视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努力打造一支业务精通、服务一流的旅游从业队伍,是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保 障。要创新旅游人才工作机制,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 。加强旅游人才的培训与引进,努力培养 一大批高级旅游经营管理人才、涉外人才和熟练技工。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管理,严格执行资格认证和持证上岗制度,树立和维护商洛旅游的良好形象。5.2对商洛市生态旅游业发展的相关建议旅游产业是促进现代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要提升商洛生态旅游的发展水平,就必须解放思想,拓宽视野,更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要加快转变旅游经济增长方式,促进观光旅游与休闲度假旅游、专项旅游同步发展, 规模扩张与效益提升相得益彰,实现旅游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强化旅游产业的经济实现由”事业”向”产业”的转变,在快速增长的同时,更加重提高经济效益和运行质量。要从全市旅游产业正处于发展起步阶段的实际出发,借鉴、引进成熟的产业经营管理理念和模式,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个性化管理,实适度规模、均衡生产、市场细分等措施,进一步做大做强旅游产业。要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打造特色品牌,以品牌扩大商洛旅游的影响力,增强竞争力 。商洛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处于起步阶段, 政府的扶持极为重要, 一方面政府在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上应以市场为导向, 制定科学的开发规划和相应的制度、 政策, 吸引旅游产品的开发投资并开拓旅游市场; 另一方面, 未来生态旅游的竞争将是整体实力的竞争,而环境质量将是竞争的重要筹码, 因此政府必须进一步优化商洛的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旅游服务环境, 进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防止因建设性活动和过度的生态旅游开发而导致 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同时提高全社会对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意识和支持力度。实行政府主导型开发战略,可以发挥政府信誉好、协调能力强、有一定的资金筹措能力的优势,有利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交通瓶颈的解决 , 商洛独特的生态旅游环境 ,对西安市等出游率高的客源市场具有很强 的吸引力,通过合作使商洛成为其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加强与安康市及其它旅游市(县)的旅游合作 。在 内部区域合作方面,要通过区域内各景区、各旅游企业的合作,降低开发成本和风险,丰富生态旅游产品,增加游客的生态旅游体验,形成商洛生态旅游的整体优势,提高商洛生态旅游的整体吸引力。另外,还可以加强与邻省的河南、湖北的周边城市生态旅游合作,吸引更多的国内外远程观光、休闲度假的游客,将有利于实现多方共赢。结 论 商洛市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应将各区县优势资源分点整合,集体规划,综合利用各区县旅游资源,客源,交通和声誉区位,依据铁路公路干线等发的交通网络,以点连线,连成范围广但景区体系鲜明的“一线式”旅游线路,从而达到以金丝峡原生态带动商南生态旅游,再以商南金丝峡为例进行区域资源整合,从而带动商洛市生态旅游,最后以旅游业带动整个商洛市经济发展的目的。参考文献[1] 吴殿廷, 葛全胜, 徐继填,等. 西部旅游开发战备模式的探讨[J].旅游学刊, 2003 ,18(1)9—13.[2] 朱国锋, 石培基. 甘肃省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及优化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9 (3)188—193.[3] 印开蒲,鄢和琳.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 M ].成都四学出版社,2003. [4] 梅燕, 谢萍.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20)10925—10927.[5] 张孝存.贫困山区及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以陕西省商洛为例[J].江西农业学报,2008,2(7)128—131.[6] 陈希,李林.国内生态旅游研究现状及趋势[J].安徽农业科学,2010(25) 14008—14010.[7] 张妍.陕西省商洛市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策略探索[J].江西农业学报,2011,23(6)161—163.[8] 杨桂华,钟林生.生态旅游[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9] 许亚玲.生态旅游与当地经济发展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4,14(6)44—47.[10] BOOKBINDERMP,DINERSTEINE. RIJAL,A ,eta1.Ecotouf ism ’S Suppo~ of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J].Conservation Biology,1998,121399 — 1404.[11] 钟国平,周涛.生态旅游若干问题探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2002,18(4) 64— 67. [12] 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 M ]北 京. 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13] 钟林生,赵士洞,向宝惠.生态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 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14] 高琴,瑞清,吴博.中国生态旅游浅析[ J].山西建筑,2007,10.[15] 李铁民.对我市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的调 查与思考.决策参考2008.9(26).罗均让.商洛旅游业的现状与未来[N]商洛日报.2007.10.[16] 刘龙龙.浅论商洛生态旅游发展对策[J].商洛学院城乡发展与管理工程系.2009.致谢 四年的读书生活在这个季节即将划上一个句号,而于我的人生却只是一个逗号,我将面对又一次征程的开始。四年的求学生涯在师长、亲友的大力支持下,走得辛苦却也收获满囊,在论文即将付梓之际,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伟人、名人为我所崇拜,可是我更急切地要把我的敬意和赞美献给一位平凡的人,我的导师,从论文题目的选定到论文写作的指导,经由您悉心的点拨,再经思考后的领悟,常常让我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感谢学院为我提供良好的做毕业设计的环境。感谢所有在毕业设计中曾经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和同学,以及在设计中被我引用或参考的论著的作者。 随着这篇本科毕业论文的最后落笔,我四年的大学生活也即将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回忆这四年生活的点点滴滴,从入学时对大学生活的无限憧憬到课堂上对各位老师学术学识的深沉沉湎,从奔波于教室图书馆的来去匆匆到业余生活的五彩缤纷,一切中的一切都是历历在目,让人倍感留恋,倍感珍惜。 在本文的撰写过程中,钟晓娜老师作为我的指导老师,她治学严谨,学识渊博,视野广阔,为我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学术氛围。置身其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我不仅接受了全新的思想观念,树立了明确的学术目标,领会了基本的思考方式,掌握了通用的研究方法,而且还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世的道理。其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与无微不至、感人至深的人文关怀,令人如沐春风,倍感温馨。正是由于她在百忙之中多次审阅全文,对细节进行修改,并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许多中肯而且宝贵的意见,本文才得以成型。 在此特向钟晓娜老师致以衷心的谢意!向她无可挑剔的敬业精神、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深厚的专业修养和平易近人的待人方式表示深深的敬意!
目 录
ical tourism and by collecting the local ecological tourism economic data and shangluo overall economic data and find the reference of the official documents, and other research literature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the ecological tourism in shangluo economic, summary extracted shangluo ecological tourism to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make shangluo ecological tourism development impetu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better.Finally Shangluo City in tourism development process should be the county resources equinox integration, collective planning,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the county tourism resources, tourists, traffic location and reputation, according to the railway trunk highways and other transportation network, point to connect connect into the scope of wide, but distinctive scenic spots system "1-wire" tourist routes, so as to achieve to jinsixia Eco Drive Shangnan ecological tourism, then in Shangnan Jinsi gorge as an example of integration of regional resources, so as to drive the Shangluo city ecological tourism. Finally, with tourism driven of Shangluo c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a whole.Key wordEco tourism;Shangluo;Economic development1绪论 1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1 研究的目的 11.1.2 研究的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2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3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41.4 主要研究方法 42 商洛市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概述 52.1 商洛市生态旅游业的起步 52.2 商洛市生态旅游业的现状及发展 53 商洛市生态旅游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73.1 商洛市生态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推动作用 73.1.1 商洛市生态旅游业对当地农副产品的销售带动作用 73.1.2 商洛市生态旅游业对当地招商引资的有利影响 83.1.3 商洛市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对商洛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 93.2 商洛市生态旅游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94 商洛市生态旅游业面临的问题 114.1 商洛市生态旅游环境的建设发展问题 114.2 商洛市生态旅游景点的推广问题 114.3 商洛市生态旅游景点的建设的问题 124.3.1 商洛市生态旅游景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 124.3.2 商洛市生态旅游景点的安全设施建设的问题 125 商洛生态旅游业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建议 135.1 关于商洛市生态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 135.1.1加强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建设 135.1.2创新生态旅游管理体制和机制 135.1.3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145.1.4重视和加强宣传工作 145.1.5重视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145.2 对商洛市生态旅游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15结论 16参考文献 17致谢 191 绪论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1.1研究的目的商洛拥有丰富的原生态旅游资源,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但经济效益并不明显。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在波特产业竞争力理论基础上,对商洛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影响旅游业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提升商洛旅游业竞争力的对策。课题主要研究商洛市地区的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对商洛市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影响,生态旅游业带动商洛市经济发展的方面有哪些,如何带动商洛市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态旅游业应如何发展来带动商洛市经济增长等方面的研究与分析,主要针对商洛市的生态旅游业对商洛市的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各方面的分析。通过实地考察当地的生态旅游业以及通过搜集当地生态旅游业的经济数据和商洛市的整体经济数据和查找参考官方文献及其他研究文献来分析生态旅游业对商洛市经济的影响,总结提炼出商洛市生态旅游业对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使商洛市生态旅游业更好地发展带动经济发展。1.1.2研究的意义作为一种特定形式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在旅游业的具体呈现形式,它为旅游者提供积极的体验,同时做到经济上可靠,环境上适宜、社会文化上可接受,因而大力加强生态旅游方面的研究,推动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外,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农业和旅游业的结合,是国内外开辟农业发展新领域和促进旅游产品更新换代的共同热点,并已催生出生产与旅游共营于同一空间的新的产业形态——生态旅游农业。商洛市生态旅游农业以农业资源为基础,以生态旅游为主题,利用田园景观、原始自然景点、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商洛市特有的人文景观,吸引游客前来观赏、休闲。生态旅游业是一种新型旅游活动项目,它是当今旅游新需求的必然产物,它也是当前及今后商洛市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发展生旅游业有利于促进商洛市经济全面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对商洛市生态旅游对商洛市经济增长的分析,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为相关部门提供理论参考。1.2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1.2.1国外的研究现状生态旅游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最早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Ceballos-Lascuráin?于1983年首先提出,作为”回归大自然”的“绿色旅游”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旅游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得到各国旅旖组织的关注。十几年来,生态旅游显示出20%的平均年增长率,发展势头强劲,是旅游产品中增长最快的部分。目前,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发达国家对生态旅游的研究和实践已经比较成熟。在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方面,对生态旅游内涵的认识和界定条件都在不断完善和深入,并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生态旅游的终极目标。在生态旅游的实践方面,许多国家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计划和策略,以适应游客对生态旅游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提出了不同的口号和倡议,例如英国发起了“绿色旅游业”运动,以促进生态旅游的全面推广。1986年,在墨西哥召开的一次国际环境会议上专门讨论了生态旅游发展的问题。 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足对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的保护 ,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生态旅游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与自然和谐发展,并且必须使当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相平等,即不能以当代人享受 、破坏和牺牲旅游资源为代价 ,剥夺后代人本应拥有的享用同等旅游资源的机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应该是当代人在破坏良性发展的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与叠加在其上的人文景观的前提下,为后代人维护、建设和提供新的人文景观,并且在生态旅游的全过程中使旅游者受到具有深远意义的、生动的环境及生态教育。1996年制订的《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21世纪议程》,在所确定的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的行动纲领和方案的优先领域中,都体现出生态旅游在旅游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98年在墨西哥召开的国际环境保护会议上,生态旅游作为政府选择的发展战略得以确认。1999年10月在马来西亚召开了世界生态旅游专题讨论会,并发表了“沙巴宣言”。 1.2.2国内的研究现状生态旅游是一种学习自然、保护自然的高层次旅游活动和教育活动 ,单纯地追求经济利益是与生态旅游背道而驰的。同时,生态旅游也是一项科技含量很高的绿色产业,需要生态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 家的多方面的论证,认真研究了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承载能力之后,方能将其纳人旅游产业链,否则 ,将对脆弱的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生态旅 游应该把环境教育、科学普及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核心内容 ,并且将中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融人其中,真正使人们在旅游活动 中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国内对生态旅游的关注较晚,1993年9月份在北京召开“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会议”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的文件,标志着生态旅游概念在中国第一次以文件形式得到确认 。随后,我国学术界对生态旅游的内涵、生态旅游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生态旅游景区开发和维护、生态旅游立法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提出了发展生态旅游的社区参与型发展模式,并应用于九寨沟开发的完善。但是,我国目前对生态旅游的研究和推广存在局限性,关于生态旅游的研究主要局限于许多大型景区,在具有众多生态旅游资源的县级城市,生态旅游并未得到重视和发展,对其的研究也较为零散和匮乏。作为陕西发展生态旅游的佼佼者,没有学者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商洛发展生态旅游的全过程,未能为其他具有类似情况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提供借鉴。 中国生态学会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研究员李文珵向记者阐述了当前生态旅游发展的态势生态旅游是21世纪旅游业发展的方向,它的实质是旅游资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相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旅游产业上的体现。他告诉记者,世界旅游组织在2000年曾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旅游产业将从现今的前五名跃升为世界第一(主要包括入境游、出境游、国内游三项人数第一)?,而生态旅游则是其中的生力军.郭彩玲2005年《陕西省生态旅游资源发展与对策研究》中写到作为旅游与农业大省的陕西,发展生态旅游不仅可以神户与拓展陕西旅游产品多样性,更大的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异旅游需求,而且为振兴乡村经济,促进农村地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我国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提供了一条可持续发展途径,必将成为陕西旅游经济中一个新的经济增站点。严方笠2011年在《以生态旅游为龙头的商洛经济发展调查分析》中写到发展生态旅游是成为突破陕西旅游业发展瓶颈的关键。而商洛作为陕西省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先驱,截止2010年,游客人数达127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48.3亿,旅游依存度提升到16.88%,充分显现出生态旅游业龙头产业的特质,对陕西乃至中西部其他欠发达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具有极大的借鉴作用,因此,对商洛生态旅游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3论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通过实地调查以及搜集各种文献数据进行分析的方法对商洛市的生态旅游业的现状及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商洛市生态旅游业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文章中,第一章先简单介绍了生态旅游行业的国内外发展研究现状以及具体商洛市生态旅游的背景,并说明了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及意义,其次介绍了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内容;第二章基本概述了商洛市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其中包括商洛市生态旅游业的起步、商洛市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商洛市生态旅游业的现状,并且大致介绍了商洛市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模式及优劣势;第三章简述了商洛市生态旅游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其中包括商洛市生态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推动作用、 商洛市生态旅游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以及具体分析了商洛市生态旅游业对商洛市其他经济产业的带动发展;第四章探究了商洛市生态旅游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具体包括商洛市生态旅游环境的建设发展问题、商洛市交通运输工程的建设发展问题、商洛市生态旅游景点的推广问题以及商洛市生态旅游景点的建设问题。最后的第五章节给出了关于商洛市生态旅游业发展问题的解决措施以及相关建议。最后归纳了相关的参考文献。1.4主要研究方法 1.实地调查法。鉴于研究者的籍贯,利用自己家乡的地域优势,通过对商洛市实地进行直接的查询、观察、访问、记录等方式了解并收集了商洛市生态旅游及经济发展的相关资讯资料。 2.文献分析法。调用大量的相关文献来获得资料,通过对其他多位学者的研究成果来进行分析整理归纳,结合自己的调查了解对比学习前人思路来完成。2 商洛市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概述2.1商洛市生态旅游业的起步 近年来,陕西省旅游业发展迅速,逐渐形成大旅游、大市场、大营销的格局,整体发展态势良好。然而,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历史人文旅游掩盖自然生态旅游,旅游环境恶化等问题日渐突显。因此,发展生态旅游成为突破陕西旅游业发展瓶颈的关键。 商洛作为陕西省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先驱,到2010年,游客人数已经达127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48.3亿,旅游依存度提升到16.88%。此后发展趋势也一直处于较高的上涨态势。以近两年为例 2013年,全市共接待境内外游客2764.5万人次,同比增长20.81%,旅游总收入135.43亿元,同比增长32.12 %。 其中接待国内游客2762.9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35.38亿元,同比增长20.76和32.08%。接待入境游客15480人,旅游外汇收入 171.5万美元,同比增长10.14 %和18.32 %。景区景点接待旅游者987.59万人次,同比增长 26.53%,占全市旅游总人数的35.72%。乡村旅游接待旅游者968.68万人次,同比增长29.27%。占全市旅游总人数的35.1%。其中农家乐接待393.55万人次,同比增长19.82%。2014年,全市共接待境内外游客3005.65万人次,同比增长8.72%,旅游总收入153.29亿元,同比增长13.19%。其中接待国内游客3003.1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53.16亿元,同比增长8.69%和13.13%。接待入境游客16465人,旅游外汇收入182.76万美元,同比增长6.36%和6.57%。A级景区(19家)接待旅游者568.1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86亿元,同比增长11.3%和14.08%。——乡村旅游接待旅游者1015.2万人次,同比增长10.25%。其中农家乐接待434.53万人次,同比增长10.41%。充分显现出生态旅游业龙头产业的特质。2.2商洛市生态旅游业的现状及发展 从生态旅游资源空间区位来看 商洛市的经济欠发达, 地处秦岭深处, 具有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资源区位的互补性方面,商洛以山峡洞林水为主的自然风光与关中的水文河流湿地、陕北的黄土地貌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差异,定位于陕西南北纵向生态旅游的南翼和西安的“ 后花园”,发展观光、 度假休闲、探险科考旅游,可使各种资源互补。从交通区位来看商洛处在大西北与东部联系的交通要道上,在陕南三市中距西安最近,区位优势明显。随着西康、 西合两条铁路和 312 国道的开通以及西康、 西合、 西武三条高速公路的建设,交通条件将全面改善,对外交通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 。融入西安,借势发展的条件更加优越。全市公路总里程 5272.3 km ,路网密度为0.27 km / km3, 村 级公 路 为 8308.1 km ,公路通村率达97%。基本形成了以铁路为骨干、公路为经纬,纵横交错的立体交通网。 目前商洛市已经形成 2 条精品旅游线路,一条是沿312 国道,西起商州牧护关, 经商州大云寺、丹风四皓碑林苑、船帮会馆、丹江漂流,至商南金丝峡的生态文化旅游线路,连接西安与河南;另一条是沿西康铁路,由柞水牛背梁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到柞水溶洞、 镇安木王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旅游线路, 连接西安、安康、汉中。以后更要发挥这“两翼”的作用,努力建设 西安 最近 的“后花园”、“第二生活区”,全力打造绿色商洛——生态旅游金三角,做精品生态旅游, 实现跨越式发展。3 商洛市生态旅游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3.1商洛市生态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推动作用 生态旅游同其它形式的旅游一样,因其包含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例如开展生态旅游,必然要首先完善相应的基础设施,比如交通、娱乐 、 餐饮、住宿、购物等。而这些基础设施又必须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土地价值提 升口。同时,旅游区地及周边的土地价格不同程度的上涨。所以它关联性强,对当地发展有强大的辐射 和带动作用。由此,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一方面,生态旅游的开展吸引了大量游客,游客的消费和由此而带动的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当地的经济收入。另一方面,旅游的发展提高了当地的知名度 , 吸引更多的诸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外部资源,从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作为旅游业中一种新型的专题旅游, 游客要进入景区并获得愉快 的旅游体验,必须有相应的道路、餐饮、娱乐等基础设施作为支撑。于是,交通运 输业、酒店业、旅行社业、餐饮业、娱乐业等逐步发展且繁荣起来了。同时,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拉动了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的发展 。调查显示对27%的家庭来说,生态旅游的收入是当地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另外,生态旅游业已经成为了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因此,可以说生态旅游实现了一业带百业,不仅仅完善了当地的经济构成,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多元化 。 3.1.1商洛市生态旅游业对当地农副产品的销售带动作用 商洛市地处秦岭腹地,自然资源丰富,有大量的农副产品。近几年主要热门的农副产品包括洛南豆腐干、镇安包谷酒、山阳九眼莲、黑木耳、商南泉茗、孝义柿饼以及商南水晶等。 在商洛市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同时,当地农副产品的销售也有大大的提高。 一方面,生态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地旅客被带入本地,当地与外地的人口流动量大大提升,大多旅客在进行生态旅游的同时会更加关注景区当地的特色农副产品,并且进行采购用以实用或作为特产纪念。因此当地的农副产品销售量大大提升。 另一方面,蓬勃发展的旅游业可以提高当地农副产品的知名度,在一定程度上有着较为明显的宣传作用,促使当地农副产品形成鲜明的品牌效应,在倡导绿色食品的现代潮流中愈加受到关注及欢迎,为当地农副产品的外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1.2商洛市生态旅游业对当地招商引资的有利影响 发展商洛经济 ,必须加快招商引资的步伐。商洛地区招商引资要把重点放在旅游资源开发上 ,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从商洛实际出发 ,各级政府在招商引资中应发挥重要作用 ,唱好“主角”。商洛地区是一个贫困地区 ,经济发展已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目前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随着商洛地区交通、通讯和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改善 ,特别是近两年“两纵两横”铁路和公路干线的动工修建 ,商洛地区遇到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面对这种形势 ,如何招商引资、吸引投资,生态旅游业被作为王牌使用出来。2015年4月21日晚,商洛市委、市政府在柞水县举办“秦岭最美是商洛——旅游项目推介恳谈会”,集中推介商洛旅游资源和重点旅游项目,现场签约旅游项目28个,项目总投资206.79亿元,引资188.19亿元。商洛地处秦岭东段南麓,是秦岭中央国家公园的核心区域,也是全国唯一整建制位于大秦岭腹地的地级市。这里生态资源优越,旅游产品富集。为了借助2015秦岭生态旅游节开幕,商洛市邀请国内外近百家商会和企业到商洛参加活动的契机,商洛市委、市政府召开专场项目推介恳谈会,对商洛8个精品项目进行了重点推介,包括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整体出让、天竺山景区整体出让开发、木王山景区深度开发、秦岭洛河源避暑度假旅游区、商於古道文化旅游景区、牧护关生态旅游度假区、范蠡故园文化景区开发、秦岭丹凤飞行小镇开发等项目。 会上共签约合同项目13个,总投资 123.41亿元,引资118.7亿元;协议项目15个,总投资83.39亿元,引资69.49 亿元。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共有13个,其中柞水营盘旅游养老综合开发项目投资70亿元,商南范蠡故园景区开发项目、阳城驿文化产业园项目、丹凤商鞅文化博览园建设项目、柞水西乾谷旅游开发项目均超过10亿元,蟒岭绿道旅游项目、商於古道文化旅游项目都有斩获。 通过这些旅游项目的推介招商引资还必将吸引大量的商业和资金前来商洛。3.1.3商洛市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对商洛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 旅游业的发展必定伴随着文化的输出。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体现当地的特色,满足游客对特殊文化的需求,必定会有目的性的衍生出一系列的当地文化产品,而为了发掘这一产业,必定会带动当地居民对于当地传统文化的自豪感病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将热情投入进文化当中,将文化进行产业化生产,文化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被旅游业经济的发展所带动。除此之外,传统的文化在长远的积淀中必定渗透到了当地的衣、食、住、行之中,随着人流量的增大,这些隐形的文化将在无形当中得到传播。3.2商洛市生态旅游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据统计,生态旅游的主要收入来自于门票收入 ,占生态旅游总收入的 85.76%,而其他的吃、住、游、购等服务费收入仅占不到20%。可见虽然生态旅游业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带动作用,但是在其他行业中的带动作用有限。 同时,生态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另一个消极影响体现在经济发展过分依赖生态旅游,有可能导致当地的经济结构过份单一和脆弱。由于旅游业本身的季节性、旅游者的偏好、自然条件等特性给生态旅游所带来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容易使得当地的经济发展不稳定,同时在发展过程中的利益问题,使得当地政府、酒店业、旅行社等利益群体目光短浅,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丝毫不考虑在旅游业当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使得当地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不利于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生态旅游对当地经济还存在经济利益的分配不公的消极影响。对于旅游区内部的居民,应该是环境保护的主力,但由于生态旅游区的建立,相当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对区域内自然资源的利用,当地居民在与政府以及开发商的对话中处于毫无讨价还价能力的弱势地位,不均等的分配,使得他们的收益减少 , 使这部分居民有被边缘化的倾向,但却要忍受物价上涨带来的高消费负担。小部分人的高收人造成严重的贫富分化现象 。 当部分甚至大多数居民放弃当地原始传统的职业而从事生态旅游业,一旦遭遇金融危机、 社会骚乱、政局动荡等突发事件,旅游爱好者或者选择待在家里、或者减少出游次数、或者就近旅游,出游人数以及出游次数的减少必然给以旅游业为主的经济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严重影响旅游区的经济收入,从而间接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 。4 商洛市生态旅游业面临的问题4.1商洛市生态旅游环境的建设发展问题 商洛市地处秦岭腹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地处秦头楚尾, 社会经济条件差。商洛经济长期以农业为主, 发展水平低。薄弱的经济基础决定了生态旅游开发资金不足、基础设施落后、投资环境差等 ,从而造成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建设不足, 多数生态旅游资源处于潜在或半开发状态, 没有完全形成现实的生态旅游资源,发挥出应有的效益 。其次, 旅游淡旺季对比鲜明。商洛大量景点大多在山区, 受季节影响, 客流量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 淡旺季对比鲜明, 生态旅游的时序结构极不合理。从全年来看 , 旅游设施的有效利用率低 , 集结差异在一定程度上造成 了旅游人力 、 物力 、 财力的浪费,制约了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最后,旅游市场竞 争激烈。近年来 , 陕西各地 加大发展旅游业,竞争十分激烈,市场开拓难度不断加大。在商洛提出建成西安“ 后花园”目标的同时,安康、汉中等其它市县也提出了类似的目标。加之西康铁路、西康高速公路、西汉高速公路营运后,安康、汉中到西安的路程大大缩短,而且,汉中、安康的旅游产业规模都比商洛大,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又不相伯仲,竞争压力很大。 此外,由于地理因素的限制,以往长时间的道路闭塞、交通不发达的问题难以在短时间内解决,导致了在与外界的货物、人流交换方面有着严重的缺陷,大大不利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4.2商洛市生态旅游景点的推广问题 据观察了解,商洛市生态旅游经典的宣传推广主要着力于省内广告牌以及省内电视广告两方面。其中的推广问题主要在于推广范围不够广泛,推广力度不够大、标识性不强的主要问题。 陕西省作为文化强省,相关的旅游景点数不胜数,数量过少的广告很容易淹没在繁多的景区广告中,广告的作用就是广而告之,通过大量的重复出现让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成为潜在的游客力量,因此宣传推广的力度过弱并不能起到预期的宣传作用,反而可能造成无用的经济投入。 同时,良好的品牌标志性也是推广宣传的一大助力,而在该方面渲染的缺失也是景点推广中的一大问题。4.3商洛市生态旅游景点的建设的问题4.3.1商洛市生态旅游景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 尽管商洛市在生态旅游方面有着很多的优势,但是与此同时由于地处秦岭腹地,交通不发达,经济的落后导致长久的贫困,没有足够的资金可以投入到旅游景点的基础建设当中,使得相比于国内外其他景点旅游区基础设施明显的不足及薄弱。 而旅游景点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一旦游客大量涌人后,吃饭难、住宿难、 购物难、停车难等问题就会层出不穷。再加上落后的经济状况制约了旅游区内游客数量的增加,严重制约了生态旅游的发展。4.3.2商洛市生态旅游景点的安全设施建设的问题 除了基础设施外,商洛市生态旅游安全设施建设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生态旅游业虽然发展迅速并取得了不错的发展,但是由于生态旅游业是在近几年才在当地逐步形成发展,因此相对于国内外其他发展年限较长的景区商洛市的生态旅游业并未形成较为成熟的发展体系,尤其在基础设施都未完善的条件下安全设施的建设不足也是一个较大的问题。以商南县金丝峡为例,在天气恶劣的时节曾发生过不止一起安全事故,2014年经区内的泥石流滑坡更是造成了不小的人员伤亡。该类安全事故不仅对当地的经济造成了短期的损失对受难的旅客家属造成了深切的伤痛,更是在景区名声方面为当地带来了长远的消极影响。由此看来,加强景区安全设施建设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5 商洛生态旅游业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建议5.1关于商洛市生态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5.1.1加强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建设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由于生态旅游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持续性旅游开发,所以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不仅要着眼于资源开发,更应该着眼于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对于商洛市来说, 根据生态旅游资源特点,在保护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商南、镇安、柞水的森林资源等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结合资源体量、数量和质量,因地制宜地开发商洛的生态旅游。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制定学的生态旅游发展规划、是生态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制订生态旅游总体规划时必须充分考虑生态旅游资源状况、特性和分布、合理划分功能区,充分考虑生态旅游环境容量大小,旅游者类别及需求特征、旅游地居民的经济、文化背景及其对旅游活动的容纳能力;认真调查旅游区的生态资源和可能涉及到环境质量的各类资源,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解决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负面问题。消除或减少污染源,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测从生态角度严格控制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和规模。坚决制止以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费等刺激旅游经济增长的项目。5.1.2创新生态旅游管理体制和机制 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对产业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环境体制进行创新,改革不合理部分,补充不足的方面。为生态旅游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主要包括 明晰产权关系、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调整收益分配制度,在旅游经营管理 者 和当地居民之间,制定相关政策, 使收益向当地居民倾斜,同时大力吸收本地 居民参与景区的管理,服务等各项事务;在旅游区与政府之间,适当减轻旅游 区经营管理者的经济负担,通过各种渠道将旅游直接收入的分配向旅游区倾斜,使得旅游效益更多的用于旅游区建设、保护与开发。5.1.3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直接关系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前景和经济效益,当前,商洛市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所需的基础设施方面主要面临的问题是景区之间的“ 断头路” 较多,连通性较差,这些交通缺陷严重影响了景点的可进入性和景区之间的通达性;生态旅游 服务设施不完善,各景区基本的配套设施如餐饮、宾馆、停车场等接待能力较低,因此,一方面,商洛市政府必须尽快改善区内以及区与区之间的交通条件,以解决交通“瓶颈”对生态旅游发展的制约, 增强景区的可进入性,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完善生态旅游服务设施、 提高接待能力, 进而增强生态旅游市场的竞争力。应该把生态旅游业当成一个产业来抓, 而且确信生态旅游业能够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是使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子,在此基础上加大生态旅游投入,尽快完善各旅游景区景点、交通沿线的通信、邮政、电力、银行、医疗、供水、餐饮、厕所、环保等服务设施和功能 。首先解决住、吃、行、游、娱、购的问题,使游人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给游人一个好的旅游环境和氛围。5.1.4重视和加强宣传工作 把旅游宣传作为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整合相关部门的宣传力量,统一策划, 统一包装,形成对外宣传和促销的合力。建立健全政府主导、企业联动、多层次、全方位的旅游宣传促销网络 。运用大手笔,舍得大投入,推出大品牌, 打开大市场,促进大发展。通过政府参展、旅行社组团参加一些重要的展示推介会,集中向外推介商洛的旅游产品。建立促销激励机制,调动旅行社的积极性 ,最大限度的挖潜和拓展客源市场。通过精心策划不同的节庆、演艺活动,扩大旅游宣传的效应和影响力,使商洛的旅游品牌打进西安,面向全国,走向世界 。5.1.5重视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努力打造一支业务精通、服务一流的旅游从业队伍,是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保 障。要创新旅游人才工作机制,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 。加强旅游人才的培训与引进,努力培养 一大批高级旅游经营管理人才、涉外人才和熟练技工。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管理,严格执行资格认证和持证上岗制度,树立和维护商洛旅游的良好形象。5.2对商洛市生态旅游业发展的相关建议旅游产业是促进现代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要提升商洛生态旅游的发展水平,就必须解放思想,拓宽视野,更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要加快转变旅游经济增长方式,促进观光旅游与休闲度假旅游、专项旅游同步发展, 规模扩张与效益提升相得益彰,实现旅游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强化旅游产业的经济实现由”事业”向”产业”的转变,在快速增长的同时,更加重提高经济效益和运行质量。要从全市旅游产业正处于发展起步阶段的实际出发,借鉴、引进成熟的产业经营管理理念和模式,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个性化管理,实适度规模、均衡生产、市场细分等措施,进一步做大做强旅游产业。要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打造特色品牌,以品牌扩大商洛旅游的影响力,增强竞争力 。商洛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处于起步阶段, 政府的扶持极为重要, 一方面政府在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上应以市场为导向, 制定科学的开发规划和相应的制度、 政策, 吸引旅游产品的开发投资并开拓旅游市场; 另一方面, 未来生态旅游的竞争将是整体实力的竞争,而环境质量将是竞争的重要筹码, 因此政府必须进一步优化商洛的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旅游服务环境, 进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防止因建设性活动和过度的生态旅游开发而导致 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同时提高全社会对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意识和支持力度。实行政府主导型开发战略,可以发挥政府信誉好、协调能力强、有一定的资金筹措能力的优势,有利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交通瓶颈的解决 , 商洛独特的生态旅游环境 ,对西安市等出游率高的客源市场具有很强 的吸引力,通过合作使商洛成为其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加强与安康市及其它旅游市(县)的旅游合作 。在 内部区域合作方面,要通过区域内各景区、各旅游企业的合作,降低开发成本和风险,丰富生态旅游产品,增加游客的生态旅游体验,形成商洛生态旅游的整体优势,提高商洛生态旅游的整体吸引力。另外,还可以加强与邻省的河南、湖北的周边城市生态旅游合作,吸引更多的国内外远程观光、休闲度假的游客,将有利于实现多方共赢。结 论 商洛市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应将各区县优势资源分点整合,集体规划,综合利用各区县旅游资源,客源,交通和声誉区位,依据铁路公路干线等发的交通网络,以点连线,连成范围广但景区体系鲜明的“一线式”旅游线路,从而达到以金丝峡原生态带动商南生态旅游,再以商南金丝峡为例进行区域资源整合,从而带动商洛市生态旅游,最后以旅游业带动整个商洛市经济发展的目的。参考文献[1] 吴殿廷, 葛全胜, 徐继填,等. 西部旅游开发战备模式的探讨[J].旅游学刊, 2003 ,18(1)9—13.[2] 朱国锋, 石培基. 甘肃省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及优化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9 (3)188—193.[3] 印开蒲,鄢和琳.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 M ].成都四学出版社,2003. [4] 梅燕, 谢萍.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20)10925—10927.[5] 张孝存.贫困山区及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以陕西省商洛为例[J].江西农业学报,2008,2(7)128—131.[6] 陈希,李林.国内生态旅游研究现状及趋势[J].安徽农业科学,2010(25) 14008—14010.[7] 张妍.陕西省商洛市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策略探索[J].江西农业学报,2011,23(6)161—163.[8] 杨桂华,钟林生.生态旅游[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9] 许亚玲.生态旅游与当地经济发展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4,14(6)44—47.[10] BOOKBINDERMP,DINERSTEINE. RIJAL,A ,eta1.Ecotouf ism ’S Suppo~ of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J].Conservation Biology,1998,121399 — 1404.[11] 钟国平,周涛.生态旅游若干问题探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2002,18(4) 64— 67. [12] 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 M ]北 京. 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13] 钟林生,赵士洞,向宝惠.生态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 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14] 高琴,瑞清,吴博.中国生态旅游浅析[ J].山西建筑,2007,10.[15] 李铁民.对我市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的调 查与思考.决策参考2008.9(26).罗均让.商洛旅游业的现状与未来[N]商洛日报.2007.10.[16] 刘龙龙.浅论商洛生态旅游发展对策[J].商洛学院城乡发展与管理工程系.2009.致谢 四年的读书生活在这个季节即将划上一个句号,而于我的人生却只是一个逗号,我将面对又一次征程的开始。四年的求学生涯在师长、亲友的大力支持下,走得辛苦却也收获满囊,在论文即将付梓之际,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伟人、名人为我所崇拜,可是我更急切地要把我的敬意和赞美献给一位平凡的人,我的导师,从论文题目的选定到论文写作的指导,经由您悉心的点拨,再经思考后的领悟,常常让我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感谢学院为我提供良好的做毕业设计的环境。感谢所有在毕业设计中曾经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和同学,以及在设计中被我引用或参考的论著的作者。 随着这篇本科毕业论文的最后落笔,我四年的大学生活也即将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回忆这四年生活的点点滴滴,从入学时对大学生活的无限憧憬到课堂上对各位老师学术学识的深沉沉湎,从奔波于教室图书馆的来去匆匆到业余生活的五彩缤纷,一切中的一切都是历历在目,让人倍感留恋,倍感珍惜。 在本文的撰写过程中,钟晓娜老师作为我的指导老师,她治学严谨,学识渊博,视野广阔,为我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学术氛围。置身其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我不仅接受了全新的思想观念,树立了明确的学术目标,领会了基本的思考方式,掌握了通用的研究方法,而且还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世的道理。其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与无微不至、感人至深的人文关怀,令人如沐春风,倍感温馨。正是由于她在百忙之中多次审阅全文,对细节进行修改,并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许多中肯而且宝贵的意见,本文才得以成型。 在此特向钟晓娜老师致以衷心的谢意!向她无可挑剔的敬业精神、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深厚的专业修养和平易近人的待人方式表示深深的敬意!
目 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