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技术溢出效应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在改革开放近40年的时间里,外商直接投资不断地涌入中国,为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翻天覆地的变革。因为江苏省地处东部沿海的优越地理位置和区位因素,为FDI的流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和基础,从而成为FDI的重点投资省份。而同时从2009年起到2016年,江苏省的自主创新水平始终处于中国的最强水平。究竟FDI的流入和技术创新二者是否存在关系呢?所以本论文将选取吸引外商投资最大的江苏省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并选取2000-2014年近十五年的最新的各项数据作为研究的基础来探究外商直接投资对江苏省技术创新的影响。经过描述性分析和最后的实证分析,得出外商直接投资的确与江苏省的技术创新存在有正向的促进作用。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3
一、绪论3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3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4
(三)本文研究思路、基本框架和创新之处5
1.研究思路 5
2.基本框架 5
3.创新之处 6
二、FDI影响技术创新的渠道和制约因素 6
(一)示范模仿效应6
(二)竞争效应6
(三)企业关联效应6
(三)人力资源流动效应7
三、江苏省利用FDI现状分析 7
(一)江苏省利用FDI的总体情况7
1.利用外资规模 7
2.外资来源地9
3.外资行业分布10
4.利用外资方式11
(二)江苏省创新现状分析13
1.江苏省整体技术创新现状14
2.分行业技术创新现状14
四、FDI对江苏省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14
1.数据描述 14
2.模型建立15
3.江苏省FDI对技术创新产出的实证分析16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17
(一)结论17
(二)政策建议17
致谢18
参考文献18
FDI技术溢出效应对江苏省技术创新的影响
引言
一、 绪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科学技术是一国持续发展的核心,所以发展中国家都希望通过FDI的技术外溢来提高本国企业的科技创新水平。技术创新作为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也是保护国家安全的屏障,更是一国经济实力的体现。中国作为最大吸引FDI的国家,在奉行“以市场换技术”的政策环境下,一些学者认为FDI对我国自主创新存在积极的影响;而另一些学者认为,其二者是冲突的,他们认为随着外资的流入,会对本土企业自主创新造成冲击。
同时,近十年来国际和国内的经济形势波荡起伏。十年前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一系列的经济危机,经济形势震荡不平。接着2009年,欧洲债务危机使欧盟等国家的金融陷入动荡的深渊。此后,脆弱的国际经济形势从低谷在震荡中缓慢复苏。而中国,2010年后的经济增长速度逐步减缓,而到了2016年更是创下1990年后的新低。最新统计数据也显示出中国在2016年这一年的经济增长率仅为6.7%。由于大环境的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特别是在企业进出口订单上出现萎缩局势。在中国2013年和2014年的实际FDI也在近10年中首次连续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大力引进外资企业促进经济发展而忽视谨慎筛选外商的粗放型经济模式,给中国带来了不可逆的负面影响。空气质量恶化导致的中国大部分城市雾霾污染严重、河流海洋等水资源的污染、森林资源的任意砍伐、沙漠化荒漠化等等环境资源问题使得中国的可持续之路任重而道远;其次我国面临着失衡的在产业结构,还是较强依赖农业即第一产业,在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上仍然不足。由此,在这一种复杂环境下,重新审视外商直接投资的对中国带来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且具有重要意义的。本文将FDI与科技创新能力联系起来探究其关系,重新整理近十五年的关于FDI的各项最新数据,探究外资的涌入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并通过其关系研究在面对外商直接投资时,中国该如何利用其优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了解哪里不足尽可能弥补不足或避免犯错。本论文将选取江苏省为例,讨论FDI对本土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并提出建议,同时也能为其他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提供参考。本文选择江苏省为研究范围,其原因主要是江苏省是中国综合发展水平最高的省份,对其他地区有很好的示范效应。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美国学者海默(Stephen.H.Hymer)在1960年的论文里最先提出了外商直接投资的独特性,预示着外商直接投资理论的诞生。一方面东道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可以通过外商带来的优秀先进的技术被本土企业直接获得,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技术外溢间接提高。Blostrm(1988)给技术溢出效应做出定义:是指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实施FDI的过程中,引起当地技术或生产力的进步,而跨国公司无法获取其中全部收益的一种经济外部效应。
国内外一部分研究学者给出FDI的技术溢出效应会对技术创新带来正影响。一方面,外国企业在通过FDI给东道国经销商、厂商进行投资联系时,东道国的厂商会得到最新的技术和知识,增加了企业的创新意识,从而产生溢出效应。另一方面,外国企业在进行FDI时,必定会需要一些东道国本地人员,对他们进行多方面的培训指导,而他们在掌握先进的技术和能力后,当其他国内企业向其提供更高薪酬的职位时,他们会选择放弃原有的外资企业而到薪酬更高的本土企业,溢出效应由此发生。国外一些专家学者,如Caves(1974)在对1969年的澳大利亚制造业进行研究时,发现FDI对劳动生产率存在正面影响,所以他得出FDI对澳大利亚存在积极的技术溢出作用的结论。此外还有Globerman(1979)在对加拿大的研究中证实了FDI存在溢出效应。此前大部分学者都是选择使用横截面数据作研究,但必须承认的是面板数据具有更强的严谨性。自此,学者们纷纷采用面板数据。如Girma (2001)研究了在英国外商直接投资中谁才是受益者的问题。国内一些学者的研究也显示出FDI具有正向溢出效应。王红领(2006)选取中国工业层面为对象,运用19982003年六年的数据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民族企业的创新力的影响。作者选用科技人员的投入、研发经费和专利申请量作为衡量指标进行探究。结论得出FDI对内资的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呈正相关关系。李金昌和曾慧(2009)的研究指出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中国企业获得正向的外溢效应,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张建清和孙元元(2011)利用系统 GMM 估计法,在考虑国外技术溢出内生性的情况下对比分析了进出口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的异同,得出在中国全国范围内只有进口贸易存在显著的技术溢出,分地区而言,东、中、西部省份的进口贸易都存在显著的技术溢出,FDI 仅在西部省份存在显著的技术溢出,可见进口贸易仍然是国外技术溢出的主要途径。李晓钟、何建莹(2012)在对高新技术产业研究时也得出了正向影响的关系。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3
一、绪论3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3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4
(三)本文研究思路、基本框架和创新之处5
1.研究思路 5
2.基本框架 5
3.创新之处 6
二、FDI影响技术创新的渠道和制约因素 6
(一)示范模仿效应6
(二)竞争效应6
(三)企业关联效应6
(三)人力资源流动效应7
三、江苏省利用FDI现状分析 7
(一)江苏省利用FDI的总体情况7
1.利用外资规模 7
2.外资来源地9
3.外资行业分布10
4.利用外资方式11
(二)江苏省创新现状分析13
1.江苏省整体技术创新现状14
2.分行业技术创新现状14
四、FDI对江苏省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14
1.数据描述 14
2.模型建立15
3.江苏省FDI对技术创新产出的实证分析16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17
(一)结论17
(二)政策建议17
致谢18
参考文献18
FDI技术溢出效应对江苏省技术创新的影响
引言
一、 绪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科学技术是一国持续发展的核心,所以发展中国家都希望通过FDI的技术外溢来提高本国企业的科技创新水平。技术创新作为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也是保护国家安全的屏障,更是一国经济实力的体现。中国作为最大吸引FDI的国家,在奉行“以市场换技术”的政策环境下,一些学者认为FDI对我国自主创新存在积极的影响;而另一些学者认为,其二者是冲突的,他们认为随着外资的流入,会对本土企业自主创新造成冲击。
同时,近十年来国际和国内的经济形势波荡起伏。十年前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一系列的经济危机,经济形势震荡不平。接着2009年,欧洲债务危机使欧盟等国家的金融陷入动荡的深渊。此后,脆弱的国际经济形势从低谷在震荡中缓慢复苏。而中国,2010年后的经济增长速度逐步减缓,而到了2016年更是创下1990年后的新低。最新统计数据也显示出中国在2016年这一年的经济增长率仅为6.7%。由于大环境的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特别是在企业进出口订单上出现萎缩局势。在中国2013年和2014年的实际FDI也在近10年中首次连续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大力引进外资企业促进经济发展而忽视谨慎筛选外商的粗放型经济模式,给中国带来了不可逆的负面影响。空气质量恶化导致的中国大部分城市雾霾污染严重、河流海洋等水资源的污染、森林资源的任意砍伐、沙漠化荒漠化等等环境资源问题使得中国的可持续之路任重而道远;其次我国面临着失衡的在产业结构,还是较强依赖农业即第一产业,在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上仍然不足。由此,在这一种复杂环境下,重新审视外商直接投资的对中国带来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且具有重要意义的。本文将FDI与科技创新能力联系起来探究其关系,重新整理近十五年的关于FDI的各项最新数据,探究外资的涌入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并通过其关系研究在面对外商直接投资时,中国该如何利用其优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了解哪里不足尽可能弥补不足或避免犯错。本论文将选取江苏省为例,讨论FDI对本土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并提出建议,同时也能为其他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提供参考。本文选择江苏省为研究范围,其原因主要是江苏省是中国综合发展水平最高的省份,对其他地区有很好的示范效应。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美国学者海默(Stephen.H.Hymer)在1960年的论文里最先提出了外商直接投资的独特性,预示着外商直接投资理论的诞生。一方面东道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可以通过外商带来的优秀先进的技术被本土企业直接获得,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技术外溢间接提高。Blostrm(1988)给技术溢出效应做出定义:是指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实施FDI的过程中,引起当地技术或生产力的进步,而跨国公司无法获取其中全部收益的一种经济外部效应。
国内外一部分研究学者给出FDI的技术溢出效应会对技术创新带来正影响。一方面,外国企业在通过FDI给东道国经销商、厂商进行投资联系时,东道国的厂商会得到最新的技术和知识,增加了企业的创新意识,从而产生溢出效应。另一方面,外国企业在进行FDI时,必定会需要一些东道国本地人员,对他们进行多方面的培训指导,而他们在掌握先进的技术和能力后,当其他国内企业向其提供更高薪酬的职位时,他们会选择放弃原有的外资企业而到薪酬更高的本土企业,溢出效应由此发生。国外一些专家学者,如Caves(1974)在对1969年的澳大利亚制造业进行研究时,发现FDI对劳动生产率存在正面影响,所以他得出FDI对澳大利亚存在积极的技术溢出作用的结论。此外还有Globerman(1979)在对加拿大的研究中证实了FDI存在溢出效应。此前大部分学者都是选择使用横截面数据作研究,但必须承认的是面板数据具有更强的严谨性。自此,学者们纷纷采用面板数据。如Girma (2001)研究了在英国外商直接投资中谁才是受益者的问题。国内一些学者的研究也显示出FDI具有正向溢出效应。王红领(2006)选取中国工业层面为对象,运用19982003年六年的数据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民族企业的创新力的影响。作者选用科技人员的投入、研发经费和专利申请量作为衡量指标进行探究。结论得出FDI对内资的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呈正相关关系。李金昌和曾慧(2009)的研究指出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中国企业获得正向的外溢效应,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张建清和孙元元(2011)利用系统 GMM 估计法,在考虑国外技术溢出内生性的情况下对比分析了进出口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的异同,得出在中国全国范围内只有进口贸易存在显著的技术溢出,分地区而言,东、中、西部省份的进口贸易都存在显著的技术溢出,FDI 仅在西部省份存在显著的技术溢出,可见进口贸易仍然是国外技术溢出的主要途径。李晓钟、何建莹(2012)在对高新技术产业研究时也得出了正向影响的关系。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