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花卉市场出口目的地选择的因素分析
本文对影响中国花卉市场出口目的地选择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选取了中国花卉出口额最大的55个出口国家和地区作为研究数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了我国的GDP,出口目的地国家的GDP,出口目的地国家的人均国民收入,我国花卉种植面积等8个变量。利用stata软件并采用引力模型对以上8个变量进行分析,分析得出除我国与出口目的地国家的距离对我国花卉出口有抑制作用之外,其他的变量均为正向的作用。并且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对于我国花卉出口目的地选择的建议。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 3
Keywords 3
一、引言3
二、文献综述 4
三、我国花卉的出口现状和特点5
(一)我国花卉种植和出口现状 5
1.我国花卉种植面积和出口量持续增长5
(1)我国花卉的种植面积持续增长5
(2)我国花卉出口贸易总额增长趋势迅猛6
2.我国花卉出口品种的特点6
(1)我国花卉出口品种结构6
(二)我国花卉出口目的国现状 7
1.我国花卉出口目的地国家和地区的特点7
(1)我国花卉出口目的地现状7
(2)我国花卉出口市场份额7
四、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8
(一)研究方法 8
1.引力模型 8
(1)模型变量的选择 8(2)模型变量的统计 9
(3)引力模型构建 10
(4)数据来源 10
2.模型分析和结论 10
(1)模型结果 10
(2)模型分析结论 11五、建议12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3
影响中国花卉市场出口目的地选择的因素分析
引言
引言
花卉的含义很广泛,包括草本植物,草本或木本的地被植物以及盆景等。本文所研究的花卉是指生长在中国出口至中国范围之外的花卉总称。中国出口至国外的花卉种类繁多,主要包括鲜切花,干花,水生花卉,观赏苗木等十余个种类,其中以鲜切花所占的比重最大。中国广阔的土地和廉价的劳动力为各种花卉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资源提供了优越的生产环境。中国花卉种植面积在2013年达到122,71万公顷,花卉的种植面积位居世界首位,但是花卉出口额同荷兰,意大利,哥伦比亚等花卉出口大国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于此同时近几年新发展起来的马来西亚,印度,越南等国对中国花卉的出口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周英豪;周洁,2015)。根据我国农业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浙江省的花卉种植面积位居全国之首,达到14.52万公顷,在出口方面,云南省的花卉出口份额位居全国首位,占全国花卉出口额的34.23%。在花卉出口种类方面,鲜切花的出口大幅度增加,且不同的省份出口花卉的种类存在一定的差别,其中云南省主要以出口鲜切花为主,而广东省主要以出口盆景花卉和绿植为主,西北地区主要以出口花卉种子为主目前(韩心怡,2014)。而言,中国的花卉的出口地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其次是欧洲,其中日本占据中国花卉出口的较大份额(华新,2012)。
目前,我国对于花卉出口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花卉产品出口现状,花卉出口限制因素以及花卉产业的发展的研究,而对于花卉出口地的研究非常少。大部分的研究只是简单的统计了我国花卉出口到各个国家的出口额,增长幅度,很少系统的分析影响花卉出口地点选择的因素。就前人对于花卉出口现状和问题的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将根据目前花卉出口的现状,通过数据分析选取相关变量并采用引力模型,系统的分析影响我国花卉出口地选择的因素。并根据此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有利于激发我国花卉出口潜力,实现花卉出口贸易稳定发展的相应建议。
二、文献综述
花卉生产是将花卉作为主要的生产对象以获得经济效益,从而从事育苗,栽培,养护管理等一系列的生产活动。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中国花卉发展速度大幅度提高,花卉的生产开始成为一种产业(曾端香;张东方;王莲英,2007)。
1.中国花卉产业现状:花卉产业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经济开始复苏,高科技快速发展,花卉产业利用这个机会,快速发展成为了最具发展力的产业之一(杨正俊,2013)。中国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国际间花卉贸易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我国花卉产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快速发展阶段(王 娜;李 海 军;张 晓 莹;白 杰;车 代 弟,2014)。我国花卉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花卉产品多样化且质量逐渐提高,且花卉业经营实体整体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但是由于我国花卉生产的技术相对于一些发达国家而言比较差,所以我国花卉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较低。
2.中国花卉出口现状:根据我国花卉出口的现状分析表明,中国花卉出口市场的范围在逐渐的扩大,2010年增加至9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亚洲的主要市场为日本,韩国为主,欧洲则以荷兰,比利时为主要市场,其中日本是中国花卉出口的最主要市场,出口份额位居第一。据 2010 年统计数据,在出口的各类产品中, 盆栽植物类和鲜切花类所占比重较大(石美玲,2012)。
我国花卉产品的出口潜力巨大,使用贸易竞争指数,市场占有率,市场集中度和显性比较指数的方法分析了我国目前花卉的出口现状,结论显示中国鲜切花出口主要集中在亚洲市场,并且由于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低于0.3(周应恒等,2007)。但现阶段中国花卉产品出口能力较弱,国际品牌效应远远低于其花卉出口大国,目前我国花卉产品的出口只具有价格优势,花卉的出口持续性较差(侯先颖,2016)。近几年随着我国花卉种植技术的提高,我国鲜切花的质量也在不断的提高,我国鲜切花产品的出口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在逐渐的提高。根据花卉的出口数据构建了测量国际竞争力的指标,根据CMS模型以及蛛网模型分析我国鲜切花与其他国家竞争力指标的数据得出我国出口鲜切花的附加值在不断提升(杨跃辉,2013)。
3.限制花卉出口的因素: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园艺产品出口有着促进作用(秦臻,2009)。金融危机并没有对我国花卉出口贸易产生显著的影响;花卉品种研发技术的提升对花卉出口有积极的影响;绿色贸易壁垒极大程度的限制了我国花卉出口贸易(吴佳颖;张宝明,2013)。我国花卉品种研发的能力很落后,花卉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其他花卉出口大国低,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弱,抑制了我国花卉出口能力的快速增长(蔡军,2011)。根据CMS模型分析影响我国花卉苗木出口的相关因素,结果显示结构效应,竞争力效应和二阶效应是影响我国花卉苗木出口的3个因素,并且增长效应和整体效应是影响我国花卉苗木出口最重要的因素(万超伟等,2013)。但是近几年,市场效应和商品效应的影响也在逐渐的加强。动态结构效应逐渐转别为促进出口增长的因素,但是相反的具体竞争效应、交互效应和纯二阶效应却转变为阻碍出口增长的因素,其中以具体竞争效应的阻碍作用最大。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 3
Keywords 3
一、引言3
二、文献综述 4
三、我国花卉的出口现状和特点5
(一)我国花卉种植和出口现状 5
1.我国花卉种植面积和出口量持续增长5
(1)我国花卉的种植面积持续增长5
(2)我国花卉出口贸易总额增长趋势迅猛6
2.我国花卉出口品种的特点6
(1)我国花卉出口品种结构6
(二)我国花卉出口目的国现状 7
1.我国花卉出口目的地国家和地区的特点7
(1)我国花卉出口目的地现状7
(2)我国花卉出口市场份额7
四、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8
(一)研究方法 8
1.引力模型 8
(1)模型变量的选择 8(2)模型变量的统计 9
(3)引力模型构建 10
(4)数据来源 10
2.模型分析和结论 10
(1)模型结果 10
(2)模型分析结论 11五、建议12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3
影响中国花卉市场出口目的地选择的因素分析
引言
引言
花卉的含义很广泛,包括草本植物,草本或木本的地被植物以及盆景等。本文所研究的花卉是指生长在中国出口至中国范围之外的花卉总称。中国出口至国外的花卉种类繁多,主要包括鲜切花,干花,水生花卉,观赏苗木等十余个种类,其中以鲜切花所占的比重最大。中国广阔的土地和廉价的劳动力为各种花卉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资源提供了优越的生产环境。中国花卉种植面积在2013年达到122,71万公顷,花卉的种植面积位居世界首位,但是花卉出口额同荷兰,意大利,哥伦比亚等花卉出口大国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于此同时近几年新发展起来的马来西亚,印度,越南等国对中国花卉的出口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周英豪;周洁,2015)。根据我国农业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浙江省的花卉种植面积位居全国之首,达到14.52万公顷,在出口方面,云南省的花卉出口份额位居全国首位,占全国花卉出口额的34.23%。在花卉出口种类方面,鲜切花的出口大幅度增加,且不同的省份出口花卉的种类存在一定的差别,其中云南省主要以出口鲜切花为主,而广东省主要以出口盆景花卉和绿植为主,西北地区主要以出口花卉种子为主目前(韩心怡,2014)。而言,中国的花卉的出口地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其次是欧洲,其中日本占据中国花卉出口的较大份额(华新,2012)。
目前,我国对于花卉出口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花卉产品出口现状,花卉出口限制因素以及花卉产业的发展的研究,而对于花卉出口地的研究非常少。大部分的研究只是简单的统计了我国花卉出口到各个国家的出口额,增长幅度,很少系统的分析影响花卉出口地点选择的因素。就前人对于花卉出口现状和问题的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将根据目前花卉出口的现状,通过数据分析选取相关变量并采用引力模型,系统的分析影响我国花卉出口地选择的因素。并根据此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有利于激发我国花卉出口潜力,实现花卉出口贸易稳定发展的相应建议。
二、文献综述
花卉生产是将花卉作为主要的生产对象以获得经济效益,从而从事育苗,栽培,养护管理等一系列的生产活动。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中国花卉发展速度大幅度提高,花卉的生产开始成为一种产业(曾端香;张东方;王莲英,2007)。
1.中国花卉产业现状:花卉产业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经济开始复苏,高科技快速发展,花卉产业利用这个机会,快速发展成为了最具发展力的产业之一(杨正俊,2013)。中国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国际间花卉贸易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我国花卉产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快速发展阶段(王 娜;李 海 军;张 晓 莹;白 杰;车 代 弟,2014)。我国花卉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花卉产品多样化且质量逐渐提高,且花卉业经营实体整体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但是由于我国花卉生产的技术相对于一些发达国家而言比较差,所以我国花卉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较低。
2.中国花卉出口现状:根据我国花卉出口的现状分析表明,中国花卉出口市场的范围在逐渐的扩大,2010年增加至9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亚洲的主要市场为日本,韩国为主,欧洲则以荷兰,比利时为主要市场,其中日本是中国花卉出口的最主要市场,出口份额位居第一。据 2010 年统计数据,在出口的各类产品中, 盆栽植物类和鲜切花类所占比重较大(石美玲,2012)。
我国花卉产品的出口潜力巨大,使用贸易竞争指数,市场占有率,市场集中度和显性比较指数的方法分析了我国目前花卉的出口现状,结论显示中国鲜切花出口主要集中在亚洲市场,并且由于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低于0.3(周应恒等,2007)。但现阶段中国花卉产品出口能力较弱,国际品牌效应远远低于其花卉出口大国,目前我国花卉产品的出口只具有价格优势,花卉的出口持续性较差(侯先颖,2016)。近几年随着我国花卉种植技术的提高,我国鲜切花的质量也在不断的提高,我国鲜切花产品的出口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在逐渐的提高。根据花卉的出口数据构建了测量国际竞争力的指标,根据CMS模型以及蛛网模型分析我国鲜切花与其他国家竞争力指标的数据得出我国出口鲜切花的附加值在不断提升(杨跃辉,2013)。
3.限制花卉出口的因素: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园艺产品出口有着促进作用(秦臻,2009)。金融危机并没有对我国花卉出口贸易产生显著的影响;花卉品种研发技术的提升对花卉出口有积极的影响;绿色贸易壁垒极大程度的限制了我国花卉出口贸易(吴佳颖;张宝明,2013)。我国花卉品种研发的能力很落后,花卉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其他花卉出口大国低,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弱,抑制了我国花卉出口能力的快速增长(蔡军,2011)。根据CMS模型分析影响我国花卉苗木出口的相关因素,结果显示结构效应,竞争力效应和二阶效应是影响我国花卉苗木出口的3个因素,并且增长效应和整体效应是影响我国花卉苗木出口最重要的因素(万超伟等,2013)。但是近几年,市场效应和商品效应的影响也在逐渐的加强。动态结构效应逐渐转别为促进出口增长的因素,但是相反的具体竞争效应、交互效应和纯二阶效应却转变为阻碍出口增长的因素,其中以具体竞争效应的阻碍作用最大。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