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
摘 要对外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国民经济中一直都是热点话题,并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国开放程度的提高,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也得到了更进一层的优化与升级。因此,江苏省对外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影响的的研究,对于江苏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其进一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研究江苏省对外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本文主要分为三部分:首先,分析了对外贸易结构以及产业结构的理论依据;其次,分析了1985-2014年间江苏省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最后,通过计量模型分析得出了江苏省对外贸易结构确实促进对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得出结论,并提出一些切实有效的政策建议。 通过现状分析,本文主要得出:(1)进出口规模迅速扩大;(2)外贸依存度大幅增加;(3)进出口商品结构得到了极大改善;(4)第一、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变化幅度明显;(5)三次产业对江苏省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变化显著。通过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得出:(1)江苏省进口和出口对三次产业结构确实均有升级的作用;(2)利用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二者间存在着较为顺畅的传导机制。通过以上分析结果提出的建议有:(1)进一步加强产业政策和市场机制的相结合;(2)合理分配三次产业的有利资源;(3)引导加工贸易的转型与升级,促进产业结构升级;(4)加强服务贸易的发展,增强江苏省的产业竞争力;(5)适应并利用贸易结构的变化来调整产业结构。
目 录
第一章 引言 1
第二章 文献回顾 2
第三章 江苏省对外贸易结构变化及产业结构变化的现状 4
3.1进出口规模迅速扩大 4
3.2外贸依存度大幅增加 5
3.3进出口商品结构得到了极大改善 5
3.4第一、第三产业结构占GDP比重变化幅度明显 6
3.5三次产业对江苏省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变化显著 7
江苏对外贸易结构变化对产业结构变化影响的实证分析 8
4.1数据选取 8
4.2模型建立 8
4.3模型应用与检验 9
4.4结果分析 10
第五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11
5.1结论 1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5.2对策建议 11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4
第一章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对外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成为经济领域的热点问题。关于这两个问题,国内外学者都作出了许多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但是,对于两者之间互相的关系的研究还不多,而且理论的体系也不够成熟完整。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一直持续快速增长,和世界经济的联系也愈来愈紧密。江苏作为东部沿海的一个经济大省,对外贸易保持着持续稳定的迅速发展,同时产业结构的外部依赖性很高。从江苏的现状来看,出口商品的结构在逐渐地优化升级中,与此同时,初级产品的比例在逐年地降低,工业产品所占比重逐年地增高。此外,在江苏的整体的产业结构之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例逐渐赶超第一产业,这说明产业结构的优化必不可少的会以此种趋势发展,同样产业结构的升级必然地也会经此过程。
内部以及外部经济的互相协调发展是经济开放情况下国家或者地区经济健康稳定与否的重要的保证。对于内部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能够决定国家或地区内部经济的优劣水平。对于外部经济的发展,对外贸易结构体现出国家或地区的国际竞争力。这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深刻影响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且产业结构与对外贸易结构相互影响、相互决定、辩证统一。
现在的大部分的论文研究的是,对外贸易结构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影响。但实际上,对外贸易结构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之间的联系日益增强,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实际意义也很重要。本文主要研究的是通过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影响,发现两者互相是否真正存在机制与作用,同时拓展了产业结构这类研究的范围,也深化了产业结构的研究。本文通过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来研究江苏对外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希望能以此研究成果能为政府提供合理、有意义的建议提议,使得江苏的经济能够稳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下去。
第二章 文献回顾
随着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其数量及范围都在日益扩大中,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在这其中也发生了变化及调整,本文在写作前参阅了大量的前人相关文献,并且将对外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影响研究的论文观点进行了国内外文献的梳理整合。
在国外的研究文献中,David Ricardo(1776)通过比较优势理论表明,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的升级存在作用关系,在比较利益的条件下,国际间的贸易可以使各个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还可以使结构持续优化。由比较优势形成的国际分工,能够使国家通过相对比较低的成本专业化生产,并且还能有显著的地位。
Raymond Vernon(1966)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揭示了发达国家有着成熟先进的生产技术,资本品且已在本国饱和,所以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在其国内生产,由此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经济发展的推进,与此同时,发达国家获取贸易利益,从而投入到新产业中去。
Hollis B. Chenery(1995)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发现了工业化的进程和贸易两者之间有着显著的关联,出口对制造业以及其他加工的部门有着明显的支撑作用,在这之中,规模越小的经济实体的影响更为显著。
Anna Pinna(1996)指出贸易要素的重新分配对与国家经济的增长率有一定的影响,从而导致国家间经济的增长存在差异,并且出口部门的整体实力是一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对外贸易结构积极影响一国的经济增长。
在国内的研究文献中,赵应宗(1996)认为,产业结构的升级主要是通过工业结构的升级,工业的发展主要通过科学技术,所以教科经的三者循环是产业优化升级的内部作用机制。
裴沛(2008)指出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促进江苏省三次产业的增长。江苏三次产业的增长是由资本存量推动的,由此可以认为从广义上来讲江苏经济的增长是由技术和资本两者的双双一起推动的。江苏省主要通过加工贸易进行对外贸易,技术创新不足时直接导致出口部门的技术溢出效果不够。
王献伟(2008)认为,江苏省对外贸易对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程度近年有所变化,影响第一产业最小,影响第二产业较显著,影响第三产业最大。此外,资本技术密集型以及劳动密集型的产品的进出口促进第二产业增长有明显作用,但对第一第二产业则不够明显。
孙燕(2010)发现人口的增长会使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这表明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会向第一第二产业流出。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品的进口反而会使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反映出第一产业对进口机器与设备的利用不够充分。而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品的进出口却对第二产业的增长有促进的作用,这说明了第二产业的进出口对江苏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产业间配置的资源优化、产业结构的升级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兰霞(2011)认为江苏省三次产业内部和互相之间的发展都符合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然而江苏贸易规模虽然庞大,但主要都是利润较低的加工贸易。江苏对外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存在一致性的关系,两者传导机制较为顺畅。此外,江苏的出口结构优于产业结构,且出口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
于凤艳(2013)通过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在短期时间内,出口贸易对第一第二产业的影响较为明显。出口贸易额和第一第二产业的产值有着单向的因果关系,但和第三产业的产值没有任何方向的因果关系。出口贸易对江苏的工业经济发展有着促进作用,但对工业向服务业过渡有负面影响。
目 录
第一章 引言 1
第二章 文献回顾 2
第三章 江苏省对外贸易结构变化及产业结构变化的现状 4
3.1进出口规模迅速扩大 4
3.2外贸依存度大幅增加 5
3.3进出口商品结构得到了极大改善 5
3.4第一、第三产业结构占GDP比重变化幅度明显 6
3.5三次产业对江苏省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变化显著 7
江苏对外贸易结构变化对产业结构变化影响的实证分析 8
4.1数据选取 8
4.2模型建立 8
4.3模型应用与检验 9
4.4结果分析 10
第五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11
5.1结论 1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5.2对策建议 11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4
第一章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对外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成为经济领域的热点问题。关于这两个问题,国内外学者都作出了许多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但是,对于两者之间互相的关系的研究还不多,而且理论的体系也不够成熟完整。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一直持续快速增长,和世界经济的联系也愈来愈紧密。江苏作为东部沿海的一个经济大省,对外贸易保持着持续稳定的迅速发展,同时产业结构的外部依赖性很高。从江苏的现状来看,出口商品的结构在逐渐地优化升级中,与此同时,初级产品的比例在逐年地降低,工业产品所占比重逐年地增高。此外,在江苏的整体的产业结构之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例逐渐赶超第一产业,这说明产业结构的优化必不可少的会以此种趋势发展,同样产业结构的升级必然地也会经此过程。
内部以及外部经济的互相协调发展是经济开放情况下国家或者地区经济健康稳定与否的重要的保证。对于内部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能够决定国家或地区内部经济的优劣水平。对于外部经济的发展,对外贸易结构体现出国家或地区的国际竞争力。这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深刻影响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且产业结构与对外贸易结构相互影响、相互决定、辩证统一。
现在的大部分的论文研究的是,对外贸易结构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影响。但实际上,对外贸易结构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之间的联系日益增强,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实际意义也很重要。本文主要研究的是通过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影响,发现两者互相是否真正存在机制与作用,同时拓展了产业结构这类研究的范围,也深化了产业结构的研究。本文通过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来研究江苏对外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希望能以此研究成果能为政府提供合理、有意义的建议提议,使得江苏的经济能够稳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下去。
第二章 文献回顾
随着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其数量及范围都在日益扩大中,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在这其中也发生了变化及调整,本文在写作前参阅了大量的前人相关文献,并且将对外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影响研究的论文观点进行了国内外文献的梳理整合。
在国外的研究文献中,David Ricardo(1776)通过比较优势理论表明,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的升级存在作用关系,在比较利益的条件下,国际间的贸易可以使各个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还可以使结构持续优化。由比较优势形成的国际分工,能够使国家通过相对比较低的成本专业化生产,并且还能有显著的地位。
Raymond Vernon(1966)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揭示了发达国家有着成熟先进的生产技术,资本品且已在本国饱和,所以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在其国内生产,由此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经济发展的推进,与此同时,发达国家获取贸易利益,从而投入到新产业中去。
Hollis B. Chenery(1995)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发现了工业化的进程和贸易两者之间有着显著的关联,出口对制造业以及其他加工的部门有着明显的支撑作用,在这之中,规模越小的经济实体的影响更为显著。
Anna Pinna(1996)指出贸易要素的重新分配对与国家经济的增长率有一定的影响,从而导致国家间经济的增长存在差异,并且出口部门的整体实力是一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对外贸易结构积极影响一国的经济增长。
在国内的研究文献中,赵应宗(1996)认为,产业结构的升级主要是通过工业结构的升级,工业的发展主要通过科学技术,所以教科经的三者循环是产业优化升级的内部作用机制。
裴沛(2008)指出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促进江苏省三次产业的增长。江苏三次产业的增长是由资本存量推动的,由此可以认为从广义上来讲江苏经济的增长是由技术和资本两者的双双一起推动的。江苏省主要通过加工贸易进行对外贸易,技术创新不足时直接导致出口部门的技术溢出效果不够。
王献伟(2008)认为,江苏省对外贸易对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程度近年有所变化,影响第一产业最小,影响第二产业较显著,影响第三产业最大。此外,资本技术密集型以及劳动密集型的产品的进出口促进第二产业增长有明显作用,但对第一第二产业则不够明显。
孙燕(2010)发现人口的增长会使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这表明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会向第一第二产业流出。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品的进口反而会使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反映出第一产业对进口机器与设备的利用不够充分。而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品的进出口却对第二产业的增长有促进的作用,这说明了第二产业的进出口对江苏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产业间配置的资源优化、产业结构的升级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兰霞(2011)认为江苏省三次产业内部和互相之间的发展都符合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然而江苏贸易规模虽然庞大,但主要都是利润较低的加工贸易。江苏对外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存在一致性的关系,两者传导机制较为顺畅。此外,江苏的出口结构优于产业结构,且出口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
于凤艳(2013)通过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在短期时间内,出口贸易对第一第二产业的影响较为明显。出口贸易额和第一第二产业的产值有着单向的因果关系,但和第三产业的产值没有任何方向的因果关系。出口贸易对江苏的工业经济发展有着促进作用,但对工业向服务业过渡有负面影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