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的成长机制研究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总数九成以上都是中小微企业,而且大概有超过百分之六十五的GDP,百分之五十的税收和百分之八十的城镇就业都是中小微企业的功劳。国内的小微企业在近几年发展十分迅猛,在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成长的同时也为社会分担了很大部分的就业问题。本论文依靠有关文件为理论来源,利用定性以及实证的分析方法来分析小微企业的发展历程及特点,阐述小微企业的成长和发展现状,及发展过程中普遍遇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同时结合国家对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系列政策来制定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并通过对海尔集团的案例分析,来展望小微企业的未来。本文认为只有把小微企业摆放在一个相对弱势的位置上进行分析,综合考虑,才能使小薇企业发展真正遍地开花,迎来又一个春天。 Ⅰ
目 录
ABSTRACT Ⅱ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
1.2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1
1.3研究方法 2
第二章 我国小微企业的界定 3
2.1小微企业界定 3
2.2小微企业成长内涵 3
第三章 我国小微企业的发展演变历程与特点分析 4
3.1我国小微企业发展历程 4
3.2我国小微企业发展特点 5
第四章 我国小微企业发展现状与困境成因分析 6
4.1我国小微企业发展和成长现状 6
4.2我国小微企业的困境和存在问题 8
4.3导致小微企业困境的成因分析 10
4.4案例分析——海尔集团 11
第五章 促进我国小微企业成长的对策建议 14
5.1国内对策研究 14
5.2借鉴国际先进经验 15
第六章 小微企业未来展望 16
6.1人才创新 16
6.2生产科技 16
6.3国家政策 16
6.4销售渠道 16
结束语 17
致谢 18
参考文献 19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虽然因为改革开放的有效实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施而使国内的市场经济如雨后春笋一样的发展,但也曾一度深陷金融以及外债等危机当中,全球经济停滞不前,诸多中小企业纷纷相继破产,小微企业的发展也因而止步不前。可是,小微企业同时也解决了社会大量剩余劳动力,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之后,又是一波又一波国内外经济浪潮的拍打,使我国小微企业面临了一系列困境和挑战。为此研究我国小微企业的成长机制,十分有助于当下正面临困境的小微企业走出困境,同时小微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也可以从中窥探总结一二。
1.2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1.2.1研究内容
本文首先对小微企业的概念进行阐述,然后研究其发展历程和发展特点,结合我国小微企业发展现状和国内外经济形势,探讨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与问题,接着结合国家、社会、自身分析对策,并借鉴国际经验。最后,在这些问题和对策的基础上,对小微企业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1.2.2基本框架
本文大致框架如图11所示。
图11 基本框架图
1.3研究方法
通过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资料、数据,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研究分析:
1.3.1文献研究法。查找与本文课题相关的文献、发表论文等,来进行全面、细致并有针对性的分析,而这些文献也作为本文写作的基础。
1.3.2定性与定量分析法。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合并、并剔除掉无用信息。
1.3.2实证分析法。本文通过对海尔集团的案例分析,探讨其成功之道,汲取经验,作为小微企业发展的参考榜样。
第二章 我国小微企业的界定
2.1小微企业界定
2003年,国家经贸委等四部门下达《中小企业暂行规定》,第一次明确界定小微企业的概念范畴。2011年6月,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出台了《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的文件,指出在原先中小型企业的基础上,新增了微型企业类别划分标准。四个月后,我国经济领域知名专家郎咸平教授首次提出将小型与微型企业归为一类,以至于出现了如今的“小微型企业”这一词条。至此,我国对小微企业的界定更加明晰,包括三方面,一是工业类企业的资产总值在三千万元人民币以下,其他则在一千万元人民币以下;二是工业类企业拥有员工不到百人,其他则不到八十人;三是企业的年纳税低于三十万元人民币。
2.2小微企业成长内涵
小微企业在长期起伏地发展,所以如何定义小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是否在成长也是至关重要的。既而小微企业成长界定的理论也呼之欲出。学者吴清萍搜集资料得出: 1、企业通过扩大经营的规模以及完善内部结构来进行成长;2、企业成长是一种不断积累并进步的趋势,而不是定义在指定的时间点上;3、存在着诸多原因可以影响企业的成长,这些原因可以分为内部改变以及外部刺激。因此,我认为小微企业只有涵盖了以上三点,才能强健、坚韧持续的发展。
小微企业成长体现为企业规模增长和企业素质提高,总称企业增长。企业成长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即在长时间内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变动。所有大企业都是由小企业一步步成长起来,不断做大做强的,传统型和科技型小微企业也不例外。企业的技术创新、规模、年龄、资本结构与债权治理、创新投入和产出能力、创新组织与运行能力、及生产、管理、营销能力等都是影响企业成长的关键因素。只有那些管理和商业模式先进的传统型小微企业或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科技型小微企业,才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并崭露头角、发展壮大,其余则将被淘汰。
据报道,美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不到7年,而中国的只有2.9年;美国大企业平均寿命不到40年,而中国集团企业只有七到八年。中国每年倒闭的企业数量是美国的10倍,即美国倒闭10万家,中国倒闭100万家。于是,小微企业有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需要解决,就是在经济全球化、竞争网络化和外部环境不确定的新形势下,怎样提升综合实力,实现可持续增长。
第三章 我国小微企业的发展演变历程与特点分析
3.1我国小微企业发展历程
2003年,国家经贸委等四部门下达《中小企业暂行规定》,第一次明确小微企业的概念范畴。我国有关部门在2011年出台了中小型企业定位标准的文件,随后不久便进行了新的修订,提出小微企业的新界定标准,并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措施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我国小微企业的发展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十分崎岖。
据记载,明朝年间,我国的家庭作坊按如今的划分标准即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由此可以看出小微企业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由于当时一些封建制度的影响,小微企业的发展也受到限制。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大力解放生产力,国民经济开始复苏,市场稳定,小微企业也由此得到发展契机。此后小微企业发展还是遇到很多阻碍,如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由于领导人对社会主义性质的错误认识,导致小微企业举步维艰;2008年的金融危机和2011年的欧债危机也让小微企业的发展陷入低谷。笔者在综合了大量的资料之后,认为可以将国内的小微企业分为以下几个历史阶段: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45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