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附件)【字数:13596】
摘 要本文基于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垄断优势、内部化、产品生命周期以及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等经典理论,研究了我国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行业日趋多元。研究发现我国服务业对外投资依然存在着投资规模在全球范围内偏小,投资结构还有进一步多元化的空间,服务企业对外投资地区结构不尽合理,服务企业对外投资的效益有待提高以及服务企业体制有待进一步转变的问题。基于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在接下来的服务业对外投资项目的改革上,应该加强我国本土企业自身实力的强化,重点研究如何将本土文化和国外市场契合起来,启动品牌建设思维,以及个性化服务战略;从政府方面应该为非公有制经济对外直接投资健全相关立法工作,简化手续流程,强化监管体系,并完善相关的保险制度建设,给我国企业进一步的对外直接投资保驾护航的结论。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
1.2研究内容 1
1.3研究方法 2
第二章 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基础 4
2.1 垄断优势理论 4
2.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4
2.3 内部化理论 4
第三章 我国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概述 7
3.1 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7
3.2 投资行业日趋多元 7
第四章 我国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 10
4.1 投资规模偏小 10
4.2 投资行业分布不合理,技术含量不高 11
4.3 服务企业对外投资地区结构不尽合理 11
4.4 服务企业对外投资的效益有待提高 12
4.5 服务企业体制有待进一步转变 13
第5章 我国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对策 14
5.1 制定并实施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整体战略 14
5.2 努力提高我国服务企业竞争力 15
5.3 政府应积极采取相关措施 16
结束语 18
致谢 19
参考文献 20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外直接投资(FDI)开始在全球经济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投资的普遍化以及全球性是跟经济全球化发展直接相关的,大部分企业生产模式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跨国的互助,且资本本身更是一种通过全球化流动能够提高效率的形式,对外直接投资加快了国际间的资本积累速度,为了现代企业的发展、成熟以及扩张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对外直接投资第三产业化是世界范围内的一种趋势,当前不少国家已经完成了基本的工业化建设,国家内部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基本固化,产业结构如果想要调整,必然是通过在第三产业中进行实现,比如旅游业的成型与发展就是一个例子。当前,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在内外因素的共同影响作用下发展迅速,目前它在世界对外直接投资中总存量和总流量的占比中达到了50%以上,甚至已经超过了制造业。
世界银行有一份统计,2017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世界平均为71%,其中34个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为30.1%, 48个中等收入国家为72%,22个高收入国家为73%,少数发达国家达到了82%以上。可见发达程度越高的国家对于服务业的依赖性程度就越高,服务业从某种程度上是最跟客户直接发生关联的,它强调服务质量的观念,对于市场的响应程度也很高,这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因为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因而在制造业、服务业等有着十分飞速的提升,然而这种经济的膨胀方式却是以加工为主,不鼓励创新,产业保护也一片混乱。对外投资是能够让我国本土企业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从而获得新一轮的自我强化,促进产业结构改革的必要手段。近20年来,我国服务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速,无论从规模上还是投资取向上,都成果显著。然而从全球的维度,考虑到中国如此庞大的一个经济体量,投资规模还是小的,而且结构也不够多元,尤其不够重视对于知识密集型板块的投资。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服务业地外投资还发展的不是很成熟,比如投资流向不均匀,投资效应不明显等,且我国对于对外直接投资形式的政策支持等建设也还不健全,故而当前服务业发展还存在一些不足,这也便是本论文的研究价值之处。
1.2研究内容
论文从和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三个理论出发,即垄断优势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以及内部化理论出发,对我国服务业对外投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定位,最终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本文从第二章起,先简单介绍服务业对外投资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从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以及投资行业日趋多元这两个方面作出现状概述。第四章起分五个方面轻点我国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分别为:投资规模偏小、投资行业分布不合理,技术含量不高、服务企业对外投资地区结构不尽合理、效益有待提高、服务企业体质有待转变。第五章为本章重点,从国家、政府、企业三方面提出本文研究对象的发展对策。
图11 论文结构示意图
资料来源:作者自制
1.3研究方法
文献法可包括两个层面:其一是利用学校以及市区的图书馆资源查找图书书籍,以及最新的和我国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相关的理论和数据作为我分析的依据;其二是我使用了学校的电子期刊资源,通过中国知网搜集到了一些相关课题的专家学者的研究现状,通过阅读他们的研究,丰富的我的论文思想,使我的表述更加系统而严谨。
实证分析法(empirical analysis)是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之一,它注重当前社会或学科现实,通过事例和经验等从理论上推理说明事情的实质。empirical的含义是“经验主义的,以经验或观察为依据的”,这里的“实证分析方法”更准确的翻译方法应当为“经验分析方法”。本文中我搜集往年数据并且制作图表、三线表,通过数据以及以往他人总结的经验来推理说明我的论证。
归纳法:归纳法或归纳推理,有时叫做归纳逻辑,是论证的前提支持结论但不确保结论的推理过程。它把特性或关系归结到基于对特殊的代表(token)的有限观察的类型;或公式表达基于对反复再现的现象的模式(pattern)的有限观察的规律。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
1.2研究内容 1
1.3研究方法 2
第二章 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基础 4
2.1 垄断优势理论 4
2.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4
2.3 内部化理论 4
第三章 我国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概述 7
3.1 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7
3.2 投资行业日趋多元 7
第四章 我国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 10
4.1 投资规模偏小 10
4.2 投资行业分布不合理,技术含量不高 11
4.3 服务企业对外投资地区结构不尽合理 11
4.4 服务企业对外投资的效益有待提高 12
4.5 服务企业体制有待进一步转变 13
第5章 我国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对策 14
5.1 制定并实施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整体战略 14
5.2 努力提高我国服务企业竞争力 15
5.3 政府应积极采取相关措施 16
结束语 18
致谢 19
参考文献 20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外直接投资(FDI)开始在全球经济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投资的普遍化以及全球性是跟经济全球化发展直接相关的,大部分企业生产模式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跨国的互助,且资本本身更是一种通过全球化流动能够提高效率的形式,对外直接投资加快了国际间的资本积累速度,为了现代企业的发展、成熟以及扩张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对外直接投资第三产业化是世界范围内的一种趋势,当前不少国家已经完成了基本的工业化建设,国家内部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基本固化,产业结构如果想要调整,必然是通过在第三产业中进行实现,比如旅游业的成型与发展就是一个例子。当前,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在内外因素的共同影响作用下发展迅速,目前它在世界对外直接投资中总存量和总流量的占比中达到了50%以上,甚至已经超过了制造业。
世界银行有一份统计,2017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世界平均为71%,其中34个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为30.1%, 48个中等收入国家为72%,22个高收入国家为73%,少数发达国家达到了82%以上。可见发达程度越高的国家对于服务业的依赖性程度就越高,服务业从某种程度上是最跟客户直接发生关联的,它强调服务质量的观念,对于市场的响应程度也很高,这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因为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因而在制造业、服务业等有着十分飞速的提升,然而这种经济的膨胀方式却是以加工为主,不鼓励创新,产业保护也一片混乱。对外投资是能够让我国本土企业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从而获得新一轮的自我强化,促进产业结构改革的必要手段。近20年来,我国服务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速,无论从规模上还是投资取向上,都成果显著。然而从全球的维度,考虑到中国如此庞大的一个经济体量,投资规模还是小的,而且结构也不够多元,尤其不够重视对于知识密集型板块的投资。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服务业地外投资还发展的不是很成熟,比如投资流向不均匀,投资效应不明显等,且我国对于对外直接投资形式的政策支持等建设也还不健全,故而当前服务业发展还存在一些不足,这也便是本论文的研究价值之处。
1.2研究内容
论文从和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三个理论出发,即垄断优势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以及内部化理论出发,对我国服务业对外投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定位,最终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本文从第二章起,先简单介绍服务业对外投资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从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以及投资行业日趋多元这两个方面作出现状概述。第四章起分五个方面轻点我国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分别为:投资规模偏小、投资行业分布不合理,技术含量不高、服务企业对外投资地区结构不尽合理、效益有待提高、服务企业体质有待转变。第五章为本章重点,从国家、政府、企业三方面提出本文研究对象的发展对策。
图11 论文结构示意图
资料来源:作者自制
1.3研究方法
文献法可包括两个层面:其一是利用学校以及市区的图书馆资源查找图书书籍,以及最新的和我国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相关的理论和数据作为我分析的依据;其二是我使用了学校的电子期刊资源,通过中国知网搜集到了一些相关课题的专家学者的研究现状,通过阅读他们的研究,丰富的我的论文思想,使我的表述更加系统而严谨。
实证分析法(empirical analysis)是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之一,它注重当前社会或学科现实,通过事例和经验等从理论上推理说明事情的实质。empirical的含义是“经验主义的,以经验或观察为依据的”,这里的“实证分析方法”更准确的翻译方法应当为“经验分析方法”。本文中我搜集往年数据并且制作图表、三线表,通过数据以及以往他人总结的经验来推理说明我的论证。
归纳法:归纳法或归纳推理,有时叫做归纳逻辑,是论证的前提支持结论但不确保结论的推理过程。它把特性或关系归结到基于对特殊的代表(token)的有限观察的类型;或公式表达基于对反复再现的现象的模式(pattern)的有限观察的规律。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