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贸易的现状及结构分析(附件)【字数:9746】

摘 要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对外贸易进一步扩大,在加入WTO之后,愈加开放的市场为国内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在此之后,我们的对外贸易迅速发展,但是贸易大国不代表贸易强国,我国的对外贸易存在的一些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从进口贸易结构和现状分析其中的问题和应该采取的对策。改革开放以来,进口贸易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出口导向性的贸易战略,对于进口贸易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了我国进口贸易处于滞后出口贸易现状,贸易顺差持续扩大,外贸结构严重失衡。如何在复杂的外贸环境中扩大我国的进口贸易,缩小贸易顺差实现经济平衡发展是我国对外贸易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从问题的提出入手,再讨论我国现在进口贸易的现状并且研究了我国进口贸易的结构,接着发现了目前我国进口存在的问题和进口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具体为政策问题、进口贸易商品结构、进口贸易域外结构、进口贸易方式结构、进口贸易主体结构,最后针对前面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和改善的建议。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导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
1.3研究思路 2
第二章 我国进口贸易的现状及结构分析 3
2.1我国进口贸易政策分析 3
2.2我国进口贸易总体特征 4
2.3我国进口贸易结构分析 6
第三章 我国进口贸易存在的问题和结构存在的问题分析 8
3.1进口贸易面临的主要问题 8
3.2进口贸易结构问题分析 11
第四章 改善我国进口贸易结构的对策及建议 15
结束语 16
致 谢 17
参考文献 18
第一章 导论
1.1研究背景
从我国来看,因为经济发展滞后、国际产业向中国转移、政策不够完善等原因,我国对外贸易出口的重视程度高于进口,使得进出口发展不平衡,进口贸易发展滞后于出口贸易,存在非常大的差距,进出口贸易结构失衡,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范围的产业转移一度趋于放缓,一部分离岸外包被在岸生产取代,在较大程度上削弱了全球贸易、投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资增长动力。20122016年,全球贸易量增速连续5年低于世界经济增速。截止2016年,全球跨国投资规模仍远低于2007年峰值。2017年,在世界经济复苏的带动下,全球贸易投资均呈现恢复增长态势。但受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相对成本结构变化、智能制造技术快速发展、市场需求趋于个性化多样化等因素影响,全球产业布局将面临复杂调整,产业转移对贸易投资的促进作用短期难以完全恢复。
进口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市场需求非常大,许多国家可以通过我国扩大进口而获得利益。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指出:通过进口,可以提高进口国的要素生产率,带来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最后促进该国的经济发展。如果一个国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有得到经济发展就可以好好的研究进口贸易了。对我国进口贸易及结构的分析可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并且相对来说学术界对我国出口贸易的研究多余我国进口贸易的研究,并且对我国进口贸易结构的分析是少之又少。鉴于此,本文以2008年2017年的进出口贸易数据作为基础,比较全面的分析我国进口贸易结构和我国进口贸易现状,并且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意见。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在我国加入WTO之后,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在20132015年我国贸易额连续第一,然而2016年进出口额竟然是2012年以来最低,虽然2016年全球经济都处于低谷期,但是也能反映出我国对外贸易不是十分稳定。根据海关统计,201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41044.7亿美元,同比增长11.4%,其中出口额为22634.9亿美元,同比增长7.9%,进口额为18409亿美元,同比增长15.9%。本文为了研究我国进出口额近些年上下波动的原因。我国长期以来更加重视出口,因为我国目前实行的出口导向型战略,所以我国进口贸易滞后出口贸易,贸易顺差持续扩大,如何缩小我国贸易顺差,稳定我国进出口贸易成为一个问题。
1.3研究思路
本文先从目前的国家政策着手分析目前我国的进口贸易,政策环境对进口贸易的影响。进口结构又分四个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因此可以研究我国进口贸易的现在及结构的理论机制。并且用实证来检验这一我国的进口贸易结构,现有的调整进口商品结构;促进进口市场多元化,培养进口市场主体,完善政策,改善进口贸易方式,平衡国内地区进出口规模这些方面入手以此阐述进口贸易的重要性,并提出建议。
第二章 我国进口贸易的现状及结构分析
2.1我国进口贸易政策分析
把我国的对外政策分为四个阶段:
阶段一(19491978年):建国后改革开放前的国家统治型封闭保护进口贸易政策
具体的政策为 “实行对外贸易的管制,并采用保护贸易政策”,进口方面采取了换取进口必要机器设备所需要的外汇。在1960年以前基本上都是重工业选择进口代替,这和当时中国实行的工业化战略是相辅相成的,之后中国开始计划引进部分基础工业。政府也通过进行进口管制、征收税费、商品检验和海关监管的贸易措施来保护进口贸易。采用较高的关税税率来增加进口商品的成本,提高关税还可以保护中国已经有一定基础的工业产品的正常生产和发展,从而实现保护国家生产。
阶段二(19781992年):改革开放后国家统治型开放式保护进口贸易政策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了进口贸易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指导思想。1982年1月党中央书记处会议确认了进口贸易的基础和思想,1986年“七五”计划的发表为进口贸易战略设计了蓝图。中国的进口主要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品,与改革开放前相比,这一阶段的进口贸易政策更加注重对进口的限制,通过关税、外汇管制、进口许可证、进口商品分类经营管理等措施,严格的实施传统进口限制。
阶段三(19922001年):入市前进口贸易自由化倾向的保护进口贸易政策
1992年1月1日按照《国际商品名称和编码协调制度》调整了关税税则,并且降低了225个进口税目的进口税率,到1996年中国的关税总水平已经下降到23%。不仅仅在关税方面进行了调节,也在防范了非关税措施,改革了进口外汇体制,完善了中国涉外法律体系并且实行了单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建立了大量的技术法规和反倾销条例。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3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