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路”条件下酒泉风力发电产业发展路径及对策分析(附件)
摘 要2009年我国政府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值和哥本哈根会议”上提出到2020年“非石化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单位GDP 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降低40%-45%的目标。甘肃省各级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新能源的号召,大力发展风力发电事业,经过几年的努力,酒泉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陆上三峡”,“风电巨无霸”,2013年,酒泉地区风力发电装机总量已经突破千万千瓦,经过了高速发展阶段,现阶段的酒泉风电事业越发的趋于平稳增长,甚至一度出现了“弃风限电”的现象,这已经表明酒泉地区风电消纳能力严重不足。随着习近平主席“新丝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提出,为酒泉地区风电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通过对酒泉风电产业现状的分析,找到发展风电事业的新途径——发展风电装备制造业。进而对酒泉风电装备制造业进行SWOT分析,提出在“新丝路”经济条件下发展酒泉风电产业的路径与对策分析。目 录
1绪论 1
1.1选题背景 1
1.2选题意义 1
1.2.1理论意义 1
1.2.2现实意义 2
1.3研究方法 2
2酒泉风力发电产业现状概述 3
2.1 酒泉风能与风电产业的主要特点 3
2.2酒泉风力发电产业现状 4
2.3酒泉风力发电产业存在的问题 5
2.3.1缺乏顶层设计和路线指引 5
2.3.2产能过剩、弃风限电现象严重 5
2.3.3业内同质化竞争严重 5
2.3.4 自主研发能力、风电人才供给不足 5
2.3.5部分重要零件需从国外进口 6
3酒泉风电装备制造业SWOT分析 7
3.1酒泉风电装备制造业的优势 7
3.1.1自然资源禀赋优势 7
3.1.2规模经济优势 7
3.1.3各级政府的政策扶持 8
3.2酒泉风电装备制造业的劣势 9
3.2.1电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9
3.2.2技术劣势阻碍了“酒泉制造”走出国门 9
3.2.3装备制造产业服务体系不配套 10
3.3酒泉风电装备制造业的机遇 10
3.3.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赋优势 7
3.1.2规模经济优势 7
3.1.3各级政府的政策扶持 8
3.2酒泉风电装备制造业的劣势 9
3.2.1电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9
3.2.2技术劣势阻碍了“酒泉制造”走出国门 9
3.2.3装备制造产业服务体系不配套 10
3.3酒泉风电装备制造业的机遇 10
3.3.1国际发展“清洁能源”大环境的推动 10
3.3.2国家政策的重视 10
3.3.3“新丝路”经济带的促进 11
3.3.4国际风电装备市场前景广阔 11
3.4酒泉风电装备制造业的挑战 12
3.4.1产品国产化水平较低,科学技术性不高 12
3.4.2整个风电产业国际市场竞争力不足 12
3.4.3对酒泉生态环境造成威胁 13
3.4.4全球气候变暖 13
4战略选择 14
4.1产业基地式建设促进酒泉风电装备的国际贸易发展 14
4.2风电装备产业链式发展,提供国际贸易增值服务 14
4.3培养人才为风电事业服务 15
4.4完善售后配套服务 15
4.5建设内陆港物流园区 15
5实现路径及保障措施 16
5.1各级政府政策扶持 16
5.2风电人才持续性培养 16
5.3建设物流园区,促进工贸一体化 17
5.4发展风电配套服务产业(售后服务) 17
5.5增强生态环境监测,发展工业旅游 18
参考文献 19
致 谢 21
1绪论
1.1选题背景
总体来说,酒泉风电产业是由两个重要部分构成的,首先包括了对风能源的利用,和电网电站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内容;其次又涵盖了部分的装备制业。不论是风力发电,还是其装备制造业,在落实发展过程中都具有紧密的联系和共性,以及自身所特有的一些属性及特点。纵观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对于新型清洁能源的战略部署,酒泉风力发电系列产业的高速成长与发展具有必然性。自“七五”以来,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今天酒泉建成“陆上三峡”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酒泉地区大力发展风电产业,既是保护丝绸古道生态环境、发展河西低碳经济的客观诉求,也是甘肃省能源安全,落实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主观需要。从国际的角度出发,全球社会能源供应链条、能源安全储备,及应对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我国以风力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提出要求,如果不能妥善处置经济、能源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就会导致我国的经济缓慢发展甚至停滞不前,阻碍全国各地落实可持续发展。
1.2选题意义
在全球倡导“清洁能源”的大环境下,研究在新丝路条件下酒泉地区风力发电产业及其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路径及对策,对今后酒泉风电做出品牌走向世界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1.2.1理论意义
风电产业是一种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性新型产业,虽然丝绸重镇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但是酒泉风电产业并没有现成的路可走,在缺乏理论指导的条件下,不断的摸索前进。随着酒泉地区风电产业的不断成长与迅速发展,出现了由于经验不足导致的一系列的问题,在这一组作用力于反作用力的影响下,酒泉风电产业进入了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平稳发展时期。除此之外,酒泉风电产业收到复杂的部竞合关的影响,一度出现严重的“弃风限电”现象,追求高速的装备生产水平,使得酒泉风电发展遇到了装备生产制造与发电并网量严重不匹配的尴尬局面,这种生产力水平大于市场消纳水平的复杂背景为研究酒泉风力发电产业提供了理论需求。
本文通过研究酒泉风电产业的特点和现状,立足“新丝路”条件下如何发展装备制造业,系统的分析了符合酒泉个性的风电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潜力以及影响酒泉风力发电装备制造业的主要因素,试图在理论上对酒泉风电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做出一些指导,这可能会对酒泉地区如何制定在 “新丝路”条件下 如何发展风电产业的决策以及开辟新的路径方面有一定参考价值。
1.2.2现实意义
据悉,酒泉地区风能总资源储量达2亿千瓦之多,其中可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在8000万千瓦以上。是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风电一期已完成516万千瓦装机,累计建成风电装机605万千瓦,风电二期800万千瓦首批300万千瓦项目启动建设。截至2015年初酒泉建成、在建和开展前期工作的风电项目规模达到1020万千瓦、光电项目规模达到329.4万千瓦。计划到2015年,风电装机达到1500万千瓦,2020年,达到2500万千瓦以上。
随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伟大战略构想,酒泉市委市政府把握机遇,2014年一举签下总金额约为198.75
1绪论 1
1.1选题背景 1
1.2选题意义 1
1.2.1理论意义 1
1.2.2现实意义 2
1.3研究方法 2
2酒泉风力发电产业现状概述 3
2.1 酒泉风能与风电产业的主要特点 3
2.2酒泉风力发电产业现状 4
2.3酒泉风力发电产业存在的问题 5
2.3.1缺乏顶层设计和路线指引 5
2.3.2产能过剩、弃风限电现象严重 5
2.3.3业内同质化竞争严重 5
2.3.4 自主研发能力、风电人才供给不足 5
2.3.5部分重要零件需从国外进口 6
3酒泉风电装备制造业SWOT分析 7
3.1酒泉风电装备制造业的优势 7
3.1.1自然资源禀赋优势 7
3.1.2规模经济优势 7
3.1.3各级政府的政策扶持 8
3.2酒泉风电装备制造业的劣势 9
3.2.1电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9
3.2.2技术劣势阻碍了“酒泉制造”走出国门 9
3.2.3装备制造产业服务体系不配套 10
3.3酒泉风电装备制造业的机遇 10
3.3.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赋优势 7
3.1.2规模经济优势 7
3.1.3各级政府的政策扶持 8
3.2酒泉风电装备制造业的劣势 9
3.2.1电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9
3.2.2技术劣势阻碍了“酒泉制造”走出国门 9
3.2.3装备制造产业服务体系不配套 10
3.3酒泉风电装备制造业的机遇 10
3.3.1国际发展“清洁能源”大环境的推动 10
3.3.2国家政策的重视 10
3.3.3“新丝路”经济带的促进 11
3.3.4国际风电装备市场前景广阔 11
3.4酒泉风电装备制造业的挑战 12
3.4.1产品国产化水平较低,科学技术性不高 12
3.4.2整个风电产业国际市场竞争力不足 12
3.4.3对酒泉生态环境造成威胁 13
3.4.4全球气候变暖 13
4战略选择 14
4.1产业基地式建设促进酒泉风电装备的国际贸易发展 14
4.2风电装备产业链式发展,提供国际贸易增值服务 14
4.3培养人才为风电事业服务 15
4.4完善售后配套服务 15
4.5建设内陆港物流园区 15
5实现路径及保障措施 16
5.1各级政府政策扶持 16
5.2风电人才持续性培养 16
5.3建设物流园区,促进工贸一体化 17
5.4发展风电配套服务产业(售后服务) 17
5.5增强生态环境监测,发展工业旅游 18
参考文献 19
致 谢 21
1绪论
1.1选题背景
总体来说,酒泉风电产业是由两个重要部分构成的,首先包括了对风能源的利用,和电网电站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内容;其次又涵盖了部分的装备制业。不论是风力发电,还是其装备制造业,在落实发展过程中都具有紧密的联系和共性,以及自身所特有的一些属性及特点。纵观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对于新型清洁能源的战略部署,酒泉风力发电系列产业的高速成长与发展具有必然性。自“七五”以来,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今天酒泉建成“陆上三峡”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酒泉地区大力发展风电产业,既是保护丝绸古道生态环境、发展河西低碳经济的客观诉求,也是甘肃省能源安全,落实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主观需要。从国际的角度出发,全球社会能源供应链条、能源安全储备,及应对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我国以风力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提出要求,如果不能妥善处置经济、能源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就会导致我国的经济缓慢发展甚至停滞不前,阻碍全国各地落实可持续发展。
1.2选题意义
在全球倡导“清洁能源”的大环境下,研究在新丝路条件下酒泉地区风力发电产业及其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路径及对策,对今后酒泉风电做出品牌走向世界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1.2.1理论意义
风电产业是一种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性新型产业,虽然丝绸重镇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但是酒泉风电产业并没有现成的路可走,在缺乏理论指导的条件下,不断的摸索前进。随着酒泉地区风电产业的不断成长与迅速发展,出现了由于经验不足导致的一系列的问题,在这一组作用力于反作用力的影响下,酒泉风电产业进入了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平稳发展时期。除此之外,酒泉风电产业收到复杂的部竞合关的影响,一度出现严重的“弃风限电”现象,追求高速的装备生产水平,使得酒泉风电发展遇到了装备生产制造与发电并网量严重不匹配的尴尬局面,这种生产力水平大于市场消纳水平的复杂背景为研究酒泉风力发电产业提供了理论需求。
本文通过研究酒泉风电产业的特点和现状,立足“新丝路”条件下如何发展装备制造业,系统的分析了符合酒泉个性的风电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潜力以及影响酒泉风力发电装备制造业的主要因素,试图在理论上对酒泉风电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做出一些指导,这可能会对酒泉地区如何制定在 “新丝路”条件下 如何发展风电产业的决策以及开辟新的路径方面有一定参考价值。
1.2.2现实意义
据悉,酒泉地区风能总资源储量达2亿千瓦之多,其中可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在8000万千瓦以上。是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风电一期已完成516万千瓦装机,累计建成风电装机605万千瓦,风电二期800万千瓦首批300万千瓦项目启动建设。截至2015年初酒泉建成、在建和开展前期工作的风电项目规模达到1020万千瓦、光电项目规模达到329.4万千瓦。计划到2015年,风电装机达到1500万千瓦,2020年,达到2500万千瓦以上。
随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伟大战略构想,酒泉市委市政府把握机遇,2014年一举签下总金额约为198.75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