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融券制度对股市波动性影响的研究
融资融券业务的发达程度已经成为评判一国证券市场是否成熟的重要准则。该业务推出后是否对中国股市波动性造成影响以及影响的性质受到监管层和投资者的密切关注,也引发了国内学者的广泛讨论。研究目的是为了检验保证金交易在中国市场的适用性。研究该课题有利于为接下来融资融券业务的进一步开展做详细的评估和准备,帮助监管部门完善制度,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在此背景下,本文以上证180指数为例,以两融余额和指数波动率为基础,通过VAR实证分析方法,得出两融业务对股市波动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的结论。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论,给出了一些解决股市高波动率的建议。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1
一、引言............................................................2
二、文献综述........................................................3
三、融资融券对股市波动性影响的实证分析..............................5
(一)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5
1.数据来源..........................................................5
2.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5
(二)实证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析方法...................................................5
(三)融资余额和融券余额对上证180指数的影响的研究..................5
1.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5
2.协整检验..........................................................6
3.格兰杰因果检验....................................................6
4.建立VEC模型......................................................7
(四)结论..........................................................7
四、政策建议........................................................7
致谢................................................................8
参考文献............................................................9
融资融券制度对我国股市波动性影响的研究
引言
融资融券在西方已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而在我国,2011年10月26日才作为常规业务启动。两融标的股经过数次扩容,已从90只增至900余,覆盖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占据了大部分市值。该业务启动后改变了我国单边做多获利的习惯,投资者可以双向规避风险,投机者可以通过做多做空获得收益,我国证券市场日趋完善,稳步前进。为解决券商的资金和券源供不应求的问题,2012年又推出转融通机制,首先试点转融资业务,转融券业务在一年半后展开,该项业务的展开促进了证券信用交易市场的进一步繁荣。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证券市场各板块持续飘红,上涨趋势持续到2015年6月中旬,上证指数剑指5200点。随后局势又急转直下,跌至3000点。在牛市阶段,融资融券余额激增4倍多,市场覆盖面和标的证券范围急剧扩大,而在一轮轮暴跌后,融资融券余额又萎缩了60%。这一轮暴涨暴跌让人们意识到杠杆的双面性,引发了一场关于融资融券的激烈讨论。一方面融资融券交易具有刺激投资者活跃度,增进股市流动性,完善价格发现机制的作用;另一方面,融资融券具有助长助跌的效应,尤其是在散户投资者占主体的中国A股市场,羊群效应严重,证券信用交易的杠杆效应加剧了这种现象,特别是在疯牛疯熊时期,投机氛围浓重,此时两融业务已背离其出发点,股市可能因此而大幅波动,而且融资融券在某种意义上也方便了庄家操纵市场,不利于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维稳和对大部分股民利益的保护。保证金交易是一个成熟证券市场运作的基本零部件,进一步放开保证金交易是必然趋势。那么在两融业务推出后的几年中,对A股市场的波动性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影响是否显著,是否提升了A股市场的效率和流动性?这项研究必然会受到监管层和机构散户的密切关注。
融资融券是典型的信用交易,具有四两拨千斤、投机套利的特点,而且这种交易与外部宏微观经济环境变化和证券市场震荡有互相放大的关系。因此推行放开融资融券业务需要反复权衡,慎终追远。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我国的股市波动性明显高于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股市大幅波动不仅会损害中小投资者和企业的利益,还会影响宏观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对两融余额与证券市场震荡之间关系的研究很有必要。2010年我国引入融资融券交易,弥补了单边交易造成的供求不平衡从而引起股市大幅波动的缺陷,目前融资交易已经相当普遍,然而融券业务规模和所占比例都还很小。监管部门如何运用好这把双刃剑,促进我国证券市场更平稳健康地发展,是极为迫切而又现实的问题。利用A股市场融资融券推出后的数据,利用数理统计和经济学原理,深入探讨两融制度和证券市场平稳性的关系对于平抑股市波动,提高市场效率,加快金融市场的改革都有重要意义,能为监管层制定措施,完善制度提供参考依据。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1
一、引言............................................................2
二、文献综述........................................................3
三、融资融券对股市波动性影响的实证分析..............................5
(一)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5
1.数据来源..........................................................5
2.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5
(二)实证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析方法...................................................5
(三)融资余额和融券余额对上证180指数的影响的研究..................5
1.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5
2.协整检验..........................................................6
3.格兰杰因果检验....................................................6
4.建立VEC模型......................................................7
(四)结论..........................................................7
四、政策建议........................................................7
致谢................................................................8
参考文献............................................................9
融资融券制度对我国股市波动性影响的研究
引言
融资融券在西方已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而在我国,2011年10月26日才作为常规业务启动。两融标的股经过数次扩容,已从90只增至900余,覆盖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占据了大部分市值。该业务启动后改变了我国单边做多获利的习惯,投资者可以双向规避风险,投机者可以通过做多做空获得收益,我国证券市场日趋完善,稳步前进。为解决券商的资金和券源供不应求的问题,2012年又推出转融通机制,首先试点转融资业务,转融券业务在一年半后展开,该项业务的展开促进了证券信用交易市场的进一步繁荣。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证券市场各板块持续飘红,上涨趋势持续到2015年6月中旬,上证指数剑指5200点。随后局势又急转直下,跌至3000点。在牛市阶段,融资融券余额激增4倍多,市场覆盖面和标的证券范围急剧扩大,而在一轮轮暴跌后,融资融券余额又萎缩了60%。这一轮暴涨暴跌让人们意识到杠杆的双面性,引发了一场关于融资融券的激烈讨论。一方面融资融券交易具有刺激投资者活跃度,增进股市流动性,完善价格发现机制的作用;另一方面,融资融券具有助长助跌的效应,尤其是在散户投资者占主体的中国A股市场,羊群效应严重,证券信用交易的杠杆效应加剧了这种现象,特别是在疯牛疯熊时期,投机氛围浓重,此时两融业务已背离其出发点,股市可能因此而大幅波动,而且融资融券在某种意义上也方便了庄家操纵市场,不利于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维稳和对大部分股民利益的保护。保证金交易是一个成熟证券市场运作的基本零部件,进一步放开保证金交易是必然趋势。那么在两融业务推出后的几年中,对A股市场的波动性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影响是否显著,是否提升了A股市场的效率和流动性?这项研究必然会受到监管层和机构散户的密切关注。
融资融券是典型的信用交易,具有四两拨千斤、投机套利的特点,而且这种交易与外部宏微观经济环境变化和证券市场震荡有互相放大的关系。因此推行放开融资融券业务需要反复权衡,慎终追远。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我国的股市波动性明显高于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股市大幅波动不仅会损害中小投资者和企业的利益,还会影响宏观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对两融余额与证券市场震荡之间关系的研究很有必要。2010年我国引入融资融券交易,弥补了单边交易造成的供求不平衡从而引起股市大幅波动的缺陷,目前融资交易已经相当普遍,然而融券业务规模和所占比例都还很小。监管部门如何运用好这把双刃剑,促进我国证券市场更平稳健康地发展,是极为迫切而又现实的问题。利用A股市场融资融券推出后的数据,利用数理统计和经济学原理,深入探讨两融制度和证券市场平稳性的关系对于平抑股市波动,提高市场效率,加快金融市场的改革都有重要意义,能为监管层制定措施,完善制度提供参考依据。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