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反倾销对中国化工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
摘 要WTO成立以来,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使传统贸易救济措施受到限制,我国化工行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不论是从业人数、企业规模、产品种类,还是行业的规模和技术发展,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乌拉圭回合后,降低关税保护水平成为各国贸易政策的改革方向,国际贸易保护手段逐渐转移,非关税壁垒逐渐成为各国贸易保护的重要手段。化工产品的出口在我国产品出口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但近年来该类产品已经成为国外对我国反倾销的重要对象。如果这种势头得不到有效遏止,国外反倾销有可能成为我国化工行业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障碍。本文首先阐述了国际反倾销的相关理论,分析了中国化工产品出口当前面临的反倾销的严峻形势及国外反倾销给中国化工产品出口贸易造成的影响,?探求中国化工产品出口遭遇反倾销的原因,最后在前文的基础上,从国家、行业和企业的角度提出了中国化工产品出口应对反倾销的对策。
目 录
摘要I
Abstract II
绪论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2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2
1.2.1 国外相关研究 2
1.2.2 国内相关研究 3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4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5
第二章 国外对中国化工产品反倾销的现状5
2.1 倾销与反倾销的相关概念5
2.1.1 倾销的定义5
2.1.2反倾销的定义 7
2.2中国化工产品的发展以及遭受国外反倾销的现状 10
2.2.1中国化工产品发展 12
2.2.2 中国化工产品遭受国外反倾销的现状12
2.3 国外对中国出口产品实施反倾销的主要特征13
第三章 国外对中国化工产品反倾销的原因分析14
3.1 全球层面的原因14
3.1 中国自身的原因15
第四章 国外反倾销对中国化工产品的影响分析17
4.1影响化工产品出口并冲击国内市场17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2因高额的反倾销税冲击国内市场17
4.3企业倒闭和失业人口增多18
第五章 中国化工产品应对国外反倾销的措施18
5.1政府层面18
5.2行业协会层面19
5.3 企业层面20
结束语20
致谢21
参考文献21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化工产品对外出口贸易高速增长,中国开始融入到经济全球化中。世界贸易组织把反倾销作为一种合法的贸易保护手段,用来维护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促进国际贸易公平自由的发展。根据WTO的统计数据来看,中国的化工产品在十几年内一直都是遭受国外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涉及面广,使中国的化工产业不断萎缩,企业倒闭,工人下岗失业。中国政府必须重视这个问题,并且制定相关政策来控制国外对中国的反倾销数量,否则的话必然会影响中国的市场经济的平稳发展。
很长时间以来,中国出口产品结构性有很多不足和矛盾,许多企业都在对同一市场出口同一类产品,导致企业之间战频繁发生价格战,因为低价竞争等一系列不公平的价格手段而引发了进口国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国外很多国家对中国的非市场经济体制都是普遍采取了歧视的看法,但是中国很多企业本身的管理方法比较落后也是进口国发动反倾销的一个原因。所以就需要改革自身的管理方法,从本身的问题入手才能从根本上对反倾销行为得到控制。首先中国需要逐步解决国外对中国非市场经济的看法,虽然接着会有新的贸易壁垒出现,但是问题出现就需要一步一步解决,本文以我国化工产品遭受的国外反倾销为研究对象,进一步说明只有中国自身产业结构竞争力得到了提高才能抵抗国外对中国无理的反倾销调查,同时也表明化工产品是中国出口贸易的重点产业。
1.1.2 研究意义
目前很多国家都开始使用非关税贸易壁垒,传统的关税贸易壁垒越来越没有地位,关税贸易总协定曾经多次开会的时候提到了减税的问题,化工产品在中国又是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数量大所以关税自然就多,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成立使得关税的减让得以坐实,各国通过高税率来进行本国贸易保护的方式越来越难以实现。2016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黄颂平举行发布会,介绍了2015年全年的进出口情况。2015年全球经济不太景气,复苏困难,国内的经济压力又很大,对外出口贸易需要进入一种新的形势中。2015年全年的进口化工产品相比较2014年小幅度下滑,贸易顺差继续扩大。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今后化工产品的出口提供一定的借鉴,减少国外反倾销调查的不断发起,也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内容,可以为这些中小型企业提供一些建议,在面对国外反倾销的时候,勇于和这些反倾销发起国应诉,积累经验为其他产业打气,以求带来连锁效应。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关于反倾销的研究,以前多数都把重点放在了两者的制度上面,而关于反倾销贸易效果的研究相对来说比较少,本文主要目的是研究国外反倾销对中国化工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以及研究。从反倾销的本质说起,再找出与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1.2.1 国外相关研究
美国经济学家雅各布瓦伊纳教授在1923年发布出版了一本名为的《倾销:国际贸易中的一个问题》的书,他第一次将反倾销与价格歧视联系在一起。反倾销是WTO用来保护出口国与进口国之间的公平竞争的一种手段,现在全球很多国家通过提出反倾销来保护本地产业,使国际反倾销不断出现。
Prusa(1997)和 Skeath在《The Economic and Strategic Motives for Antidumping Filings》中认为,进口国利用反倾销来保护特定产业的利益,出口国发动反倾销的原因有三种:第一,反倾销是一种策略武器,可以阻止出口国的倾销;第二,对国内特定产业起到了保护的作用;惩罚因为出口国的倾销对本国造成的实在性的损害。
Harrison(1991)通过美国1981至1986年多个行业的反倾销案例,解释了进口国征收反倾销税的时候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Andrew介绍了国外对中国发起反倾销的四个原因:中国的非市场经济的体制问题,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中国政府的制定的补贴政策,中国出口企业应对反倾销指控的能力太薄弱,从国外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的反倾销现状。
通过上述文献可以看出,化工行业作为我国传统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达国家抵制我国出口的一种主要手段。但是反倾销不是片面性的,本文则从综合的角度得出,我国化工产品出口要得到发展,就要理性对待,采取有效手段,从不同层面入手同时做到完善自身。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中国对反倾销的研究从1978年第一次遭受国外反倾销开始,当时的中国还是计划经济体制,出口贸易还处在萌芽的阶段,这个时期的学者对反倾销的研究还不成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中国政府加入关贸总协定后学术界开始对反倾销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潘悦(反倾销摩擦)认为中国需要建立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之间的互助机制,政府部门要负责编制对外出口的相关预警政策,管理出口的秩序,解决市场经济地位的问题。行业协会在政府和企业之间,通过政府下发指令来帮助企业,为中小企业服务。企业要积极应诉,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定价,避免遭受国外反倾销。
目 录
摘要I
Abstract II
绪论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2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2
1.2.1 国外相关研究 2
1.2.2 国内相关研究 3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4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5
第二章 国外对中国化工产品反倾销的现状5
2.1 倾销与反倾销的相关概念5
2.1.1 倾销的定义5
2.1.2反倾销的定义 7
2.2中国化工产品的发展以及遭受国外反倾销的现状 10
2.2.1中国化工产品发展 12
2.2.2 中国化工产品遭受国外反倾销的现状12
2.3 国外对中国出口产品实施反倾销的主要特征13
第三章 国外对中国化工产品反倾销的原因分析14
3.1 全球层面的原因14
3.1 中国自身的原因15
第四章 国外反倾销对中国化工产品的影响分析17
4.1影响化工产品出口并冲击国内市场17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2因高额的反倾销税冲击国内市场17
4.3企业倒闭和失业人口增多18
第五章 中国化工产品应对国外反倾销的措施18
5.1政府层面18
5.2行业协会层面19
5.3 企业层面20
结束语20
致谢21
参考文献21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化工产品对外出口贸易高速增长,中国开始融入到经济全球化中。世界贸易组织把反倾销作为一种合法的贸易保护手段,用来维护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促进国际贸易公平自由的发展。根据WTO的统计数据来看,中国的化工产品在十几年内一直都是遭受国外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涉及面广,使中国的化工产业不断萎缩,企业倒闭,工人下岗失业。中国政府必须重视这个问题,并且制定相关政策来控制国外对中国的反倾销数量,否则的话必然会影响中国的市场经济的平稳发展。
很长时间以来,中国出口产品结构性有很多不足和矛盾,许多企业都在对同一市场出口同一类产品,导致企业之间战频繁发生价格战,因为低价竞争等一系列不公平的价格手段而引发了进口国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国外很多国家对中国的非市场经济体制都是普遍采取了歧视的看法,但是中国很多企业本身的管理方法比较落后也是进口国发动反倾销的一个原因。所以就需要改革自身的管理方法,从本身的问题入手才能从根本上对反倾销行为得到控制。首先中国需要逐步解决国外对中国非市场经济的看法,虽然接着会有新的贸易壁垒出现,但是问题出现就需要一步一步解决,本文以我国化工产品遭受的国外反倾销为研究对象,进一步说明只有中国自身产业结构竞争力得到了提高才能抵抗国外对中国无理的反倾销调查,同时也表明化工产品是中国出口贸易的重点产业。
1.1.2 研究意义
目前很多国家都开始使用非关税贸易壁垒,传统的关税贸易壁垒越来越没有地位,关税贸易总协定曾经多次开会的时候提到了减税的问题,化工产品在中国又是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数量大所以关税自然就多,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成立使得关税的减让得以坐实,各国通过高税率来进行本国贸易保护的方式越来越难以实现。2016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黄颂平举行发布会,介绍了2015年全年的进出口情况。2015年全球经济不太景气,复苏困难,国内的经济压力又很大,对外出口贸易需要进入一种新的形势中。2015年全年的进口化工产品相比较2014年小幅度下滑,贸易顺差继续扩大。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今后化工产品的出口提供一定的借鉴,减少国外反倾销调查的不断发起,也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内容,可以为这些中小型企业提供一些建议,在面对国外反倾销的时候,勇于和这些反倾销发起国应诉,积累经验为其他产业打气,以求带来连锁效应。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关于反倾销的研究,以前多数都把重点放在了两者的制度上面,而关于反倾销贸易效果的研究相对来说比较少,本文主要目的是研究国外反倾销对中国化工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以及研究。从反倾销的本质说起,再找出与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1.2.1 国外相关研究
美国经济学家雅各布瓦伊纳教授在1923年发布出版了一本名为的《倾销:国际贸易中的一个问题》的书,他第一次将反倾销与价格歧视联系在一起。反倾销是WTO用来保护出口国与进口国之间的公平竞争的一种手段,现在全球很多国家通过提出反倾销来保护本地产业,使国际反倾销不断出现。
Prusa(1997)和 Skeath在《The Economic and Strategic Motives for Antidumping Filings》中认为,进口国利用反倾销来保护特定产业的利益,出口国发动反倾销的原因有三种:第一,反倾销是一种策略武器,可以阻止出口国的倾销;第二,对国内特定产业起到了保护的作用;惩罚因为出口国的倾销对本国造成的实在性的损害。
Harrison(1991)通过美国1981至1986年多个行业的反倾销案例,解释了进口国征收反倾销税的时候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Andrew介绍了国外对中国发起反倾销的四个原因:中国的非市场经济的体制问题,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中国政府的制定的补贴政策,中国出口企业应对反倾销指控的能力太薄弱,从国外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的反倾销现状。
通过上述文献可以看出,化工行业作为我国传统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达国家抵制我国出口的一种主要手段。但是反倾销不是片面性的,本文则从综合的角度得出,我国化工产品出口要得到发展,就要理性对待,采取有效手段,从不同层面入手同时做到完善自身。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中国对反倾销的研究从1978年第一次遭受国外反倾销开始,当时的中国还是计划经济体制,出口贸易还处在萌芽的阶段,这个时期的学者对反倾销的研究还不成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中国政府加入关贸总协定后学术界开始对反倾销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潘悦(反倾销摩擦)认为中国需要建立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之间的互助机制,政府部门要负责编制对外出口的相关预警政策,管理出口的秩序,解决市场经济地位的问题。行业协会在政府和企业之间,通过政府下发指令来帮助企业,为中小企业服务。企业要积极应诉,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定价,避免遭受国外反倾销。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