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风景区旅游场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附件)
摘 要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旅游业也随之快速的发展起来。它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已经和石油业、汽车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风景区资源是全人类不可再生的共同财富,做好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和管理,实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是我们神圣的职责。而本文以华山为研究对象,所介绍的是华山风景区的发展现状,以及分析了华山风景区的发展前景,通过实际调查研究及理论分析,从旅游发展、管理体制、经济利益等多方面论述了大力发展华山风景区应采取的措施。关 键 词:华山风景区;市场分析;发展对策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tourism has developed rapidly. As an emerging industry, has a "smokeless industry" and "eternal sunrise industry" the laudatory name. Already and the oil industry, automobile industry and listed as the worlds three largest industry. Scenic area is the common heritage of all mankind non-renewable resources, completes the scenic area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protection and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the resource is our sacred duty. To huasha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n this paper is describe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huashan scenic spot, and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huashan scenic spot is analyzed, through actual investigation and theory analysis,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managemen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t system,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veloping the economic interests of the huashan scenic area of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Keywords:Huashan sceni cspot;Market analysis;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1绪 论 11.1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1研究背景 11.1.2研究目的 11.1.3研究意义 11.2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 21.2.1国外研究现状 21.2.2国内研究现状 31.3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 31.3.1论文的主要内容 31.3.2论文的研究方法 42相关理论 52.1经济效应基本理论 52.2旅游业产业链基本理论 52.3旅游产业整合基本理论 53华山风景区的发展现状 73.1华山风景区旅游人次逐年增高 73.2华山风景区收入逐年增高 73.3华山风景区大力开发建设相关项目 83.4华山风景区管理模式 93.4.1职能管理体系 103.4.2流程管理体系 103.4.3制度管理体系 114华山风景区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134.1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 134.2以旅游为主的特色产业尚未形成 134.3文化建设以及文化宣传营销模式力度欠缺 134.4景区内部管理不够完善使得景区存在安全隐患 145促进华山风景区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155.1明确思路,做好景区规划 155.2创新宣传营销模式,全面提升景区形象 155.3加强经营管理,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155.4加强文化建设,提高景区软实力 165.5将预防与应急进行系统整合,全面布控 17结 论 18参考文献 19致 谢 20 1绪 论1.1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1.1.1研究背景 旅游业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经发展成为超过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的世界第一大产业。也是世界经济中持续高速稳定增长的重要战略性、支柱性、综合性产业。而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跟中国整个社会经济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保持了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态势,领各行业之先,在旅游领域里面已迈入了世界旅游大国的行列,有力的推动了我国服务业总体规模的扩大和整体质量的提升,成为我国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几年来,政府已经作出一系列的决定,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扶持、发展服务业,而旅游业在服务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比重。实践表明,发展旅游业是推动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领域,是统筹经济社会以及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也是满足人们生活需求、落实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1.1.2研究目的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人们越来越热衷于以旅游业为代表的无形产品的消费,而非最基础的衣、食、住、行。这一消费结构的转变逐渐带动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有些地方的旅游业甚至已经发展成为当地的支柱性产业。而作为“华夏之根,天下第一险”的西岳华山,由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以及浓重的人文气息,使得华山在行业竞争间拥有很大的优势。随着第三产业的大力发展,国家在政策上也给予旅游业的大力支持,使其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本文在分析华山风景区市场现状的基础上,寻找该景区目前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进而促进华山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1.1.3研究意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作为一种无形资料消费在人们的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这一消费行为的转变也带动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然而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起步相对来说比较晚,近几年来旅游消费需求又出现井喷现象,所以一些景区相继暴露出其不完善之处,如景区营销策略混乱缺乏指导、营销策略缺乏亮点、公共关系能力差、注重眼前利益缺乏长远战略眼光等。随着行业间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近年来华山景区也采取了一系列的营销措施来推广景区。可见,研究华山风景区旅游市场对于该景点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2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 国内华山以其险著称,每年都会吸引全球各地大量的游客来此观光。作为五岳之一,华山不仅仅是自然旅游资源更是人文的旅游资源,这让华山在行业竞争间拥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从目前来看,华山景区的营销方式虽然比较多样化,但还是过于传统,真正的管理强者绝对是在营销策略上懂得创新的;虽然华山景区自古以来以险著称,但由于安全措施不够完善,使得近年来景区安全事故不断,此外,宣传力度方面也有待进一步提升。1.2.1国外研究现状? 1、基于信息基础服务的视角?Sarina?Hobbin(1999)肯定了昆士兰游客信息中心的作用,提出高质量的信息基础性服务对增加游客滞留时间以及旅游消费的影响显著。?? 2、基于员工作为信息中介者的视角?CoraU.I.Wong等(2011)指出,作为旅游信息中介者的员工信息提供方式更具影响性,要重视员工在信息交换方面的影响。?? 3、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CoraU.I.Wong等(2011)在对澳大利亚塔斯马尼来岛游客中心基础设施建设的研究中指出游客中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股东、社区的共同参与、计划与实施并需要重视利用社会资本。?? 4、基于技术服务的视角?20世纪90年代,有学者提出未来游客信息中心必然是满足信息需求的客户驱动型及信息高效传播媒介。John?D?Ambra等(2010)开发了由虚拟游客的需求动机和适当的媒介组成的信息分类系统,以评价澳大利亚游客信息中心的电子商务能力。1.2.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旅游集散地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有FLP理论,等级优化理论,区域联动理论,服务供应链理论等。陈晓键,钱紫华《规划师》(2004,8)指出要合理进行风景名胜区内城镇的功能定位,应合理发展三维模式,促使华山风景区健康稳定的发展。李树民,郭建有《对华山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变革的制度分析》(2001)指出建立统一的管理制度能够促使风景区在人性化与文明的条件下进行观光。张静《旅游业对目的地经济影响研究》(2006)指出旅游经济影响的大小主要受游客数量及构成、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提出了优化旅游经济影响的调控思路和调控手段。?? 综上所述,伴随着旅游业蒸蒸日上的发展势头,我们一方面在感到欣慰的同时也要关注一下旅游营销策略和风景区硬件措施的不完善之处。现在已经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了,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消费方式自然也需要相应的营销策略与其配套。要想进一步的求得发展必须把关注点放在未来发展策略的建立和完善之上。只有提高风景区的质量和安全;员工的服务态度以及高效的信息服务平台,并秉持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发展。从而促进经济的良好发展。1.3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1.3.1论文的主要内容本论文介绍了华山风景区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论述了华山风景区在大力发展过程中遇到一系列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与对策。本文共分为5章。第一章绪论。具体阐述本文选题的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国内外研究概况。第二章华山风景区发展状况相关理论概述。第三章华山风景区的发展现状。主要从华山风景区旅游人次逐年增高;华山风景区收入逐年增高;华山风景区大力开发建设相关项目以及华山风景区管理模式等四个方面探讨华山风景区的发展现状。第四章华山风景区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本章从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以旅游为主的特色产业尚未形成;文化建设以及文化宣传营销模式力度欠缺;景区内部管理不够完善使得景区存在安全隐患等方面入手论述华山风景区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第五章对策建议。通过对上述分析得出结论,提出促进华山风景区长足发展的对策建议。1.3.2论文的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首先对于国内外相关理论文献进行广泛阅读,了解掌握国内外相关理论动态打好理论基础。??? (2)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从实际生活中找出相对应案例,分析并找出相应的结论。2相关理论2.1经济效应基本理论 旅游经济学是研究旅游活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经济科学。研究旅游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各种经济关系和旅游业发展规律的学科。在中国,旅游经济学以政治经济学作为理论基础,具体研究旅游经济中各种经济关系及其特殊规律,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旅游业的产生和发展及其性质、特点;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旅游业与国民经济其它部门的关系以及旅游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旅游者的需求及其消费构成,旅游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旅游市场的供求关系与旅游价格政策;旅游业的经营管理体制;旅游业的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旅游业的发展道路。经济学界结合中国旅游经济发展的实际,阐述和论证了旅游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旅游业经营管理体制,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以及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道路等问题,为中国旅游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有益的贡献。2.2旅游业产业链基本理论 自1990年傅国华提出“产业链”一词以来,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概念界定和相关研究。而旅游产业链就是为了获得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旅游产业内部的不同企业承担不同的价值创造职能,共同向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时形成的分工合作关系。它是以旅游产品为纽带实现链接的。从整个旅游过程来看,提供旅游产品的不同行业组成了一个链状结构,游客从旅游过程的始端到终端,需要众多的产业部门向其提供产品和服务来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2.3旅游产业整合基本理论 旅游产业内部通过重新组合,促进各部分、各要素组织结构和关系的调整,提升旅游产业功能,形成旅游发展合力。旅游产业通过融合、合作、共生,形成协同发展,创造新的产业功能,或拓展新的发展空间,达到旅游产业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旅游产业天生具有开放性,致使旅游产业整合不会是封闭性的整合,而是在整合的过程中根据目标和发展规律,将新的要素、环节、企业等纳入整合过程,得以向上发展,功能优化。?3华山风景区的发展现状3.1华山风景区旅游人次逐年增高人次的概念是“在单位时间内的某项活动中(如参观、接待),包括重复出现的人在内的总人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人们从最基础的衣、食、住、行,越来越热衷于以旅游业为代表的无形产品的消费。华山素有“其险天下第一山”之称,自然风光独特,文化底蕴深厚,从而吸引大批游客的观光。自2007年,华山年接待游客首次突破100万人次大关。截止2012年12月18日,华山登山人数达2000014人次,首次突破200万人次大关,提前超额完成本年度接待任务。登山旅游人数较上年同期增长5%。截至2015年,华山风景区登山人数达276万人次,距突破300万人次大关仅一步之遥,但相比类似“黄山”之类的山岳型旅游景观差距甚大,还需借鉴其可取之处来完善促进华山景区发展。还有由于游客素质的参差不齐和景区内部环境,以及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使得游客数量也受到一些影响。图3.1 近年来华山风景区旅游人次数量情况表3.2华山风景区收入逐年增高近年来,华山风景区始终坚持渭南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在顺境中挥洒汗水,在逆境中激发豪情。促使景区每月都有新的进步,每年都有大的发展。先后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区、全国旅游低碳示范区等建设性标志。使得华山旅游区的影响力大幅提升,从而促进华山风景区的发展,带动其他产业链的发展。2010年门票收入1.1亿元;2011年门票收入2.05亿元;2012年门票收入2.57亿元,同比增长25%;旅游综合收入达到30多亿元。2013年门票收入2.8亿元,2014年门票收入3.45亿元,2015年门票收入3.9亿元,同比增长25%,旅游综合收入达到36.6亿元。由此可见,华山景区旅游事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但由于华山文化建设和文化宣传营销未能进一步扩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华山景区的进一步发展。表3.1近年来华山风景区收入明细表收入20112012201320142015门票2.052.572.83.453.9其他收入2527.629.430.832.7总和(亿)27.0530.1732.234.2536.6数据来源:知网数据汇总自制3.3华山风景区大力开发建设相关项目 华山旅游风景区是经过长期发展的知名度很高的成熟景区,但是核心景区华山作为“五岳”之西岳,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需要进一步的突破。《陕西省秦岭旅游发展专项规划》确定了秦岭旅游的十大板块,并将华山旅游板块的范围界定为东至陕西省东省界,北至秦岭北坡山脚线,西至零河,沿着东南方向,经过蔡家脑、洛岭村、石鼓山、箭峪岭,紧邻洛河的发源地蓝田木岔沟。沿着洛河河谷,经过张坪、永丰,板块西界止于上吊庄沟。南至蟒岭分水岭与商州区、丹凤接壤。行政区域上包括渭南市的临渭区、华县、华阴、潼关的秦岭山地和商洛市的洛南县。并将西起大夫峪——华阳一线,南至洛南黄龙——黑山——巡检镇一线,东至浦峪东分水岭确定为大华山重点发展区域。该项目主要有:1.老君山道教文化旅游区一期项目老君山景区山门、老君山生态停车场(总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游客接待中心(总建筑面积为1500平方米,投资总额为1000万元)、老君山农家乐(总占地面积为2000平方米,总投资为1000万元)、仿古一条街(占地面积近20亩,预计总投资为2200万元)、老君山会议中心(建筑面积为2000平方米,总投资为2500万元)、老君山矿泉水厂(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总投资为1200万元)2.华严寺佛教文化朝觐区项目:华严寺山门及门前广场(占地面积为500平方米,总投资500万元)、华严寺生态停车场(总占地面积为2500平方米,投资额为2564.2万元)、华严寺殿内各类佛像雕塑(投资总额为300万元)、华严经石刻(投资额为200万元)、放生池(总投资额为50万元)3.华阳登华体验区一期项目:华阳登华景区大门及广场(占地面积为1000平方米,投资额为500万元)、华阳登华入口停车场(占地面积为3000平方米,总投资额为200万)、“华阳人家”乡村酒店(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总投资为800万元)、华阳河景观整治(整治费用投入为500万元)、华阳观华阁(总投资额为200万元)、户外野营地(总面积为1000平方米,户外野营地总投资额为100万元)。综上所述,华山风景区所开发建设的三期项目中1、老君山道教文化旅游区一期项目总占地面积为14500平方米,总投资金额为8300万元;2、华严寺佛教文化朝觐区项目总占地面积为12000平方米,总投资金额为3614万元;3、华阳登华体验区一期项目总占地面积为8500平方米,总投资金额为2300万元。华山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将更有利于提高景区的环境质量,增加游客容量,建立华山景区品牌形象,为华山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表3.2 华山风景区开发建设相关项目投资表 项目占地面积(平方米)投资金额(万元)老君山道教文化旅游区一期项目 14500 8300华严寺佛教文化朝觐区项目 12000 3614华阳登华体验区一期项目 8500 2300数据来源:知网数据汇总自制3.4华山风景区管理模式旅游景区管理是景区为了帮助管理人员协调各部门,并促进这些部门更好的沟通与合作,同时为游客提供旅游产品而运用控制论的原理对景区经营管理及其活动过程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而华山风景区作为国家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在景区管理方面也不能逊色。因此,为使华山风景区更好的发展,2008年5月成立华山旅游集团公司,并在景区管委会的领导下,华山旅游集团公司运用现代企业制度先进的理念和管理方法,在景区未来发展的规划和建设、宣传促销手段和旅游产品开发中,发挥经营管理的专业优势,使华山风景区的发展步入国内一流景区行列。有关华山风景区管理结构的现状,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首先是职能结构方面,其次是有关执行层面流程的管理体系,最后是有关制度层面的制度管理体系。从这三方面我们就能较为全面的了解华山风景区管理现状。3.4.1职能管理体系任何企业的管理体系实现的基础都是基于一定的组织结构,华山风景区也不例外。华山风景区的管理体质经历三次改革,最终于2008年形成现有体制,渭南市政府组织成立华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负责统筹管理景区的行政事务、景区发展的战略制定等等,由管委会委托华山旅游集团公司负责华山风景区具体的经营管理事宜。该公司的管理职能体系主要体现在它的组织结构方式,财务管理体系和人事管理结构。通过对这三项管理体系的实施,促进华山风景区在内部组织结构以及人员的高效管理下,确保景区在稳健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名与利的双收。3.4.2流程管理体系流程管理体系更偏向于对景区或者游客行为的过程控制。(1)资源管理流程资源是构成景区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景区的核心。华山风景区在对景区管理的过程中,是由巡山人员发现与提供资源信息,并上报到华山旅游集团公司的资源部,资源部对所反映的情况进行解决,资源部根据情况向有关专家咨询,并针对问题对景区工作人员进行有关资源护理的培训,最大程度的保护资源安全。(2)游客安全管理流程游客安全管理是每个景区工作的重中之重,景区为游客提供的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都必须在保证游客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因此,游客安全管理是旅游景区不遗余力追求的目标。对于华山风景区来讲,其魅力尽在险峻中体现,古语云:“自古华山一条道”、“奇险天下第一山”等等都表现出华山的险,对于游客来讲,体验华山之险也是重要的旅游过程,而对于景区的管理来讲,如何在险峻的自然环境中为游客提供安全的游览环境使景区管理要思考的问题,尤其是在小长假和黄金周旅游人数暴增期间,游客人数达到高峰,有超出景区承受能力的危险,因此对游客安全的管理就更显得重要。目前,华山风景区对于游客数量的管理,基本上是依靠人工疏导。通过调研发现,在小长假和黄金周等旅游高峰期,即使是游客人数达到景区管理的上限,景区也没有自行决定停止售票的权利,而是需要向集团公司指挥部以及华阴市假日指挥中心汇报,经批准后方能做出停止售票的决定。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景区在游客人数方面的控制权利。(3)景区安全管理流程景区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情况不同的险情,包括自然灾害、设施安全事故、疾病、火险或者其他意外事故。景区出现意外险情时,上报至应急指挥部,指挥部根据险情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启动后制定消除险情方案,根据方案疏散游客并控制险情的蔓延,若不启动紧急预案,则在现场抢险并组织疏散游客。同时针对可能出现的火险或者地震等自然灾害也有相应的管理原则和处理流程,原则上以事前控制为主,结合事中控制,在事后结合汇总信息进行反馈控制。3.4.3制度管理体系制度管理体系的控制属于事前控制的范畴,它规定了景区管理和景区工作人员的工作范围和行为。华山风景区的制度体系包括旅游安全、卫生、旅游购物、综合管理以及资源保护五大部分。其中涉及旅游安全的规章制度有7项,包括防火预案,景区定点医疗机构安全救护,“三防”工作预案等;有关卫生方面的管理制度包括景区垃圾、污水处理、景区吸烟区管理等8项;有关景区山上经营管理、山下玉泉路经营单位管理等5项有关旅游购物方面的管理制度;同时涉及综合管理的规章制度有17项,包括景区营销制度,景区经营管理规范和服务标准,培训工作制度,投诉的处理等;涉及资源和环境保护的规章制度有10项,包括华山风景区资源保护暂行办法,以及有关野生动物保护、古树名树保护、古迹保护、森林病虫防治的规定和制度。另外对于会计人员的委派有企业会计人员委派办法执行。4华山风景区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4.1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近年来华山游客量大幅度增加,特别是在“五一”“十一”这两个黄金周期间,登临华山的游客量日均超过1万人次。游客的增多给当地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同时由于华山环境容量有限,加之游客的人为破坏,给华山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近年来华山上每年都有不少的“华山松”死去,华山上的一些稀缺的动物、植物资源也在日益削减,一些则濒临灭亡。华山旅游业的开展,带动了餐饮行业,而这些行业产生的垃圾由于得不到及时处理,形成了较大的污染源。另一方面,310国道两旁分布着较多的工业企业,有制药厂、热电厂、机械厂等等,这些企业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对景区影响特别大。4.2以旅游为主的特色产业尚未形成发展以旅游为主的特色产业,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如黄山旅游业形成了以黄山风光为龙头,以徽州文化为特色的产品体系;承德初步形成了以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为中心、以坝上森林草原为骨干的特色旅游产品体系;广西龙胜加强旅游产品的开发与推广,大力发展以竹、木藤、石(滑石)为原料的工艺品及具有当地特色的服装、手工刺绣等旅游商品的生产。相比之下,华山风景区旅游资源尽管极其丰富,但旅游资源优化配置和深层次开发不够,华山文化内涵挖掘不深,旅游工艺品、纪念品等旅游产品开发滞后,缺乏本地特色和拳头产品。华阴市先后举办了中国国际旅游年棋类节、登山节、经济信息发布会等活动,这对华山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以旅游为主的特色产业目前尚未形成,无形中阻碍了华山旅游业的发展。4.3文化建设以及文化宣传营销模式力度欠缺自古被誉为“奇险天下第一山”的华山以“险”著称,使得很多游客慕名而来,给华山带来了极高的人气,但是华山的美不仅仅体现的它的本身,更在于它的历史文化。华山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道教文化尤是源远流长,以及华山石刻都是中国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所以在现今旅游业竞争力很大的市场环境下,华山风景区在重视华山基础建设的同时,更应该提升景区文化建设。而在文化宣传营销方面,华山景区的营销方式还比较单一,尤其是在旅游业信息化发展的今天,要充分的利用好网络信息化宣传平台来宣传华山、宣传华山文化,不仅仅局限在传统的宣传营销模式上。4.4景区内部管理不够完善使得景区存在安全隐患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旅游和休闲已经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区风景秀丽,景色宜人,给人们提供了娱乐休闲的好场所,但景区的安全隐患也给人们带来了一丝忧虑。华山风景区由于管理不善、环境容量有限,造成景区内人员密集。尤其是在“五一”“十一”黄金周这种长假更是会形成人员流量大、车流量多的状态,给景区内的安全防范带来很大的难度。收入不是第一位的,安全是第一位的,游客的愉快是第一位的。华山景区不能以收益为前提,安全比收益更重要。如果景区单纯为了收入,买票不受限制,就会带来问题——买了票的上不去,上去的下不来。由此会导致华山风景区的影响力下降,无形中会阻碍华山风景区的发展。5促进华山风景区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5.1明确思路,做好景区规划 坚持大思路谋划、大投入建设、大项目支撑、大文化引领的发展思路做好景区规划建设工作。在全面实施《华山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完成了《华山景区建设陕西东大门框架方案》,聘请无锡灵山景区总策划师刘建华教授,为景区整体策划设计108个特色项目,规划总投资203亿元,为建设“关中水乡,绿色渭南”夯实了基础。2012年9个市级重点项目已完成投资1.7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87.1%。加快山上基础设施建设,投资7310万元,修通了金虎路登山复道和九天宫至黑虎洞紧急救援道路,修建观景平台30余处;对景区十余处游客步道进行了加宽,对供电线路全面改造,完成了全山旅游步道“点亮工程”;在华山峪莎萝坪投资建成了国内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档次最高的原生态户外拓展运动基地。景区管委会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营造良好投资环境,成功引进7个招商引资项目,引进总资金25.7亿元人民币,已完成投资4.32亿元。5.2创新宣传营销模式,全面提升景区形象 加强网络营销力度,做好华山电子商务网站和华山官方网站建设,增加英、日、韩语种网页,全年访问量达100余万人次,微博客户已突破20万人次;主题营销精彩纷呈,先后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和北京世纪剧院举办了“华山”冠名新春音乐会,并在美国时代广场开播“中国华山风光宣传片”,举办了“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新闻发布会”、中国健身名山登山赛”、“暖冬游华山,送福千万家”等系列宣传促销活动,整体提升了华山形象;做好高端媒体宣传,与凤凰卫视、央视合作拍摄华山专题片,借助央视、东方卫视、台湾东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华山环卫工进行专题报道,在全国引起轰动效应;在国内外许多城市投放华山形象宣传广告,开通旅游直通车,发行《华山旅游》DM杂志,建立起华山文化旅游宣传平台。华山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必须得坚持采用科学、先进的营销方式来武装自己,从而促进景区旅游业朝健康有序的轨道高速发展。5.3加强经营管理,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华山旅游集团公司不断拓展旅游服务产业链,正在形成交通客运、饭店管理、水务、投资管理、华山旅行社、商贸物流、文化产业投资、地产物业等八大经营业务板块,全年共设创新经营项目8类24 项,实现了多元化综合经营,企业运作模式实现了质的飞跃;景区成立了管理服务公司,负责景区票务、治安、环卫、园林绿化、应急救援、资源保护、基础设施管理等工作;成立了综合执法大队和治安巡警大队,优化景区治安环境;景区党工委扎实开展“创先争优”、“四严格一提升”作风建设和“假如我是一名游客”等主题活动,一支“作风硬、业务精、执行力强”的干群队伍正在形成。景区上下认真践行“真源华山,待客如亲”的服务理念,设立了“党员服务岗”、“青年文明号”,为游客免费提供各景点间交通服务,山上山下设置避雨凉棚、休息座椅、免费饮水点,积极开展为游客搭凉棚、送温暖等系列送爱心活动,公共场合免费为老年人提供花镜、手杖,为残疾人提供轮椅,切实做到以人为本,全心意为游客服务,管理和服务工作力求做到人性化、精细化、标准化;在旅游安全方面,华管委进一步完善了旅游紧急救援和应急处置机制,建立了风险预警提示制度。与各级管理者签订了《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做到责任、人员、任务三落实,利用数字化工程对主景区实施全天候监控,努力创建平安华山;通过增修、拓宽登山步道和制定节假日游客分流行动方案等方式,增加景区通行能力,确保了旅游旺季安全,同时在主峰区安装了草坪灯,在黄甫峪进山公路安装了LED路灯,为“夜游华山”提供安全保障。5.4加强文化建设,提高景区软实力 按照“文化立山、文化兴山、文化强山”的发展思路,提出设立华山文化旅游示范区设想;与中国道教协会就做大做强华山文化旅游产业等问题达成共识,在华山开办中国道学院华山研修院、合作建设华山国际道文化艺术中心;编撰出版了大型风光摄影画册《百年华山》、大华山旅游型书法作品集《翰墨华山》;制作拍摄了《华山因你而美丽》、《舞动的青春》、《我唱我歌之华阴老腔》、《生命四季》等视频,推广剪纸、刺绣、皮影等具有浓郁陕西风情的特色商品,传播了华山文化和华山精神。 2015年,华山景区旅游收入和企业经营收益增长明显,华山旅游产业已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先后荣获“全国旅游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低碳旅游示范区”、“国家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国家质量体系认证”、“风景名胜区数字化示范基地”、“中国艺术摄影学会摄影基地”、“中国健身名山”、“中国登山协会登山训练基地”、“陕西省先进集体”、“陕西省旅游景区协会会长单位”、“陕西省华山地质公园”、“陕西省旅游行业争先创优先进集体”、“中华十大名山”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实现了社会和经济效益双丰收。5.5将预防与应急进行系统整合,全面布控 “华山事件”后,人们会更加的关注景区的安全,这也就促使景区的安防建设需要进一步的提高,而面对这些问题,景区需要进行详细的规划提出整改措施,将有可能造成人流量大,人员密集的地方增加监控设施,保证监控无死角,将事故的预防与应急兼顾,进行全面的布控。 基于景区目前的现状,本人针对景区安防的整改提出了了几点建议第一,要解决盲点问题,像停车场、售票处、入口等景区一些重要的位置尽量监控全覆盖;第二,将视频监控、消防、报警以及广播等系统进行整合;第三,提升景区管理水平,用基于可视化的手段进行人员疏导,截流或限流的管理等。景区管理人员也不必东奔西走于景区之中,可以在监控中心掌控各种问题,做到有的放矢。 面对着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景区也需将园区的安全监管措施进行整改,景区的安全监控实现全天候、全方位监控,达到加强现场监督和安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的目的,使旅游区工作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智能化,为旅游区安全高效的工作做好有力的保障。 结 论 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旅游和休闲已经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着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华山景区也迎来了全面改革。第一,通过对华山景区资源、环境、安全隐患等问题的分析,让我们了解到华山景区所面临的最直接的问题,从而做出相应的对策,将华山景区建设成为展现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核心旅游目的地。 第二,认识到华山景区应坚持大思路谋划、大投入建设、大项目支持的发展思路做好景区规划建设,促使产业链升级,从而进一步做大做强华山景区。 第三,通过对市场及营销方面带来的问题,加强网络营销力度,做好华山电子商务网站和华山官网建设,建设起华山文化旅游宣传平台。 第四,通过对华山景区本土文化的了解及认识,让我们了解到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而华山成为“五岳”之西岳,有其自身的险峻和悠久的历史,而华山文化和华山精神是其发展的重中之重,提高华山景区软实力,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华山景区的发展需要跟随党的方针,企业自身的管理经营和旅游者的文明旅游,才能促使华山景区健康稳健的发展。参考文献陈晓键,钱紫华.华山风景名胜区经济发展引导规划[J].规划师.2004,(08).钱紫华,陈晓键.华山旅游市场特点及其开发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4).宋保平,赵静.华山风景名胜区游览线路建设的探讨[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01).??褚泓阳.华山风景区旅游环境资源分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1997,(01).李昭淑.华山旅游风景区地貌类型及其组合构景初探[J].咸阳师专学报.1997,(06).李树民,郭建有.对华山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变革的制度分析[J].旅游学刊.2001.蔡冬冬.华山旅游地质资源研究与景区开发构想[D].长安大学.2008.张静.旅游业对目的地经济影响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6.西安建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华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0—2025)[Z].2010.万静.旅游业对风景旅游城市人居环境的影响分析——以陕西省华阴市为例[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张合.浅析我国旅游景区管理[J].企业家天地.2006.罗振军,佟瑞鹏.旅游景区安全容量分析与事故风险评价[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吴殿燕.山岳景观旅游开发规划事物[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89-91).罗颖.旅游景区经营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135).周笑源.国家风景名胜区经营性项目规划改革探讨.旅游学刊.2003.罗明义.旅游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裴泽生.旅游景区开发建设中的问题.中国旅游报.2004.倪强.生态旅游家园呼唤.中国旅游报.2003.黄晓弘.资源再认识与我国城市旅游开发的新思路[J]安康师专学报.2003,(01).陈玲.我国大力发展绿色旅游的前景及策略研究[J].商业研究.2005.袁亚忠.加快城镇建设,促进西部旅游开发[J].商业研究.2002,(20).致 谢 历时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终于将这篇论文写完,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障碍,都是同学和我本次论文的指导老师姜老师的帮助下度过了。尤其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姜老师,她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再次感谢您对我无私的指导和帮助,在您不厌其烦的帮助我进行论文的修改和改进下,今天终于完成了这篇论文。我也学到了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方式。 最后,再次感谢所有帮助我的同学和老师,谢谢你们!
目 录
t system,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veloping the economic interests of the huashan scenic area of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Keywords:Huashan sceni cspot;Market analysis;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1绪 论 11.1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1研究背景 11.1.2研究目的 11.1.3研究意义 11.2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 21.2.1国外研究现状 21.2.2国内研究现状 31.3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 31.3.1论文的主要内容 31.3.2论文的研究方法 42相关理论 52.1经济效应基本理论 52.2旅游业产业链基本理论 52.3旅游产业整合基本理论 53华山风景区的发展现状 73.1华山风景区旅游人次逐年增高 73.2华山风景区收入逐年增高 73.3华山风景区大力开发建设相关项目 83.4华山风景区管理模式 93.4.1职能管理体系 103.4.2流程管理体系 103.4.3制度管理体系 114华山风景区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134.1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 134.2以旅游为主的特色产业尚未形成 134.3文化建设以及文化宣传营销模式力度欠缺 134.4景区内部管理不够完善使得景区存在安全隐患 145促进华山风景区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155.1明确思路,做好景区规划 155.2创新宣传营销模式,全面提升景区形象 155.3加强经营管理,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155.4加强文化建设,提高景区软实力 165.5将预防与应急进行系统整合,全面布控 17结 论 18参考文献 19致 谢 20 1绪 论1.1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1.1.1研究背景 旅游业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经发展成为超过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的世界第一大产业。也是世界经济中持续高速稳定增长的重要战略性、支柱性、综合性产业。而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跟中国整个社会经济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保持了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态势,领各行业之先,在旅游领域里面已迈入了世界旅游大国的行列,有力的推动了我国服务业总体规模的扩大和整体质量的提升,成为我国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几年来,政府已经作出一系列的决定,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扶持、发展服务业,而旅游业在服务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比重。实践表明,发展旅游业是推动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领域,是统筹经济社会以及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也是满足人们生活需求、落实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1.1.2研究目的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人们越来越热衷于以旅游业为代表的无形产品的消费,而非最基础的衣、食、住、行。这一消费结构的转变逐渐带动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有些地方的旅游业甚至已经发展成为当地的支柱性产业。而作为“华夏之根,天下第一险”的西岳华山,由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以及浓重的人文气息,使得华山在行业竞争间拥有很大的优势。随着第三产业的大力发展,国家在政策上也给予旅游业的大力支持,使其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本文在分析华山风景区市场现状的基础上,寻找该景区目前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进而促进华山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1.1.3研究意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作为一种无形资料消费在人们的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这一消费行为的转变也带动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然而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起步相对来说比较晚,近几年来旅游消费需求又出现井喷现象,所以一些景区相继暴露出其不完善之处,如景区营销策略混乱缺乏指导、营销策略缺乏亮点、公共关系能力差、注重眼前利益缺乏长远战略眼光等。随着行业间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近年来华山景区也采取了一系列的营销措施来推广景区。可见,研究华山风景区旅游市场对于该景点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2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 国内华山以其险著称,每年都会吸引全球各地大量的游客来此观光。作为五岳之一,华山不仅仅是自然旅游资源更是人文的旅游资源,这让华山在行业竞争间拥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从目前来看,华山景区的营销方式虽然比较多样化,但还是过于传统,真正的管理强者绝对是在营销策略上懂得创新的;虽然华山景区自古以来以险著称,但由于安全措施不够完善,使得近年来景区安全事故不断,此外,宣传力度方面也有待进一步提升。1.2.1国外研究现状? 1、基于信息基础服务的视角?Sarina?Hobbin(1999)肯定了昆士兰游客信息中心的作用,提出高质量的信息基础性服务对增加游客滞留时间以及旅游消费的影响显著。?? 2、基于员工作为信息中介者的视角?CoraU.I.Wong等(2011)指出,作为旅游信息中介者的员工信息提供方式更具影响性,要重视员工在信息交换方面的影响。?? 3、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CoraU.I.Wong等(2011)在对澳大利亚塔斯马尼来岛游客中心基础设施建设的研究中指出游客中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股东、社区的共同参与、计划与实施并需要重视利用社会资本。?? 4、基于技术服务的视角?20世纪90年代,有学者提出未来游客信息中心必然是满足信息需求的客户驱动型及信息高效传播媒介。John?D?Ambra等(2010)开发了由虚拟游客的需求动机和适当的媒介组成的信息分类系统,以评价澳大利亚游客信息中心的电子商务能力。1.2.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旅游集散地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有FLP理论,等级优化理论,区域联动理论,服务供应链理论等。陈晓键,钱紫华《规划师》(2004,8)指出要合理进行风景名胜区内城镇的功能定位,应合理发展三维模式,促使华山风景区健康稳定的发展。李树民,郭建有《对华山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变革的制度分析》(2001)指出建立统一的管理制度能够促使风景区在人性化与文明的条件下进行观光。张静《旅游业对目的地经济影响研究》(2006)指出旅游经济影响的大小主要受游客数量及构成、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提出了优化旅游经济影响的调控思路和调控手段。?? 综上所述,伴随着旅游业蒸蒸日上的发展势头,我们一方面在感到欣慰的同时也要关注一下旅游营销策略和风景区硬件措施的不完善之处。现在已经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了,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消费方式自然也需要相应的营销策略与其配套。要想进一步的求得发展必须把关注点放在未来发展策略的建立和完善之上。只有提高风景区的质量和安全;员工的服务态度以及高效的信息服务平台,并秉持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发展。从而促进经济的良好发展。1.3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1.3.1论文的主要内容本论文介绍了华山风景区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论述了华山风景区在大力发展过程中遇到一系列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与对策。本文共分为5章。第一章绪论。具体阐述本文选题的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国内外研究概况。第二章华山风景区发展状况相关理论概述。第三章华山风景区的发展现状。主要从华山风景区旅游人次逐年增高;华山风景区收入逐年增高;华山风景区大力开发建设相关项目以及华山风景区管理模式等四个方面探讨华山风景区的发展现状。第四章华山风景区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本章从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以旅游为主的特色产业尚未形成;文化建设以及文化宣传营销模式力度欠缺;景区内部管理不够完善使得景区存在安全隐患等方面入手论述华山风景区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第五章对策建议。通过对上述分析得出结论,提出促进华山风景区长足发展的对策建议。1.3.2论文的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首先对于国内外相关理论文献进行广泛阅读,了解掌握国内外相关理论动态打好理论基础。??? (2)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从实际生活中找出相对应案例,分析并找出相应的结论。2相关理论2.1经济效应基本理论 旅游经济学是研究旅游活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经济科学。研究旅游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各种经济关系和旅游业发展规律的学科。在中国,旅游经济学以政治经济学作为理论基础,具体研究旅游经济中各种经济关系及其特殊规律,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旅游业的产生和发展及其性质、特点;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旅游业与国民经济其它部门的关系以及旅游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旅游者的需求及其消费构成,旅游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旅游市场的供求关系与旅游价格政策;旅游业的经营管理体制;旅游业的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旅游业的发展道路。经济学界结合中国旅游经济发展的实际,阐述和论证了旅游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旅游业经营管理体制,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以及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道路等问题,为中国旅游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有益的贡献。2.2旅游业产业链基本理论 自1990年傅国华提出“产业链”一词以来,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概念界定和相关研究。而旅游产业链就是为了获得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旅游产业内部的不同企业承担不同的价值创造职能,共同向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时形成的分工合作关系。它是以旅游产品为纽带实现链接的。从整个旅游过程来看,提供旅游产品的不同行业组成了一个链状结构,游客从旅游过程的始端到终端,需要众多的产业部门向其提供产品和服务来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2.3旅游产业整合基本理论 旅游产业内部通过重新组合,促进各部分、各要素组织结构和关系的调整,提升旅游产业功能,形成旅游发展合力。旅游产业通过融合、合作、共生,形成协同发展,创造新的产业功能,或拓展新的发展空间,达到旅游产业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旅游产业天生具有开放性,致使旅游产业整合不会是封闭性的整合,而是在整合的过程中根据目标和发展规律,将新的要素、环节、企业等纳入整合过程,得以向上发展,功能优化。?3华山风景区的发展现状3.1华山风景区旅游人次逐年增高人次的概念是“在单位时间内的某项活动中(如参观、接待),包括重复出现的人在内的总人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人们从最基础的衣、食、住、行,越来越热衷于以旅游业为代表的无形产品的消费。华山素有“其险天下第一山”之称,自然风光独特,文化底蕴深厚,从而吸引大批游客的观光。自2007年,华山年接待游客首次突破100万人次大关。截止2012年12月18日,华山登山人数达2000014人次,首次突破200万人次大关,提前超额完成本年度接待任务。登山旅游人数较上年同期增长5%。截至2015年,华山风景区登山人数达276万人次,距突破300万人次大关仅一步之遥,但相比类似“黄山”之类的山岳型旅游景观差距甚大,还需借鉴其可取之处来完善促进华山景区发展。还有由于游客素质的参差不齐和景区内部环境,以及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使得游客数量也受到一些影响。图3.1 近年来华山风景区旅游人次数量情况表3.2华山风景区收入逐年增高近年来,华山风景区始终坚持渭南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在顺境中挥洒汗水,在逆境中激发豪情。促使景区每月都有新的进步,每年都有大的发展。先后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区、全国旅游低碳示范区等建设性标志。使得华山旅游区的影响力大幅提升,从而促进华山风景区的发展,带动其他产业链的发展。2010年门票收入1.1亿元;2011年门票收入2.05亿元;2012年门票收入2.57亿元,同比增长25%;旅游综合收入达到30多亿元。2013年门票收入2.8亿元,2014年门票收入3.45亿元,2015年门票收入3.9亿元,同比增长25%,旅游综合收入达到36.6亿元。由此可见,华山景区旅游事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但由于华山文化建设和文化宣传营销未能进一步扩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华山景区的进一步发展。表3.1近年来华山风景区收入明细表收入20112012201320142015门票2.052.572.83.453.9其他收入2527.629.430.832.7总和(亿)27.0530.1732.234.2536.6数据来源:知网数据汇总自制3.3华山风景区大力开发建设相关项目 华山旅游风景区是经过长期发展的知名度很高的成熟景区,但是核心景区华山作为“五岳”之西岳,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需要进一步的突破。《陕西省秦岭旅游发展专项规划》确定了秦岭旅游的十大板块,并将华山旅游板块的范围界定为东至陕西省东省界,北至秦岭北坡山脚线,西至零河,沿着东南方向,经过蔡家脑、洛岭村、石鼓山、箭峪岭,紧邻洛河的发源地蓝田木岔沟。沿着洛河河谷,经过张坪、永丰,板块西界止于上吊庄沟。南至蟒岭分水岭与商州区、丹凤接壤。行政区域上包括渭南市的临渭区、华县、华阴、潼关的秦岭山地和商洛市的洛南县。并将西起大夫峪——华阳一线,南至洛南黄龙——黑山——巡检镇一线,东至浦峪东分水岭确定为大华山重点发展区域。该项目主要有:1.老君山道教文化旅游区一期项目老君山景区山门、老君山生态停车场(总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游客接待中心(总建筑面积为1500平方米,投资总额为1000万元)、老君山农家乐(总占地面积为2000平方米,总投资为1000万元)、仿古一条街(占地面积近20亩,预计总投资为2200万元)、老君山会议中心(建筑面积为2000平方米,总投资为2500万元)、老君山矿泉水厂(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总投资为1200万元)2.华严寺佛教文化朝觐区项目:华严寺山门及门前广场(占地面积为500平方米,总投资500万元)、华严寺生态停车场(总占地面积为2500平方米,投资额为2564.2万元)、华严寺殿内各类佛像雕塑(投资总额为300万元)、华严经石刻(投资额为200万元)、放生池(总投资额为50万元)3.华阳登华体验区一期项目:华阳登华景区大门及广场(占地面积为1000平方米,投资额为500万元)、华阳登华入口停车场(占地面积为3000平方米,总投资额为200万)、“华阳人家”乡村酒店(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总投资为800万元)、华阳河景观整治(整治费用投入为500万元)、华阳观华阁(总投资额为200万元)、户外野营地(总面积为1000平方米,户外野营地总投资额为100万元)。综上所述,华山风景区所开发建设的三期项目中1、老君山道教文化旅游区一期项目总占地面积为14500平方米,总投资金额为8300万元;2、华严寺佛教文化朝觐区项目总占地面积为12000平方米,总投资金额为3614万元;3、华阳登华体验区一期项目总占地面积为8500平方米,总投资金额为2300万元。华山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将更有利于提高景区的环境质量,增加游客容量,建立华山景区品牌形象,为华山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表3.2 华山风景区开发建设相关项目投资表 项目占地面积(平方米)投资金额(万元)老君山道教文化旅游区一期项目 14500 8300华严寺佛教文化朝觐区项目 12000 3614华阳登华体验区一期项目 8500 2300数据来源:知网数据汇总自制3.4华山风景区管理模式旅游景区管理是景区为了帮助管理人员协调各部门,并促进这些部门更好的沟通与合作,同时为游客提供旅游产品而运用控制论的原理对景区经营管理及其活动过程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而华山风景区作为国家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在景区管理方面也不能逊色。因此,为使华山风景区更好的发展,2008年5月成立华山旅游集团公司,并在景区管委会的领导下,华山旅游集团公司运用现代企业制度先进的理念和管理方法,在景区未来发展的规划和建设、宣传促销手段和旅游产品开发中,发挥经营管理的专业优势,使华山风景区的发展步入国内一流景区行列。有关华山风景区管理结构的现状,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首先是职能结构方面,其次是有关执行层面流程的管理体系,最后是有关制度层面的制度管理体系。从这三方面我们就能较为全面的了解华山风景区管理现状。3.4.1职能管理体系任何企业的管理体系实现的基础都是基于一定的组织结构,华山风景区也不例外。华山风景区的管理体质经历三次改革,最终于2008年形成现有体制,渭南市政府组织成立华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负责统筹管理景区的行政事务、景区发展的战略制定等等,由管委会委托华山旅游集团公司负责华山风景区具体的经营管理事宜。该公司的管理职能体系主要体现在它的组织结构方式,财务管理体系和人事管理结构。通过对这三项管理体系的实施,促进华山风景区在内部组织结构以及人员的高效管理下,确保景区在稳健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名与利的双收。3.4.2流程管理体系流程管理体系更偏向于对景区或者游客行为的过程控制。(1)资源管理流程资源是构成景区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景区的核心。华山风景区在对景区管理的过程中,是由巡山人员发现与提供资源信息,并上报到华山旅游集团公司的资源部,资源部对所反映的情况进行解决,资源部根据情况向有关专家咨询,并针对问题对景区工作人员进行有关资源护理的培训,最大程度的保护资源安全。(2)游客安全管理流程游客安全管理是每个景区工作的重中之重,景区为游客提供的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都必须在保证游客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因此,游客安全管理是旅游景区不遗余力追求的目标。对于华山风景区来讲,其魅力尽在险峻中体现,古语云:“自古华山一条道”、“奇险天下第一山”等等都表现出华山的险,对于游客来讲,体验华山之险也是重要的旅游过程,而对于景区的管理来讲,如何在险峻的自然环境中为游客提供安全的游览环境使景区管理要思考的问题,尤其是在小长假和黄金周旅游人数暴增期间,游客人数达到高峰,有超出景区承受能力的危险,因此对游客安全的管理就更显得重要。目前,华山风景区对于游客数量的管理,基本上是依靠人工疏导。通过调研发现,在小长假和黄金周等旅游高峰期,即使是游客人数达到景区管理的上限,景区也没有自行决定停止售票的权利,而是需要向集团公司指挥部以及华阴市假日指挥中心汇报,经批准后方能做出停止售票的决定。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景区在游客人数方面的控制权利。(3)景区安全管理流程景区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情况不同的险情,包括自然灾害、设施安全事故、疾病、火险或者其他意外事故。景区出现意外险情时,上报至应急指挥部,指挥部根据险情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启动后制定消除险情方案,根据方案疏散游客并控制险情的蔓延,若不启动紧急预案,则在现场抢险并组织疏散游客。同时针对可能出现的火险或者地震等自然灾害也有相应的管理原则和处理流程,原则上以事前控制为主,结合事中控制,在事后结合汇总信息进行反馈控制。3.4.3制度管理体系制度管理体系的控制属于事前控制的范畴,它规定了景区管理和景区工作人员的工作范围和行为。华山风景区的制度体系包括旅游安全、卫生、旅游购物、综合管理以及资源保护五大部分。其中涉及旅游安全的规章制度有7项,包括防火预案,景区定点医疗机构安全救护,“三防”工作预案等;有关卫生方面的管理制度包括景区垃圾、污水处理、景区吸烟区管理等8项;有关景区山上经营管理、山下玉泉路经营单位管理等5项有关旅游购物方面的管理制度;同时涉及综合管理的规章制度有17项,包括景区营销制度,景区经营管理规范和服务标准,培训工作制度,投诉的处理等;涉及资源和环境保护的规章制度有10项,包括华山风景区资源保护暂行办法,以及有关野生动物保护、古树名树保护、古迹保护、森林病虫防治的规定和制度。另外对于会计人员的委派有企业会计人员委派办法执行。4华山风景区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4.1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近年来华山游客量大幅度增加,特别是在“五一”“十一”这两个黄金周期间,登临华山的游客量日均超过1万人次。游客的增多给当地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同时由于华山环境容量有限,加之游客的人为破坏,给华山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近年来华山上每年都有不少的“华山松”死去,华山上的一些稀缺的动物、植物资源也在日益削减,一些则濒临灭亡。华山旅游业的开展,带动了餐饮行业,而这些行业产生的垃圾由于得不到及时处理,形成了较大的污染源。另一方面,310国道两旁分布着较多的工业企业,有制药厂、热电厂、机械厂等等,这些企业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对景区影响特别大。4.2以旅游为主的特色产业尚未形成发展以旅游为主的特色产业,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如黄山旅游业形成了以黄山风光为龙头,以徽州文化为特色的产品体系;承德初步形成了以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为中心、以坝上森林草原为骨干的特色旅游产品体系;广西龙胜加强旅游产品的开发与推广,大力发展以竹、木藤、石(滑石)为原料的工艺品及具有当地特色的服装、手工刺绣等旅游商品的生产。相比之下,华山风景区旅游资源尽管极其丰富,但旅游资源优化配置和深层次开发不够,华山文化内涵挖掘不深,旅游工艺品、纪念品等旅游产品开发滞后,缺乏本地特色和拳头产品。华阴市先后举办了中国国际旅游年棋类节、登山节、经济信息发布会等活动,这对华山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以旅游为主的特色产业目前尚未形成,无形中阻碍了华山旅游业的发展。4.3文化建设以及文化宣传营销模式力度欠缺自古被誉为“奇险天下第一山”的华山以“险”著称,使得很多游客慕名而来,给华山带来了极高的人气,但是华山的美不仅仅体现的它的本身,更在于它的历史文化。华山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道教文化尤是源远流长,以及华山石刻都是中国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所以在现今旅游业竞争力很大的市场环境下,华山风景区在重视华山基础建设的同时,更应该提升景区文化建设。而在文化宣传营销方面,华山景区的营销方式还比较单一,尤其是在旅游业信息化发展的今天,要充分的利用好网络信息化宣传平台来宣传华山、宣传华山文化,不仅仅局限在传统的宣传营销模式上。4.4景区内部管理不够完善使得景区存在安全隐患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旅游和休闲已经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区风景秀丽,景色宜人,给人们提供了娱乐休闲的好场所,但景区的安全隐患也给人们带来了一丝忧虑。华山风景区由于管理不善、环境容量有限,造成景区内人员密集。尤其是在“五一”“十一”黄金周这种长假更是会形成人员流量大、车流量多的状态,给景区内的安全防范带来很大的难度。收入不是第一位的,安全是第一位的,游客的愉快是第一位的。华山景区不能以收益为前提,安全比收益更重要。如果景区单纯为了收入,买票不受限制,就会带来问题——买了票的上不去,上去的下不来。由此会导致华山风景区的影响力下降,无形中会阻碍华山风景区的发展。5促进华山风景区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5.1明确思路,做好景区规划 坚持大思路谋划、大投入建设、大项目支撑、大文化引领的发展思路做好景区规划建设工作。在全面实施《华山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完成了《华山景区建设陕西东大门框架方案》,聘请无锡灵山景区总策划师刘建华教授,为景区整体策划设计108个特色项目,规划总投资203亿元,为建设“关中水乡,绿色渭南”夯实了基础。2012年9个市级重点项目已完成投资1.7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87.1%。加快山上基础设施建设,投资7310万元,修通了金虎路登山复道和九天宫至黑虎洞紧急救援道路,修建观景平台30余处;对景区十余处游客步道进行了加宽,对供电线路全面改造,完成了全山旅游步道“点亮工程”;在华山峪莎萝坪投资建成了国内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档次最高的原生态户外拓展运动基地。景区管委会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营造良好投资环境,成功引进7个招商引资项目,引进总资金25.7亿元人民币,已完成投资4.32亿元。5.2创新宣传营销模式,全面提升景区形象 加强网络营销力度,做好华山电子商务网站和华山官方网站建设,增加英、日、韩语种网页,全年访问量达100余万人次,微博客户已突破20万人次;主题营销精彩纷呈,先后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和北京世纪剧院举办了“华山”冠名新春音乐会,并在美国时代广场开播“中国华山风光宣传片”,举办了“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新闻发布会”、中国健身名山登山赛”、“暖冬游华山,送福千万家”等系列宣传促销活动,整体提升了华山形象;做好高端媒体宣传,与凤凰卫视、央视合作拍摄华山专题片,借助央视、东方卫视、台湾东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华山环卫工进行专题报道,在全国引起轰动效应;在国内外许多城市投放华山形象宣传广告,开通旅游直通车,发行《华山旅游》DM杂志,建立起华山文化旅游宣传平台。华山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必须得坚持采用科学、先进的营销方式来武装自己,从而促进景区旅游业朝健康有序的轨道高速发展。5.3加强经营管理,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华山旅游集团公司不断拓展旅游服务产业链,正在形成交通客运、饭店管理、水务、投资管理、华山旅行社、商贸物流、文化产业投资、地产物业等八大经营业务板块,全年共设创新经营项目8类24 项,实现了多元化综合经营,企业运作模式实现了质的飞跃;景区成立了管理服务公司,负责景区票务、治安、环卫、园林绿化、应急救援、资源保护、基础设施管理等工作;成立了综合执法大队和治安巡警大队,优化景区治安环境;景区党工委扎实开展“创先争优”、“四严格一提升”作风建设和“假如我是一名游客”等主题活动,一支“作风硬、业务精、执行力强”的干群队伍正在形成。景区上下认真践行“真源华山,待客如亲”的服务理念,设立了“党员服务岗”、“青年文明号”,为游客免费提供各景点间交通服务,山上山下设置避雨凉棚、休息座椅、免费饮水点,积极开展为游客搭凉棚、送温暖等系列送爱心活动,公共场合免费为老年人提供花镜、手杖,为残疾人提供轮椅,切实做到以人为本,全心意为游客服务,管理和服务工作力求做到人性化、精细化、标准化;在旅游安全方面,华管委进一步完善了旅游紧急救援和应急处置机制,建立了风险预警提示制度。与各级管理者签订了《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做到责任、人员、任务三落实,利用数字化工程对主景区实施全天候监控,努力创建平安华山;通过增修、拓宽登山步道和制定节假日游客分流行动方案等方式,增加景区通行能力,确保了旅游旺季安全,同时在主峰区安装了草坪灯,在黄甫峪进山公路安装了LED路灯,为“夜游华山”提供安全保障。5.4加强文化建设,提高景区软实力 按照“文化立山、文化兴山、文化强山”的发展思路,提出设立华山文化旅游示范区设想;与中国道教协会就做大做强华山文化旅游产业等问题达成共识,在华山开办中国道学院华山研修院、合作建设华山国际道文化艺术中心;编撰出版了大型风光摄影画册《百年华山》、大华山旅游型书法作品集《翰墨华山》;制作拍摄了《华山因你而美丽》、《舞动的青春》、《我唱我歌之华阴老腔》、《生命四季》等视频,推广剪纸、刺绣、皮影等具有浓郁陕西风情的特色商品,传播了华山文化和华山精神。 2015年,华山景区旅游收入和企业经营收益增长明显,华山旅游产业已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先后荣获“全国旅游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低碳旅游示范区”、“国家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国家质量体系认证”、“风景名胜区数字化示范基地”、“中国艺术摄影学会摄影基地”、“中国健身名山”、“中国登山协会登山训练基地”、“陕西省先进集体”、“陕西省旅游景区协会会长单位”、“陕西省华山地质公园”、“陕西省旅游行业争先创优先进集体”、“中华十大名山”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实现了社会和经济效益双丰收。5.5将预防与应急进行系统整合,全面布控 “华山事件”后,人们会更加的关注景区的安全,这也就促使景区的安防建设需要进一步的提高,而面对这些问题,景区需要进行详细的规划提出整改措施,将有可能造成人流量大,人员密集的地方增加监控设施,保证监控无死角,将事故的预防与应急兼顾,进行全面的布控。 基于景区目前的现状,本人针对景区安防的整改提出了了几点建议第一,要解决盲点问题,像停车场、售票处、入口等景区一些重要的位置尽量监控全覆盖;第二,将视频监控、消防、报警以及广播等系统进行整合;第三,提升景区管理水平,用基于可视化的手段进行人员疏导,截流或限流的管理等。景区管理人员也不必东奔西走于景区之中,可以在监控中心掌控各种问题,做到有的放矢。 面对着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景区也需将园区的安全监管措施进行整改,景区的安全监控实现全天候、全方位监控,达到加强现场监督和安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的目的,使旅游区工作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智能化,为旅游区安全高效的工作做好有力的保障。 结 论 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旅游和休闲已经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着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华山景区也迎来了全面改革。第一,通过对华山景区资源、环境、安全隐患等问题的分析,让我们了解到华山景区所面临的最直接的问题,从而做出相应的对策,将华山景区建设成为展现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核心旅游目的地。 第二,认识到华山景区应坚持大思路谋划、大投入建设、大项目支持的发展思路做好景区规划建设,促使产业链升级,从而进一步做大做强华山景区。 第三,通过对市场及营销方面带来的问题,加强网络营销力度,做好华山电子商务网站和华山官网建设,建设起华山文化旅游宣传平台。 第四,通过对华山景区本土文化的了解及认识,让我们了解到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而华山成为“五岳”之西岳,有其自身的险峻和悠久的历史,而华山文化和华山精神是其发展的重中之重,提高华山景区软实力,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华山景区的发展需要跟随党的方针,企业自身的管理经营和旅游者的文明旅游,才能促使华山景区健康稳健的发展。参考文献陈晓键,钱紫华.华山风景名胜区经济发展引导规划[J].规划师.2004,(08).钱紫华,陈晓键.华山旅游市场特点及其开发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4).宋保平,赵静.华山风景名胜区游览线路建设的探讨[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01).??褚泓阳.华山风景区旅游环境资源分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1997,(01).李昭淑.华山旅游风景区地貌类型及其组合构景初探[J].咸阳师专学报.1997,(06).李树民,郭建有.对华山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变革的制度分析[J].旅游学刊.2001.蔡冬冬.华山旅游地质资源研究与景区开发构想[D].长安大学.2008.张静.旅游业对目的地经济影响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6.西安建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华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0—2025)[Z].2010.万静.旅游业对风景旅游城市人居环境的影响分析——以陕西省华阴市为例[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张合.浅析我国旅游景区管理[J].企业家天地.2006.罗振军,佟瑞鹏.旅游景区安全容量分析与事故风险评价[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吴殿燕.山岳景观旅游开发规划事物[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89-91).罗颖.旅游景区经营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135).周笑源.国家风景名胜区经营性项目规划改革探讨.旅游学刊.2003.罗明义.旅游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裴泽生.旅游景区开发建设中的问题.中国旅游报.2004.倪强.生态旅游家园呼唤.中国旅游报.2003.黄晓弘.资源再认识与我国城市旅游开发的新思路[J]安康师专学报.2003,(01).陈玲.我国大力发展绿色旅游的前景及策略研究[J].商业研究.2005.袁亚忠.加快城镇建设,促进西部旅游开发[J].商业研究.2002,(20).致 谢 历时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终于将这篇论文写完,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障碍,都是同学和我本次论文的指导老师姜老师的帮助下度过了。尤其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姜老师,她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再次感谢您对我无私的指导和帮助,在您不厌其烦的帮助我进行论文的修改和改进下,今天终于完成了这篇论文。我也学到了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方式。 最后,再次感谢所有帮助我的同学和老师,谢谢你们!
目 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