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服务业的现状及其国际竞争力的分析(附件)【字数:11593】
摘 要运输服务贸易是当今经济社会中影响各国国际贸易收支的一大重要因素。为探索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在世界各国中处于弱势状态的主要原因,本文以运输服务出口竞争力指标(即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出口市场占有率),通过分析对比各国相关指标数据,探讨影响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的深层因素,由于运输服务贸易相关人才的缺乏、起步较晚发展落后、国家政策支持不足等各方面原因,导致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竞争力较低。在本课题中,提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国家政策扶持,加强与各国的合作等方法来解决运输服务贸易竞争力不足的现状。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水平,才能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强大动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导 论 1
1.1 论文的背景及意义 1
1.2文献综述 2
1.3课题研究基本内容 3
第二章 运输服务业的发展 5
2.1我国运输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5
2.1.1我国运输服务业进出口情况 5
2.1.2我国运输服务贸业结构分析 5
2.2我国运输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6
2.2.1运输服务贸易逆差大 6
2.2.2运输服务业发展优势不足 7
2.2.3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的运输方式较为单一 7
2.2.4运输服务的质量较低 8
2.2.5发展速度快,规模小 8
第三章 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 10
3.1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竞争力较低 10
3.2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低的原因分析 11
3.2.1 缺乏运输业相关人才 11
3.2.2 国内运输服务业的发展落后,分布不均衡 12
3.2.3 国家政策措施不足 13
第四章 提升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相应对策 14
4.1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加强其基础设施建设 14
4.2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培养交通运输人才 1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3政府应该为运输服务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法律环境 14
4.4加强与其他国家合作,积极参与国际重要事务 15
结束语 16
致 谢 17
参考文献 18
第一章 导 论
1.1 论文的背景及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和世界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全球贸易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以总的生产要素投入为标准的货物贸易结构由工业逐步向服务业倾斜。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服务贸易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突出作用。
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货物贸易大国,而运输服务业作为传统的服务贸易项目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我国的优势产业,其承载着重大的责任,是货物贸易的经济纽带和桥梁。近年来,我国运输服务贸易作为货物运输贸易的衍生需求也发生了跳跃式的增长。尤其是在加入WTO之后,运输服务业国际竞争力也明显提高。虽然我国的运输服务贸易起步较晚,但随着世界经济潮流所带来的一个又一个的机遇和挑战,其地位也逐步上升。
相对的,由于发展过于迅猛,其间也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我国运输服务贸易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其规模小。近年来,运输服务贸易总额不断稳步增长,但由于贸易结构始终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导致我国运输服务贸易持续逆差严重,由此可见,我国运输服务贸易与其他发达国家之间仍有一定的差距,国际竞争力不足。这些不足阻碍了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的发展,不能在经济全球化大环境中发挥更大的优势,无法顺应发展潮流。
综上所述,我们应看清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并针对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措施并落实解决这些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提高我国在世界范围的经济地位。
运输服务贸易作为货物贸易的衍生需求 ,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地位愈加突出。在一个个挑战和机遇中,我国的运输服务业在国际舞台上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必须看清本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运输服务业仍处于“幼儿”阶段,国际竞争力明显较其他国家差距较大,这都归咎于发展过快带来的弊端。我国运输服务业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发展规模较小、产能不足,占据服务贸易的主导地位但比重却逐步下降,贸易结构失衡、逆差严重,运输方式较为单一,运输质量较低等等。而若要提升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竞争力,就必须解决其发展的这些阻力,我们必须重视这些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如加强运输服务业的基础设施建设、重视并加大对于运输服务业的支持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借鉴学习其发展经验、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优化运输服务贸易进出口结构等,相信这对于提升运输服务贸易竞争力有很大的意义。就该课题的意义来说,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不同专家近些年对于该方面的研究成果,并通过整理分析相关数据对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了更加专业权威的分析。
总的来说,解决运输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提高其国际竞争力。而目前最重要的是贸易结构失衡、逆差严重的问题。
1.2文献综述
现如今,随着国际运输服务贸易的不断发展,众多国内外学者加深了对运输服务贸易相关研究的广度和宽度。徐佳(2011)在对产业内贸易及国际竞争力相关理论进行综述的基础上,运用19852008年运输服务业的贸易数据,分析了我国运输服务业的发展现状。随后基于波特的钻石模型,对运输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对其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进行了定性分析。何伟(2011)主要采用19922008年的贸易数据在中美两国的基础上对我国运输服务贸易进行实证分析,分析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及变迁。储昭昉、王强、张蕙(2012)用运输服务贸易出口市场占有率(MS)、运输服务贸易竞争优势指数 (TCA)和运输服务贸易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来衡量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证明了虽然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发展迅速,但其整体实力较弱,在贸易出口竞争力上仍处于相对劣势状态。邓庆(2013)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MOR、中国运输服务贸易的TC指数对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意见。王闪(2013)利用波特的钻石模型结合竞争力指数对我国运输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提高运输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出了针对性意见。刘运芹、万哨凯(2014)通过20002013年度数据,进而总结分析了我国运输服务贸易逆差原因,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政策。马征宇(2014)通过分析产业结构的调整,阐述我国运输服务业现状,该篇文章主要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的实证分析方法讲述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不断变化发展对我国运输服务业产生了较大影响,不同种类产品的进出口,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对运输服务业的影响各不相同。李姣斐(2015)从比较优势理论和绝对优势理论的角度分析了我国运输服务业的贸易现状及其国际竞争力,并运用了引力模型对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的潜力进行了细致精确的分析。汪颖颖、潘锦云(2015)运用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 MIIT)、 产业内贸易GL指数、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指数( HIIT) 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指数( VIIT)分析了运输服务业呈现明显的产业内贸易特征的现状。刘小明(2015)则是对运输服务业的转型升级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认为在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方法实现运输服务业的转型升级。任姝(2016)分析了我国运输服务业的现状及制约国际竞争力的因素,我国的海洋运输以及铁路运输和空运的发展相对较成熟,但是在管道运输以及公路运输方面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而运输方面人才缺乏、国内运输服务业的发展落后等都是制约运输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发展因素,她也相对的提出了不同方面的对应解决方法。V.?N.?Filina(2016),在他的文章中,主要讲了政府管制下的运输服务业其市场效率和国际竞争力更高,运输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充分发挥经济、交通运输的作用。加强政府的控制力度,以俄罗斯为例对其进行了说明,政府加强管制能够提高运输服务业的整体发展水平,提高其国际竞争力。Massimo Moraglio and HansLiudger Dienel1(2015)他们在文章中讲解了两个相互冲突的元素现在与运输的未来有关,也就是惯性和创新:二者都能在对外开放中发挥重要作用。她们认为只有不断地创新发展,才能提高运输业的国际竞争力。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导 论 1
1.1 论文的背景及意义 1
1.2文献综述 2
1.3课题研究基本内容 3
第二章 运输服务业的发展 5
2.1我国运输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5
2.1.1我国运输服务业进出口情况 5
2.1.2我国运输服务贸业结构分析 5
2.2我国运输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6
2.2.1运输服务贸易逆差大 6
2.2.2运输服务业发展优势不足 7
2.2.3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的运输方式较为单一 7
2.2.4运输服务的质量较低 8
2.2.5发展速度快,规模小 8
第三章 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 10
3.1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竞争力较低 10
3.2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低的原因分析 11
3.2.1 缺乏运输业相关人才 11
3.2.2 国内运输服务业的发展落后,分布不均衡 12
3.2.3 国家政策措施不足 13
第四章 提升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相应对策 14
4.1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加强其基础设施建设 14
4.2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培养交通运输人才 1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3政府应该为运输服务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法律环境 14
4.4加强与其他国家合作,积极参与国际重要事务 15
结束语 16
致 谢 17
参考文献 18
第一章 导 论
1.1 论文的背景及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和世界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全球贸易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以总的生产要素投入为标准的货物贸易结构由工业逐步向服务业倾斜。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服务贸易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突出作用。
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货物贸易大国,而运输服务业作为传统的服务贸易项目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我国的优势产业,其承载着重大的责任,是货物贸易的经济纽带和桥梁。近年来,我国运输服务贸易作为货物运输贸易的衍生需求也发生了跳跃式的增长。尤其是在加入WTO之后,运输服务业国际竞争力也明显提高。虽然我国的运输服务贸易起步较晚,但随着世界经济潮流所带来的一个又一个的机遇和挑战,其地位也逐步上升。
相对的,由于发展过于迅猛,其间也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我国运输服务贸易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其规模小。近年来,运输服务贸易总额不断稳步增长,但由于贸易结构始终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导致我国运输服务贸易持续逆差严重,由此可见,我国运输服务贸易与其他发达国家之间仍有一定的差距,国际竞争力不足。这些不足阻碍了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的发展,不能在经济全球化大环境中发挥更大的优势,无法顺应发展潮流。
综上所述,我们应看清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并针对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措施并落实解决这些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提高我国在世界范围的经济地位。
运输服务贸易作为货物贸易的衍生需求 ,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地位愈加突出。在一个个挑战和机遇中,我国的运输服务业在国际舞台上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必须看清本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运输服务业仍处于“幼儿”阶段,国际竞争力明显较其他国家差距较大,这都归咎于发展过快带来的弊端。我国运输服务业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发展规模较小、产能不足,占据服务贸易的主导地位但比重却逐步下降,贸易结构失衡、逆差严重,运输方式较为单一,运输质量较低等等。而若要提升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竞争力,就必须解决其发展的这些阻力,我们必须重视这些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如加强运输服务业的基础设施建设、重视并加大对于运输服务业的支持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借鉴学习其发展经验、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优化运输服务贸易进出口结构等,相信这对于提升运输服务贸易竞争力有很大的意义。就该课题的意义来说,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不同专家近些年对于该方面的研究成果,并通过整理分析相关数据对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了更加专业权威的分析。
总的来说,解决运输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提高其国际竞争力。而目前最重要的是贸易结构失衡、逆差严重的问题。
1.2文献综述
现如今,随着国际运输服务贸易的不断发展,众多国内外学者加深了对运输服务贸易相关研究的广度和宽度。徐佳(2011)在对产业内贸易及国际竞争力相关理论进行综述的基础上,运用19852008年运输服务业的贸易数据,分析了我国运输服务业的发展现状。随后基于波特的钻石模型,对运输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对其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进行了定性分析。何伟(2011)主要采用19922008年的贸易数据在中美两国的基础上对我国运输服务贸易进行实证分析,分析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及变迁。储昭昉、王强、张蕙(2012)用运输服务贸易出口市场占有率(MS)、运输服务贸易竞争优势指数 (TCA)和运输服务贸易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来衡量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证明了虽然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发展迅速,但其整体实力较弱,在贸易出口竞争力上仍处于相对劣势状态。邓庆(2013)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MOR、中国运输服务贸易的TC指数对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意见。王闪(2013)利用波特的钻石模型结合竞争力指数对我国运输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提高运输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出了针对性意见。刘运芹、万哨凯(2014)通过20002013年度数据,进而总结分析了我国运输服务贸易逆差原因,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政策。马征宇(2014)通过分析产业结构的调整,阐述我国运输服务业现状,该篇文章主要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的实证分析方法讲述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不断变化发展对我国运输服务业产生了较大影响,不同种类产品的进出口,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对运输服务业的影响各不相同。李姣斐(2015)从比较优势理论和绝对优势理论的角度分析了我国运输服务业的贸易现状及其国际竞争力,并运用了引力模型对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的潜力进行了细致精确的分析。汪颖颖、潘锦云(2015)运用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 MIIT)、 产业内贸易GL指数、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指数( HIIT) 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指数( VIIT)分析了运输服务业呈现明显的产业内贸易特征的现状。刘小明(2015)则是对运输服务业的转型升级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认为在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方法实现运输服务业的转型升级。任姝(2016)分析了我国运输服务业的现状及制约国际竞争力的因素,我国的海洋运输以及铁路运输和空运的发展相对较成熟,但是在管道运输以及公路运输方面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而运输方面人才缺乏、国内运输服务业的发展落后等都是制约运输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发展因素,她也相对的提出了不同方面的对应解决方法。V.?N.?Filina(2016),在他的文章中,主要讲了政府管制下的运输服务业其市场效率和国际竞争力更高,运输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充分发挥经济、交通运输的作用。加强政府的控制力度,以俄罗斯为例对其进行了说明,政府加强管制能够提高运输服务业的整体发展水平,提高其国际竞争力。Massimo Moraglio and HansLiudger Dienel1(2015)他们在文章中讲解了两个相互冲突的元素现在与运输的未来有关,也就是惯性和创新:二者都能在对外开放中发挥重要作用。她们认为只有不断地创新发展,才能提高运输业的国际竞争力。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30.html